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红色青春 > 正文

军营里走出的育种专家

作者:鲍明建 中国国防报记者乔振友  更新时间:2019-01-19 08:40:19  来源: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石头

  

2.jpg

  照片由作者提供

 

  一名普通战士,退伍28年来,潜心研究春小麦、水稻育种的跨纬度种植,收集整理3万多份水稻、小麦种质资源,建立了全球首个私人种源库,解决了春小麦抗倒伏的世界难题,取得了再生稻、北稻南移等突破性的成果,累计为国家增产粮食10亿公斤……这一系列堪称奇迹的创造者,叫周晓东。

  当理想与现实发生碰撞,他选择扎根黑土地——

  “水兵爱大海,骑兵爱草原,周晓东爱农田”

  虽然出身于育种世家,但周晓东的梦想一直是当一名飞行员。1987年11月,他如愿成为一名空军战士,但新兵下连后却被分到东北某部队农场。飞机没开上,开起了拖拉机,周晓东的心也从蓝天掉进了地垄沟。

  1988年春天,原空政文工团著名词作家阎肃到农场采风调研。与阎老闲聊时,周晓东说出自己不愿意种地的想法。阎老笑呵呵地对他说:“飞机要有人开,飞行员要吃饭,种地和开飞机一样重要!水兵爱大海,骑兵爱草原,周晓东爱农田!”这一番话如醍醐灌顶,打开了周晓东的心窗。为了大地的丰收,他决心扎根黑土地干出一番事业来。

  当时,农场种植的春小麦因品种问题出现大量倒伏,产量一直上不去。周晓东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向奶奶求援,让她寄来自家的优质小麦种子。结果第二年,农场更换了品种的小麦试验田亩产增收200多斤,周晓东因此被评为“生产能手”,荣立三等功。接下来的一年,整个农场大面积推广这个品种,再次获得大丰收。

  虽然脱下军装离开农场,他却与种子“绑定”终生——

  “我相信种子的力量,相信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

  1990年,周晓东光荣退伍,回到老家辽宁沈阳。此前3年里在部队农场与农田的“亲密接触”,已让他与种子结下不解之缘。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他尝过饥饿的味道,深知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每一寸耕地都连着国计民生。“我相信种子的力量,相信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思考和调研,他走上了从事选育小麦新品种的科研之路。

  未受过系统培训的周晓东,在科研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那段时期,他家里的花盆种的是麦苗,桌上摆的是麦种,地上堆的是麦秆,书柜里装的全是关于小麦的书。春天,他蹲在试验田里记录试验数据;夏天,他和专家一起给自己的小麦品种测产;秋天,他背起行囊到海南、云南、四川等地实地考察。为了掌握前沿的育种技术,他自费参加国内外各类农业新技术交流会、研讨班,到处搜集育种资源。

  几千个日夜,数百次试验,几麻袋试验数据,见证了周晓东的坚定与执着。2004年底,周晓东选育成功了我国第一个抗倒伏小麦新品种“铁秆小麦”,将黑龙江省的小麦产量从亩产500斤提高到1000斤。

  2009年全国春小麦早熟组区域试验,12家科研单位提供的参试品种,只有周晓东的“沈太2号”通过验证。2010年6月,国家农业部科教司确定在辽宁为周晓东建立“晓东育种实验室”,国家相关部委给予立项支持。

  在利益与公益面前,他坚定地选择后者——

  “不能光想自己的钱袋子,要多想想老百姓的米袋子”

  其实,种子行业内很少有人愿意研究小麦育种,因为小麦属于自花授粉作物,农民第二年就可以留种,造成育种单位没有效益。因此小麦育种历来都是公益事业,由国家农业科研部门主持。

  但作为“个体科研户”,20多年来,周晓东坚持把公益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因为他选育的春小麦新品种得到老百姓的自然推广,业内同行都说他选育的是“雷锋牌”小麦。周晓东却说:“虽然搞育种也是市场经济,但不能光想自己的钱袋子,要多想想老百姓的米袋子!”2012年,他将20多年来收集、整理出来的3万多份小麦种质资源,无偿捐给我国小麦主产区黑龙江农垦总局。

  这些年,周晓东时刻关注着国家的粮食产业,了解到我国北粮南调这种状态将持续很长时期。他想,北粮南调路途遥远,运输、保存成本高,为什么不能用科技手段实现北稻南移?他开始在海南三亚的水稻国家公园进行北稻南移试验,种植了6个品种的东北水稻480亩,让当地百姓尝到了原汁原味的东北大米。

  周晓东的爱人在海军服役,常和他讲起南海岛礁守岛官兵缺少淡水和新鲜蔬菜的困难。为支持部队建设,他把家搬到三亚,利用专长研究解决官兵困难。他在自己的试验区里养猪、养鸡、育苗、种菜,累计为西沙岛礁的官兵免费送去新鲜蔬菜12万多斤,猪肉和鸡蛋各1万多斤。2014年,他还给官兵送去先进的海水淡化机,并带去泥土、肥料和种子,教岛上官兵就地种植蔬菜。如今,已有4个海岛的官兵吃上了自种的新鲜蔬菜。

  周晓东说:“每当我走在绿油油的田野上,就好像又回到绿色方阵中。在这里,我依旧是一个战士,为了守卫国家的粮食安全,矢志不渝,奋斗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