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艺纵横 > 正文

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不能忘却的纪念

作者:赖星、姚子云  更新时间:2019-08-06 09:08:30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石头

             当他们的战友还未踏上二万五千里漫漫征途,他们的生命就已进入倒计时。

  1934年7月至1935年1月,这支年轻的军队经过六个多月的艰难转战,万余将士大部分牺牲。他们以“血染东南半壁红”的英雄壮举,策应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宣传我党的抗日主张;他们怒吼、冲锋、搏击,牺牲在茫茫山水间。

  当我们回首硝烟散处,总会想起那些已被镌刻在时光里的人物:方志敏、寻淮洲、刘畴西、胡天桃等。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

  北上征程 将星陨落

  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灿烂夺目,好似划过天际的耀眼流星。

  寻淮洲,北上抗日先遣队撼人心魄的烈士之一。作为红军历史上最年轻的军团长,他牺牲时年仅22岁。

  1933年10月,红七军团成立,寻淮洲任军团长,那一年,他才21岁。1934年7月,红七军团从红都瑞金出发,高举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旗帜,冲破重重围堵,于同年11月初,到达闽浙赣苏区,与方志敏领导的红十军合编为红十军团,方志敏任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寻淮洲改任第十九师师长。

  “红七军团的出征是长征的序曲,他们也是最早举起抗日旗帜的中国工农红军。”上饶师范学院方志敏研究中心主任刘国云教授介绍。

  1934年12月13日,红十军团在黄山东麓谭家桥伏击敌人。14日凌晨,红军进入阵地。9时,眼看敌人先头部队进入伏击圈。

  “但没想到的是,随着战场情况的变化,一场伏击战变成遭遇战,红军伤亡惨重。”方志敏干部学院讲师诸葛方林说。

  为扭转战局,寻淮洲在冲锋中身先士卒,负重伤后牺牲。他牺牲时虽然衣衫褴褛,如今却已化作不朽的雕像,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孤军深入 虽死不辞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离开中央苏区。如果说,红军主力面临的是一次前途未卜的远征。那么,孤军北上,掩护主力转移任务的红十军团,则是危险重重。

  前路凶险,方志敏又何尝不知,但他毅然担当起这一重任:“党要我做什么事,虽死不辞。”

  1934年11月24日,在闽浙赣苏区首府葛源镇的红军广场,万余群众前来送行。方志敏来到司令台前,向父老乡亲们作最后的告别,他将率领红十军团继续执行北上抗日先遣队的使命。

  掩映在一片枫林中的红军广场,曾是闽浙赣苏区军民群众集会之地,每逢节日和红军凯旋时,都会在此召开庆祝大会。

  “这是一个广漠无际的红场,这儿有战争生活的宝藏,这儿充满了壮烈的叫喊,这儿放射出血样的光芒……”透过闽浙赣省《工农报》总编辑徐跃为红军广场撰写的诗句,漫卷的红旗、呐喊的战士仿若在眼前。

  这群年轻的战士将随方志敏,为策应中央红军主力的战略转移建立不朽功勋。

  叶剑英曾专门作诗颂扬方志敏的功绩:“血染东南半壁红,忍将奇绩作奇功。文山去后南朝月,又照秦淮一叶枫。”

  英雄传奇 信仰永存

  这是凄寒入骨的1935年1月,怀玉山上大雪纷飞。

  在敌人的围困下,极度饥饿和疲劳的方志敏已无法再跑动,他用烂树叶子,铺在地上,睡在柴窝里。

  一个月前的谭家桥战役,红军损失严重。此后,红十军团在撤返赣东北途中被国民党重兵合围。方志敏和军团参谋长粟裕率领的先头部队本已脱险,但为接应军团主力,方志敏又复入重围。

  “我因大队伍尚在后面,在责任上我不能先走。”1935年1月18日,方志敏指挥红十军团2000多名指战员再次突围未成。

  1月25日,红十军团最后一支部队与国民党军激战,阵亡1000余人。两天后,第十九师师长王如痴被捕。次日,军团长刘畴西被捕。

  方志敏在遗稿中回忆:“这次遭到了失败,就悲观不干了吗?不!还是要干……愈苦愈要干,愈苦我越快乐。”

  1935年1月29日,方志敏因饱受饥寒和身心煎熬晕倒在怀玉山区的一棵树下而不幸被捕。可是,中国工农红军的旗帜始终高高飘扬。

  在粟裕和红十军团政治部主任刘英的率领下,红十军团八百余人突出重围,后发展为红军挺进师。全面抗战爆发后,挺进师编入新四军,为民族解放奔赴抗战前线,续写红十军团的英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