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围棋课,周三少儿编程课,周五拳击课,周六马术课,周日思维培训课……这是吉林长春一个7岁孩子的兴趣班课程表。课程不仅排得满,内容也与大众认知的钢琴、小提琴、舞蹈等相差很大。
记者在吉林、湖南等地采访发现,现如今部分家长为孩子挑选兴趣班时,不以孩子的意愿优先,而是专挑冷门、昂贵的课程。这样“攀比型”兴趣培养,亟待回归理性。(2020年9月7日新华网)
现在家长对子女的期盼相当高,恨不得孩子一出生,就期待能够早一天成龙成凤,正是这样,当孩子刚可以识字,就从幼儿班开始,给孩子报很多的兴趣班,可怜的孩子们从六七岁开始,为完成父母的期望,天天围着书本转,围着兴趣班转,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影响来讲是相当的大。
而如今在为孩子报学兴趣班过程中,父母更是大包大揽,根本不向孩子们征求建议,孩子们对什么有兴趣报什么,而是互相攀比,报“富贵班”,以多花钱的方式,让孩子学习一些特殊的本领,通过学习这样特殊的本领,做到让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或者是鹤立鸡群。父母的期望是很高,父母也花了很多钱,事实上很多兴趣班,对于小孩子来讲,相当难,有很多兴趣班不仅仅需要孩子们动手动脚这样简单,更需要智力不一般,如相关新闻所讲,很多学生家长觉得孩子学习古筝、扬琴、吉他不上档次,学钢琴、小提琴的人太多,于是让孩子学习竖琴,一把竖琴价格在10万元到20万元,找个好的老师更是难,因此在报兴趣班过程中,更是物以稀为贵。还有很多家长让孩子学习棒球、橄榄球、击剑、冰球、高尔夫、马术”,这对于孩子来讲,这些兴趣班,要动手动脑,让孩子学习起来更难,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很多是感受不到快乐的,更多的会造成思想上的压抑。
让孩子上高消费兴趣班,孩子父母是有让孩子成龙成风的思想,赢在人生的起跑线上。还有一种思想,那就是通过这样的行为,让孩子们的父母普遍有一种自豪感,自己在教育投入方面不差钱,肯舍得出资,让别人不仅仅会高看自己的孩子,更会高看自己的家庭,自己外出更让人高看自己,有一种炫富思想。对于孩子来讲,影响更大,有的孩子会承受不了,对其精神伤害很大。有的孩子也会因为自己父母长期对自己高消费,产生事事攀比思想,这对于孩子未来来讲,相当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当然这一事件最大的负面影响还在于在整个社会形成一个教育子女投资不正常的攀比现象,攀比之风在社会上劲吹,对于社会来讲相当恶俗,因此这些事件的出现,需要整个社会重视,更需要每一个家长在对自己学习消费过程中,树立一个正确的思想,形成一个良性的消费观,明白消费不仅仅要对孩子成长负责,更要为社会负责。同时相关部门多注重对此类事件的宣传,通过舆论引导,让此消费之风不再恶涨,这样的消费才是理性的回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