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红色青春 > 正文

大学生毕业典礼究竟应该讲些什么?

作者:郝贵生  更新时间:2018-06-09 10:04:31  来源:民族复兴网  责任编辑:石头

——评北大女教授的毕业致辞

  近日,网络上出现一个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一名女教授史蛟在其学院2018年毕业典礼上的致辞《是什么同时导致成功与热情”》(见附录),并称该“致辞”被“刷屏”。一篇网友评论说“言短意长,依依不尽。史教授从乔布斯的‘热情理论’切入,为同学们讲解了‘精通’、‘热情’和‘成功’之间的因果关系。整篇致辞简短却讲得非常精彩,推荐给你”。笔者读后,不仅没有丝毫的“精彩”之感,甚至感到悲哀和厌恶。

  也许一些人提出质疑,强调大学毕业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有热情,要追求成功,要精通专业,特别是“精通”后“成功和热情也就随之而来”。这有错误吗?而且该文结尾还特别提到,“希望同学们此去,踏踏实实做事、诚诚恳恳做人。希望同学们在人生路上,收获友情、爱情、成功和幸福!”那么该文究竟错在何处呢?如果说该“致辞”出现在西方国家的大学毕业典礼上。上述评论无疑是恰当的。但我们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大学毕业典礼上究竟应该给学生讲些什么道理?究竟教给学生应该怎样做人?笔者认为,社会主义大学毕业典礼上针对当今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首先应该给毕业生讲社会责任感问题。

  “责任”这个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有两个含义:一是说份内发自内心的应做的事,如尽责。二是说没有做好份内的事情应当承担的过失,如追究责任。所谓责任心、责任感或者责任意识是指责任者对自身责任大小的认同感。这种发自内心的自觉的认同感已经由“份内”工作逐步扩大到整体组织、民族、阶级、国家以及整个人类。如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就是指普通人所具有的对国家、民族、人民所具有的强烈的忧患和责任意识。是否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做人的最基本素质和人格中最重要的内容。有社会责任意识且极其强烈的人就能够有较高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并把这种目标同社会发展和人民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就能够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严格要求和发展自己,使自身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发展更快;就能够在在各项工作中更加积极主动,投入更大的热情和精力,不仅有效高质量地完成本职工作;还能够给他人和社会更多的关爱和帮助,能够面对工作和前进过程中的种种困难、阻力敢于斗争,坚忍不拔,勇往直前,不怕牺牲;能够对民族、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古今中外对国家、民族和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无不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意识。教育是培育人的,做人的标准不是单纯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而是世界观、人生观,是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做人的大道理,也就是是否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问题。

  社会主义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更应该把培育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到极其重要的地位上来。尤其是作为具有光荣传统的中国排名前列的北京大学更应该如此。北京大学有三个著名的人物。一个是在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北大图书馆馆长李大钊同志,他的名言是“铁肩担道义,妙手助文章。”第二个是曾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做过馆员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创始人毛泽东同志,其“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著名诗句更是脍炙人口。曾经做过北京大学教授、系主任、教务长的马寅初先生1929年在北大的一次“北大之精神”的演讲中指出:“所谓北大主义者,即牺牲主义也。服务于国家社会,不顾一己之私利,勇敢直前,以达其至高之鹄的。”“苟有北大之牺牲精神,无论举办何事,则结果之良好,俱可期而待。”他主张要改造人性即改造私心,“欲使人民养成国家观念,牺牲个人而尽力于公,此北大之使命,亦即吾人之使命也。举凡战胜环境,改造人心,驱除此等奄奄待毙不负责任之习俗,诸君当与寅初共勉之。”旧中国那个时代,先进的知识分子都能够把是否具备社会责任感意识作为培养人的极其重要的首要条件。何况我们是社会主义大学。五月四日,习近平同志在党中央召开的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引用了马克思中学作文中一段关于人生价值观的重要论述,不仅号召全党同志,也是号召青年同志学习马克思的为人类幸福、人类解放而勇敢献身的人生价值观。习近平同志多次考察大中学校时也反复阐明了这一思想。

  对青年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不仅是因为革命领袖和历史名人阐明这一思想,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实中确实存在大量需要改造的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陆游、顾炎武时代如此,马克思时代如此,毛泽东也是如此。马寅初在他阐述北大精神的演讲中就明确指出:“欲图改革,必须自环境之改造入手。重心不在表面,而在人心。今日国家社会之所以每况愈下,根本原因,在于吏治之不良,道德之堕落。”今日的中国何不如此呢?中国的改革确实取得了巨大的物质成果,但社会腐败、环境恶劣、贫富差距拉大、道德滑坡、私有观念泛滥等相当多的社会问题愈发严重。在马克思看来,环境改造人,但环境也是人来改变的。当代青年肩负着改造社会的重任。我们的大学理应担当起对当代青年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重任来。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史蛟教授对毕业学生放弃人生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教育,而单纯只是进行具体职业教育,这决不是教育界的个别现象,而是普遍现象。这种教育表面上不提人生价值教育,但透过整个“致辞”中完全可以发现,其潜移默化间接地进行的实质是个人名利地位的教育。大家知道,上世纪80、90年代,美国人卡耐基的“成功学”风靡中华大地,其追求的成功决不是集体的成功、民族的成功、国家的成功、人民的成功,而是个人追名逐利的成为人上人的成功。“决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就是人对人是狼的竞争意义上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的典型口号。把这个女教授的毕业生“致辞”内容与卡耐基的“成功学”对照,难道不是再现和翻版吗?难道不是在21世纪的中国大学教育中继续向青年大学生灌输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和成名成家充当人上人的思想吗?

  近几十年来这种个人主义教育已经自觉不自觉地主导了中国教育改革的方向,导致中国相当多数的青年学生不问政治、不问国家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曾经受过批判的“两耳不问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观念又重新占领青年学生的头脑,由此导致许多大学生什么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都没有关心的必要。大家都只关心个人能否赚钱,能否获取个人的名利地位和小家庭的幸福就可以了。而且中国当今几乎所有的改革实践中,都把工作与个人物质利益最大限度结合在一起,而不与社会责任意识联系起来,由此进一步促进、刺激和助长了私有观念对大学生的影响,也导致大学生对社会、国家、民族前途、命运关注度的更进一步的降低和淡漠。记得2001年第1期《大学生》杂志一个大学生谈到理想目标问题时说,我不想做什么英雄,也不想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我只想过小男人、小女人的平静生活罢了。北大、清华作为我国一流大学的典型其培养的大学生专业知识素质、能力在全国高校中的确是一流的,但正是这个“一流大学”中出国留学而不归的比例也是高校中最高的,个别留学生甚至充当文化汉奸为美国人服务。有些人甚至把北大、清华称之为美国人才的培养基地。

  笔者从事一辈子大学教育,也对中学教师进行过教育培训,对上述现象深有感触。培训中学老师时,提出当代教育还要不要对学生进行如周总理少年时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学习价值观的教育?有些中学老师就说,这种教育过时了,它对学生不起任何作用,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就直截了当地说,不好好学习,长大后就没有好工作,就挣不到钱,就要干苦活累活脏活。笔者在给本科生和研究生上课时,经常搞调查研究,其中一个问题即你为什么要上大学。绝大多数学生回答是拿文凭、找好工作、挣大钱、离开农村到城里来、出国等等。甚至思政专业的学生这种回答也相当之多。只有极个别学生回答为国家社会人民做贡献。笔者在课堂上评价这些回答特别提到最后一种答案时,个别学生课堂上傻笑。我问他为什么笑?他说那是假的。言外之意就是只有从个人角度谈学习目的、动机那才是真实可信的。2010年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红得发紫的于丹女士做客人民网论坛谈青年人为什么读书时,她举了一个较为通俗的例子。一把米蒸成干饭,只卖5元钱。做成粽子,可卖10元钱。如果酿成酒,就可以卖20元钱。读书的过程,就是把自己塑造为有什么价值的人,读的书越多,你的自身价值越高,地位就高,你挣的钱也就越多。

  这就是堂堂的知名度极其之高的北京师范大学女教授如此对青年学生进行的学习价值观的教育!这还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教育吗?这与资本主义国家和中国旧社会的教育有什么本质区别吗?即使在资本主义国家和旧中国,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也在对学生进行正确人生观和是非美丑的教育。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就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堂堂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大学教授连资本主义社会的大学教授都不如。当然笔者并否定中国大学以及各类中小学,确实也有许多教师和领导努力在对学生进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责任意识的教育。但是这种现象并不占主导地位,这种力量也极其微弱,也得不到权力部门包括各级教育部门特别是教育部的大力倡导和支持。类似北大这位女教授的“教育”肯定得到相当多的领导甚至学生、社会的赞赏、支持,主流媒体人民网竟然给谬误百出的那位于丹女士提供重要场所。由此可见,我们的教育以及整个社会的是非、美丑、善恶观念颠倒到何种程度!教育人的人是非、美丑、善恶都不懂,都不具备社会责任感,如何去教育人呢?

  出现北京大学女教授的这种低下、错误的毕业生致辞现象不是孤立的社会现象,一方面与这位女教授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个人经历有直接的关系,但更有极其深刻的社会历史、现实、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前不久发生的北大校长校庆致辞中念错字现象引发的因果推论表面上与这个女教授致辞风马牛不相及,但实质也是相关的,也是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之一。这些不仅是教育界问题甚至可以说是整个社会堕落的一个缩影,其与腐败等其它严重的社会问题也都是息息相关的。本文这里不准备罗列教育界的种种更多的问题及其根源的深层次分析。只是给教育界的同行们,特别是教育界的各级领导包括教育部的领导敲一警钟。不能再对女教授致辞和北大校长扭曲的因果推理现象背后隐藏的极其严重的问题视而不见和麻木不仁了。中国的教育已经走到极其危险的地步,再不回头,中国教育将成为中华民族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极其严重的历史罪人。拯救中国教育,只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我们奉劝北大的领导和教授,奉劝教育部的领导,奉劝中国整个教育界的同行们,再认认真真读读和品味毛主席关于教育的一系列论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当代中国发生的如此之多的教育问题,难道不正检验出他老人家思想的光辉吗?

  附录:

北大美女教授简短毕业致辞刷屏:是什么同时导致成功和热情?

  2018-06-06 16:01

  近日,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2018毕业典礼隆重举行。教师代表史蛟教授站上讲台,为即将毕业的各位同学送上寄语。

  言短意长,依依不尽。史教授从乔布斯的“热情理论”切入,为同学们讲解了“精通”、“热情”和“成功”之间的因果关系。

  教师代表史蛟教授致辞

  以下为致辞全文:

  苹果公司的创始人、我们这个时代的梦想教父乔布斯曾经在某著名大学的毕业典礼上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绝对不要屈就于一个你不热爱的工作。现在我有个简单的问题:同学们之中有多少人,知道自己全心热爱、心所向往的职业是什么吗?

  乔布斯端出的是当前一碗最流行的鸡汤,我们姑且叫它“热情理论”。根据“热情理论”,年轻人只该去做自己全心热爱、心所向往的工作。为什么呢?因为热爱带来全情投入,全情投入带来成功,即使不成功,至少你是快乐的。是不是很美妙?无懈可击。

  但是,热情理论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你有一种天赋的热情,你得知道自己具有这种热情。如果你不知道,你最好先暂停一下自己的生活,因为发现热情才是当务之急。我试着在谷歌搜索“找到热情”(Find passion),返回的结果有七亿两千万条之多。所以同学们不必担忧,找不到热情是个世界性难题。在北美和英国的调查中,只有不到4%的大学生声称自己具有某种职业相关的热情。

  当然,汇丰商学院的入学面试是一个例外,当初大家都告诉我,自己从小爱看《漫步华尔街》。

  现在你们都不承认你们对金融的热情了。我就知道,面试的时候你们都是骗我的。

  但是有个事实不容忽视:就是成功人士往往确实对自己的事业抱有莫大的热情,这又如何解释?很抱歉下面我们要梦回毕业答辩:相关性并不意味着因果。是热情导致了成功?还是成功导致了热情?这其中会不会有反向因果问题?

  我今天想要与各位同学分享的,是MIT的计算机博士Carl Newport的答案。他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认为,这是一个遗漏变量问题。其实是有一个第三方因素同时导致了成功和热情。这个第三方因素是什么呢?是精通,你对自己职业技能的精通。你达到大师级的水准,就会有信心和成就感,成功和热情也就随之而来。

  如何达到精通?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臻于至善。古往今来,答案从来没有变,精通是持之以恒的专注、努力和不断练习的结果。

  不知大家是否有些失望?但这种认识让我如释重负:“天赋热情”论说我们的热爱是命中注定,我们只能够接受安排、追随热情。但是如果热情是后天塑造的,那么,我们是自由的。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去选择对我们有意义的工作,然后日复一日地保持专注和努力。也许这听起来很单调,缺乏天赋热情论的浪漫感。但是,专注和努力的能力是可以培养的,你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你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才是终极的自由。

  言短意长,依依不尽。最后,代表所有教师们,我要感谢同学们在人生中风华最盛的三年,陪伴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一同成长。希望同学们此去,踏踏实实做事、诚诚恳恳做人。希望同学们在人生路上,收获友情、爱情、成功和幸福!

  谢谢大家。

  演讲人:史蛟,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萨金特数量经济与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经济学教授,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经济学博士。

  来源: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ID:pku_phbs),综合灼见(ID:penetratingview)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