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军旅诗歌在传承红色基因、讴歌强军征程、探寻中国军人精神世界的道路上写下新篇章,推出了更多反映强军兴军、聚焦备战打仗的军旅诗歌佳作。
培育人才队伍,守望文学高地,军旅诗歌吹响集结号。2018年6月,《解放军文艺》编辑部和国防科技大学政治工作处联合举办的“诗颂强军新时代”诗歌创作笔会取得圆满成功;策划推出了集结40余位诗人作品的诗歌专号,将一批军旅诗歌作品推介到权威文学期刊发表;带动了军旅诗歌发展,壮大了创作人才队伍。各大文学期刊对军旅诗歌的关注度得到提升,《人民文学》连续5年在8月份推出军旅文学专号;《诗刊》在8月份推出“新时代·军旅诗人特辑”,以诗歌形式展示强军兴军伟大进程;中国诗歌网在建军节推出的军旅诗选《燃!当代军旅诗歌,总有一句让你热血沸腾!》热传于网络。这种“为时”“为事”而作的密集发声构成年度的重要文学现象。
军内文学期刊及报纸文学副刊等,成为军旅诗歌生息繁衍的沃土。《解放军报》“长征”副刊,刊登了一批新人新作,尤其是关注军营现实、反映军人精神世界、紧扣时代主题的诗歌作品。在改革强军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看到的是一幅充满活力的诗歌版图。一些蜚声诗坛的老诗人依然保持着创作热情。李瑛在组诗《窗外的世界》中表达了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朋友,这不是传说,是真实的历史/哪页历史不浸透勇士的血/哪页史书不溢出沁人的幽香(引自《野花》)。”诗行间闪现哲思与大爱,读来发人深省、令人起敬。峭岩在《致敬,最红最美的旗》中直抒胸臆:“你我他,都是民族的血/他你我,都是祖国的歌”,令人心潮澎湃,如闻金石之声。同时,曾凡华、程步涛、刘立云、王久辛、曹宇翔、姜念光、马萧萧、丁小炜等诗人保持着良好的创作状态,以诗歌文本关注和解读当下人民军队的发展,不断推出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新作品;王德兴、赵琼、吕政保、顾中华、李庆文、王方方、陈相国等笔耕不辍,展示出强劲的原创实力。青年诗人雷晓宇参加了《诗刊》社备受瞩目的青春诗会,称得上年度可喜可贺的收获。同样参加过青春诗会的青年女诗人艾蔻,她的《清一清嗓子,就要喊出锦绣山河》等作品,情感真挚、语言灵动、清新自然,构建起独特的军营诗歌意象;女诗人朴耳的诗作文笔优美、视角新颖,善于捕捉军营生活的诗意瞬间,在权威文学期刊接连发表作品,显示出良好的语言天赋和创作潜力。
记录军旅人生,关注心灵体验,军旅诗歌迎来新发展。纵观2018年度的军旅诗歌,可以看到,被誉为“英雄旋律、青铜品格、烈火情怀、热血文字”的军旅诗歌与时代同频共振,已成为反映军营现实的一面镜子。当越来越多的目光关注到军队的发展时,“写什么、怎么写、为谁写”依然是军旅诗歌创作中不能绕开的重大问题。必须承认,军旅诗歌在当代文学史上曾经扮演过中坚力量。伴随着强军进程,军旅诗歌崛起的契机或许再次出现。军旅诗歌正在发出见证历史的心灵回声,在展示时代缩影的同时,也传递着心灵的力量。军旅诗人需要对时代保持关注的热情,需要写出更加真诚和深刻的体验。
戎耕的组诗《山河边关记》,情感真挚、思想深刻、语言质朴,记录了诗人过往的军旅之路,道出了诸多生命体验和诗意感悟。“出生在疆域辽阔的国度/多么幸运,如果——/还有一册写在边关的青春。”其独特的体验和叙述,让诗歌释放出直抵心灵的力量,在展现军旅诗歌艺术特色的同时,探索了军旅诗歌创作中新的可能性。诸如此类的作品再次证明,优秀的军旅诗人从未停止过对“诗何为、诗人何为”等问题的思索。展望未来,诗人需要在漫漫人生路上守护初心和梦想。无论身处怎样的时代,军旅诗人都需要秉持家国情怀和忧患意识,以敏锐的眼光剖析社会、洞察时代,热切地讴歌军营,积极地面对现实,勇敢地走向未来。
关注强军变革,传承家国情怀,军旅诗歌迈进新时代。近年来,诗歌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关注,这种回暖潮流对军旅诗歌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2018年,中国诗歌网等网络平台上发表的军旅诗歌同样值得关注。中国诗歌网吸引了不同层次的军旅诗歌作者,既展示了军旅诗歌出现在海平面以上的部分,也让长期以来隐没于海平面以下的部分得以浮现。据统计,2018年度汇聚到中国诗歌网的军旅诗歌作者多达3400余人,这个庞大的诗歌原创群体蕴含着军旅诗歌的潜力和希望。此外,推介军旅诗歌的公众号等新媒体十分活跃,出现在此类公众号上的军旅诗歌作品,已经连续入选《中国年度优秀诗歌》等文学选本。大众化的趋势为军旅诗歌带来更加广阔的前景。
检视2018年度的军旅诗歌,也会发现问题,尤其是对当下军营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思考还嫌乏力。那些对战争与和平、生命和生活进行严肃而深刻思考的作品并不多见,军旅诗歌独特的文学价值和审美意义有待更深入的阐发和解析。
迈进新时代的军旅诗歌,在中国梦、强军梦的奋进路上,还将为人民军队谱写更加璀璨的历史诗篇。呼唤更多才华横溢的青年才俊加入到军旅诗歌的创作行列,期待有磅礴之气、铁血精神、英雄情结的作品再次集结,期待军旅诗歌的海平面上出现更加醒目的桅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