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断水
对于很多同学来说,元旦跨年联欢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聚会,看电影,K歌,在综体观看学校精心准备的跨年晚会,在轻松娱乐中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春节就更是如此了,一大家子聚在桌前其乐融融地看着春晚,包着饺子,是在嘈杂喧嚣的城市中最温柔的一抹幸福。毕竟,在热腾腾的饺子面前,被寒冬冰封再久的心,都会随之融化。
这是我们大部分清华学生的常态,但却是另一些人的奢望。
这些人是谁?
他们是我们宿舍楼下,学校门口,全年没有一天休息的保安;
他们是每天早上5点半就要起床做饭的食堂师傅;
他们是穿梭于宿舍和食堂,每月只有2000-工资的保洁叔叔和阿姨;
他们是在每天在寒风中工作12个小时的快递员;
他们是撑起了300亿市值,却为一碗面而落泪的送餐小哥;
他们是在整修宿舍过程中摔断了腿却无人负责的建筑工人…….
——有多少人注意过打工者呢?
他们其貌不扬,穿着最朴素的衣装,穿梭于每个不起眼又无处不在的角落,很少有人注意过他们,但生活中他们又不可或缺。他们很少发声,却默默地包揽了社会上最基础的工作,一砖一瓦,一针一线。
城市中似乎有一条泾渭分明的河流将我们与他们隔开,我们步履匆匆地穿行,与他们擦肩而过,却从未聆听过他们的声音;我们每天刷段子,追明星,想要挖出每一个边边角角的八卦,却很少直面他们的诉求。在学校的我们,有平台和赞助去组织属于我们自己的跨年晚会,构建属于我们自己的娱乐生活,我们的条件如此优越,以至于在潜意识中这成了我们应得的。但是他们呢?
我们在社会中,很少听到他们的声音。 但有人还是努力发出了一些微弱的声音。
2002年,一批不愿意向现实屈服的打工者发起了一个组织:工友之家。工友之家的负责人孙恒,曾经做过建筑工,曾经在街头和酒吧卖唱。
他们每年都会到各地表演,免费地为劳动者歌唱。
他们还发行了专辑,用赚来的这笔钱,建了一所免费的工人大学和一所同心实验小学,帮助来京的打工者和他们的子女,承担起了这个社会所抛弃的一些职责。
2006年的时候,他们来过清华。
演出的各种费用,基本靠社会资助
从2012年开始,他们开始举办一个新的活动:打工春晚。
许许多多外地务工的人们,过年不能回家,而电视中诉说着的,也不是他们的故事。打工春晚的节目中,没有大牌的明星,没有所谓高雅的艺术。它展现的是劳动者自己的生活,发出的是劳动者自己的声音。
经常有机会去新清华学堂、大礼堂、综体欣赏文艺演出的我们,不知道能否想象得到劳动者的文艺匮乏程度?
一年一度的打工春晚,是不少奔波疲惫的打工者的精神舞台,温暖了许多身在异乡打工者的心。
但这个冬天却格外寒冷。
2个月前,工友之家被所在地皮村被村委会断电,房东限令他们月底搬走。断电之后,工友之家没有办法采暖。就在前天下午,皮村所在的乡村两级领导带着数十人,将工友之家燃烧环保无烟煤的取暖锅炉砸毁。
祸不单行,原有的打工春晚的赞助方今年也终止赞助。
劳动者用勤劳的双手建设了美丽的城市,不知道城市能不能容得下他们自己组织一个粗糙廉价的晚会。每个打工者的收入都不高,没人能一掷千金包下场地组织一场完整的春晚。
但工友之家还在坚持。 他们今年只能用众筹的方式来支撑起打工春晚所需要的各项费用。
需要钱的,不仅是打工春晚。工友之家维持活动需要棉被,需要发电机,需要柴油。
携起手来,让《打工春晚》过个好年,我们期待看到工友之家更好的明天。
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正是他们最急需的。
我们在节日和生活中追求精致和完美,他们的节日和生活却还没有开始……
祝2017年打工春晚顺利举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