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在人类文明进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茹毛饮血到工业革命,从金属冶炼到蒸汽动力,每一次燃烧加速,都会带来改变世界的能量。
18世纪60年代,蒸汽机问世,由此掀起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随着人们对效率需求越来越大,蒸汽机明显跟不上时代步伐。这时候,一位来自法国的青年萨迪·卡诺率先提出科学的热机理论,吹响了从蒸汽机向内燃机进军的号角。
1824年,卡诺在其弟弟帮助下,完成了《论火的动力》一书的写作。在他看来,热机工作过程本质是“做功必须在两个热源之间”,只有两个存在温度差的热源,才能将高热源的热量不断转化为有用的机械功。
1830年,他运用热动力学概念,重新审视自己的热机理论,并深研摩擦生热现象,以此揭示摩擦热效应的定量关系,最终计算出了热功当量数据。卡诺热力学理论的形成,为人们此后研发内燃机指明了方向。
随着时代进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蒸汽机存在天然缺陷:一方面,它体积庞大、机动性差;另一方面,它的热能要通过蒸汽介质才能转化为机械能,效率低下。这些缺陷,都与燃料必须在汽缸外部燃烧有关。
“如果把锅炉和汽缸合二为一,省掉蒸汽介质,让燃料燃烧膨胀的高压气体直接推动活塞做功,就能制造出一种热效率很高的新动力机。”1833年,英国人赖特在卡诺理论基础上,大胆提出直接利用燃烧压力推动活塞做功的想法。遗憾的是,空有理论的赖特并没有制造出内燃机。
直到1859年,法国的勒努瓦终于用前人理论,设计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可运转的内燃机。这是一台无压缩、电点火、使用照明煤气的内燃机。
两年后,法国的德罗沙又公布了他的内燃机构想,并第一次提出了“四冲程原理”。同一时间,德国工程师奥托也开始着手研制内燃机。为了降低燃烧速率,奥托设计了一套装置:将气体进行分层,在燃烧室内形成浓、稀混合气区,浓混合气用于点火,继而引燃稀混合气。奥托的这种设计,实际上是内燃机关键技术的突破。
为验证自己的想法,奥托设计了透明气缸和手动活塞,并用烟气代替油气进行试验,以观察烟在气缸内的运动。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尝试,奥托发明了四冲程内燃机。
这是第一台可代替蒸汽机的实用内燃机,在内燃机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是内燃机制造的划时代进步。突破至此,内燃机已能和蒸汽机“同台竞技”,并不断得到推广应用。但它始终是以煤气为燃料,热值仍然较低。
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在奥托循环机的基础上,成功研制出第一台四冲程往复式汽油机。这种汽油机不仅转速高,而且功率大、体积小、重量轻,特别适用于交通工具。
接下来,英国的滕特和卡雷特斯曼又成功研制出煤油动力机,慢慢推广应用于农业耕作。
再后来,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完全靠压缩点火的柴油机。这是一种结构更简单、燃料更便宜的内燃机,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等交通工具。
短短几十年间,在众多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努力下,内燃机从无到有、从原理到技术、从设计方案到应用推广,走完了一个重大发明历程。
内燃机问世至今已有100多年,因其热效率高、结构紧凑、机动性强、运行维护简便等优点,一直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主要动力设备。
图为奥托及其发明的内燃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