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长城脚下,繁花丛中的S2城际列车,穿行在居庸关前。一路粉色的花海,荡漾在叠翠的峰峦间。透过车窗,我似乎闻到了春日的花香。一年一度的桃花、杏花、樱花竞相绽放,吸引无数游人搭乘上“开往春天的列车”。恰逢周日,很多人都是举家出游,车厢里充溢舒心而惬意的情愫。我对面坐着三口之家,年轻夫妇带着一个五六岁的女儿。小女孩活泼可爱,对着车窗外的花海轻声哼一首我熟悉的歌曲:“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花朵真鲜艳,和暖的阳光照耀着我们,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娃哈哈娃哈哈,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这首由新疆民歌改编的儿童歌曲,传唱了几十年,仍经久不衰。当年,我女儿就是唱着这首歌长大的。
我还依稀记得,那天她很突兀地问了句,爸爸,什么是祖国呀?面对刚满3岁的娃娃,我不知该用怎样通俗的言语来诠释这个名词,便问,你从哪儿听到这两个字的?她说,幼儿园、歌里呀,说罢便唱起了“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花朵真鲜艳……”我告诉她,每个人都有一个小家,还有一个大家,小家里养育你的是母亲,大家里养育你的就是祖国。女儿说,那我懂了,祖国就是大家的母亲吧?我说,是的,每一个人都离不开母亲,祖国和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是连接在一起的。我从女儿懵懵懂懂的眼神里,仿佛也找回了我童年的时光。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父母也是这样告诉我的。
我幼年生长在军营里,孩提时的记忆,不仅是珍贵的,而且还有着别样的闪光,就像天边挂的那轮圆圆的月亮,常常令我想起多少年前,部队营区那白墙绿瓦的月亮门和月亮门引出的一条碎石铺就的小路。那会儿,我还小着呢,生活在营区军官宿舍大院里。从那月亮门进进出出的大都是穿军装的叔叔和阿姨。父母他们从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上下来没几年,我幼小心灵就铭刻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稍大些,我才对这个词有了更多的理解。有一天,得知爸爸妈妈是在朝鲜战场的防空洞结的婚时,我羡慕地说,你们的婚礼真好玩,到处都在放“礼花礼炮”。妈妈把脸一板,说:“你们这一辈太幸福了,根本不懂得什么是战争!”父母所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0军是第一批入朝参战的。那时,新中国刚满一岁,他们是带着“保家为国”的激情跨过鸭绿江的。在他们的生命里,祖国是什么?那是他们祖祖辈辈的根,是无数先烈热血浇灌的土地。
说也巧,1953年7月27日,《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在朝鲜板门店签订,一年后的7月27日,我就在解放军205医院出生了。听妈妈讲,出生前,父母相约,如生男孩,就叫“建军”。因为预产期恰恰在“八一”那天。可天公不随人愿,我偏偏提前4天来到这个世上,母亲躺在产床上,冲着嗷嗷待哺的我说:“小家伙,你就是再早几天,这名字也归你了。”于是,我有了一个现在听起来很普通的名字,可我就是喜欢,也不想再赶什么时髦了。
二
S2城际列车穿过了一个又一个隧道,行驶在祖国的春天里,透过车窗,我看到远山和繁花交织在一起,蓝天和白云交织在一起,美景和安宁交织在一起。此情此景,也让我的思绪和祖国交织在一起。在我印象里,父亲生前很少对我讲起那场战争的残酷,但我深知,志愿军将士是为新生的共和国而战的。为了“我们的祖国是花园”,为了“花园里花朵真鲜艳”,他们付出了鲜血和生命的代价。小学五年级学了《谁是最可爱的人》那篇课文,我感到那么亲切,因为我身边就有两位最可爱的人啊。电影《上甘岭》,我看了无数场;歌曲《我的祖国》,我唱了无数遍。可以说,从儿时起,生命中“祖国”二字就融入我的血液中了。在我心中,祖国就是魂牵梦萦的沃土,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有一天,我惊喜地发现,魏巍笔下“最可爱的人”马玉祥居然就生活在我的家乡。这位在熊熊大火中抢救出朝鲜儿童的战斗英雄,这位“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的淳朴可爱”的志愿军英模,回到祖国30年之后,世人才得知他的真实身份。从此,我与马玉祥叔叔有了二十几年的交往。20世纪70年代,马玉祥担任内蒙古通辽市轻化工局供销公司党支部书记。每天除了分内工作,还要扫地、打水、倒垃圾,人们称他为“勤杂工”书记。在位时,多少人问他,哎,你是不是《谁是最可爱的人》里的马玉祥啊?他笑笑说,同名同姓的人多着呢。有人说,可我看你精神头像。他却说,我是在向英雄学习。直到1984年离休后,他才承认自己就是魏巍笔下的马玉祥。马老坦言:“我如果再不承认,那就对不起那段历史和长眠地下的战友了。”有一天,我采访马老,问道:“您后来在‘汉江保卫战’中,和三连战友誓与阵地共存亡,打了三天三夜,一百多位战友,就剩下指导员、您和一个弹药手,被誉为‘汉江南岸三勇士’,您挺下来了,靠的是什么呢?”他沉思了片刻,说:“靠的是信念。负伤的指导员说,身后就是我们的祖国,就是我们的家乡,我们宁愿站着死,也绝不后退半步生!”这就是志愿军战士心目中重于泰山的祖国啊!在志愿军战士眼中,走出家门,生长的那片土地就是故乡;走出国门,远方的祖国就是故乡。追溯古老中国,从来就不乏以身报国的仁人志士,恰如爱国诗人陆游所言:“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祖国五千年悠悠岁月,熔铸了中华文明的宝鼎,锻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祖国的血液流淌着黄河的涛声,祖国的脊梁挺立着珠穆朗玛的风骨,祖国的未来托起了泰山的旭日……
1999年秋天,为拍一部爱国主义教育电视专题片,我陪马老来到了魏巍先生位于北京西山的住所,采访了魏老,听他倾情讲述那些难忘往事,并撰文刊发在《解放军报》上。之后,魏巍先生又先后为我主编的两部战争题材的纪实文学集撰写了序言。我从他们身上读懂了一个道理:生命里有了祖国,灵魂才有信仰;心中装着祖国,人生才有目标。晚年的马玉祥叔叔将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关心下一代教育上。他担任了当地关心下一代工委常务副主任,曾任十多所学校的课外辅导员,先后作过200多场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报告,听众达30余万人次,足迹遍布内蒙古、黑龙江、辽宁、北京等地。2007年,马玉祥当之无愧地荣获“首届感动内蒙古人物”称号。
三
当S2城际列车穿过有燕京八景美誉的“居庸叠翠”时,沿途花开正盛,春意和暖。透过车窗,可以看到蜿蜒的长城在花海簇拥下,雄浑而有气势,犹如昂扬向上的中华民族精神。我在想,我古老而年轻的祖国犹如一轮喷薄而出的旭日,中华儿女沐浴在这和煦的阳光下,和平、安宁、美好,其乐融融,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经历了战火的洗礼与创业的奋斗而得来的。我们有最好的人民在建设祖国,我们有最好的军队在保卫祖国,因而,祖国才有了今天的繁荣昌盛与和平安宁。
由此,我想起了祖国西部边陲的帕米尔高原,它位于喀喇昆仑山脉的西北部,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古称“不周山”,传说是由它支撑着蓝天和大地的。屈原在《离骚》有“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的诗句。《淮南子·天文训》则对不周山的“不周”,作了更为神奇的描述:“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足见帕米尔高原的险峻。但就是在这片空气稀薄、人烟罕迹的丛山峻岭间,共和国的军人日夜巡逻在崎岖的边防线上。他们踏冰河、翻雪山、守边关,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用赤子之心、家国情怀书写边防官兵对祖国的忠诚。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者是位女军人,不久前刚刚从帕米尔高原的边防部队回到北京。在那里,她结识了一位基层干部,他的连队驻守在海拔4000多米的国境线上。高寒缺氧、雪地寒天,严重的高原反应会让许多初到那里的新战士面部黑红、嘴唇发紫。他们顶着凛冽的寒风,跋涉在没膝的雪地,每迈一步都那么艰难;他们每一次翻山越岭巡逻,都是在向生命极限挑战。女军人感慨地说:“我们的战友在那样一种环境下,仍不改初心,扎根雪域高原,守卫西陲边关,为祖国站岗,为人民放哨,多么可敬,多么可爱!”我在看女军人发来的一组图片截图和留言。照片上,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有三四岁的样子,扎两根小短辫,穿一件粉色外套,一个人在玩吹泡泡。照片上方有边防军人父亲写的几行字:“停水停电停网的夜里,静静听着窗外扑簌簌地落雪。月余的昏天暗地,一停下来就难以抑制的想念,害怕一个转身就丢失了生命中的美好,担心再也找不回……”原来,那位勇敢的小女孩跟着妈妈从古都西安来到帕米尔高原营区,想陪伴爸爸待上几天。可是,正在执行任务的爸爸还是离她好远。妈妈告诉她,爸爸在边境线上正守护着祖国的界碑。看到这段话,我的眼睛湿润了。当人们尽情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安逸生活,乘高铁、坐航班,云游四方、穿行花海间时,可否想到,共和国的军人正在用他们的青春和热血日夜守护着祖国的安宁?
另一张图片截图,还是那个边防军人写的:“宝贝高烧了六天,我也揪心了六天,恨不能过去照顾她。我亲爱的小公主,天天和她妈妈念叨‘爸爸啥时回来’!”从画面看,小女孩的照片是在帕米尔高原拍的,她站在皑皑积雪里,戴着厚厚的白皮帽,穿着粉红的花羽绒服,脚上穿一双高腰小红靴,那双冻红的小手抱着一个小雪球,望着远方,似乎在寻找什么。面对照片旁的留言,我读懂了一位军人、一位父亲的温情、责任与担当,这就是新时代军人。和平年代,他们仍然在前线守护祖国。无数军人的青春热血在燃烧,在熊熊燃烧中化为守卫祖国、拥抱祖国的漫天朝霞。
四
S2城际列车驶过了连绵的群山峰峦,携着春日的繁花和葱郁,一路向西驶到了青龙桥。那里有京张铁路纪念碑和中国第一条铁路建设的开拓者詹天佑的塑像。那是一段历史的记忆。不久以后,另一条技术世界领先、设计时速350公里的京张高铁也将投入运行。这就是前进中的祖国,这就是21世纪的中国速度。
对面那个小女孩在父母身边开心地微笑,让我禁不住想到边防军人的小女儿,她们几乎是同龄人,在父母眼里都是那般可爱,也都在享受共和国的雨露和阳光。她们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哦,一个强盛的祖国是儿女们幸福的源头,就像奔流的长江黄河那般一往无前、波澜壮阔。此时,我真想为生命里的祖国唱首心中的歌:“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
是啊,祖国就是我们的生命,我们都在祖国的生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