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成长岁月中,有一部选材新颖、视角独特、格调清新的红色经典电影,讲述了一位为了能够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野战部队的一员而隐瞒性别,勇敢地站在斗争最前线的现代花木兰式的优秀女共产党员的传奇故事,格外引人注目。片中的女主人公高山是我记忆中的一缕光,这缕光穿越半个世纪而来,助我成长、促我坚强。这部电影就是《战火中的青春》。
源于真实
《战火中的青春》拍摄于1959年,影片看似重返于民间流传千年的经典传奇“木兰从军”,讲述了烈士女儿高山女扮男装于战场建立功勋的故事,颂赞其英勇无畏的精神与保家卫国的豪情,但《战火中的青春》又被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更重要的是,这具有传奇色彩的动人故事源于真实的历史。它源自影片编剧陆柱国在海军部队深入生活,在对一位青年艇长(雷振林原型)的细致观察及与其倾心交谈中,陆柱国捕捉到了片中雷振林与高山的生活原型。
陆柱国曾写过两篇关于影片的琐忆与泛谈。据他回忆,现实生活中的“雷振林”10多岁时曾由地下党巧妙安排,认一个大地主做“干父”。这个大地主另有一个担任伪军宪兵大队长的干儿子和一个在日本特务系统当特务的干儿媳。此后几年中,“雷振林”为我军传递了不少重要情报。18岁时“雷振林”身份暴露,于是逃回解放区,在解放军里担任“青年战斗排”排长,其间遇上了女扮男装的“高山”。关于“高山”,陆柱国所掌握的材料则源自青年艇长“雷振林”的深情回忆与动人追叙。他为“雷振林”与“高山”的故事惊讶、赞叹并将其写进长篇小说,《人民文学》以《战火中的青春》为题将这个故事摘登出来,于是有了后来同名电影的改编与上映。
电影《战火中的青春》上映后,许多观众都认为除去青年艇长“雷振林”记忆中的“高山”,高山还有另外一个更为知名的原型郭俊卿——那个年仅15岁女扮男装的小姑娘,在野战部队隐瞒性别长达5年,后因劳累过度生病住院始被医生发现女儿身的特等女战斗英雄。而无论高山有多少个原型,这都昭示出电影《战火中的青春》植根于火热的现实与群众的沃土——那就是在国难当头时,无数中华女儿巾帼不让须眉,她们以身许国、赤心报国,在卫国安民的烽火硝烟中作出了惊人壮举。
欲扬先抑
《战火中的青春》自开场戏就设计得十分考究,19岁的基层指挥员高山经受住了严酷的斗争考验,独自一人坚持战斗到了最后,并时刻准备着与阵地共存亡。她为了加入野战部队,隐瞒了自身性别,观众十分理解这个刚刚失去父亲与战友的姑娘的选择,万分敬佩她的坚毅刚强。
整部电影的戏核——性别倒置的悬念也就此埋下:片外观众对高山隐瞒其女性身份洞若观火;片中人物则对高山的女性身份处在完全不知情状态,直至片末谜底揭开。而也正是这银幕内外的视角差,使得观众对片中许多细节设计了然于心甚至忍俊不禁。
影片对高山初到英雄排这一重要情境的表现,即先宕开一笔、充分蓄力。团长经慎重考虑,将高山派往英雄排担任副排长。连长特意叮嘱高山:“你要特别注意这个排里的有些习气,就是对雷振林也不能放松呀!”英雄排是一个壮志凌云、所向披靡的攻坚团队,排长雷振林个性英勇果敢,但是粗粝张扬。在高山到来前,雷振林和全排战士正铿锵有力地高唱着曲风激昂奔放、轻快活泼的《战斗进行曲》。此时,大高个一班长好奇道:“排长,新来咱们这的副排长也是个好样的吧?”雷振林道:“到咱们英雄排来的还会有次的?!”小胖不禁瞪大了眼睛:“排长,那你见过了?”雷振林胸有成竹道:“不用见我也知道,个头比我高出半头,宽宽的肩膀……轻机关枪在他手里,像拿个烧火棍一样。”
就在这时,连长领着高山前来英雄排报到。大家眼瞅着满心期待的副排长居然这样瘦弱、矮小,穿着不合身的硕大军装,还背着一支老套筒枪,都禁不住满脸满眼的困惑。调皮的小胖比划着瘦小的高山比自己还矮半截,称其为“儿童团长”。就连排长雷振林也忍不住直问高山:“什么时候回地方呀?”并直言野战部队比地方苦,以试图劝退她。
英雄排怎么都不会想到新来的副排长会是位假小子,电影的这个段落以英雄排先前的翘首以盼与眼下感受到的落差,制造悬念,是为了让其后高山的表现更为突显。与此同时,这顿挫回环、跌宕生姿的一放一收、一开一合、一推一挽,将电影呈现为有节奏的时空、回荡的时空,为其注入了活泼灵动之势。
以柔克刚
相对于战争中的敌我矛盾,高山与雷振林之间的性格冲突与斗争,构成了影片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的主要动力。高山沉稳柔韧,与女性的温婉特征相一致;雷振林粗犷勇猛,与男性的强悍特征相统一。两种鲜明个性的碰撞贯穿影片始终,而就在一番撞击、一场烈火之后,高山的含蓄内秀逐渐征服了雷振林毕露的锋芒,以柔克刚促成了雷振林与英雄排的进步与成长。
高山从失去血缘关系的小家庭,进入到革命关系的大家庭后,一步一步地以自身对战士的情感、对工作的高度原则、对斗争的智勇双全,令雷振林乃至全排对其肃然起敬、刮目相看。她细致入微地关怀战士,为小胖密针细线地缝补棉鞋;对雷振林“突击敌人营部”的军事预判,她敏锐地指出:“不,恐怕是偷袭。”大伙儿都意识到了,这副排长不含糊、不简单。而对高山与雷振林之间关系的发展变化及雷振林个性的转变,影片十分精巧地运用了一把雷排长几乎不离身的战刀,作为表征二人关系与雷振林性格的特殊道具。
雷振林甫一登场,就因这把战刀引起了新任团长的注意:“还带这么个玩意儿,把刀摘下来!”雷振林表示这刀是上一仗从敌人的旅长手里缴来的,请求团长让他试试。团长考虑片刻后答应了,但前提条件是仗要打好,“要打不好啊,我连人带刀一起撤”。雷振林遂挥舞着战刀冲锋在前。此时的战刀寓示着雷振林信奉的就是猛打猛冲的战斗作风,且这一作风在他亮相大银幕的第一场戏便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副排长高山面前,雷振林又禁不住炫耀这把战刀:“怎么样,漂亮吧?这是团首长亲自批准我带的。”这又寓示着雷振林对其大刀傍身血气方勇的战斗状态,颇以为然、沾沾自喜。正如他自己所言,哪次战斗子弹都得给他让路。
再后来,雷振林举着战刀闯入敌营,幸得高山从旁助力,他免遭敌人暗算;但勇猛过火的他并未即刻吸取教训,而是再次举起战刀追击敌军官,导致明明枪击可立马结束的对决不但被敌人翻盘,更给了敌人将其陷入包围圈、逼近碾房的机会。雷振林终于在身陷绝境时意识到了自身的问题,他忆起了高山的苦心劝导:“瞎闯出来的英雄不是真英雄。”雷振林开始悔悟与觉醒。高山却因冒着生命危险闯入烟熏火燎的碾房拯救雷排长脱离险境,而不慎负伤住进了医院。
在影片结尾,雷振林与高山告别时将战刀送给了她。这时的战刀一方面寓示着雷振林与高山在战斗中建立的真挚情感,另一方面也象征了雷振林的蜕变与成长。他痛下决心,在全排战士前立下了铮铮誓言:“今后看吧,一定克服个人英雄主义!”
淬炼党性
高山与雷振林尽管性格迥异,但对党的忠诚与热爱、对党组织利益的坚决维护,是他们共同的态度和立场,两个人身上都一致地体现了革命战士的坚强党性。
高山关心自己战友的进步,却从不掩饰战友的错误。她把战友的缺点看成自己的缺点,心急如焚;她把战友的生命看得高于自己的生命,可以以命换命。她接受了党的指示来领导英雄排和帮助雷振林,便时刻履职尽责,无时无刻不关心着英雄排的成长与雷振林的转变。这正是党和连队政治工作力量的充分体现,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对生死与共的战友所深怀的真挚情感。
排长雷振林的坚强党性则在高山初到英雄排时,已然展现。尽管一开始英雄排因不知晓高山的真实性别而感到“落差”,可雷振林对战士们的态度却是十分严厉的:“副排长是上级派来的,有意见可以提,可不准在下边随便说怪话。”可见,雷振林对党组织的决策部署是坚决拥护并坚定执行的。当高山对战斗中的他横冲直闯、急躁冒进的鲁莽做派直言规劝时,尽管他并不服气,可当他听到这是党支部的意见时,即刻冷静下来陷入反思。这表明雷振林在对党忠诚、听党指挥、为党尽责上是严肃而认真的。
当雷振林带着全排战士的殷殷嘱托和大家捎给高山的各种礼物,兴冲冲地赶来看望正躺在病床上的高山时:“小高,我已经给上级打报告啦,要求把排长的职务交给你,我雷振林甘心情愿地给你当一辈子战士。”雷振林的表白是那么真诚,话里饱含了他对高山的全部感激与信任、拥护与爱戴,更彰显了他将党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位置的博大胸怀。在他眼中,高山比他更适合领导英雄排,那么为了今后英雄排能更好地完成党交予的任务,他发自内心、心悦诚服地推贤让能。
此时高山因受伤必须接受手术,雷振林终于知道了高山的姑娘身份:“我要知道你是女的,怎么也不能让你为了我负那么重的伤。”“为了你?那你又为了谁呢?”这就是那一代人战火中的青春,严峻斗争考验下无私的阶级友爱与互助团结。临别,雷振林将指挥刀留给高山作纪念,说看见它就会令高山想起他们在一起的战斗生活。高山却脱口而出:“我忘得了吗?”是啊,她忘不了,作为后辈的我们更忘不了:为了对付敌人,无数的高山不爱红妆爱武装;为了赢得胜利,无数人的青春在战火中放光华!
文章刊载于《学习时报》2023年7月21日第4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