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等天体为什么是圆的?”“孕妇防辐射服是否真的防辐射?”……最近,一本解读上述小知识的科普书《1分钟物理》在网上引发关注,内容多涉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有人评价为“脑洞大开又有道理”。
针对上述问题,科普作家吴宝俊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中国最需要科普的是两拨人,一是小学生,一是老人。他同时提到,“天文”跟“养生”两个领域是谣言频发的“重灾区”。
物理可以很实用
记者了解到,《1分钟物理》源自中科院物理所的“专栏问答”。2016年,在物理所微信公众号运营负责人成蒙的牵头下,“科学问答”、“正经玩实验”及“线上科学日”三个专栏上线。
《1分钟物理》书封。未读供图
其中,“科学问答”更侧重于互动性。在三年的时间内,主创们解答了1200个与物理相关的问题,这里面包含科学常识和辟谣、还有天马行空的思想实验,以及对尖端科技和未来的展望。
大到“在台风的风眼扔一颗子弹会怎么样”,小到“为什么光走的路程总是最短?光怎么知道哪条路最短?”……问题千奇百怪,其中有不少也曾是吴宝俊年少时想问却没有勇气提出的。
对那些问题,吴宝俊认为,虽然有些可能脑洞比较大,但却需要认真回答,以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表述出来,“物理并不枯燥。物理学是一门是研究大自然的学问,大自然离实际生活远吗?”
天文、养生领域成谣言泛滥“重灾区”?
物理是一门基础学科,联系着诸多其他学科。从事物理学专业的科普,有时会忍不住对其他领域“指手画脚”,在从事科普工作的过程中,吴宝俊总结出一个经验:天文和养生两个领域是谣言泛滥的重灾区。
“这两个领域很多东西不可验证或者极难验证,诸多自媒体向公众推送的所谓科普旗内容里,有相当多的东西是一本正经胡说八道。”他断言。
吴宝俊。未读供图
为了证明自己的说法,吴宝俊随即说了如下一段话:1954年8月26日,美国眺望号飞行器在月球背面的大坑中发现一个地球上不存在的金属物体。NASA的科学家认为该金属物体出现在月球背面的原因并不简单,有人认为它是外星文明存在的证据。但它到底来源于何处,至今仍是一个谜。
“相信很多人对类似文字并不陌生,互联网平台的自媒体上不难见到。”吴宝俊坦言,上述文字是自己瞎编的,此类谣言就是利用人的猎奇心理骗关注,达到一些商业营销目的。读者浪费了时间,却没有获得任何有意义的知识。
至于养生,吴宝俊说,互联网上的谣言几乎多到数不过来,特点是只告诉你结论,不解释原因,“什么东西都能跟延年益寿扯上关系,我完全不敢关注这个领域的信息”。
如何识别并且远离这种虚假的信息?吴宝俊建议,目前只有一种办法:多关注一些正儿八经的学术机构发布的信息,少关注一些哗众取宠的自媒体。
那些最需要科普的人
在吴宝俊看来,目前中国最需要科普的是两拨人,一是小学生,一是老人,“前者是孩子,严格来说,他们是需要正确的科学教育;后者因为各种原因,成了骗子行骗的‘重点目标’”。
“家里亲戚动不动会发来一个购物链接,要求我帮着看看,比如‘纳米防引力波秋裤’之类,全是科技名词,但实际上并不靠谱。”他颇为无奈地讲了自己的亲身经历,“而且,不管我怎么从科学角度解释,他们都不相信这是假的”。
之前的一个例子更是让吴宝俊哭笑不得。他回忆,中科院去年举办公众开放日时,自己有一个朋友全家来听专家做报告,内容有关量子力学和量子力学应用。
“一个半小时的报告,朋友家的老太太几乎什么都没记住。只有临近结尾,科学家好像说了一句‘今后量子可能走入大家的生活’,老太太记住了,回家花800块钱买个‘量子养生棒’挂在脖子上,号称能延年益寿。”吴宝俊说。
他认为,这都是做科普需要面临的严峻挑战:需要让科普内容接地气到老人也能轻松看懂;而且还需要严谨,令骗子无法利用其中可能存在的漏洞去卖东西,“这个太难了”。
“以我的经验来说,越是声称‘你不懂的高科技’越可能是假的。例如有一种‘量子灯泡’,号称不需要任何外接电源就能点亮,售价好几百,是假的。”吴宝俊解释,那其实是一种应急灯泡,里头藏了一个备用电源,不通电依靠备用电源也能亮几个小时,真实售价几十块而已。
吴宝俊表示,从科普的角度,自己希望更多的人爱上科学,希望老百姓当中能有更多的科学爱好者,“但我们同时希望大家能接受正规科学教育,因为科普并不培养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