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艺纵横 > 正文

人类艺术史上前所未有的光辉典型

作者:左覃辉  更新时间:2020-09-06 09:39:58  来源:劝学家园  责任编辑:石头

  【五十年前的文章,4月份研究生讨论课的补充材料。】

人类艺术史上前所未有的光辉典型

——赞《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的音乐形象

左覃辉 (1969.11.11)

  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文艺路线指引下,在江青同志的直接领导下,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在京剧音乐革命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听,那一支支激情澎湃的唱段,到处传诵,象嘹亮的号角鼓舞着人民奋勇前进;那一首首气势雄壮的乐曲,长空回荡,象震天的战鼓激励着人民英勇战斗。

  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在音乐方面最突出的成就,是塑造了人类艺术史上前所未有的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音乐形象,特别是主要英雄人物杨子荣的高大、光辉的形象。围绕着这一中心任务,在音乐艺术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深刻的变革。剥削阶级旧文艺中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金科玉律被打破了;崭新的、生气勃勃的无产阶级音乐艺术发展起来、成熟起来了!这场伟大的变革,为我们树立了“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的光辉范例。

  一

  《智取威虎山》塑造杨子荣的音乐形象,首先抓住了最重要、最根本的一环:深刻地揭示这个英雄人物崇高的精神世界,集中地、生动地展现他精神世界的共产主义光辉,充分发挥了革命文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战斗作用。

  通过音乐揭示英雄人物的精神世界,主要是靠唱腔的设计、安排来完成的。《智取威虎山》在这方面有三点引人注目的成就:

  音乐布局方面,在全面安排的前提下,做到重点突出。全面安排,就是根据戏的主题、人物关系、矛盾冲突发展,对全剧的音乐哪些地方是铺垫,哪些地方是发展,哪些地方是高潮,做通盘考虑;突出重点,就是突出主要英雄人物的唱段,特别是他的主要唱段。其他人物的唱腔,要为烘托主要英雄人物杨子荣服务,必要时应当让路。没有全面安排,音乐布局就会杂乱无章,英雄人物的音乐形象就没有坚实的基础;没有重点突出,就不能集中地刻画英雄人物的精神世界,他的音乐形象也就立不起来。

  成套唱腔是塑造英雄人物音乐形象的重要结构措施,是使英雄人物能给观众以深刻感受的重要条件。通过成套唱腔,可以深入细致地揭示他精神世界的各个方面,揭示他英雄行为的内在动力。杨子荣的音乐形象,主要是由第三场的“管叫山河换新装”、第四场的“共产党员”、第五场的“迎来春色换人间”、第八场的“胸有朝阳”等四个成套唱腔所完成的。这些成套唱腔,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杨子荣这个无产阶级英雄战士的本质特征,揭示了他鲜明的阶级爱憎,揭示了他坚强的斗争意志和宏伟的革命理想,揭示了他对党对毛主席的无限忠诚。特别是第五场、第八场的两段板式丰富的大套唱腔,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杨子荣上山时和上山后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他勇敢豪迈的英雄气概和“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崇高品质,成为全剧音乐布局中的两个高潮。设计成套的唱腔是很重要的,如果唱腔不成套,而只是些零零碎碎的〔摇板〕、〔散板〕,英雄人物的音乐形象要集中、完整、强烈,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为了突出主要人物的音乐形象,其他人物的唱腔就要有意识地同他区别开来。如第三场杨子荣的“管叫山河换新装”用了〔西皮〕,倘若常宝控拆座山雕罪状的“只盼着深山出太阳”一段也用〔西皮〕,就会造成调性上的重复,冲淡杨子荣唱腔的感染力。现在这段用了〔反二黄〕,通过调性的对比,使杨子荣的音乐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唱腔组织方面,既丰富连贯,又严密紧凑。唱腔成套后,还有一个唱腔本身的内部组织问题。组织得严密紧凑,层次鲜明,才能使英雄人物的思想感情得到酣畅淋漓的抒发。第八场的“胸有朝阳”一段,是杨子荣的核心唱段。它用了〔二黄导板〕—〔回龙〕—〔二黄慢板〕—〔快三眼〕—〔原板〕—〔垛板〕的结构,形成一种步步趋紧、层层深入的局面。〔原板〕以前,着重抒发杨子荣战斗在敌人心脏里对党对战友的深厚的感情;〔原板〕以后,则着重刻画他在威虎山上的侦察活动和排除万难送出情报的坚强决心。由于唱腔的结构严密而紧凑,板式的选用适当,就有力地反映了人物感情的发展,对于促成高潮和加强高潮起了重要作用。通过这段唱腔,表现了杨子荣既大胆又谨慎的性格特点,表现了他无限忠于毛主席的崇高品质。

  旋律处理方面,既有京剧特色,又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性格特点。旋律的处理,直接关系着能否把英雄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得准确、深刻。《智取威虎山》在这方面,始终紧紧扣住革命的生活内容和英雄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强烈的感染力。如全剧中杨子荣有两个〔二黄导板〕,板式虽然相同,但具体旋律的处理却互相区别。第五场的“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表现他乘骏马纵横驰骋向威虎山挺进的豪迈气概,就溶进了“紧拉慢唱”的〔摇板〕的节奏,并在过门中增加了表现风雪的形象,结尾是高八度、上板,形成异峰突起,使人在杨子荣上场前就仿佛看到了他叱咤风云的高大形象;第八场的“劈荆棘战斗在敌人心脏”,表现他在威虎山上的思想活动,旋律上则着重突出了他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和既勇敢又机智的性格特点。再如第四场“共产党员”一段中和第五场的“迎来春色换人间”一段中,后面都用了“西皮快板”,它们有节奏、风格上的一致性,同时又因表现的具体内容、所处的具体环境的不同,旋律也各不相同。前者是在首长面前表示决心,坚定热情,在唱到“一颗红心似火焰”后,用了一个很长很奔放的拖腔,接着是一句斩针截铁的“化作利剑斩凶顽”;后者是向威虎山挺进的途中内心独白式的感情抒发,表达了他要消灭座山雕的钢铁意志,节奏特别快而有力,声如贯珠,结尾唱到“捣匪巢定叫它地覆天翻”时,后面四个字叫散,气势雄伟。旋律的设计和处理,关键在于作者的世界观和思想感情问题。如果没有对英雄人物的深刻理解和深厚感情,即使“技巧”再高,也是搞不好的。

  二

  京剧音乐过去是为表现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服务的,原封不动地拿来塑造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肯定不行。时代的变化,内容的变化,必然要求打破旧框框,进行革命。《智取威虎山》剧组的同志们遵照毛主席“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伟大方针,坚持从革命斗争生活出发,从人物出发的原则,敢于向一切剥削阶级的“大师”、“乐圣”挑战,敢于打破封建阶级、资产阶级旧艺术的清规戒律,同守旧崇洋等错误倾向和旧习惯势力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在实践中披荆斩棘,闯出了一条新路,成功地进行了许多新的创造。

  在音乐结构方面,根据内容的需要,打破了旧板腔的界限,进行了革新创造。譬如过去旧京剧中,〔西皮〕就是〔西皮〕,〔二黄〕就是〔二黄〕,泾渭分明,两者不能合在一段唱腔之内。《智取威虎山》出于塑造英雄人物的需要,大胆地打破了这种旧传统和旧格式,在第五场杨子荣上山时,根据他当时的思想感情,在唱腔前一半用了〔二黄〕,以比较深沉舒展的音调抒发他的豪情壮志;在后一半用了〔西皮〕,以比较明快流畅的旋律,表现了他“誓把座山雕,埋葬在山涧”的坚强意志和“似尖刀插进威虎山”的英雄气概。〔二黄〕转〔西皮〕的音乐结构是一大创造,是京剧音乐史上没有前例的新事物。《智取威虎山》又打破了旧京剧中〔西皮〕和〔反西皮〕不能用在同一段唱腔里的这一陈规。在“管叫山河换新装”这一段唱腔中,从头至尾都是“西皮”,但“普天下被压迫的人民都有一本血泪账”这一句却用了“反西皮”,因为这样可以更深刻地表现杨子荣听了常宝控诉后的心情:他胸中燃起阶级仇恨的熊熊烈火,他从耳闻目睹的眼前事,想到全世界被压迫人民所受的苦难,更坚定了消灭阶级敌人的决心。这样在唱到下面“要报仇,要伸冤,要报仇,要伸冤,血债要用血来偿”时再转到〔西皮〕,就在调性、节奏上形成鲜明的对比,显得更为有力。在打破旧格式时,整段唱腔仍然保持着统一性。这种统一,是新的统一,是统一在英雄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感情上的。

  在音调方面的出新,也是个重要问题。旧京剧唱腔因为是表现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音调总带有一种陈旧感,没落感。要表现我们无产阶级的英雄人物,就必须进行改造,就必须打破过去被视为不可越雷池半步的行当界限。《智取威虎山》中的杨子荣与少剑波,基本上用的是老生腔,但他们在音调上是有区别的,显示了一个是沉着冷静的指挥员、一个是大智大勇的侦察员的特点。在杨子荣的唱腔中,根据需要溶进了一些武生腔和花脸腔,表现了他刚强英武的性格。为了更好地塑造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音乐形象,还要吸收新的音乐语言。《智取威虎山》恰如其分地选用了《东方红》、《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革命歌曲的旋律,更生动、更准确地表现出英雄人物的精神面貌。如第三场杨子荣唱到“翻身作主人,深山见太阳”,第八场唱到“抗严寒化冰雪我胸有朝阳”时,用了《东方红》的旋律,使人感到光芒万丈的毛泽东思想给被压迫人民带来了光明,给英雄人物以无穷的智慧和力量。第八场在“胸有朝阳”一段的〔导板〕之后,乐队奏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旋律,很形象地表现了杨子荣想念战友的心情。而革命歌曲的运用,与京剧唱腔的板式特点安排得很贴切,这对加强杨子荣音乐形象的时代感是有帮助的。

  《智取威虎山》还借鉴了西洋音乐中常用的主调贯串的手法,但主调的设计,都根据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思想和性格,用简单明确的音乐语言,使英雄人物一上场,就给观众留下强烈的印象。杨子荣有两个主调,在不同环境中交替使用,对塑造英雄人物的音乐形象有很大帮助。

  打破锣鼓经,也是一场深刻变革。在旧京剧里锣鼓经很死,又没有内容,用到革命现代戏里,就变成捆在演员脚下的锁链。在《智取威虎山》中,向过去谁也动不得的锣鼓经开了刀。首先要让锣鼓打出内容来,也就是为戏的内容,为塑造英雄人物服务。如第一场杨子荣上场,面对观众一个短暂的停顿,马上走到少剑波面前。如果按程式打“四记头”,就会给人以老戏中大将出场“起霸”的感觉。现在打破了这种程式,锣鼓随着管弦乐奏出的杨子荣的主调,在一个“换头”接“四记头”的锣鼓中,使人物的短暂停顿正停在铙钹声上,这是过去从来没有的,它符合人物性格,并没给人造成专门亮相的感觉。第十场杨子荣和座山雕的对打,也对传统的“马腿”锣鼓点进行了改造,加进了“三锣”等,使之更紧凑有力,并与其他开打对比,突出了杨子荣的形象。现在,戏里已经有很多锣鼓点叫不出名字了,这是京剧革命中必然出现的新事物。

  三

  为了更好地塑造英雄人物的音乐形象,《智取威虎山》在戏曲发展史上,第一次成功地运用了中西混合乐队伴奏。这是戏曲伴奏艺术的一场革命。

  原京剧乐队有它的特点:比较灵活,有民族特色。但因为乐器少,而且京胡、京二胡和打击乐在厚度、紧张度和音准、音程方面有一定局限,所以在塑造杨子荣这样的英雄人物时,在表现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的宏伟图景时,就显得不够了。在京剧革命中,曾根据内容需要逐步对乐队编制进行了改革。现在《智取威虎山》采用中西混合乐队,标志着一次新的飞跃。这个乐队,既不同于原来的京剧乐队,又不同于西洋交响乐队,它是个崭新的事物。它的出现,在乐队编制、乐器的操作方法等各方面,都引起了一系列的变革。

  这样一个新型的乐队,在塑造杨子荣的音乐形象时,发挥了过去京剧乐队或西洋乐队所不能胜任的作用。在发挥乐队作用时,我们可以看出有三个特点:(一)唱和乐队,以唱为主,乐队注意一个“伴”字、一个“宾”字,不能制造“音墙”,不能用金属乐器去锯肉嗓子,而要用器乐的伴奏,积极配合声乐内容的表达;(二)整个乐队,突出民族乐队,保持民族特色;(三)民族乐队中突出三大件(京胡、京二胡、月琴),西洋乐队突出发挥弦乐,这样使整个伴奏有厚度,可以比较深刻地表现人物内心世界。

  在这样一个新的乐队中,民族乐队和西洋乐队取长补短,各得其所,根据内容和英雄人物的思想感情发挥所长,又融为一体,为用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形象,提供了更充分的表现力。如第五场前的幕间曲,用圆号吹出根据“气冲霄汉”的曲调变奏的旋律,用琵琶、中提琴写骑马的节奏,形象、细致地表现了杨子荣上山时的情境。它好象在我们眼前展现出一幅气势宏伟、色彩鲜明的画卷,波澜起伏,缓急有序,强弱分明,生动地描绘出杨子荣不畏艰险地穿密林、越山涧、上高岭、下陡坡的豪迈气概和骑在马上眺望四方的雄姿。它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在杨子荣出场之前,就使观众感到一个具有革命勇敢和革命智慧的英雄形象,由远及近,扬鞭纵马而来。而这一切描写,又都紧紧环绕一个中心任务:揭示杨子荣的内心世界。杨子荣唱完〔导板〕后,经过改造的〔流水〕锣鼓点由轻渐响,和管弦乐一起送他上场,有力烘托了他的英雄气概。在唱到“迎来春色换人间”这句诗意盎然、含意深远的优美唱词时,前面先有一个和弦上去,接着用富有民族特色的笛子伴奏,在音色上和前后作出鲜明对比,揭开一个新的境界,使观众眼前浮现出推翻一切剥削制度后“环球同此凉热”的动人景象,展示了杨子荣宏伟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第八场杨子荣唱到“毛泽东思想永放光芒”时,整个乐队一齐奏出气势磅礴的曲调,揭示了杨子荣对毛主席、毛泽东思想无限忠诚的崇高品质;在最后唱到“胸有朝阳”时,用小号吹出《东方红》的辉煌旋律,然后再用钢板琴音色明亮的琶音收尾,大大加深了意境,表现出人物思想感情的升华。

  中西合乐,是对旧框框的一场革命,也是对洋框框的一场革命。这个乐队只有一个出发点,就是为了把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塑造得更加光彩夺目。这种乐队,有一种统一的崭新的风格,即“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在这前提下,各种乐器都作为一种表现手段各尽其妙。《智取威虎山》在伴奏艺术方面的革命,从一种角度,展现了无产阶级革命文艺蓬勃发展的极其壮丽的前景。

  《智取威虎山》在京剧音乐革命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毛主席无产阶级文艺路线的胜利,是实践“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伟大方针的胜利。

  伟大领袖毛主席提出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针,深刻揭示了无产阶级革命文艺发展的辩证规律。“推陈出新”,就是推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之陈,就是要创造前所未有的最光辉灿烂的无产阶级文艺。我们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无产阶级文艺革命。这场文艺革命,在阶级性质上根本不同于资产阶级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也不同于以反帝反封建为目标的“五四”运动。它是要把一切剥削根子全挖掉的。我们文艺革命的性质,要求我们对文化遗产采取革命的态度,要求我们有信心、有勇气,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走我们自己的路。我们对遗产的批判继承和借鉴,只有一个标准,就是能否为无产阶级所用;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创造无产阶级的新文艺。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及其在文艺界的代理人周扬之流,千方百计地歌颂、吹捧那些美化剥削阶级的文艺,拚命维护封、资、修黑货的地盘。他们的目的,就是用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来瓦解社会主义制度,妄图复辟资本主义。无产阶级文艺革命的胜利,《智取威虎山》等革命样板戏的成功,是对刘少奇以及周扬之流的迎头痛击!

  看吧,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浩荡东风横扫了剥削阶级的枯木朽株之后,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百花,正沐浴着毛泽东思想的阳光雨露,蓬蓬勃勃地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