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出版以来,深受读者欢迎。这本书通过29名讲述人的回忆,用真实的历史细节,讲述了习主席当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再现了习主席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许多读者感慨,当代青年如何励志成才,党员干部如何锤炼党性,都可以从习主席的知青岁月中得到启示。
1969年1月,15岁的习近平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直至1975年10月。作为一名“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青年习近平刚踏上这片黄土地时,也曾迷茫、彷徨过,但经过7年上山下乡的生活锻炼,他对农村、农民和脚下的热土有了更切身的了解和感悟,对改变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有了更决然的抱负和担当。他坦诚地说,对自己帮助最大的,“一是革命老前辈,一是我那陕北的老乡们”。2015年春节前夕,习主席重回梁家河,见到当年一起生活、战斗过的乡亲们,又一次动情地说:“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
梁家河是一个磨砺顽强意志的好地方。当年的知青无不感叹,“近平的知青岁月真是不容易也真是不简单”。在农村他什么活儿都干,开荒、种地、铡草、放羊、拉煤、打坝、挑粪……几乎没有歇过。他扛200斤麦子,十里山路是不换肩的。他闯过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锤炼了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
“近平还是那个为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打拼的‘好后生’”“他贴近黄土地,贴近农民,下决心扎根农村,立志改变梁家河的面貌”…… 青年习近平“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在与群众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的过程中,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也建立了与人民群众难舍难分的感情。梁家河,无疑是厚植为民情怀的好地方。
梁家河是锤炼务实品格的好地方。“插队几年让他更加贴近实际”“他不喜欢‘三把火’‘三板斧’式的工作方法,而是讲究吃透实际情况,循序渐进” ……习主席在深入农村、接触农民、操持农活中,读懂了生活这门学问,读懂了中国这部大书。正如他所说,陕北七年生活最大的收获有两点,其中之一就是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
建成陕西省的第一个沼气池,修成梁家河的第一个淤地坝,打出梁家河第一口吃水井,成立梁家河第一个铁业社、缝衣社和第一座磨房……在青年习近平的带领下,原来一到青黄不接就全村出动去乞讨的梁家河,变得红红火火,一片生机。乡亲们称赞他,“敢说敢做敢担当”“说公道话,做公道事”。梁家河,是一个锻造担当精神的好地方。
心在哪里安放,人就会在哪里出彩。基层是最艰苦的地方,但也是最锻炼人的地方。这里有大片的空白需要填补,大量的课题需要探索,大批的难题需要破解,如同一幅巨大的画卷,等待着青年官兵用心去描绘。谁能在基层潜下心来工作,谁就能找到施展才华、释放能量的舞台,谁就能在平凡中创造非凡,干出一番事业来。习主席在回忆自己的知青岁月时说:“基层离群众最近,最能磨炼人。七年多上山下乡的经历使我获益匪浅,同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为成长进步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习主席的知青岁月,给青年官兵留下值得学习的青春答卷。青年官兵有知识、有激情、有活力,但阅历较浅,工作经验尤其是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普遍有所欠缺,最需要补上基层这一课。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更加注重把基层任职经历作为任职资格的核心要素,比如,担任旅团主官必须有营连主官经历;在选人用人上,树立起注重基层、注重实干的鲜明导向。从习主席的知青岁月中得到教益,青年官兵应该自觉把基层作为成长成才的正道,把吃苦当“吃补”,上好基层这所“无期大学”,读好实践这本“无字之书”。
基层历练永远是梦想成真的“星光大道”。愿青年官兵在自己的成长路上也有一个“梁家河”,因为梦想,所以选择;因为砥砺,所以精彩。
(作者单位:武警河南省总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