李克勤(jixuie)题记:遵义会议永放光芒,从此以后毛主席带的队伍人越来越多,从此革命队伍就从胜利走向胜利,这是一个通俗易懂的说法。其中的奥妙在哪?这次会议,坚守了共产党的根本,因为遵义会议后发生的道器变通之变,突出一点是毛主席回到了党的领导岗位,这意味着挽救了红军,进而也挽救了党中央,可以说是挽救了党,从而中国革命就有了毛主席的路线指引。这个变,指自此以后中国革命实践的道器变通之源,此源,是与道器变通之根分不开的,所以叫根源。遵义会议后的道器变通之变,根源在哪?当然在毛主席革命路线那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根本点,从道层面感悟是无形的,最接近它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毛主席称之为党的宗旨,在这个宗旨下,实事求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党指挥枪,等等原则是不能随便改变的。那什么是可以变的呢?原则的运用,是灵活机动的。毛主席的说法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明确了不变与变的含义,并且形成全党特别是高级干部的共识,那么党才能真正去从思想到行为上领导全党同志。这样以来,就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属性而言,“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人才会是成为靠谱的多数。而在关键时刻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所以发现真理,坚持真理,总是要经历曲折探究,以至于激烈的思想斗争。由器而道,从实践到理论,再由道而器,从理论回到实践,多次反复的过程,如果没有像毛主席那样始终如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只是像有些同志那样灵活机动,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毛主席成为党的领袖,有其必然性,这是无产阶级的选择,当然也是无产阶级的军队、政党的选择--真理终究还是会被多数人感悟、领悟,就此而言,中国共产党伟大光荣正确--这个说法只有在毛泽东文化里,就首次完全说得通了。
毛主席题写“遵义会议”四个字格外苍劲有力,蕴含着一股所向披靡的气势。
遵义会议后,我党才真正有了一位全党公认的领袖,全军心悦诚服的统帅。
从那以后,毛主席领导的革命队伍里,“革命不分先后”的理念逐渐从隐形转为有形,由道而器成为党组织的主流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这是毛泽东文化的一大特色。正因为有这个特色,毛主席领导的党组织里的党员会变得胸怀宽广,统一战线与党的建设、武装斗争成为统一体就有了必然性。
试想,如果革命分先后,那会怎样?
革命阵营里的人,就会把参加革命的时间放到不应有的位置。参加早是否就意味着思想更好呢?是否就有了倚老卖老的资本呢?
如果是那样,许许多多觉醒晚的普通老百姓,因为参加革命时间较晚,是不是会被歧视呢?
那还会有大量革命阵营外的普通人,向往革命吗?
革命者不能唤醒更多的人,还叫革命吗?
这与发动群众起来革命,在历史逻辑上会留下什么隐患?
革命的政党组织为何必须坚持唯物史观,突出“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革命不分先后,这是什么意思?
革命者比的不是参加革命时间早晚,而是比为革命做的贡献大小。
革命不分先后--作为一个原则是不变的。革命本身意味着变,只有保持继续革命的状态,才算真正的革命者。
道为道器变通之根(本),这是相对稳定的,往往在一个阶段内是不变的。
变是道器变通之源。
毛主席革命路线对革命者而言,是讲究根源的,根源是有深意的--把不变与变的辩证关系融汇贯通--道器变通了。
当“革命不分先后”成为革命的人的文化习惯,先参加革命者不能以早参加为资本,倚老卖老压迫后参加革命者,这叫遇弱不强。
后参加革命者有权利向老革命指出起缺点或不足,这叫遇强不弱。这样革命队伍才会不断注射新鲜血液,使得组织的生机与活力在器层面在量上有保障。
在革命大家庭里,只讲阶级情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样长此以往,长江后推前浪的态势就有了希望,党的领导机关提倡新老成员比学赶帮超,就有了根本、根基、根源。
在遵义会议上,毛主席没有对犯错误的同志采取过去机会主义路线那一套“残酷斗争,无情打击”,而是给他们以充分的时间去认识醒悟。后来博古、凯丰等同志在延安能够放下包袱开动机器,这是毛主席挽救党想法说法做法的具体体现。
犯过错误的同志,只要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新开始革命,依然是好同志。
如果不能挽救犯过错误同志,把犯过错误的同志一棍子打死,那革命的人会越来越少,谈何挽救党呢?
朱德总司令表达过这样的观点,他们那批参加八一南昌起义的老帅都曾是反革命阵营里的人,后来觉悟了,革命了。这与解放战争事情起义的国民党将军士兵,在选择革命上,没有本质区别。这是不能歧视“解放战士”的说法。
即使在阶级斗争中,毛主席一贯主张对事不对人,对斗争对象不是要消灭肉体,而是要消灭反动阶级的思想体系及意识形态。
革命的真正含义,不能搞“左”的一套斗争过火,也不能搞右的一套不分敌我。
理解不了毛主席革命路线里面对革命者界定的那一套想法说法做法,就理解不了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跟着毛主席闹革命的原因,更理解不了时至今日为何依然还有这么多人维护毛主席的声望,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正确性,这里面是讲究根源的。
由此谈根源--道器变通之源,再来理解认识根本根基--道器变通之根与基(道与器),就不难了。
这里不得不指出,唯有在毛泽东文化氛围里,毛主席的那些想法说法做法才能切实可行,想得通说得通行得通。
请注意,即使毛主席在世的时候,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偏差。这是微观层面操作问题。
这恰恰说明毛主席强调要继续革命,是完全必要的,也是非常及时的。
因为有些革命者在夺取政权后,一旦有了权力,就忘了本--革命的根本,从而动摇革命的根基,使得革命者失去革命的根源。这样的情形,也许今天更容易被人所理解、领悟。
是不是呢?
毛主席逝世后的一个时期,毛主席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行为,也许不像战争时期的想法说法做法那么有名,这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滥成灾有关。
搞历史虚无主义的人,拼命捏造了各种谣言,的确迷惑了不少人。
事实上,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想法说法做法,与社会主义时期的想法说法做法是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
人们常说商场如战场,这本身就把战争时期与和平时期的共性揭示出来了。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里有句名言:“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掌握批判的武器,就可以锦上添花。然而要在任何领域取得革命性成果,那就得进行武器的批判——在道层面的思想上有所突破才行,那才能完成革命性的道器变通之变。
1957年,吴冷西从新华社调到《人民日报》工作时,毛主席曾经和他谈话。毛主席说:
“你到《人民日报》工作,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准备遇到最坏情况,要有‘五不怕’的精神准备。这‘五不怕’就是:一不怕撤职,二不怕开除党籍,三不怕老婆离婚,四不怕坐牢,五不怕杀头。有了这五不怕的准备,就敢于实事求是,敢于坚持真理了。”
毛主席接着又说:“一个共产党员要经得起受到错误的处分,可能这样对自己反而有益处。屈原流放而后有《离骚》,司马迁受腐刑乃发愤著《史记》……”
批判的武器,经过一段时间熟悉之后,多数人掌握既有的批判武器,不是一件难事。然而,怎么样与时俱进呢?这就是一个非同小可的问题。那就非得进行武器的批判。毛主席探索出了一套成体系的想法说法做法,重点在求新求异求奇上突破惯性思维,这是道器层面的突破。与此同时,在器层面让广大人民群众都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行动起来,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这就是全社会的创新文化习惯了,而通过鼓励争取优异成绩,无疑就是一条切实可行的实现方式,也就是想得通说得通行得通的道器变通。
一句话,毛主席鼓励大家争取优异成绩,在不知不觉中都成为成为名副其实的革命者——勇于开拓的创新型人才。这样的人才,绝大多数来自青年,而青年人参加革命的时间天然不如老年人。
由此看“革命不分先后”的理念有多么重要?!
这是不是最好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呢?
李克勤后记:毛主席和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有着必然联系,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寓意深刻,不能不深悟。这里只是从团结绝大多数人这个视角做了一点探讨,其中有一条特别重要,那就是革命者的革命是持续的道器变通之变,这是一点都不能含糊的,这也是继续革命的应有之义。
在最后,也是要强调的是,“革命不分先后”的理念是在毛主席成为全党领袖之后,大致在遵义会议以后,才作为组织的主流思维习惯与行为方式,逐渐推而行之谓之通--道器变通的。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以后,毛主席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里指出:
“现时革命方面的特点,是有了经过锻炼的共产党,又有了经过锻炼的红军。这是一件极关重要的事。如果现时还没有经过锻炼的共产党和红军,那就将发生极大的困难。为什么?因为中国的汉奸卖国贼是很多的,并且是有力量的,他们必然想出各种法子来破坏这个统一战线,用他们威迫利诱、纵横捭阖的手段来挑拨离间,用兵力来强压,来各个击破那些比较他们小的、愿意离开卖国贼而同我们联合起来打日本的力量。如果抗日政府抗日军队中缺乏共产党和红军这个要素,这种情形是难于避免的。一九二七年革命的失败,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共产党内的机会主义路线,不努力扩大自己的队伍(工农运动和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而只依仗其暂时的同盟者国民党。其结果是帝国主义命令它的走狗豪绅买办阶级,伸出千百只手来,首先把蒋介石拉去,然后又把汪精卫拉去,使革命陷于失败。那时的革命统一战线没有中心支柱,没有坚强的革命的武装队伍,四面八方都造起反来,共产党只得孤军作战,无力抵制帝国主义和中国反革命的各个击破的策略。那时虽然有贺龙、叶挺一支军队,但还不是政治上坚强的军队,党又不善于领导它,终归失败了。这是缺乏革命中心力量招致革命失败的血的教训。在今天,这件事起了变化了,坚强的共产党和坚强的红军都已经有了,而且有了红军的根据地。共产党和红军不但在现在充当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起人,而且在将来的抗日政府和抗日军队中必然要成为坚强的台柱子,使日本帝国主义者和蒋介石对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使用的拆台政策,不能达到最后的目的。没有疑义,威迫利诱、纵横捭阖的手段,日本帝国主义者和蒋介石是一定要多方使用的,我们是要十分留神的。”
毛主席的教诲,对今天的我们来说,具有全方位的指导意义。这里不细说了,认真看一下上面这一段就清楚了。
毛泽东文化有个维度叫圆,圆满的圆,这与现代语言的整体性系统性,是相通的。毛主席的想法说法做法,是成体系的,是讲究系统性的,也是可以作为系统工程来研究的。钱学森作为《工程控制论》的作者和毛主席有过深度沟通。
毛主席留给后人最为珍贵的无形与有形相结合的财富是什么?
这需要深悟。
在毛主席晚年,“革命不分先后”已经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言了,那也是毛泽东文化发展的必然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