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那些关于读书的记忆再一次被唤醒。
著名出版家聂震宁在新著《阅读的艺术》中,3次提到人民文学出版社老社长楼适夷说的一件事。楼适夷早年参加革命,20世纪30年代蹲过敌人的监狱。在监狱里,难友们经常偷偷传阅书籍。有一位被判了死刑的难友,当天上午就要被执行,可是,天刚蒙蒙亮,一本书传到这位难友手里,难友赶紧埋头读起来。楼适夷当时在一旁看着,心想,他马上就要死了,这个时候读书还有什么用呢?楼适夷说后来他理解了,读书也是生命的一种需要,不一定要看有没有用。
聂震宁感慨万分:“听了这个故事一直都有震撼之感。故事既可以提醒我们,活着并且读书多么美好,又可以告诉我们,不必择地,不必择时,不必计较读书的所在,珍惜机会,好好读书吧!”
“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自从书籍产生以来,读书就成了一件大事。中华民族历来重视用读书来涵养精神,一直有着“修、齐、治、平”的传统。书香氤氲,功不唐捐,所以才有中华文明绵延不断。有学者提出,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阅读是最有效、最便捷、最经济、最直接提升个人精神素质的途径。
我们读书究竟是为什么?著名学者楼宇烈在2015年“世界读书日”的演讲中认为,读书是“为己之学”。这个答案出自《论语》,孔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意思是说,古代学知识的人是为了提高自己,现在学知识的人是为了炫耀于人。荀子在《劝学》中对此作了进一步发挥,认为君子之学是为了完美其身,而小人之学是把读书当作增长财富、进行交易的“禽犊”,是一种贩卖。为己不是为了功利,而是为了修身。北宋理学家程颐一语中的:“为己,欲得之于己也;为人,欲见知于人也。”就是说读书的目的在于使自己有所提高和得到别人认可。读书的最终结果是树人,使我们成为真正的人。
读书要有智慧吗?当然要。哲人有言:“须知著书固要智慧,读书也要智慧。读书得间,就是智慧的表现。”这里说的“读书得间”,意为读书找到了窍门,掌握了读书的要领和方法,从字里行间读出“字”来。读书能够“得间”,才会领悟作者的言外之意,算是把书读懂了、读尽了。季羡林先生曾说过:“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到杂志缝里才能找到新意。在大部头的专著中,在字里行间,也能找到新意的,旧日的‘读书得间’,指的就是这种情况。因为,一般说来,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往往只谈一个问题,里面是有新意的。你读过以后,受到启发,举一反三,自己也产生新意,然后写成文章,让别的人也受到启发,再举一反三。”毛泽东阅读评点二十四史,就堪称“读书得间”的典范之举。一部二十四史,3200余卷,约4000万字,他读下来洋洋洒洒竟有评点万言。有些篇章还两遍、三遍、四遍地研读,用不同颜色的笔留下了大量图画和批语,成为他情感的率直流露和思想的深刻表述。
一个人的成功史,往往是一部“守一不移”的读书史。“守一不移”,就是确立一个固定不变的目标,经过长时间的专注,就能在某个问题、某个领域、某种技术上有所成就。做到“守一”,既是易事,又是难事。说易,因为人人可以做到;说难,因为难于“不移”。荣获“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的樊锦诗先生说:“我这辈子‘守一不移’,用毕生的精力只干了一件事,那就是保护莫高窟。”她50多年阅读敦煌,潜心于石窟考古研究。由她主编的26卷大型丛书《敦煌石窟全集》,集中展示了百年敦煌石窟的研究成果。竺可桢为“尽毕生之力”研究气候变化,遍读中外物候专著,50多年如一日观察并记录物候和天气,成为我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读懂一门学问、成就一番事业,这种“穷尽一生、从吾所好”的境界值得我们向往和追求。
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张元济先生晚年叮嘱后人:“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让我们“珍惜机会,好好读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