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范若愚的治学之道
范若愚(1912—1985年),山西五寨县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全民族抗战爆发后赴延安,从事教育工作。1948年进入马列学院学习。此后的几十年间,范若愚一直奋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理论教育的岗位上。新中国成立后,历任马列学院、中央高级党校马列主义基础教研室主任、校委委员、副校长;兼任周恩来理论秘书、刘少奇学习秘书,《红旗》杂志常务副总编辑;后又担任中央党校副教育长、顾问。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范若愚刻苦钻研马克思主义,树立了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邓力群在《范若愚文集》的序中写道:“范若愚同志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和教育工作,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很深的造诣。”范若愚为推动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和教育工作作出重要贡献。
用“记门牌”法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范若愚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的思想体系,“是人们能够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唯一的工具和方法”。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教育工作,范若愚特别强调要认真钻研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成为“活字典”。为此,他总结出了“记门牌”法,即一时没能吃透弄懂的内容,可先记下其“门牌”,工作中遇到问题时知道去哪里找,联系实际再读。他自己在读马克思主义著作时,重要的地方都会作记号和眉批,最重要的地方还贴上提要,如在读列宁的《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时就作了92条眉批,贴了36个提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范若愚发表了《试论完整准确地领会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文章。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各个原理从属于整体,不能代替整体”,要“完整地、准确地、实际地领会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他指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但要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毛主席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解决问题所得出的结论,而且要学会运用这一认识工具和方法。”这些论述也为当时拨乱反正、实行改革开放提供了理论支持。
为了做到完整准确地领会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范若愚十分强调“学习原著为主,自学为主”的学习方法。他指出:“以原著为主,这是学习的一个基本功。特别是做理论工作的,必须以原著为主。”还强调:“自学为主,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方法。”范若愚经常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典范事例,教导广大理论工作者和青年一代,“要结合自己的情况来读原著、思考问题”,培养和树立优良学风。
主持编写出版我国第一部科学社会主义教材
范若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作为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党培养了很多理论方面的优秀人才。曾受教于范若愚的赵曜评价他“理论功底深厚,知识渊博,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无论教学还是科研“不空洞,不枯燥”,“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学贯中西的理论大家”。
新中国成立之初,范若愚一面做好教学工作,一面结合教学以及党和国家的重大问题,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介绍和讲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1952年,他在讲稿基础上整理出版了一部5万字的《〈共产党宣言〉解释》,把《共产党宣言》归纳为10个问题进行解释。后来又陆续出版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解释》等解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作品,对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范若愚是我国科学社会主义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但当时相较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其研究和教育工作开展得还不够深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范若愚多次在中央党校和各种场合讲授科学社会主义专题,介绍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开设科学社会主义课程的重要意义等。此后,中央党校和各级地方党校相继开设了科学社会主义课程。1983年,在多年教学基础上,范若愚主持编写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科学社会主义教材《科学社会主义概论——中国社会主义基本问题》。
1981年,范若愚提议筹建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并提出了一些重要指导原则,如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主张学会中既要有理论工作者,也要有实际工作者;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重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1983年,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正式成立,范若愚被选为学会会长。学会的成立,为我国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对建设学习型政党也具有重要意义。
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范若愚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观察和思考问题的工具,研究和回答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赵曜回忆:“范若愚同志具有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他的教学与科研,既有理论,又有实际,而且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成为一体。”
1955年,范若愚代表中国科学院参加苏联科学院纪念俄国1905年革命50周年研讨会。他查阅大量资料,写就《第一次俄国革命和中国》一文,定稿后到正式宣读前他又改了10多遍。文章论述了俄国1905年革命的意义及其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布尔什维克在民主革命中的这些策略,对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起了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论文宣读后又分别在《人民日报》和苏联《真理报》上发表,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范若愚发表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多篇重要论文,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新经验。他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最初根据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条件,指出了这些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一般规律。各国无产阶级,尤其是原来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在为本国实现社会主义的斗争中,除了必须学习实现这一未来社会的一般规律,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在本国实现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范若愚强调,今天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必须研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课题”,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面总结历史经验。他还提出了衡量改革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把是否有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否有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是否有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作为我们各项改革对或不对的标志”,积极倡导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