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艺纵横 > 正文

留守儿童真人秀《归来》:呼唤亲情归来

作者:叶汀  更新时间:2015-06-02 20:42:40  来源:光明网  责任编辑:石头

        关于孩子的话题总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兴趣。然而,在这样一个万千孩子尽情愉悦的日子里,在大山深处,在乡野田间,有一群孩子却没有父母的陪伴,缺少亲人的呵护,相较于很多孩子色彩斑斓的童年,他们的童年生活是黯淡的。这群孩子就是留守儿童。据统计,在我国农村,目前有6100万留守儿童,其中80%属于隔代教育,还有超过7%的留守儿童处于无人监护状态。随着社会的发展,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问题愈发突出,可是社会对这些留守儿童的关注却远远不够。辽宁卫视推出的大型公益真人秀节目《归来》,首次将镜头对准这一群体,用鲜活的画面,真实再现了留守儿童的生活状态,让观众第一次走进这群特殊孩子的内心世界。在泛娱乐化的荧屏生态中,《归来》勇于打破纯粹以娱乐为目的的综艺节目制作传统,让综艺和公益得以有机结合,让观众看到了“真实”的价值和魅力。

《归来》:呼唤亲情归来

留守儿童等待父母归来

  展现留守儿童的真实状态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留守儿童总是与贫困密切关联。然而,《归来》节目组在长达几个月的走访中发现,许多留守儿童最缺的不是钱而是爱,外出打工的家长节衣缩食让留守的孩子们很大程度上摆脱了物质上的短缺,可孩子们却面临精神上的贫困。

  节目中,电脑、手机成为很多留守儿童的“玩伴”,可这也让这些年幼的孩子们染上了网瘾。留守儿童杨明瑞和陈梦吉都有严重网瘾依赖,陈梦吉甚至知道全村的WIFI密码。还有一些孩子,由于父母长年在外打工,疏于管教,小小年纪的他们染上了打架、抽烟的恶习。节目中,“农村古惑仔”韩靖、夏成龙等人的案例表明,不少留守儿童处于行为危险的边缘。这些留守儿童像是被忘却在世界角落的一个群体,同时他们也忘却了来自父母的疼爱。不少留守的孩子因此出现心理失衡、行为失范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教育,成年后的他们甚至可能滑向犯罪的深渊,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定时炸弹。

  这些问题的由来,不是哪一个人的过错。正像《归来》节目本身的姿态一样,它没有去批评、去谴责谁,也没有冷漠旁观,而是发起了一场公益活动,让明星带领孩子们去跟父母团聚,通过一场旅途,孩子们和他们的父母完成了一次情感的沟通和心灵的对话,社会也通过摄像机的镜头,看到了当下社会留守儿童真实的生命状态。

《归来》:呼唤亲情归来

孙茜带领留守儿童去看望他们的父母

  关注留守儿童的新问题

  真人不秀,真实才是最能打动人的力量。与过去的真人秀节目不同,《归来》选取了一条看似更为艰难的道路——不放大矛盾和问题,从解决问题的角度进行尝试,让孩子、家长、明星、节目成为利益共同体,一起面对“留守儿童”这个时代问题。

  在这种思路下,《归来》为孩子们设计的“秀”,是一次有明星陪伴的短途旅行,而旅途的终点,则是和家长的短暂团聚。在旅行中孩子们体验到了有人陪伴的乐趣,在亲眼看到家长在异乡谋生的艰辛之后,孩子们的心灵也被深深触动。节目中,花钱大手大脚的杨明瑞,见到爸爸为了省钱,住在即将拆迁的危楼中,泪流满面。染了头发的夏成龙,看到工棚里简陋的床铺,看到爸爸手上的瘀血,才知道自己撕掉的钱、染头发的钱,爸爸究竟是怎么挣来的。

  曾经,我们关爱留守儿童,可能会捐些钱物,而当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问题愈发凸显后,我们发现仅仅物质上伸以援手并不能解决孩子们的所有问题。留守儿童的问题其实是当下中国社会许多问题的折射,物质上的富裕使得我们绝大多数人不用再为吃、穿发愁,但精神上的空虚、心理上的焦虑却成为新的时代问题。就像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一样,要解决这些问题,光靠金钱已经远远不够。对于当下的留守儿童,他们更需要的是父母情感上的关爱,需要的是跟父母心灵上的沟通。节目中,陈梦吉见到妈妈,和妈妈紧紧拥抱后,竟然不知道怎么开口说话,陈妈妈这才发现和孩子多年不沟通,竟然让儿子丧失了跟父母亲沟通的能力。

  《归来》通过“秀”,为孩子和家长搭建了一个沟通的平台,为他们提供了一次情感修复的机会,将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从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和心理层面,这正是《归来》这档节目在公益领域的一次大胆尝试。无疑,韩靖、夏成龙等人是万分幸运的,《归来》出现在他们成长的关键时间节点上,为他们做了一次成功的心理疏导,帮他们打破了与父母之间的长期心理隔阂,让他们在迷茫的青春旅途中,重新走上正确的道路。然而,更多没有这种机遇的留守儿童们,他们的青春迷茫又有谁来引导?他们的黯淡童年又有谁来陪伴?这是《归来》向全社会发出的呼唤,也是数千万急需亲情抚慰的留守儿童的深情呐喊。正如《归来》节目的名字一样,6100万留守儿童等待着人伦亲情的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