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娃”重返延安保育院。(南充民间文艺家协会提供。)
“延安娃”,这是一个特殊的名词,这些娃的父辈都是上个世纪在井冈山和延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他们大部分出生在延安,或童年的生活在延安度过。新中国成立以后,大部分人随父辈离开了延安。“延安娃”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岁月是否改变了他们的精神底色?他们能告诉我们哪些不应该被遗忘的故事?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来临之际,华西城市读本记者特地寻访了南充的“延安娃”——南充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杨罗平。
关爱
围在毛主席身边过六一
现年75岁高龄的杨罗平是一位“延安娃”。“我不光生长在延安,我的名字跟延安有很大的渊源,我出生在延安的罗家坪,所以叫杨罗平。”老人自豪的介绍,延安承载了他太多的记忆,他不光出生在那里,还在那里成长。
杨罗平的父亲叫杨伯华,1933年在南充双桂乡参加红军。后红军长征到延安,杨伯华认识了通江籍女红军吕清云。1938年,杨伯华和吕清云结婚,1940年,杨罗平呱呱坠地。
“父母无暇照顾我,我3岁被送进了保育院,5岁时上保育小学。我的童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杨罗平说,虽然那个时候物资匮乏,但中央领导很关心,毛主席说我们是革命的后代,是曙光。
杨罗平回忆,每年儿童节,毛主席都会来看望孩子们。孩子们就围着他,毛主席会慈爱地摸摸孩子们的头,鼓励孩子们。
杨罗平说,他母亲曾经告诉他,他小时候很顽皮,他看到边区政府花园里花儿开的正好,就伸手去摘花,正巧毛主席和林伯渠路过看见了,问清楚是吕清云的小孩。毛主席就对母亲说,对孩子严格要求,要爱护公物,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撤退:
白天躲敌人晚上“行军”
杨罗平对1947年的延安记忆尤为深刻。“在那段接近半年的逃亡时间里我成长了许多,经历了太多的生离死别。”谈起那段时光杨罗平眼泛泪光。
1946年,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胡宗南率部进犯延安。1947年,延安保育院和保小的孩子们由保育员们带领撤退。
孩子们的生活从窑洞转移到马背上。小孩子就坐在马背上的篮筐里,稍大点的孩子就跟着队伍走。“我当时是大孩子,每天走20-30公里,腿都肿了,睡觉的时候生生地疼哭。”
为了躲避追杀几乎每天都是白天休息晚上“行军”。因为这支队伍以孩子为主,没有战斗力,只能马不停蹄地往安全区赶。“晚上看不见,带队的几组人点了几个火把,其他人不能点火把,是担心目标太大把敌人引来,所以大家只能踩着前面的脚印走,经常摔跤。为了躲避敌人追击,我们不走大路,涉山沟攀悬崖,就是下雨天衣服湿透了,也不敢放慢脚步。”
惊险:
几百人40分钟东渡黄河
“‘不要吵闹,不要讲话,会把敌人引来的。’每次通过敌人封锁线,负责保护保育院撤退的部队同志就会压低声音这样再三嘱咐小朋友们。”杨罗平告诉记者,那时候他已经7岁了,但常常会因为敌人逼近而被吓出一身冷汗甚至尿裤子。那时候,杨罗平说他只记得大人嘴里常常都在念叨:“到了黄河就好了,过了黄河就安全了。”
然而,撤退队伍行至黄河边才发现登船渡河是整个转移过程中最惊险的时刻。凌晨时分,杨罗平被老师摇醒。后面胡宗南的军队就要追上来了,大家飞快的起身,但是渡黄河的船仅有20条,几百人必须在40分钟内全部过河。
“我当时还能自己爬上船,许多小一点的孩子就像扔包袱一样,一人扔一人接,时间紧迫,根本顾不上会不会伤着孩子、吓着孩子。由于天太黑,有些孩子被扔进水里又被捞起来。”
快入秋的河水有些冰凉,孩子们身上都被弄湿了。当敌军到达时还有很多人来不及撤离。杨罗平告诉记者,他后来听大人们讲,没来得及撤离的人,几乎都牺牲了,连孩子也不能幸免,因为胡宗南的部队扬言绝不留下红军的根。
寻根:
找寻“延安娃”写歌诵延安
经历过那些烽火岁月,杨罗平更是对延安充满了特殊的情愫。随着父母工作的调动,杨罗平一家辗转西安、重庆等地,最终因为父亲身体原因回到了南充。父亲于1986年在南充去世,母亲也在2008年去世。“父母在世的时候多次提出要去延安看看,但是因为身体的原因都没能达成心愿,我在想我一定要在我有生之年回到延安,回到母校。”
2010年,在杨罗平70岁的时候终于圆梦回到了延安,同是“延安娃”的妹妹和弟弟一起回到了母校。杨罗平拿出在延安拍摄的照片告诉记者,当他见到延安育才学校现任校长白百琴时,白校长和他们这群“延安娃”一样激动,她紧紧握住杨罗平的手说,他第一个回来寻根的“南充延安娃”。
此后杨罗平再也停不住“寻根”步伐。2011年6月,杨罗平辗转成都、重庆、西安等地,找到20多位以前的老校友、老红军以及由四川的“延安娃”一同回到延安。
这一群在烽火中出生的四川籍红军后代,在历经几十年多年风雨后重返延安,再访延安保育院,他们无不激动万分,热泪盈眶。20多位四川“延安娃”在母校艺术节上演唱了一首他们集体创作的《我们是四川延安娃》。“生在延河边,长在巴山下,宝塔山下育新苗……”杨罗平说,这首歌表达了他们对延安的思念,也表达了他们对延安精神的敬仰。
2013年杨罗平他们一群“红二代”再次回到母校,他们在延安参观了洛川会议旧址、延安大礼堂、枣园,走访了自己的出生地和曾经居住的地方。跟母校的孩子们举行联谊活动。“我们把延安看成我们的又一个家,我们今后还要带着孩子、孙子们回延安,让他们记住这一段历史,知道自己是红军的后代,珍惜今天的幸福,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