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艺纵横 > 正文

数据显示每两年消失3个剧种 民间戏曲遭遇存亡考验

作者:聂可 陈诺  更新时间:2015-09-12 18:23:16  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石头

        小戏种身陷“边缘化困境”、“评奖戏”常常“曲终人散”、人才流失创新受阻……针对如是种种,国务院办公厅不久前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从剧本创作、人才培养、通识教育等多方面支持传统戏曲的保护传承。 

  “回首繁华如梦渺,残生一线付惊涛”,京剧《锁麟囊》唱词成传统戏曲命运写照。

  74个剧种只剩1个戏班

  遗失的乡音难载乡愁

  来自文化部门的权威数据显示,1959年中国尚有368个剧种,目前只剩下286个,相当于平均每两年就有3个剧种消失;全国有74个剧种只剩一个职业剧团或戏班,处于几近消失的边缘。

  伴随剧种远去的是老一辈艺人,而一些剧种即便申请上了“保护项目”,也难逃衰落命运。2008年,曾在山西、河北一带流传的赛戏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但眼下已经没有演出,成了现实意义上“遗失的艺术”。

  “大家都知道水土流失要问责,可那么多传统戏曲的生存土壤流失掉,自生自灭,我们又怎能心安理得?”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主任谢柏梁说,“国家政策出台正当其时,这是国家在以最大的力量,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给传统戏曲重生的希望。”

  “一旦失去文化记忆,我们便难以找到回家的路。”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说。然而一段时间以来,一个个承载着戏曲文化的符号,却逐渐被消解和异化。

  剧团演出1天不如“走穴”1小时

  戏曲人才流失严重

  谢柏梁向记者讲述了一件忧心事:上世纪60年代,四川有一百多个川剧团,现在只剩十几个,即便如此也很少演出,因为演一场亏一场。一次他跟朋友喝茶,却偶然发现成都宽窄巷子有不少川剧团演员“赚外快”。“在剧团演出收入不如外出‘走穴’,这是体制的悲哀!”

  数据显示,许多地方特别是基层戏曲工作者收入普遍低于当地平均工资水平。上世纪80年代初到本世纪初,戏曲演员人数直线下降,每年流失近4000人,这种现象直到近些年各级政府陆续出台支持政策才略有改观。

  选拔苗子从“千里挑一”到“十里挑一”

  继承者不愿进、学不精

  由于学戏苦收入又少,想从事戏曲行业的新人也越来越少。黄梅戏艺术家韩再芬说,好苗子难选拔,即便学了几年基本功仍缺乏,一部分还得“回炉重造”。

  好苗子少,当导演和编剧的好苗子更少。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基层院团根本没有编导人才,早已丧失创作能力;部分知名编剧频繁赶场,没有时间精心搞创作,通常是一本老戏“一菜三吃”。

  文化部部长雒树刚曾指出,有院团把创作部门当包袱甩掉,大量编剧人才跳槽转行,直接导致优秀剧本匮乏,原创能力下降。

  记者还了解到,由于缺乏资金,一些剧团为维持生存,转而“砸钱”申请“非遗”项目,甚至为了申请成功而改变剧团属性,但“强扭的瓜不甜”,到头来仍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