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应县东北端的西安丰镇,有一座苏中革命历史纪念馆,这里每年都会迎来众多党员群众参观学习。“1944年3月车桥战役胜利后,西安丰成为苏中地区的政治中心和军事指挥中心,这里也被誉为‘苏中小延安’。”苏中革命历史纪念馆筹建人之一,退休教师、义务讲解员陈以和讲起纪念馆背后的故事。
抗战时期,西安丰地区处于敌后斗争的战略要地。1941年下半年,新四军一师、六师以“挺进支队”和“淮宝支队”的名义,先后进入这里开辟抗日根据地。1943年开始,苏中抗日根据地进入对敌斗争最艰难时期,苏中区党委发出“一切工作为了坚持原地斗争与保存有生力量”的号召,领导军民展开反“清乡”、反“扫荡”斗争。纪念馆中,一尊雕塑展示的是宝应县柳堡乡采用“丢豆子”的方式进行选举的场景。“针对日伪的‘政治清乡’,苏中实行新乡制,由群众民主选举乡镇长。为体现公平公正,预选出来的候选人背对选民,选民将豆子放进心目中候选人背后的碗内,得豆最多者当选。”陈以和说,实行新乡制后,工农群众当家作主,根据地的群众基础更加牢固了。
纪念馆还有一组雕塑,展示的是粟裕在油灯下制定作战计划的情景。1944年3月5日凌晨,粟裕指挥的车桥战役打响,此次战役共歼灭大佐以下日军465人,其中生俘中尉以下24人。战役胜利后,淮安、宝应以东纵横百余里全部解放,打通了苏中与苏北、淮南、淮北地区的战略联系,揭开华中抗战战略反攻的新篇章。
车桥战役胜利,为苏中地区开创了一个稳定的后方基地。1944年3月16日,苏中区党委、苏中行署,新四军一师师部暨苏中军区等20多个单位都迁驻在西安丰和射阳湖镇境内。西安丰地区一时成为沟通淮北、淮南、苏中、苏北四大根据地的交汇点,成为华中地区青年向往的地方,这也是“苏中小延安”的由来。
这一时期,新四军与西安丰人民群众结下了深厚的“鱼水情”。“当时粟裕就住在固晋村五组乐夕之家。乐家腾出东厢房让粟裕夫妇居住,堂屋给粟裕及师部作办公用。”陈以和说,在固晋村的日子里,粟裕发现农民缺少农具,即安排部队的能工巧匠收集木料,制作了几十条木船和水车,分发给农民。
为纪念新四军在苏中地区波澜壮阔、英勇抗战的光辉历程,1995年,西安丰镇建起苏中革命历史纪念馆。2018年,宝应县对苏中革命历史纪念馆进行改扩建,2019年11月9日开馆。现在的纪念馆总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内设五大展区,陈列着100多件珍贵文物,成为开展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人民群众爱国主义教育和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