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艺纵横 > 正文

现实主义创作成互联网视听新热点

作者:记者牛梦笛 通讯员叶奕宏  更新时间:2018-12-18 08:20:12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石头

 

01.jpg

《大江大河》剧照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1.jpg

 

《黄土高天》海报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2.jpg

 

《正阳门下小女人》海报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前不久,第六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圆满落下帷幕。在这个有着“年度风向标”之誉的国家级行业盛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2000余家机构、6000多位嘉宾围绕“凝心聚力创造美好新视界”主题进行交流,回顾了2018年影视行业的新气象、新作为,展望了2019年的新风向、新征程。

  “今年IP不再受到追捧,不少影视公司在为前些年疯狂囤积IP的不理性行为买单。在这个影视行业的调整期,大家都需要在反思中突破。”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周逵告诉记者。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影视创作者更应该用影像铭记历史、呼应时代,创作出更多根植现实、观照现实的优秀作品。周逵表示,“相信未来的影视市场将以更理性的姿态聚焦内容、沉淀精品。”

  1.IP走下神坛让创作开始回归理性

  经历了过去两年持续的“IP降温”,今年IP剧终于迎来了“寒冬”。年初,中国电视“飞天奖”入围名单的公布似乎已经预告了IP剧在今年“颗粒无收”的结局,甚至在最容易出爆款的暑期档,几部IP剧的反响堪称冷淡:《如懿传》《武动乾坤》《斗破苍穹》集体遭遇“滑铁卢”,主演和原著粉“贡献”的庞大粉丝基数也没能拯救一路断崖的口碑和收视;至于唯一收视率破1的《香蜜沉沉烬如霜》,比起昔年IP剧收视动辄破2、破3的盛况也只能说表现得中规中矩。

  “大IP+小鲜肉”这一“无往而不利”的营利模式宣告崩盘。在网络视听大会的分论坛“互联网影视高峰对话”上,企鹅影视高级副总裁韩志杰对近年来观众审美的变化进行了反思,他表示,“近来一些大IP剧不尽如人意,本质上不是IP失灵,而是投机取巧的创作在失灵。它反映出市场的逐渐成熟。”

  IP走下神坛的过程,也是影视公司和视频平台学习的过程。大家开始更尊重创作规律,意识到IP只是优质内容的催化剂,而不是决定性因素。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旦剧作的质量回应不了观众的高期待、高关注,那么粉丝的狂热也无法阻止IP剧被市场抛弃。行业破除IP迷信正意味着市场已经开始回归理性发展,秉持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重新审视对IP价值的评价体系。

  事实上,IP被哄抬甚至神化,映射的是行业内对爆款的渴求——只是爆款本就可遇不可求,正如柠萌影业CEO苏晓所说,“用小说读者圈层的小众成功,去赌上亿的影视大众,这是不理智的;而在IP失灵的2018年,爆款缺乏同样是一个不能回避的痛点。”纵然有《延禧攻略》等“黑马”杀出,大众范围内的现象级作品却并未产生。

  在互联网的加持下,影视作品的内容储量不断扩容,类型日益丰富,表达、传播和交互手段也更加多元,这也意味着观众被赋予了更大的选择权,他们的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因此韩志杰认为,“对用户不能再用投食心态,要有面试心态,把用户当成考官,把我们打造的内容都当成面试者。”只有用优质的内容才能打动观众,才能为行业找到真正的、持久的发展之路。

  2.用优质内容让用户获得精神享受

  在本届视听大会上,除了肯定和总结过往的成功经验,大家已经更清醒地意识到,在立足生活、观照现实上,在遏制题材扎堆、突破同质化困境上,在传播正向价值观、抑制社会不良风气上,网络视听领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聂辰席在致辞中明确指出:“网络视听领域还存在着不足和薄弱环节,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而要维护清朗的网络视听空间,还需要把齐抓共管作为长久之策。所谓齐抓共管,就是网上网下统一导向、统一标准、统一尺度。”

  在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主论坛上,相关视频平台负责人进一步针对平台在实现网络视听行业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应扮演的角色进行了深刻探讨。其中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等纷纷表态,要坚持对正向内容的输出,摒弃“流量至上”。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围绕“新时代、新责任”的主题,提出网络视听行业不要迷信大IP和流量明星,踏实创作。腾讯视频总编辑、企鹅影视高级副总裁王娟也提出,网络视听发展已经进入黄金时期,平台必须肩负起新时代的责任与使命,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在纪念改革开放40年的高潮期,各大内容平台与传统媒体优势互补。优酷推出了《挑战吧太空》致敬中国航天事业,正在播出的《中国:变革故事》从第三方视角记录了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生动故事;腾讯视频也推出了《大江大河》《面向大海》等现实题材电视剧,更以纪录片《我们身边的四十个细节》《扶贫1+1》《那年1987》等多个文化项目组成献礼矩阵;爱奇艺通过《为了你我愿意热爱整个世界》等现实题材剧献礼改革开放,发动“我与改革开放”视频征集,鼓励用户结合成长经历反映国家巨变。

  苏晓表示,视频网站能够发展到今天,成功的因素之一在于抓住了用户的需求,“我相信下一个风口的寻找,实际上还是跟用户的需求有关。要提前预判他们的需求,以及如何能让他们的体验最佳。”未来,各大内容平台应该用更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优质内容,持续让用户获得健康、富有营养的精神享受。

  3.现实题材扎堆正在孕育新爆款

  业内普遍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影视创作的大趋势是现实主义。当古装、仙侠、玄幻等类型的“流量光环”开始褪去,现实题材作品“勾勒时代变迁,刻画社会生活,洞察人情人性”的优越性就更加鲜明地凸显出来。对于当下影视行业而言,打造优秀的现实题材作品,既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也能彰显创作的价值,更能促进行业健康生态的形成,这是一个多赢的结果。

  可以预见,政策利好、市场呼唤、行业自省,加之今后几年重大历史节点的时代感召,优质的现实题材作品还将以更加迅猛的姿态占据影视制作和播出的半壁江山。《大江大河》《正阳门下小女人》《面向大海》《黄土高天》《大浦东》等现实主义大剧轮番登陆大屏小屏,展现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渲染真挚动人的时代情绪。

  无论是从数量、质量还是关注度、话题度而言,现实题材的绝对优势在不久的将来必将显现,并会成为孕育爆款的丰沃土壤。电影领域已初步显露出这种趋向。慈文传媒总裁马中骏指出,“今年电影当中有不少爆款,《找到你》《无名之辈》等或探讨社会深层次的问题,或聚焦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它们的脱颖而出,恰恰说明爆款的出现是跟时代息息相关的。”

  当然,打上“现实主义”标签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如果不能把握现实主义的真正精髓,深刻洞察用户对现实主义作品的真正诉求,也不可能产生真正为市场所认可、为观众所接受的现实主义剧集,只会让“伪现实”悬浮剧大行其道。对此,韩志杰指出,“长久以来我们遭遇的难题是,现实主义不够现实,反映生活的作品远离生活,记录时代的作品与时代脱节。能够和这个时代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精神共鸣的作品,无论什么题材、无论以哪个年代为背景,都能让观众喜爱。”创作者真正深入生活、感悟细节,摒弃投机心态,对内容生产、制作、运营等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精打细磨,才有可能让现实主义题材作品真正发挥出应有的引导力和影响力。马中骏预测,“未来剧集领域现实主义作品的爆款,一定不会少。”

  (本报记者 牛梦笛 本报通讯员 叶奕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