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随笔】
现在的年轻人群体中,正悄然兴起一股“反算法”的潮流。
为了不让算法“更懂你”,有人尝试用“不登录、不点赞、不关注、不评论”的方式尽可能少在网上留下痕迹;还有人用多个手机和手机号,尽量分隔可能成瘾的网络环境;更有甚者,有人针对不同的场景使用不同的账号。而在社交平台上,加入“数字极简主义者”小组的近万名成员似乎走得更远,他们向自己发起一项挑战:远离数字设备30天,并在此期间找到真正有价值的事,进而开启对科技的合理利用。
在算法刚出现的年月里,人们还惊喜于算法所创造的“我的界面我做主”的新奇与个性化。如今不过几年光景,人们对此已经感到麻木和疲惫,并发出“苦算法久矣”的心声。人们对算法态度的扭转,是伴随着算法的不断进阶以及它植入社会程度的加深而发生的。
个性化定制和推荐,不过是“信息偏食”的前奏,持续的算法信息的精准投喂,让自己身处过滤泡而不自知。算法推荐不仅以“不经意”的方式控制着你的信息接收行为和结构,也暗暗解除和瓦解着你的警惕性和“免疫力”,操纵着你的社交网络关系,你的信息接收偏好和知识获取偏好都会成为自我被标签化中的一个参数,并进而成为算法偏见和歧视产生的基础。在算法关联一切的现实中,对于相对弱势的人群来说,这样意味着更大的不公平和不便利。使用安卓系统的网购应用斩获同款商品的更低价,正是这种“不公平”的逆向操作。
还让人心生恐慌的是,在大数据监控技术的加持下,人的更为全面的数据被用来搜集分析和模型化,嵌入数据经济的链条中,并被反过来用于影响人们的消费需求和决策。个体在一步步被推入消费主义泥沼的同时,数据隐私的安全也时刻处于被侵犯的边缘。而更“残忍”的是,这个游戏似乎只有“Enter”(进入)键而没有“Esc”(退出)键,只要开始就只能无休止地进行下去。
就好比“n天断网”只能永远存在于猎奇性的实验中,算法已无法从我们的生活中彻底剥离,它早已嵌入我们的制度运行系统并试图将其重构。与算法共存,或许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既然如此,我们既要早日走出对算法的浪漫想象,对算法控制、歧视及偏见保持该有的认识和警惕,同时也要避免走向另一个极端,即一味否定和排斥算法。要承认,基于计算思维和数据思维的算法,自有其所擅长的领域,虽不该用其解决一切问题,但确能给我们带来新的启发与便利,它既是科技进步的结果,也是科技更进一步的基础。
“反算法”的自发探索也好,“数字极简主义”的自我践行也罢,均可以看作一种自我“免疫”的尝试。身处算法时代,我们需要培育和养成这样的媒介素养,但如果认为这样就可以成功反抗算法,化解算法带来的风险,也无疑有点太“堂吉诃德”。在算法社会,让人的价值和尊严不被碾压,终究还是需要国家和社会在制度层面作出规制和调整,超越单纯的技术视角,更加关注其在社会功能方面的作用和影响,在大到立法、伦理约束等层面,小到严格应用数据访问等方面有所作为。
(作者:莫洁,系媒体评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