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很多,其中,长篇小说主要如下(截止到西元2015年):
《三千里江山》,杨朔著,1953年3月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一版。一支由铁路工人组成的援朝大队在朝鲜修桥护路、运送弹药支援前线。这是我国第一部反映抗美援朝的长篇小说。
《在祖国的东方》,马加著,1955年8月作家出版社第一版。东北边境某地农民在美帝发动侵朝战争后,直接受到敌军飞机的侵害,并目睹了敌人屠杀朝鲜人民的暴行,他们组成民工队进入朝鲜,为志愿军运送弹药、粮食、后送伤员、抢修公路桥梁,克服困难、不怕牺牲,锻炼成为钢铁般的队伍。
《东线》,寒风著,1955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一版。一九五一年秋季,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一个团在朝鲜战场东线与敌军对峙,指战员们英勇顽强,打退敌人一次次进攻,坚守阵地,彻底打垮了敌人的“秋季攻势”。
《在轨道上前进》(又名《爱的召唤》),白朗著,1956年6月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一版。在抗美援朝运动展开后不久,一列负有救护志愿军伤病员任务的卫生列车开赴朝鲜战地。在这列车上服务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群年轻的医务工作者,她(他)们在队长丁蓝和指导员吕湜的带领下,经过严重的思想斗争,克服在战争环境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不分日夜地往返在中朝国土上,胜利地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
《三八线上的凯歌》,和谷岩著,1956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一版。志愿军某部1连指战员在第五次战役以及随后的机动防御作战、粉碎敌人“秋季攻势”等战役中,从缺乏经验到战胜敌人、从失利到战无不胜的成长过程,
《彝族之鹰》,杨大群著,196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第一版。彝族青年阿鹰在毛泽东思想哺育和党的培养下,从一个苦“娃子”成长为志愿军空军战斗英雄。(主人公原型是原昆明军区空军指挥所副参谋长杨国祥,1972年1月成功投掷我国第一颗试验实战氢弹。)
《激战无名川》,郑直著,1972年8月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一版。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一个连队面对敌人空中“绞杀战”,英勇卓绝地抢修、维护无名川大桥,胜利地保障军用物资的运输。
《剑》,杨佩瑾著,1973年10月江西人民出版社第一版。一支志愿军侦察小分队,灵活巧妙地深入到南朝鲜伪军“太极狼”联队的腹地,和朝鲜人民游击队取得联系、共同战斗,英勇机智地插向美军“眼镜蛇”炮兵部队的阵地,获取重要情报,胜利地完成了师党委交给的侦察任务,配合主力部队消灭了敌人。
《碧空雄鹰》,齐勉著,1974年1月山东人民出版社第一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个歼击机团,满怀着对敌人的深仇大恨和有我无敌的战斗决心,努力学习毛主席的战略思想,刻苦钻研克敌制胜的战术,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终于在激烈的战斗中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惩罚了美国空中强盗,赢得了辉煌的胜利,有力地支援了地面战争。
《望云峰》,张恩儒著,1974年9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第一版。中国人民志愿军情报总站在朝鲜西海岸望云峰设立的一个对空观察哨,在党的领导下,在朝鲜人民大力帮助下,群策群力,英勇无畏,战胜了美帝国主义飞贼。
《战火催春》,孙家玉著,1976年1月江苏人民出版社第一版。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末期到第四次战役中期,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钢刀团,在朝鲜人民支援下,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经过三次激烈战斗,最后消灭美军“王牌”部队“飞甲团”。
《蓝天志》,傅子奎著,1976年2月湖北人民出版社第一版。一批志愿军战士从朝鲜回国学飞行,很快掌握了飞行技能,到朝鲜参加空战。作品反映了依靠谁来组建空军、按照什么面貌来建设空军的思想斗争,以及复杂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
《保卫马良山》,李丰祝著,1976年2月辽宁人民出版社第一版。中国人民志愿军某团坚守马良山阵地,贯彻毛主席关于积极防御的军事思想,杀伤大量敌人,打垮了美国侵略军的“秋季攻势”,彻底粉碎了敌人破坏停战谈判的阴谋。
《火网》,王世阁著,1976年3月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第一版。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个高射炮团,在毛主席的军事思想指引下,用灵活机动的战术,英勇作战,以劣势装备粉碎了美国侵略军的所谓“空中优势”。
《昨天的战争》,孟伟哉著,第一部1976年12月1版,第二部1979年6月1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一九五二年底至一九五三年夏,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英雄团团长周天雷率侦察小分队几次穿越战线,深入敌后,与敌人斗智斗勇,获取情报,打击敌人。
《碧泉之战》,郑保志著,上部1977年4月1版,下部1978年6月1版,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个高射炮团,同美帝空军及暗藏敌特英勇斗争,保卫了碧泉发电站。
《翼上》,陈立德著,1977年4月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一版。围绕着保卫金川里大桥的斗争,年青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与貌似强大的美国空中强盗进行多次惊心动魄的空战,在战斗中成长壮大。
《云岭之战》,张广平著,1977年6月甘肃人民出版社第一版。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英雄八连,为阻击南逃的美国侵略军,扼守云岭阵地,英勇作战,彻底粉碎了敌人的机械化“优势”,保证了我军全歼美国侵略者的“王牌”卡斯团队,胜利完成了任务,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反侵略战争的壮丽凯歌。
《鹰击长空》,王忠瑜著,1977年8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第一版。中国人民志愿军歼击机飞行员杨国凯和他的战友们用政治统帅技术,勤学苦练,英勇机智,以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屡建奇勋,并经过反复较量击落了骄横不可一世的美国空军“王牌”驾驶员艾特里,打破了敌人吹嘘的“空中优势”,有力地配合了地面部队。
《冲霄曲》,胡锡山著,1977年12月江苏人民出版社第一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支年轻的空军师,坚持毛主席的建军路线,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和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同凶恶的美国空中强盗争夺朝鲜西海岸制空权。
《东方》,魏巍著,1978年9月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一版。通过对朝鲜战场和我国农村阶级斗争的描写,展现了抗美援朝反侵略战争的必要性,塑造了血肉丰满、个性鲜明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指战员和贫下中农的英雄形象。
《半岛烽烟》,张希征著,1979年3月春风文艺出版社第一版。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末、第二次战役初,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人民军和朝鲜游击队紧密配合,协同作战,全歼侵朝美军“欧姆师”。
《蓝凌江波涛》,胡忠斯著,1979年8月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一版。中国人民志愿军铁路工程队抢修和保卫蓝凌江大桥。
《海天银箭》,张金栋著,1979年9月青海人民出版社第一版。驻扎在朝鲜北部玉龙江南岸野战机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航空兵师的飞行员,勇猛顽强、机动灵活地与美国空中强盗作战,保卫了玉龙江大桥,炸沉美军间谍军舰,摧毁敌占海岛上的军事设施,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牛伢上天记》,吴南凯著,1980年11月江西人民出版社第一版。抗美援朝初期,出身贫苦的青年战士李小牛被调入航校学习,克服生理上、学识上的重重困难,百折不挠,逐渐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成为优秀飞行员,并在初战中取得辉煌战绩。
《鸭绿江传》,杨大群著,1981年5月中国青年出版社第一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个高射炮师在朝鲜北部与美国侵略军飞机斗智斗勇,保卫军事要地和鸭绿江大桥。书中出现了彭德怀司令员的形象。
《伏虎记》,袁静著,1981年6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第一版。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先锋团八连指战员,在艰苦卓绝的历次大小战斗中英勇顽强、出奇制胜。连长郭根全和文工团员谢文彩在战斗生涯中成长,他们之间的爱情纯洁真挚。
《战魂》,张广平著,1984年6月陕西人民出版社第一版。中国人民志愿军积极开展坑道战、冷枪冷炮战、零敲牛皮糖等活动,积小胜为大胜,战胜了美帝国主义侵略军。其中较多地对彭德怀司令员形象进行描写和塑造。
《龙城飞将》,王楠著,1984年8月河南人民出版社第一版。一支志愿军小分队在彭德怀司令员的关怀和领导下,深入敌后炸毁龙潭大桥,阻断了美军的退路,并打退美军和南朝鲜伪军一次次疯狂反扑,坚持到我大部队合围过来消灭了敌人。
《战争,为了和平》,路翎著,1985年12月中国文联出版公司第一版。中国人民志愿军某军李恒师王正刚团赵庆奎营的指战员们,在第三次战役到三八线坑道防御作战期间的英勇战斗经历。
《滴血的青春》,陈绥之著,1994年10月百花文艺出版社第一版。马琳等青年学生刚参军当上文工团员不久,便参加抗美援朝进入朝鲜,他(她)们在血与火的战争环境下经历生死与苦难,也产生爱情纠葛。艰苦的磨炼使他(她)们有了初步的成熟和成长。马琳在停战之前最后一刻,为保护朝鲜人民军伤员而牺牲,在她蓓蕾初放的年华告别了人世。
《特殊的战争》,谭良生著,1996年9月百花文艺出版社第一版。抗美援朝初期,某空军师刚一创建便成为美帝国主义破坏、颠覆的主要目标:基地被炸、敌机偷袭、敌特猖狂活动、绝密文件被窃,更危险的是师长腐败蜕变,对部队的训练造成极大干扰。肖俊良、夏继祖、陆静等一批富有革命责任感和正义感的指战员排除干扰、清除隐患、歼灭敌特,使部队转危为安,具备了在空中与敌对抗的能力。
《梧桐叶落》,枫亚著,2005年1月中国广播出版社第一版。上海女中学生张韵桐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某师文工团员入朝,参与运送弹药、粮食、看护伤员、战地动员演出,在一九五一年的一次战斗中从前线后送伤员途中被敌人炮弹炸伤牺牲,年仅十八岁。
《火红的香花》,曹鹏著,2009年10月北方文艺出版社第一版。在上甘岭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一个连队坚守阵地和坑道,克服断水、缺医少药等难以想象的困难,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和饱满的战斗激情,不断地粉碎敌人的各种围攻、破坏,坚持到我军发起总攻,配合主力部队,如出山的猛虎杀向敌人,彻底摧毁了敌人的“金化攻势”,把敌人逼回到谈判桌上。
《热血1950》,何楚舞著,2010年7月大众文艺出版社第一版。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派出的由五十二人加强排组成的游击队,由排长陈子忠带领,深入敌后进行游击战,打击敌军。表现“战争的艰苦和人在这种环境中如何生存,如何看待死亡”,是一部“纯粹的士兵英雄的战争故事”。
《长津湖》,王筠著,2011年12月湖南文艺出版社第一版。一九五零年冬,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前卫营的指战员,在长津湖畔爬冰卧雪的战斗经历。
《抗美援朝》,张笑天著,2015年8月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一版。从中美两国高层角度讲述抗美援朝全过程。对彭德怀司令员形象的描写和塑造。
这些长篇小说,从题材上来看,反映陆军部队正面战斗的十二部:《东线》、《三八线上的凯歌》、《战火催春》、《保卫马良山》、《云岭之战》、《东方》、《半岛烽烟》、《伏虎记》、《战魂》、《战争,为了和平》、《火红的香花》、《长津湖》。
反映小分队敌后侦察、袭击的四部:《剑》、《昨天的战争》、《龙城飞将》、《热血1950》。
反映空军战斗生活的九部:《彝族之鹰》、《碧空雄鹰》、《蓝天志》、《翼上》、《鹰击长空》、《冲霄曲》、《海天银箭》、《牛伢上天记》、《特殊的战争》。
反映铁道兵战斗生活的两部:《激战无名川》、《蓝凌江波涛》。
反映高射炮兵战斗生活的三部:《火网》、《碧泉之战》、《鸭绿江传》。
反映通讯兵战斗生活的一部:《望云峰》。
反映文工团员战斗生活的两部:《滴血的青春》、《梧桐叶落》。
反映支前农民、工人、医务人员战斗生活的三部:《三千里江山》、《在祖国的东方》、《在轨道上前进》。
讲述抗美援朝全过程的一部:《抗美援朝》。
从出版时间上来看,1990年代之前的三十部,1990年代以来的七部。1990年代之前的作品,大多具有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气质,充满革命激情;1990年代以来的,则较多侧重于表现“人性”,有的甚至书发对战争伤害生命的叹惋,表示“理性”。
这些小说中,魏巍所著的《东方》,以抗美援朝前线的战斗为主,兼及国内农村社会主义合作化运动的起步,具有厚重宏阔的历史感;全书生活气息浓郁,人物性格鲜明,情节曲折、紧张,引人入胜。这部小说思想性与可读性完美结合,不仅是抗美援朝题材小说的经典,也是“白话文”小说的经典。
此外,《剑》、《翼上》和《昨天的战争》(第一、二部)也是思想性与可读性兼备的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