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友杂谈 > 正文

陈俊杰:展望中美“二马”论战“火星绿洲”的哥伦布效应

作者:陈俊杰  更新时间:2021-12-30 09:53:36  来源:民族复兴网  责任编辑:石头

  马斯克的“万星链”越来越频繁地威胁到中国的人造卫星的正常运转,连央妈也在2021年底出面声讨了,争议缠身的马斯克会否步马云之后尘?

  “蚂蚁森林”引火烧身而“火星绿洲”门庭若市,一匹马跑到了另一匹马的前面,这两匹马,一匹洋马一匹本土马,到底有着什么样的不同?!2011年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退役后美国首次从本土将宇航员搭乘马斯克的“龙飞船”送往国际空间站,此后美国的宇航员们终于不用再委身俄罗斯的载人飞船“上下班”了。马斯克探索太空的梦想由来已久,这源于其始终坚信一个理论,人类只有地球一个栖息地,随时可能遭受到外部或内部的威胁,为了保证人类文明的延续,探索太空势在必行。火星是马斯克最先想到的目的地,他打算先买一枚火箭,然后到达火星建一间温室,在里面用营养凝胶种上各类种子,这些凝胶会在着陆火星表面时发生水合作用,从而建立起生命支持系统。这个计划被马斯克称作“火星绿洲”,最初他估计只需1500万至3000万美元就能建成。然而,马斯克很快发现,仅购买火箭就已十分昂贵。那是21世纪初,他在美国能找到的最便宜的火箭(“德尔塔2号”运载火箭)也要5000万美元。经过大量的调研或学习,马斯克越来越确信有一枚火箭的最佳途径是自己亲手制造,2002年马斯克创立SpaceX后开启了轰轰烈烈的“搞火箭”之旅。SpaceX在经历多次爆炸之后终于涅槃重生,一飞冲天,马斯克的“火星绿洲”计划终于迈出了第一步。

  同样是赶绿化产业的早班车,较之于马斯克“火星绿洲”计划的遥不可及,马云的“蚂蚁森林”计划看起来一度显得务实得多。2016年支付宝上线”蚂蚁森林”后使用“蚂蚁森林”功能的用户迅速超过五亿人,用户通过每天的步行与消费积攒能量,当能量积攒到一定程度就能领养一棵树,领养成功之后“蚂蚁森林”就会去种植一颗真树。“蚂蚁森林”已在沙漠地区种植了1.22亿棵真树,种植面积超过了140万亩,相当于1.5个新加坡。国内很多荒漠地区因为“蚂蚁森林”的参与,不仅沙漠面积没有继续扩大,反而还在不断缩小,很多不断扩张的沙丘变成了绿地。一个脚踏实地,一个仰望星空;一个坚守地球,一个探索宇宙;一个努力践行“蚂蚁森林”计划,一个奋力推进“火星绿洲”计划。

  如何看待中美“二马”在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主论坛上的论战?或许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使然,抑或是马云与马斯克文理科不同的背景使然,马云与麦斯克这场世界大佬级巅峰对决完全简直可用“火星撞地球”形容,不仅是在坚守地球与移民火星这个问题上,二马在关于AI、教育、就业与生命等众多话题上表达出了水火不相容的观点。更有趣的是马云与马斯克这两个科技大佬都常被质疑“爱吹牛逼”,在巅峰对决之后外媒盛赞马云而贬低马斯克,国内的众多网友则吐槽马云而力捧马斯克,两位大佬都是锋芒太盛而墙内开花墙外香。

  马云仰慕金庸的武侠世界,自取花名“风清扬”。风清扬擅使独孤九剑,独孤九剑胜在后发先至,无招胜有招,折射到企业管理中。马云一直强调价值观,也是基于此,阿里巴巴历经二十余载铸就了将星如云的局面,马云能放心地功成身退,马云像狼王一样为阿里巴巴铺垫出一条百年商业帝国之路。马斯克则像西方大航海时代的哥伦布,一心探索未知的世界,在科技领域的成就更是当之无愧的“钢铁侠”(《钢铁侠》就是以马斯克为蓝本拍摄的),相比马云,马斯克更像一只特立独行的猛虎,为了探索太空的梦想,连续两次出售名下七处豪宅,任谁也挡不住其一往无前的决心。马云与马斯克相差七岁的年龄鸿沟肯定是有代沟的,如果马斯克对话年龄相仿的马化腾,对科技的狂热这一偏好能否让中美“二马”论战“不打不成交”?“中国梦”与“美国梦”的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之别决定了怎么“换马”也不可能让中美两国的太空事业毫无磕磕绊绊。

  麦克斯·韦伯认为,人类社会的特点是权力与资源的冲突。权力一直以来是与资源挂钩的,资源是否充裕首先决定了一个部落、一个国家、一个文明的立身之本。没有充足的资源,你怎么去造核弹发射井?当人类照亮了地球所有的迷雾后,人类为了避免恐龙的命运则不得不将目光放入宇宙。作为14世纪末地理大发现的先驱者,哥伦布的航海探险带来的不止有人类对世界的重新认知,更重要的是对资源与财富的渴望。或许在14世纪,人类的大探险故事,往往始于哥伦布为首的航海探险家、皇室贵族、以及通过远征来获得皇帝特赦的囚犯。而如今太空探索的主角,却是资本家与政府。马斯克从2001年起启动“火星绿洲”计划,在2011年的一次访谈中明确表达了他急于殖民火星的雄心壮志。

  最近马斯克正式表态,“龙飞船”要在2050年以前送100万人上火星。马斯克一直有许多超前或是疯狂的想法,例如引起全球震惊的“Neuralink”,2020年Neuralink展示了一头被植入芯片的猪,其设备成功读取了猪大脑的活动数据。而马斯克下一步计划是将这个脑机设备装入患有脑部疾病的患者颅内,从而达到人类能力的加强。或许,脑机实验也是为了下一步登上火星做的准备工作。马斯克一切看似近乎疯狂的行动,普通人根本无法理解,火星探险能在21世纪实现么?但世界各国政府与科技资本已在整装待发。欧洲冒险家从大航海时代开始相继发现了美洲大陆,直到1513年西班牙的逃亡者巴尔沃亚发现了地球第一大洋。20世纪以前的科学家只能通过理论与观察去了解地球之外的事物,1955年美苏两个超级政治体开始了航天实力的拉锯战,1961年苏联首先将载有世界上第一名宇航员尤里·加加林的“东方1号”宇宙飞船送入空间轨道,这是全人类首次进入太空。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成功登月,争霸太空后来居上。

  截止目前,所谓的“太空争霸”更多的是一个迂回的争霸宣传,是科技、资金、产业链的比拼,国家荣誉与国家地位的筹码。21世纪的世界各国退去冷战时的肃杀之气,但随着对太空的研究深入,与地球上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越来越多的政府组织与私人组织盯上了火星这块“黄金之地”。对火星的野望绝非只有马斯克,其潜在竞争对手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认为人类想登上火星是绕不开月球的。在外国媒体的烘托下,马斯克与贝佐斯成了两大现代互联网上的星际狂人。2015年美国航天局NASA宣布计划2030年将送人上火星,2019年欧洲航天局ESA发表声明“Europe to Mars-and back”宣布从欧洲到火星将是一场回归。2011年俄罗斯发射过火星探测器,普京声称将在2019年把俄罗斯宇航员送上火星。2020年沙特的UAE的“希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印度太空研究组织ISRO给出一份14亿美金的预算投资2022年火星项目“Gaganauts”。2019年特朗普将美国前空军太空司令部单独拉出来设立为第六个军事部门与太空军。其职能专门保护在美国太空中的利益,加强军事、民用与商业等部门的太空领域意识。

  “火星绿洲”激化堪称新时代的“星球大战计划”,军事力量介入是实现国家殖民利益的关键。较之于冷战时期空洞的政治口号,21世纪可能是火星争霸的开端,火星开发的背后其实是世界各国对太空资源的狂热也是大国博弈中的一环。为什么世界各国政府机构近年来纷纷启动各种火星计划?第一,有助于人类了解火星的环境,确认那里是否出现过生命,了解生命的的起源;第二,如果火星存在过生命则可侧面反映火星上有能支撑生命所需的组成物,人类就能有殖民火星的可能;第三,火星只是一个信标或具像化的未来,世界各国追逐火星都是为了为后来的采矿、旅游、殖民作准备,由此可确认一个国家的经济与政治的领导能力证明自己在地球的领袖地位,有能力探索火星则能间接说明一个国家在各个方面技术水平的领先。因此,很多大国把火星看作是下一个新大陆。宇宙中可能并不存在着三眼月球人、火星男孩,或是外星蜥蜴人。但资源是一定存在的,而且是近乎无穷无尽的资源。科学家们与企业家们都非常看好在小行星上开采资源,认为星矿开采有很高的商业价值与研究价值。英国一家矿业公司计划在2027年开展星际采矿,太空中存在各种稀有金属。的确,金属、矿石有着相当重要的价值。而且,宇宙中的资源是人类无法去计量的。金属资源、矿产资源都在次等,太空中正真至关重要的资源是“含碳小行星”,因为这种C型小行星蕴藏着水或是冰等其他碳物质。人类大力发展太空产业以前首先应学会如何从陨石或小行星中提取水,未来的太空发展中真正的液体黄金。NASA的研究表明,火星的南北两极有冰层下蕴藏着大量的水体。水在太空也有广泛用途,燃料、低于辐射、提供生命系统的运作(农作物),甚至航天员们的饮用水,等等。假设人类已有足够的科技能力去开发火星,开采太空资源,由于没有统一管理的制度约束,世界各国之间冲突难免。就会像大航海时代一样,导致世界各国矛盾的出现,从地面冲突升级为太空冲突。纵使马斯克已能给地球的富豪提供了去火星的途径,但如今,人类的文明水平并不足以去殖民火星。人类文明在整个浩瀚的宇宙来看,仍然是原始文明,但地球文明的科技与能源水平难以支撑起这一浩瀚的计划。

  开辟新能源是科技获得发展的前提,玩过各类大型策略游戏的都知道资源与科技对文明发展的重要性。如何测量当今地球能源的利用量与当今地球的文明等级?1964年苏联天文学家卡尔达肖夫提出卡尔达肖夫指数这一概念,根据一个文明能利用的能源量级度量文明层次与技术先进程度。“用能量级把文明分成三个量级:I级、II级与III级。”而美国天体物理学家卡尔·萨根计算出人类文明的能量等级:1973年到2015年,0.7级到0.72级文明,人类四十年间才增长了0.02级,地球还是处于0级文明的婴儿期。理论物理学家加来道雄认为,人类可能在100到200年左右达到I级文明,在几千年后达到II级文明,而约在10万至100万年后达到III级文明。人类如果想达到一级文明则地球的能源技术发展必须抛弃石化燃料,因为开采的石化资源总有一天会全部耗尽。竞逐宇宙不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大型资本能决定的,而是要一个极其精密且宏大的全球政体来实现。谁能登陆火星,谁就有资格领导全人类。面对新一轮太空竞赛,世界各国政府如同一群骨子里嗜血的伪君子,谁都想当新世界的开拓者。斯蒂芬·霍金的《果壳中的宇宙》一书认为示,《星际迷航》里展现了一个在科学、技术与政治组织远比人类先进的社会,科学、技术与社会组织已达到几乎是无懈可击的程度。

  世界各国整合一切必要的生产资料去探索与开发火星太过于理想化了,人类联合起来之前要面对的更重要的问题是资源分配不公导致的贫富悬殊。新冠病毒“全球化”进一步拉大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人类还在埋头于窝里斗时,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专注于芝麻绿豆大的短期利益上时,火星殖民依然显得遥不可及。即便地球人真的消除了一切意识形态上的隔阂、文明之间的冲突,人类的银河系远征还要面对最敏感的地外文明问题。人类在宇宙里是渺小的,也是伟大的,人类通过研究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算出来宇宙的年龄是约为138亿年。我们不能自大地认为人类是宇宙的第一批文明,因为在宇宙形成的这138亿年里诞生又毁灭了无数的文明。现代人类(南方古猿)到如今人类文明的存在的时间为200万年,约为整个宇宙年龄的0.00015%,剩下的99.99985%的时间里又会诞生多少文明?CNN曾报道地球所在的银河系至少还存在着其他三十六个文明,人类面对第一次星际文明交往要承受何等风险?谁会甘心为此买单?想象一下,如果你有1.8亿美元,你想做什么?买豪车,买豪宅,旅游……但有一天你突然觉得这些东西都很无聊,于是宣布“我想造火箭,我想去火星”,你的同胞会有何反应?

  硅谷已有很多富豪曾放下狂言,给那些科学家们开下空头支票,但多数不过是玩票性质的商业演出,草草收场。直到马斯克的出现,一切变了。马斯克吹过的牛全都实现了,马斯克的身上发生了太多难以置信却令人感到无比振奋的事。他是媒体追着骂或捧的花花公子,也经常被民众指责为大骗子。马斯克从童年开始就展现出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地方,总是沉默寡言望着某处发呆。马斯克在学校的日子是灰暗的,因为极不合群而遭到长达三年的校园暴力,最严重的一次是被推下楼梯,后来因为这次意外做了鼻子的整形手术。马斯克不是班里的尖子生,因为他认为在很多不实用的学科上浪费时间是没有必要的,但他在自己感兴趣的计算机上力求做到最好。1984年马斯克因为名为炸弹blastar的游戏源代码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这款游戏的灵感来源于太空小说。14岁时马斯克又看了一本名为《银河系漫游指南》的科幻小说,这让他对太空的向往更加强烈。1989年马斯克进入安大略省金斯顿的皇后大学,读大学期间发现人们不会在嘲笑他对新能源与太空的独到见解。1992年马斯克获得奖学金后转学到了宾夕法尼亚大学,主修沃顿商学院的经济学学位与物理学学士学位。毕业后马斯克认为互联网、可再生能源与太空探索这三个领域会在未来发生巨变,认为自己与硅谷那些顺应潮流的商人是不一样的,他所做的一切并非不是为了发财,但也绝不喜欢跟风投机,他喜欢把那些对未来真正重要与有价值的技术变成现实。2001年马斯克接触到一个名为火星学会的非盈利组织,2002年7Paypal在互联网大潮迅速退去的背景下以15亿美元出售给Ebay,马斯克靠着这笔交易净赚1.8亿美元后进军航天领域。马斯克与很多朋友聊了他的太空计划,但多数认为大陆上能赚钱的生意已够多了,探索太空是费力不讨好的,但马斯克却觉得人类有必要重新拾起对科学与征服未知的热情。马斯克邀请很多业内大咖大家参与“火星绿洲”计划,即买下一个火箭后将一个机械温室发射到火星上去。马斯克对此计划的预算是3000万美元,但仅仅火箭发射这一项就远不止这个花费。他们还要找到能在火星环境下生长的植物,以便观测该植物在地球与在火星上生长速度的区别,否则计划本身将毫无意义。但马斯克并没有退缩,四个月里与俄罗斯人碰了八次面,想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三枚弹道导弹,但俄罗斯人开价每枚800万并嘲讽马斯克没钱就不要来谈生意。马斯克决定自己造火箭,很多富翁曾放出过豪言要征服太空,但最后都不了了之。马斯克说要用几个月研究航天工业及其背后的物理原理,努力吸收关于太空的一切知识。马斯克通过约翰加维结识了米勒,在TRW天空与电子设备公司负责TR-106型引擎的开发,这是一种以液态氧气与氢气作为燃料的大型设备。业余时间米勒与几百名火箭爱好者聚在一起研究火箭的建造与发射,他最引以为傲的成就是造了一台重达80磅的火箭推进器。马斯克问:如果你自己制造这种火箭,要花多少钱?2002年SPACEX正式成立,当时发射一枚550磅载荷火箭的成本不低于3000万美元,但马斯克承诺猎鹰一号将能搭载1400磅的载荷并只需花费690万美元。在航天领域,很多科学家因为马斯克的举动备受鼓舞,但外界都认为马斯克疯了。2006年猎鹰一号发射失败,马斯克在事故分析的结尾写道,“无论上天入地,不成功誓不罢休。”2007年猎鹰一号再次发射失败,SPACEX靠互联网积累的财富已花的差不多,他们的资金只够满足最后一次发射。2007年马斯克的特斯拉差点因为量产过程破产,马斯克不得不卖掉自己的迈凯轮跑车与私人财产换取更多资金。那段时间马斯克来说是最艰难的,婚姻破裂,媒体上公布很多马斯克不为人知的故事令其形象大打折扣。2008年猎鹰1号发射再次出现故障,第四次发射终于成功。但SPACEX依然面临着财务问题,不管是给国际空间站运输物资还是把人类送上太空的“龙飞船”,成本都在10亿美元之上。他们与马来西亚政府签下了发射卫星的订单,但发射与付款都要等到2009年才能完成,摆在马斯克面前的最火烧眉毛的问题是如何给员工发薪水。媒体们甚至在网站上做出了特斯拉的死亡倒计时,马斯克也意识到自己在SPACEX与特斯拉之间只能选一个。马斯克到处借钱,甚至挪用了客户购买特斯拉的预付款,但情况依然没有好转。2008年SPACEX成了NASA国际空间站的供应商,收到16亿美元的款项后马斯克哭了。赤手空拳来到美国,失去了一个孩子,婚姻破裂,被妻子与前同事羞辱,毕生心血打造的公司即将倒闭,但马斯克大难不死必有后福。马斯克一旦抓住脑海中一闪而过的创意就会为自己的想法倾其所有,即使是那些对马斯克冷嘲热讽的媒体也无法否认他们爱死马斯克了。他的宏伟设想与空头支票都让他成了头条的宠儿,他预测2025年SPACEX每周都会把人与货物送向太空,太阳城将成了大型公用事业公司以及太阳能市场的领军企业。如果一切成真,马斯克会将改变人类的历史进程。马斯克的twitter上曾有这样一条置顶动态:Open your eyes,look up to the skies。活在21世纪的人类能看到火星,但大航海之前欧洲国家曾对美洲大陆毫不知情,直到意大利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出海。人类在其他星球发展文明并不是疑问,虽然这可能会经历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的努力。就像几百年后的人类在享受哥伦布与大航海时代留下的丰沃遗产,未来的人类也一定会像铭记哥伦布一样铭记马斯克。

  马斯克堪称当世大哲,几个臭钱在他的眼里不过是个甬道,当然不会是人生目的。马斯克在一次斯坦福大学的演讲里提到:人类早在六十年代就已登月,但在登月之后再无就近天体可登,结果其他种种科技都在突飞猛进,太空探索却裹足不前。这怎么能行呢?政府你是不是钱不够,钱不够我出!马斯克是真的很着急,发誓要开着路虎在火星表面播撒种子,想看到它们在火星的辐射中茁壮成长。“我想吃到火星产的土豆,想在火星终老死去。”灵感来了就干,于是他看了看上天的价目表,当时全美最便宜的火箭就是波音(当时还没有ULA 联合发射联盟)的Delta 2了,5000万美元一发!马斯克直飞莫斯科买翻新的洲际导弹,铩羽而归后就有了火星之子SpaceX。马斯克的“火星绿洲”计划是这样的:第一次时间窗是2018年,如果一切顺利,最早在2018年与NASA合作将无人太空船“红龙”发往火星。这次试飞主要有两个目的:试飞;将实验设备与火星车带到火星,进而在火星上开展一系列实验与探索。此后这样的飞行每26个月会发一波,像班机一样源源不断地将“货物”运往火星,因此老马称这一些航班为 “货物班次”。第二窗是2020年,如果一切圆满,那么第二窗应有很多组织或个人有兴趣将更多的“地球货”送往火星了。马斯克计划能放两发重型猎鹰火箭,由两艘红龙太空船实现送货。第三窗是2022年或2024年,如果一切圆满,这是马斯克在最乐观估计下最早能送哥伦布们去火星的时间。不同于货物班次,送人的班次要用的是巨型“火星殖民运输船” ,一艘船可坐一百人。当然第一次去不会带上百来人毕竟风险太大,据马斯克的估计,第一次会先招募十个壮士送过去(目前还没想好怎么让他们回来,所以这是严格字面意义上的一去不复还的壮士)。第 X 窗,2026以及更远。如果一切圆满,此刻十壮士已在火星上耕耘劳作繁衍生息多时,他们想必是很寂寞的,怎么办?送更多的壮士去陪他们。送多少?一百万。此时 MCT将像公交车一样定时地送地球人去追寻先辈探险家们的梦想。去火星要花多少钱?马斯克的回答是50万美元,太便宜了吧!马斯克说要尽可能地让更多人有移民火星的可能,50万是一个发达国家的公民在其不惑之年的中后期有可能攒到的数字。有趣的是50万也是 EB-5 投资移民美国的价码,此处不是巧合就是有恶意。如果美国也满足不了你,你还能去火星。

  SpaceX太烧钱,如何压缩火箭发射的成本?简单,马斯克想到的招并不是什么武林秘籍,其实就是商学院里教的垂直整合,而社会大学一般称其为一条龙:上下游都自己来干,能自己造就绝不出去买,猎鹰与龙身上80%的部件是内部自给的。除了价格因素,垂直整合还提供了高效率,因为供应商一般会要求一个较宽松的供货周期,而马斯克是个有巨大人格感染力的控制狂,他能逼自己的手下在几个月内造出外部供应商要过两年才能提供的部件。不知道是不是缺乏有效市场竞争,火箭业的供应商的效率往往惊人的低。SpaceX的工程师一开始也没打算啥都自己来动手,老子又不是机器猫;他们一开始也找供应商询价,但往往一个电话过去以后对方就是几个月巨大的沉默期,几个月后对方回电说货我们出,估计这帮供应商大爷刚刚论证完可行性方案。SpaceX工程师却说:没事,我们自己造出来了!SpaceX的效率能让成本降低到什么程度呢?先来看一下SpaceX火箭的报价,这个是公开的市场信息。这里顺便提一下SpaceX在火星业务之前简洁的商业模式,基本上能将其比作一家快递公司:我帮你送快递(人造卫星、天空船之类),只收你快递费(火箭发射的费用)。其实就算火星移民后(如果SpaceX能撑到那一天)的商业模式估计也不会太烧脑,能将其比作一家航空公司,无非是大家网上订票飞去火星,在商业战略格局上又可比作发明流水线批量生产Model T时期的福特公司,因为她们都在用极大的价格成本优势试图刺穿(或制造)一个当时还并不具太大规模的市场。SpaceX的核心护城沟是价格,猎鹰9发射一次的报价为6200万美元,重型猎鹰为9000万(初步市场指导价,都是能讲价的)。作为比较,SpaceX最大的竞争对手之一联合发射联盟(波音与洛克希德马丁合资成立)的价格,美国空军曾向ULA批发购买的36发火箭(洛马的Atlas 5与波音的Delta 4) 的合同总价为110亿,平均价格3亿一发。空军也不是冤大头,纳税人都边吃瓜边看着呢,于是他们给了SpaceX一个8300万美元的试水合同,从此打破了ULA在美国空军业务上的十年垄断,ULA吓得立马以大减价回应。据ULA的官网信息显示,Atlas 与 Delta的平均发射价格是2.25亿一发,使用Atlas 5的低端发射任务的价格为1.64亿一发,最低端服务的批发价(在原有合同上每增加一发的价格)低于1亿美元。但即使如此还是相差SpaceX老远,对于给SpaceX的合同,空军人士说会比之前的发射便宜40%(ULA无与伦比的发射记录是目前的SpaceX比不了的)。有意思的是 ULA 的官网强调不能只看价格,还要看质量与表现,搞卫星超级贵的,怎么能冒险?!这个调调与当年美国车面对冲击美国市场的低价日本车的论调惊人一致,日本车便宜用的钢不好你的命很贵的怎能冒险。估计SpaceX火箭爆炸之时最弹冠相庆的大概就是ULA的这帮大爷。但千万不要以为SpaceX在低价战略上的追求到此就完结了,马斯克在可复用问题上有OSD 强迫症,Spacex主席 Gwynne Shotwell 说如果可复用能充分实现(以目前的技术来看困难重重)则可在第一级火箭(猎鹰9是二级火箭)上省下30%成本。根据SpaceX的资料第一级火箭的成本大概占所有直接成本的75%,这样整体成本就能下降23%。SpaceX的官网大方地承认其公司已盈利,但很多人不信,反正非上市公司也不公布财务数据。比较坏的假设现在SpaceX是用生命在发射完全只赚吆喝不赚钱,那么就是假设6200万的发射价格就是成本,23%的成本下降就会带来23%的毛利;如果按投行 Jefferies 的估计现在SpaceX就已40%的毛利率了,那么成本就能从60%下降到46%,如果把23%的成本下降全部去优惠消费者,那就能把价格降低到5000万的北边一点。这价格至少是ULA的二分之一,也是ULA平均发射价格的四分之一。只要SpaceX资金链不断不惨遭什么灭顶之灾,就算现在没有盈利,其盈利也只是时间问题。在成本上追求上如此的强迫症,加之竞争对手如此不堪的高昂价格,SpaceX 竞争优势显著。

  如果用波特五力模型粗暴地评估一下这个行业,你会发现发射火箭这个行业真的是个梦幻般的好行业:第一,行业门槛高,一般人根本进不来;第二,行业竞争程度低,就这么几个寡头在玩;第三,上游供应商议价能力极低,对于SpaceX这样自食其力的,基本上就灭掉了上游;第四,终端客户议价能力极低,没办法啊选择十分有限;第五,基本上没有可替代产品与服务,还有什么办法能把一颗人造卫星弄上天?由于行业门槛实在高到没顶,也由于此行业有内在的巨大风险,早期的火箭发射市场基本上只有主权国家在玩,美、苏、欧、中四家。冷战结束后大量的政府项目落马,商业公司逐步转入该领域,主要是联射盟ULA,基本能做到在美国的行业垄断(屡遭国会批评)。这个行业稳坐不动如同一口大钟,金主多是世界各国的政府机构,以至于其实没有什么真正的激励去刺激技术革命,求稳的风气导致比如ULA基本就接国防单而不喜欢商业发射;而大家都知道只有自由而活泼的私人部门(民营经济)才是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所以SpaceX横空出世对大家说技术没革命但其实这三四十年的技术已发展到了一家完全私人出资的公司也能来射一发的地步时,大家都惊呆了。颠覆者SpaceX问世, 整个游戏规则正在被改变,而发射业的春天可能就来了。2000年到2015年有133亿美元来自“民营经济”的资本投入了这个行业,其中风投占了29亿。光2015年一年风投就投资了18亿,比过去15年的总和都多。目前这个行业里还有几个民间资本玩家:Arianespace,Orbital ATK,Blue Origin(亚马逊创始人Jeff Bezos成立,旗下的New Shepard火箭也实现了回收)。比起竞争对手来,SpaceX的护城沟就是价格,以至于把行业大佬们搅得都有点乱了阵脚。SpaceX 的猎鹰9送货价差不多为5500美元一公斤,重型猎鹰 2200美元一公斤,这在火箭发射界已是绝对意义上的第一白菜价。在火箭发射这个行业里价格就是第一生产力,为啥呢,因为大家想想客户追求的是啥。只要你有还算凑活的发射记录,客户对低价那一定是趋之若鹜,只要你能把我的卫星发上去,我管你是用火箭还是用热气球还是用孔明灯,我只求一个结果。至于发射风险也不是不能承受,反正都要找保险公司,无非就是如果发射方不靠谱保费可能贵一些,但就算保费贵一截都比找其他公司射要划算许多,所以SpaceX你值得有。比较郁闷的是,长征火箭本来也是靠白菜价抢生意抢得正爽得不得了,不料半路杀出一个马咬金。

  SpaceX是加利福尼亚风投们的代表作,截止2006年马斯克自己投了1个亿,然后怂恿其基友团投了1个亿,包括A轮Founders Fund 2000万(2008年),B轮Draper Fisher Jurvetson 与 Founders Fund 3000万(2009年),C轮DFJ 与 Founders Fund 5000万 (2010年)。然后2012年DFJ继续领投3000万,DFJ作为马斯克的死忠粉。最大的一笔是2015年Google与富达领投的E轮10亿,换了SpaceX 不到10%的股份。当时SpaceX 毛估估已然上了一百亿,随随便便就成了超级独角兽。SpaceX 为什么短短几年能如此牛逼式的崛起?很多人把NASA比作SpaceX的干爹是很有道理的,没有NASA, SpaceX就会陷入没人没钱没技术的死地。SpaceX坐享其成了大量用美国纳税人的血汗钱死磕出来的技术成果,而NASA的用意无非是要扶持一点竞争,不然天天看ULA在那里漫天要价 NASA也是很肉疼的。从客户资源而言 NASA绝对是SpaceX的最大的金主,次数最多金额最大。SpaceX手里拿着NASA价值16亿美元送货去国际空间站的合同,还有4.4亿美元将来用龙飞船送人的合同(SpaceX也要争气些动不动就爆炸可不行,死个宇航员就能昂NASA上吊了)。美国空军先试水地给了个8000万的合同,之后是更深入的合作,毕竟价格实在便宜;美国官僚也抠门,不然纳税人天天挤兑你。SpaceX 有70发将要发射的在manifest里总价超过100亿美元。不愁没得射就怕射不及,SpaceX如同特斯拉一样,跳票延期是有家族传统的。在马斯克的传记 Elon Musk: Tesla, SpaceX, and the Quest for a Fantastic Future中老马亲承,IPO的计划肯定是有的,但会在火星殖民运输船常规地穿梭在地球与火星之间后。到时候咱SpaceX就是一个航空公司了,自然就能IPO让公众来参与一把。如果你现在实在心痒想涉足航天事业,毕竟还有SpaceX的竞争对手们能考虑,说不定如同当年投资航海、铁路、航空,最后就真的能开辟一个大时代。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马斯克这种“火星哥伦布”?除了改革开放导致的国民急功近利唯“财”是举的普遍短视,哥伦布本人的“殖民贩子”标签也影响了国人对其历史贡献的肯定。哥伦布证实了确有传说中的“黄金时代”与处于“自然状态”中的“善良的野蛮人”,这对早期空想社会主义与后来的启蒙运动都有所影响。托马斯·莫尔与康帕内拉等思想的形成如果没有哥伦布首航开始的地理大发现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后来在美洲考察的维斯普奇正是在那里找到乌托邦国的。对美洲理想化了的原始共产主义的描写正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一个发明。关于哥伦布首次远航导致的发现美洲及其随之而来的殖民扩张与对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马克思强调“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与被埋藏于矿井,对东印度的征服与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哥伦布处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欧洲商业资本主义发展与封建制度瓦解的转变时期,对美洲的发现顺应了欧洲资产阶级掠夺新财富、发展资本主义的迫切要求。美洲的发现与殖民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大量金银流入欧洲扩大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当然,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后在拉丁美洲建立的殖民奴役制度给印第安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哥伦布的航行与发现促使欧洲殖民者与探险家开启人类全球化的过程,在客观上促进了世界一体化与各种文化的相互交流。哥伦布等人并不是作为和平的使者来到美洲的,而是作为殖民主义者与征服者的急先锋来美洲寻找与掠夺财富的,对美洲的印第安人文明无疑是一种灾难。哥伦布与其同时代的其他基督徒一样认为不信奉基督教的一切民族都没有天然权利,能采取最坚决的手段迫使他们皈依基督教,如果顽固不听则能采取最严厉的手段加以处罚,包括处以酷刑与杀害。哥伦布来到海地的第四个年头,海地的土著泰诺人从30万人锐减到20万人,有些是被驱赶而累死病死的,有些则是被殖民贩子屠杀的。但火星没有人类,甚至没有任何智慧生命,哥伦布“殖民贩子”的帽子不可能再扣到马斯克头上。《文汇报》记者钱汉东认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宣告了旧世界的死亡与新世界的诞生,人类从此摆脱了孤立封闭、蹒跚迟滞与单独进化,通过强化彼此交往与相互依存加速人类同归,一种全新的工业文明成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数百年来人类文明的巨大成就人类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首功当推哥伦布。哥伦布的远航使得西方走出了中世纪的黑暗,以不可阻挡之势崛起于世界。哥伦布敢做前人未做之事,其敢为天下之先的魄力与胆识启迪人类自强不息、勇于创新并不断在发现世界的同时发现自己的潜力。无论是“中国梦”是集体主义的还是个人主义的,哥伦布的这种精神都不可或缺,而马斯克正在用这种精神激励中国的年青一代仰望星辰大海,鼓吹“996是福报”的马云则相形见绌。

  回到马斯克的“万星链”威胁中国的人造卫星这档子事,把“美帝国主义”的标签插到他头上未免搞错重点,如果中国军方敢对他投资也一定不会吃闭门羹。“资本无国界”,中国发展太快产业也有必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