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艺纵横 > 正文

当之无愧的中流砥柱——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王保庆 王艳红  更新时间:2020-08-27 12:48:44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责任编辑:石头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一个长达14年的复杂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国共两党、各民主党派和全国各族人民、海外侨胞,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中国共产党在处于非执政和受“围剿”、遭打压的条件下,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义无反顾地奔赴抗日前线,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并逐步成为支撑抗战走向胜利的中流砥柱。

  坚持东北抵抗 构筑抗战全史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是亚洲的资本主义强国,对中国东北早有觊觎和插足。但是,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则是关东军提前恶意挑动的,日军本土总部尚未部署兵力。事变发生后,关东军请求国内增援,日本军部才从驻朝鲜的两个师团中调入一个旅团至东北。

  反观当时的东北军,至少有正规军35万人。从武器装备水平看,东北军在中国各地方军中实力最强,与日军差距不大,但蒋介石“不抵抗”的指令,国民党的消极政策,助长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与国民党政府相反,“九一八”事变的第二天,中共满洲省委召开了关于抵抗日军的紧急会议。9月20日,中共中央号召全民积极抗日和推动东北军“兵变”抗日。为统一抗战力量,中共满洲省委于1936年将各路义勇军和游击队合并组织为“东北抗日联军”。抗联的主要将领和骨干多是共产党员,抗联对14年抗战作出了重大贡献,也构筑了抗日战争14年的全史。

  推动国共合作 引领全民抗战

  “九一八”事变中,国民政府的退让助长了日本在华侵略扩张的野心,导致了中国在尔后祸患不断。从1932年的“上海事变”到1935年的“华北事变”,国民党一方面对日军步步妥协,先后与日本签署了淞沪停战协定等四个丧权辱国的协定,另一方面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先后动用几十万大军,对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开展了五次“围剿”。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何应钦放言中央军攻打西安,蒋介石也是命悬一线。但中共中央不计前嫌、以抗战大局为重,周恩来亲赴西安助推放蒋抗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不仅促成了国共合作,而且防止了国民党的内战和分裂,凝聚了全民抗战的合力,这是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又一重大贡献。

  形成科学理论 提供战略指导

  进行大规模的抗日战争,必须有先进的政治思想和科学的军事理论来指导。国民党一直未解决这个问题,而是产生了汪精卫的“亡国论”和蒋介石的“妥协论”。针对这些错误思想和国民党正面战场多次失利的实际情况,毛泽东于1938年5月发表了《论持久战》。

  论持久战的基本思想是“持久和必胜”,并将抗日战争全过程预判为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其中,战略相持是敌强我弱向敌弱我强转变的“枢纽”。毛泽东认为,在战略相持阶段,敌我之间处于犬牙交错的形态,必须灵活机动地运用不同的战术战法,并将游击战和广泛发动人民群众提到战略地位来考量。广泛地动员和发动人民群众投入到游击战之中,让日军逐步葬身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一大创举。

  抗日战争的实践表明,《论持久战》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科学理论武装和军事战略指导,对抗战相持阶段的战略战术指导起到了积极作用。

  领导敌后抗战 转变实力对比

  国民党在战略防御阶段的被动防御作战,打掉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1939年10月,正面战场的广州和武汉相继失守,日军因兵力不足,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毛泽东认为,在战略相持阶段,如果能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和坚持持久战,中国将在此阶段中获得转弱为强的力量。而完成实力对比根本转变这一任务的,正是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过去有人曾认为,敌后抗战只能起牵制日军的辅助作用,现在看来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从表面上看,敌后游击战是多股小股部队分散作战,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但成千上万个小股部队的游击战,合起来就是多次大兵团作战,是积诸多小胜为大胜,是发挥我国地广人多之优势和克服武器装备落后之劣势的有效途径。

  1940年8月20日,八路军以105个团的兵力发起“百团大战”后,日军便将侵华的重点转入对准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的多次“大扫荡”,对国民党则实行以诱降为主的政策。从全面抗战八年的时段划分看,国民党作为主力抗战,主要集中在战略防御阶段的一年多之中;共产党作为领导敌后武装力量和民众的抗战,则存在于相持阶段的五年多之中。战略相持阶段的敌后战场,已逐步转变为抗日战争重要战场,共产党所领导的武装力量已逐步转变为抗日战争的重要力量。

  冲破反共逆流 实施战略反攻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曾掀起了三次反共高潮,其中1941年1月发生了“皖南事变”,后因国内外舆论压力和共产党的抵制未能最终得逞,并使共产党百炼成钢、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抗日战争中实施战略反攻的重要力量。

  在1944年的局部反攻中,各抗日根据地军民共作战两万多次,收复了大量失地,与国民党的大败退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进入1945年后,八路军和新四军又发起了春季攻势作战,形成了在华北、华中、华南和含陕甘宁边区在内的18个大片区根据地,使日军只能蜗居于若干大城市和防守于部分交通干线。

  1945年8月6日,美国向日本投放了第一颗原子弹;8月8日,苏联向日本宣战。8月9日,毛泽东发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同日午夜12时,朱德总司令向解放区军民发布了大反攻第1号令。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但是,此时的国民党军队的主力还远在大西南。

  总之,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对日军多次妥协退让,作战一味消极防守、会战屡守屡败,没有起到执政党占有行政力量和经济资源应起的作用,必然使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和最终决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