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本科毕业,国家就给你分配工作,每天只需要工作八小时,没有人能逼你加班,没有人可以克扣你的工资,更没有人能开除你,住房由单位分配,工资足以支付教育,医疗,养老和其它生活需求的费用,那你还愿意考研吗?
我和几个正在准备考研的朋友聊天,发现他们都处在一种焦虑痛苦的状态,每天起早贪黑的被英语,被数学,被政治,被专业课习题蹂躏,经受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时不时地反思自己为什么要考研,为什么要选择遭罪?答案不是对本学科的热爱,而只是为了就业。
就业对于现在本科毕业的大学生而言,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与政府政策,用人单位条件待遇,个人要求,个人能力都有关系,产生了社会提供就业岗位数量少与待就业毕业生数量多之间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不愁缺人,便压低工资,提高学历要求,以招聘“高素质”人才,本科生因为比研究生学历低了一级,在竞争中处于天然的劣势,便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窘境,现实逼迫本科生一个又一个加入了考研大军,希望用自己三年的青春时光交换一张尊贵的纸,以谋求一个满意的就业岗位,但讽刺的是,这些工作往往是有生活常识或者经过短时间培训便能胜任的。就业的内卷倒逼了考研的内卷,考研的人越来越多,上岸的比例越来越低,考题的难度越来越大,中国的青年为了一个就业的机会不得不接受如此残酷的竞争,不得不选择接受身心的摧残。
总有人喜欢将就业难归结于毕业生的个人问题上,什么眼高手低,不能吃苦,能力不行等等。如果是一个人因就业问题选择考研,可以归结为个人问题,但每年几百万人因就业问题而选择考研,就是一个社会问题,不是今天的大学生无能,而是今天的社会出现了严重问题。而大学生面临的又岂止是就业难的问题?在医疗、住房、教育市场化、产业化的社会背景下。人人都要依赖自己微薄的工资来背负三座大山,想想30年才能偿清的房贷,一次生病就要倾家荡产的风险,子女交不完的学费书费,青年人未来的希望在哪里?
再回到文章开头,我描述的并不是一个完全基于想象的乌托邦,而是40多年前毛泽东时代社会主义中国的现实情况,那不是一个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时代,但却是每一个人的生活有保障的时代,是人人都有铁饭碗、大锅饭的时代,是没有人需要愁就业的时代。有人喜欢污蔑铁饭碗、大锅饭就要养懒汉,养“不劳而获”的懒汉,可我们睁开眼睛看看这个时代,不正是无数劳动人民劳而不获,而资本家们不劳而获的吗?他们不才是真正的懒汉吗?可是今天的大学生却还要为争夺一个被懒汉剥削的地位而竞争的你死我活,不是太荒谬,太可笑了吗?
从40多年前就业生活有国家保障的铁饭碗时代,到今天,每年几百万大学生为了就业纷纷走上考研道路,这是社会的进步,还是社会的倒退?40年间发生了什么,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
小岗村十八懒汉分田单干,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从此失去集体经济的中国农民,生产力水平退回到解放前的状态,这自然是无法与城市中轰鸣的机器与千百人集体劳作的工厂相比的,在自由市场的背景下,生产力的巨大差距决定中国农民早晚有一天要背井离乡,屈服于城市的统治,成为城市中一部分特殊人口——农民工。90年代的国企改革,将全民所有的国营企业变成个人所有的私营企业,是全国范围内的“砸碗”, 6000万工人下岗失业的惨烈现象背后,是无数厂长官僚摇身一变,一夜之间成为了先富起来的资本家,哦,是企业家。由于社会中存在大量失业人员,企业家们便可以尽情压榨工人,在职工人却是敢怒不敢言。对企业家来说,一个人的工资却能干两个人的活,那为什么要雇两个人呢?对失业人员来说,能找到一份工作就谢天谢地了,何必管工作强度,工作时间呢?对在职人员来说,不加班,就面临着开除的风险,也就只能加班被剥削了。三者均衡的结果便是在职工人被剥削程度越来越严重,失业工人情况无法改善,资本家越赚越多,这就是资本主义的逻辑。30年前,社会就表现为就业岗位少与待就业人口多之间的矛盾,今天依旧如此,只不过失业人员的主体从下岗工人和进城农民变成了大学生。
有这样一首民谣:“毛主席给咱个铁饭碗,D-X-P给钻个眼,LP说糊上吧,HYB说咱不敢。”自从那位画圈老人将圈画在中国人民的铁饭碗底下之后,中国人民的就业状况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比画圈前后的两个时代,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造成今天中国大学生就业难,逼迫大学生走上考研道路的,绝对不是个人能力,而是社会制度。而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就只有全面复兴社会主义制度,恢复社会主义公有制,重发铁饭碗。
考研的青年同志,你希望一个新的铁饭碗时代的到来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