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不可能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但俄芬战争一旦爆发则一定是,美国与芬兰有可能分别充当二战前夕苏芬战争期间的德国与波兰等角色。
苏芬战争是苏联与芬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爆发的,苏联向芬兰发动进攻并最终惨胜,令其割让与租借部分领土。自立国以来,苏联一直对与芬兰相接的国境存有异议,认为过于威胁到第二大城列宁格勒的安危,于是持续以谈判、威胁或尝试颠覆芬兰政府的方式来解决其边界问题,必要时直接通过军事行动并吞芬兰,重回以往俄属芬兰的地位。芬兰方面则力保独立之成果,视苏联为唯一的假想敌,持续以外交手段避免战争。苏芬两国的几次谈判皆无结果,苏联决心武装入侵芬兰。1939年11月26日,苏联以“曼尼拉炮击事件”为借口对芬宣战,在两国边境发动全线进攻。苏联在此次战争中投入巨大兵力却损失惨重,国家声誉也受到很大的伤害,也未达到原先征服芬兰全境的目标。芬兰则不仅保有了主权,还赢得了国际声望。苏联此战中的表现也令希特勒对发动侵略苏联的企图更具信心并着手联系芬兰加入其计划,直至引爆1941年的“继续战争”。芬兰籍此一度夺回苏芬战争期间失去的领土,但苏德战争的大局未受到显著的冲击。
第一阶段苏军进攻不利的因素至少有三个:第一,芬兰处于寒冷的北极地带,地形复杂,多为丘陵、湖泊、沼泽与崎岖山路。寒冷的气候与复杂的地形使苏军的后勤保障出现困难,更使苏军的大兵团作战无法展开。第二,苏方严重低估了芬兰的抵抗意志,也严重低估了得到美英等国大力支援的芬兰军队的作战能力。第三,苏军很多实战经验丰富的指挥官在政治大清洗中被清洗,新任命的各级指挥员普遍缺乏实战经验,指挥教条。而且苏军存在师出无名,军人士气不足的问题。苏芬战争爆发后西方国家纷纷谴责苏联对芬兰的入侵,对芬兰表示出同情与支持。英国、美国与法国等国对苏联实施了禁运,并向芬兰提供了大量的飞机与火炮以及各种军事物资。还有超过一万名西方国家的志愿军进入芬兰参加抗苏战争。苏联总结第一阶段作战失败的经验教训后调集重兵再次发起进攻,但芬兰寒冷的天气与复杂的地形再次成为苏军的拦路虎,苏军只好停下来休整。这给了芬兰军队喘息之机。芬兰军队开始用各种方法骚扰苏军,芬兰军队虽缺乏重武器与大部队作战经验,但芬兰人富于狩猎经验,他们利用对气候与地形的熟悉与苏军周旋,采用小股作战,以各个击破的方式,用打跑战术与分割战术打击苏军,芬兰军队令人难以防范的偷袭使苏军遭受很大损失,在苏军中造成很大的恐慌,使苏军士气低落。经过短暂休整后,苏军向芬兰人筑垒的防线发起猛攻,但苏军训练水平不高,炮击命中率低,芬军竟然没有一座永备工事被摧毁。激战导致芬兰军队几乎耗尽了全部弹药,而苏军还在集结新的部队发起冲锋。在苏军的强大攻势下,芬兰政府不得不与苏联展开谈判。这时付出惨重代价的苏联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也急于结束战事:一是天气,苏联担心天气转暖后芬兰境内大部分地区会因解冻而变得泥泞不堪,不利于苏军作战;二是苏联所面临的巨大国际压力,入侵芬兰已导致苏联被国联驱逐,苏联担心战事如果再持续下去英法等国出兵干预。通过这场战争,苏联获取了4.1万多平方公里的芬兰领土,把苏芬边境向北推移了150公里,建立了战略缓冲区。芬兰维堡、雷巴奇半岛、芬兰湾中四个岛屿被迫割让给苏联,汉科半岛租给苏联作为海军基地,租借期三十年。在苏芬战争中,苏军曾想以泰山压顶之势快速达到目的,但却陷入苦战,最终只是惨胜。根据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公布的数据,苏军在苏芬战争中伤亡惨重。同时,悍然进攻一个主权国家也让苏联的国际形象大受影响。苏芬战争还将苏军脆弱的战力暴露出来,德国看到了苏军在苏芬战争中的拙劣表现,坚定了德国入侵苏联的决心。苏芬战争与俄乌战争有哪些共同点?第一,感觉到自身安全受到威胁的俄罗斯一定会主动出击,会不惜以激烈的方式来应对。这是俄罗斯人固有的思维逻辑与民族性格所决定的;第二,俄罗斯在欧美等西方国家的战略挤压下试图以军事手段反弹时西方国家趁机加大打压与孤立俄罗斯的力度,使俄罗斯的国际处境更加的窘迫与艰难,使俄罗斯的发展面临更大的困境;第三,在大国家之间的博弈中,前苏联与现在的俄罗斯总是偏爱使用军事力量来解决问题,用军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大国地位。在不掌握国际话语权的情况下,这种做法的代价太大,在给别人造成巨大伤害的同时伤及自己,所以俄罗斯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回旋空间越来越小。
2022年5月12日,芬兰总统、总理发表联合声明,正式宣布芬兰申请加入北约。芬兰成功加入北约军事集团将意味着芬兰彻底放弃了自己保持七十多年的世界永久中立国地位。在地缘环境极为复杂的欧洲,小国而言不掺和大国纷争而保持永久中立地位本来是能明哲保身的。但乌克兰战场带来严重的人员与财产损失吓瘫了俄罗斯周边一众小国,尤其是芬兰认为加入北约将加强芬兰的安全。作为北约成员国,芬兰将加强整个防务联盟,所以芬兰必须立即申请加入北约。芬兰与乌克兰至少有个相同之处,那就是都曾为俄罗斯的领土。芬兰在二战后奉行永久中立国地位是从苏芬战争中得到的血的教训。德国在欧洲对外扩张之际,苏联构建的“东方战线”从南部的黑海沿岸经过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延伸到北部的芬兰。芬兰边境线距离苏联第二大城市列宁格勒只有32公里,苏联认为这严重影响到列宁格勒的安全问题。苏芬战争初期苏军似乎不堪一击,主要是由于苏联军队尚未从“大清洗”中恢复元气。芬兰之所以战斗力这么强悍,一方面是苏芬战争爆发后,为了达到削弱苏联的目的,美英法等国不断向芬兰提供武器装备支持。瑞典帮助招募飞行员到芬兰参战,美英法等国操作控制国联,将苏联从国联除名。美英法等国已向芬兰变成对抗与削弱苏联的前沿基地,这与今天的乌克兰处境何其地相似。另一方面,除了获得大量的外部援助,芬兰人利用本土作战的优势,神出鬼没地袭击苏联人,使苏联付出高达37万人的伤亡代价。但战争后起芬兰兵源枯竭,弹尽粮绝,外援无望。英法答应出兵援助,但由于德国施压,瑞典、挪威拒绝英法军队过境。苏芬战争让芬兰损失了10%的耕地,五分之一的工业产值与12%的人口。希特勒则认为苏联大而不强,所以下定决心侵略苏联。苏德战争前期苏联将大量兵力与物资过于靠前部署,所以在德军闪电战的攻击下损失惨重。苏联军队的溃败,也让芬兰看到了机会,芬兰趁机发动“继续战争”,迅速夺回在苏芬战争中失去的领土,但没有再向苏联纵深挺近,但作为纳粹德国的仆从国还是遭到清算。俄罗斯对乌克兰开战后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还有北约的庇护,而芬兰却无大树可依。芬兰有永久中立国这个护身符,但永久中立国对于大国而言不堪一击。所以,看到乌克兰的现实遭遇后,芬兰急着加入北约就不难理解了。乌克兰作为俄罗斯的邻国,想要加入北约,结果遭到俄罗斯的军事入侵,那么作为俄罗斯邻国的芬兰要加入北约,俄罗斯又如何应对呢?芬兰会成为第二个乌克兰吗?俄罗斯外交部表示,北约通过吸纳芬兰的方式有意继续沿俄罗斯边境扩大,在北翼对莫斯科构成军事威胁。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也警告称,芬兰加入北约将导致俄罗斯制定安全保障措施。俄常驻联合国第一副代表波利扬斯基更认为一旦芬兰加入北约就会引发俄方采取通常针对北约成员国的若干“镜像”措施。如果北约部队部署到芬兰,芬兰将会成为可能打击的目标,就像俄罗斯成为北约成员国打击的目标一样。从上述俄方的表态来看,一旦芬兰加入北约,俄方将在双方的边境地区增加防御力量,但并不会采取像在乌克兰一样的军事行动。毕竟俄方现在有乌克兰战事拖累,更不可能开辟第二战场,所以芬兰不会变成第二个乌克兰。但随着俄罗斯与北约冲突风险的增加,一旦双方爆发直接的军事冲突,那么与俄罗斯接壤的芬兰就有可能最先成为炮灰。当然,俄罗斯与北约的军事冲突可能不是简单的常规战争,因为常规实力而言俄罗斯很难占便宜,而核武器有可能是普京决心同归于尽的撒手锏。
2022年北约峰会闭幕后芬兰或将很快加入北约,芬兰高级军事长官释放重大挑衅言论,普京选择把丑话说在前头,加入北约尚可容忍,但若做了这件事则俄罗斯就有可能动用核武器。得悉加入北约有戏,芬兰国防军总司令基维宁叫嚣,芬兰已做好让俄罗斯吃尽苦头的准备。普京明确表示,芬芬兰加入北约,俄罗斯不反对,但倘若部署军队或军事基础设施,俄罗斯必将采取报复措施。不只是现在,芬兰闹着加入北约,俄罗斯则有高官发出警告。如果北约军事设施扩张到芬兰,俄罗斯会如何反应?乌克兰是紧靠俄罗斯腹地,一旦加入北约,俄罗斯就会被北约牢牢牵制住,稍有动弹其核心区域就会遭到巨大打击,所以普京对乌克兰加入北约反映强烈。但芬兰紧靠俄罗斯的不冻港摩尔曼斯克与卡累利阿共和国,其威胁除了对圣彼得堡外,剩下的地区都不是俄罗斯的关键区域,而且芬兰不具备乌克兰的条件,乌克兰周边有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与罗马尼亚等北约成员国直接为其输送大量武器装备。芬兰周边却没有,更不用提芬兰的地理位置与地形都非常特殊,气候寒冷不适合北约军队作战,反倒是很适合俄军挥洒,又不具备乌克兰的战略纵深,俄军真大规模打击芬兰,芬兰是很难顶得住的。苏芬战争期间芬兰让苏联吃尽了苦头的,但也正是因为苏芬战争,芬兰再也很难重现同样的壮举。首先是苏芬战争之前,卡累利阿共和国是芬兰的领土,而芬兰当时的战略纵深远胜过今天,苏联对芬兰的战略部署难以展开,只能通过摩尔曼斯克与列宁格勒州对芬兰发起进攻。但经过苏芬战争与二战,苏联控制了卡累利阿,如今卡累利阿又成为俄罗斯的自治共和国。这也是冷战期间北约不纳入瑞典与苏联不纳入芬兰,而是任由两国保持中立的原因之一,因为冷战期间北约与苏联矛盾过于尖锐,于是不约而同地在北欧建立一个缓冲区,以避免矛盾进一步扩大。而且,苏联把芬兰扒的底朝天,有了卡累利阿,无论苏联还是俄罗斯都根本不怕芬兰对自己产生战略威胁,所以此后芬兰的战略地位在北约眼里变得非常薄弱了。正是基于这一点,普京深知芬兰要加入北约只不过是北约方面为了掩盖俄乌战争中的重大挫折而强行使出的障眼法,芬兰加入北约对北约围堵俄罗斯没有直接好处,反而莫名其妙的在俄罗斯面前暴露了一个薄弱点。未来如果与俄罗斯的矛盾持续升温,北约必定会把大量战略资源倾斜到芬兰一侧,给北约带来极大的压力。所以,普京才会强调,只要北约不在芬兰搞军事部署,俄罗斯就不会有反应。就是因为一旦芬兰有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那么俄罗斯才会真的陷入险境,所以丑话说在前头。如此一来,北约就有可能不得不面对俄罗斯发动的核大战了。
如果说乌克兰加入北约就像一把手枪顶住了俄罗斯的胸部,那么芬兰加入北约就像一支猎枪顶住了俄罗斯的脑袋。在前苏联与俄罗斯的阴影下,芬兰一直战战兢兢地度过了七十年的时光,他们与苏/俄之间其实早有历史积怨。芬兰在之前的七十年里不加入北约无非是两点原因:一是单纯的害怕会刺激到苏/俄,担心哪天被苏军/俄军来一次全面武装突袭(比如乌克兰这个案例)。二是不想成为冷战中任何一方的炮灰,害怕自己选边站后会在北约与华约随时爆发的全面大战中灰飞烟灭。俄乌战争打成现在这个烂摊子,芬兰加入北约的时机成熟了。芬兰加入北约的动机为以下四点:第一,俄乌战争爆发后芬兰恐俄舆论高涨;第二,北约的保护确实有用;第三,俄军的虚弱让芬兰增加了信心;第四,俄乌战争极大地损害了芬兰与俄罗斯的互信。俄罗斯政府此时此刻所面临的局面,无疑是十分严峻的。俄罗斯如何突破当前的险局?从短期来看,快速解决掉当前在乌克兰的战局,无疑是首要之选,俄军在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俄国外交官在其他地方更不可能拿到。斯大林指挥的那场苏芬战争,过程很难看,但最终结果对苏联来说还是能接受的,至少苏联获得了领土上的收益,并且一战把芬兰打服了七十多年,现在普京面临的局面也多少有些类似,只要俄军可在未来歼灭乌军主力,巩固住已到手的地区,那么也算对得起在其他领域付出的代价了。从中期来看,这次俄乌之战,暴露了许许多多俄军自身建设上的问题,俄罗斯必须对这场战争深入反思而发动刮骨疗毒式军改,起码得在俄军内部来一次大规模的“肃反”,撤换一批不称职的高级军官,深刻调整一下建军思路,才能保证自己在下一次战争当中不再吃这么大的亏了,才能让自己再次有一支强大的现代化军队。还是拿苏芬战争举例子,苏芬战争期间苏军吃了大亏,但也从那场战争当中积累了足够的作战经验,从而在之后更大规模的对德战争当中的冬季取得了更多的优势。从长期来看,俄罗斯想要走出困境则必须“治本”。因为俄乌战争,俄罗斯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是不会恢复了。西方国家掌握着三个必须正视的三大优势:一是科学技术上的领先优势,迄今为止,西方发达国家集团仍旧掌握着人类科学上的制高点,大量的关键技术与前沿科技都还掌握在西方手里;二是经济实力上的体量优势,无论是算GDP,还是看消费能力,西方发达国家仍旧是最重要的消费市场;三是舆论场上的绝对优势,这个无需多言,西方的话语霸权至今是无法撼动的。俄罗斯在西方那里因制裁遭遇的损失是非常严重的,而这些损失,只有在与中国更高层次的合作当中,才有可能获得弥补。对于俄罗斯来说,如何进一步真正深化与中国的全面合作,将是一个必须早日做出的决策。民族心态使然,俄罗斯之前对西方合作的积极性其实是高于对中国的,对在俄罗斯的中国企业,俄政府也始终保持着一定的特殊戒备。俄乌战争陷入胶着后俄罗斯不得不以新的眼光重新看向中国,但对外关系的重大调整顶多算得上助力俄罗斯走出低谷的开胃菜,俄罗斯内部的锐意改革才是普京重振雄风的关键。纵观俄罗斯的历史,经常出现对外战争失败后,通过内部重大变革而“触底反弹”重新崛起的案例。俄乌战争陷入胶着后俄罗斯势必痛定思痛,通过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重新焕发俄罗斯社会的经济活力,扭转人才外流的危险局面,摆脱自己资源出口型国家的经济底色才是俄罗斯凤凰涅槃而对西方国家反败为胜的关键。
“知乎”网站有一问:芬兰、瑞典考虑加入北约,俄罗斯不满并威胁说要在边境部署核武器,那么俄芬会发生像苏芬战争那样的冲突吗?“知乎用户”答:俄前总统梅德韦杰夫(现任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说,如果芬兰加入北约,俄罗斯将不得不加强接近芬兰边境的军事力量并部署核武器,俄罗斯与芬兰再次发生像1939年苏芬战争那样的冲突是有可能的。当年苏联对芬兰贸然动用武力,国联(联合国前身)邀请苏联派代表到日内瓦谈判,苏联置之不理,所以苏在国际上陷入了被孤立的境地。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对苏联的贸易实行“道义上的禁运”,国联则召开非常会议开除了苏联的盟籍。还有一万多名外国志愿军帮助芬兰作战。英、法、美等西方大国,对芬兰援助武器,还打算派远征军去芬兰作战,这与当前的俄乌战争何其相似!但现在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远超当年,西方对乌克兰的援助力度越来越大,既有经济援助又有大量的武器装备援助,让俄军吃了不少苦头。就苏芬战争的结果来看,苏联割占了芬兰不少领土,但并没能阻止后来德军的入侵。并且,苏德战争爆发后,芬兰还被德国拉了过去,一起攻击苏联。苏联发动苏芬战争是出于战略安全的考虑,但最终并没有达成想要的效果。如果芬兰真的加入了北约,俄罗斯会对芬兰动手吗?这还是有可能的。如果俄罗斯与芬兰开战,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很有可能插手,一旦战争态势扩大而失控,第三次世界大战就可能爆发。这是一种最坏的可能,但并不是不会发生。“傻瓜乐力”答:如果坐实,看来被国际政治家推崇的“芬兰模式”要被芬兰人自己否定;也出乎普京出兵乌克兰意外:俄罗斯按下葫芦起了瓢。但即便芬兰加入北约也不会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因为美国不会为芬兰打仗;中国也不愿卷入战争;可能的是局部战争或欧洲动乱加剧。基幸格曾警告美国“不要过分招惹刺激俄罗斯”,历史渊源之一就是“芬兰模式”,意指一个国家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不挑战更强大邻国。多年来好多欧美政治家把芬兰在冷战期间对苏联的政策作为国际关系典型范例。早年芬兰总统吉科宁也曾经在自传中说:芬兰奉行的是预防性外交政策,其基本任务是在本国的生存安全与地缘政治环境主导利益之间做出协调……尤其对于弱国而言,我们对自己立场所产生的影响不抱幻想。对我们而言,至关重要的是能对国家未来的军事或政治发展所倚仗的不同因素有及时且正确的力量感知……经验还告诉我们,一个小国丝毫没有把外交政策与情感混为一谈的余地,一项切合实际的外交政策应基于对国际政治关键要素的认知,这些要素包括国家利益及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影响。“江胡悠”答: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世界大战,又战什么。如果是指全面的热战,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确没有发生。如果是指改变世界政治版图,第三次世界大战早已发生。冷战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冷战期间,发生过各种经济战,导致全球不断经济动荡;发生过病毒战、基因战、生物战等,全球病毒泛滥,疫情蔓延;全球很多区域都发生过局部热战与变化,如东欧垮台,苏联解体,世界政治版图全面改变。俄罗斯如何打击芬兰都不会引发全面的世界热战,芬兰并不重要,无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应。引发全面热战的唯一可能性是美国本土遭到俄罗斯核攻击,但那一定是世界末日。
苏芬战争其实有两次,准确地说则是一次战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苏联轻敌而损失惨重,第二阶段苏联调整战术取得胜利。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忧。俄罗斯从来没有忘记过战争,一直在历练军队。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参加的战争著名的有两次车臣战争、叙利亚战争、俄乌战争。国家军事实力怎么样,不是说一纸排名就是真正的实力,国际排名也虚虚假假,二战前法国号称欧洲大陆最强的陆军,后来在实战中也不过如此,成为至今最大的笑话。真正检验国家军事实力的是实战,在实战中找出不足,加以改进,才有可能在未来的战争中占据优势。俄罗斯的战斗基因是骨子里就有的,从莫斯科公国反抗金帐汗国,直到完全吞并金帐汗国的全部领土开始,俄罗斯就继承了战斗民族的好战基因,拿破仑兵败莫斯科,二战德国在苏联惨败被反击到柏林城下,俄罗斯被贴上了战斗民族的标签。但真正的战斗民族是不会把好战挂在嘴上的,俄罗斯民族的确强悍,但在历史上并不是百战不殆。比如沙俄与清朝康熙时期的战争,清朝就打败过沙俄,后来清朝衰落后,沙俄才趁机抢占领土。在欧洲,俄罗斯也没有保持一直不败,拿破仑时期的三皇会战,俄罗斯与奥地利联手都被拿破仑打败了;德国的巴巴罗萨行动中,德国闪击苏联,刚开始苏联就惨败了。但这些都是大国与俄罗斯的战争,有一个小国,也在历史上打败过苏联,这就是芬兰。芬兰是俄罗斯的邻国,与俄罗斯有领土纠纷,历来邻国之间最容易擦枪走火,领土纠纷太多,如果相处的和谐就搁置争议,如果相处的不好,那就爆发战争。苏芬战争的结局肯定是苏联的胜利,这一点毫无争议。后来德国入侵苏联,芬兰加入德国阵营,夺回被苏联抢占的领土,但苏德战争中苏联胜利了,二战结束后,苏联又从芬兰手中夺回了领土,卡累利阿成了苏联的领土,芬兰成为中立国,芬兰模式成了小国臣服大国的和平典范,保证了苏联边境的安全。苏芬战争的结局明显是苏联取得了胜利,无论从战果还是从战略上来看。但为什么有人说苏芬战争苏联失败了呢?这是从战争的过程来说,苏联在轻敌的情况下发动对芬兰的攻击,造成苏联的损失惨重,甚至有资料显示苏联红军在芬兰损失百万。但如果说这就是失败,那历史上就没有任何叫做胜利的战争了,最有利的证据就是秦赵长平之战了。秦国与赵国在长平一战,赵国被坑杀40万,秦国损失兵力也将近一半,属于惨胜,但惨胜也是胜利啊。一场战争的胜利要看结果与战略价值,长平之战削弱了赵国,让秦国统一六国再也没有了强大的阻力,这就是战略价值。同样,苏芬战争让芬兰中立,从此以后苏联再也没有了北部的安全威胁,这就是胜利。苏德战争,苏联用死伤近4000万人的代价换来了胜利,这也是胜利,如果像法国那样,不用抵抗,直接投降德国,这样就没有几千万的死亡代价了,这就是胜利了?但如果苏联投降德国,德国人像欧洲人在北美洲对印第安人那样采取灭绝人种的政策怎么办,可惜,历史没有如果,苏联用惨胜换来了胜利。从古至今,哪一场战争不是惨烈的呢?苏芬战争中苏联在第一阶段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仓促出兵,准备不足。开战前,苏联以为芬兰是个小国,国力不强,军力薄弱,政府不得人心,苏联一旦出兵,芬兰肯定会响应,迅速投降苏联。但令苏联没想到的是,就连芬兰国内的社会主义者都没有欢迎苏联红军,而是与芬兰站在一起共同抵抗苏联。第二,指挥不力,协同不灵。苏联在经过国内的大清洗运动,大量优秀的军事将领被枪杀,许多新上任的将领对芬兰的地理环境都没有摸清楚,缺少实战经验,在作战中判断失误,举措缓慢。在第二阶段,苏联调整了战术,重新部署,经过一个月就取得了胜利,苏联毕竟是大国,芬兰是小国,大国与小国的战争结局罕有意外。总之,俄乌战争跟苏芬战争既有不同也有共性。由于轻敌,苏联在战争的第一阶段损失惨重,但在实战中总结教训后重新部署就有了一系列战果。两次车臣战争就是最好的例子,俄乌战争的结局也就不言而喻了。
苏芬战争让希特勒觉得苏联只不过是一座破房子,但没想到这座破房子里还有钢板。更让人预料不到的是,制定《巴巴罗萨》计划的保鲁斯上将本人在入侵苏联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被俘。当年斯大林认为芬兰边境威胁到了苏联第二大城列宁格勒的安全,再就是芬兰政府对外政策存在反苏态势,而且芬兰与德国关系密切,苏联认为芬兰政府会成为德国入侵本国的帮凶。苏联与芬兰在1939年春举行了数次秘密谈判。苏联要求芬兰将其部分领土让给苏联,而苏联愿把奥涅加湖西北两倍于芬兰所割让地区的领土交给芬兰。芬兰的拒绝在苏联意料之中,斯大林认为可直接通过军事行动并吞芬兰而恢复以往俄属芬兰的地位。二战爆发后斯大林意识到芬兰问题不能再拖延了,于是放弃了新的谈判。苏芬战争以苏联惨胜告终,对苏联虎视眈眈的希特勒认为苏联不过是一只虚弱不堪的纸老虎。苏联为何惨胜?苏联国防部高层过于乐观,最初以为只需22天左右就是可达到预期目的。苏联总总参谋部最初投入的部队只有列宁格勒军区,准备的军需物资与弹药不过是一个月的当量。苏芬的战争发生在冬季,这对苏联机械化部队限制性很大,对于苏联的进攻战斗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还有,经过“大清洗”,苏军指挥官实战经验不足。而且作战部没有制定出详细作战计划,所以说,苏联惨胜并不冤枉。苏芬战争历时近三个半月,战后苏联国防部开始全面总结与弥补不足。苏联国防部提交总结表明,苏联红军惨胜的关键是过于轻敌了,自身骄傲自大而总参谋部又没有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最要命的是“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次战争的困难”,有速战速决的战略自负却没有做好长期战争的准备。苏联国防部也不得不承认的是,苏军各级指挥员组织、尤其是中下级指挥能力低下。其水平过于僵化。苏联的总结很深刻,但为时已晚,苏芬战争仅过了一年后德国就全面入侵苏联了,战争初期苏联损失惨重。为了保证自身的安全,苏联无视中小国家的民族利益,把本国的边界向外扩张,严重侵犯国际法而破坏他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斯大林践踏国际公认的公平正义原则而得不偿失的教训值得普京引以为戒。
对比俄乌战争与苏芬战争或许就能得出俄罗斯能否会像苏芬战争期间的苏联那样惨胜乌克兰:第一,产生的原因差不多:苏联或俄罗斯感觉有威胁,就出手了。第二,前苏联的主体是俄罗斯,但今天的俄罗斯在世界的地位与实力肯定不及当年的前苏联。不管是地盘、人口还是其他。第三,当年国际联盟将苏联的行动视为非法侵略,所以将该国除名。而今天的联合国在会议上以141:5通过了涉及乌克兰的决议。是不是又非常像?当年的国际联盟只有几十个国家,如今的联合国大家庭已覆盖了整个世界,是当年的苏联压力大还是今天俄罗斯的压力更大?第四,俄罗斯的经济实力已今非昔比。如今的俄罗斯加上支持他的四个小国的经济总量与我国的经济大省广东省差不多,注意是五个国家加一起还不如我国的广东省!现在打仗越来越烧钱,从古至今都需要这个。第五,如今的全球化程度也不是八十年前了,俄罗斯所受到的制裁压力前所未有。在全球化的世界,俄罗斯很难独善其身。第六,如今的战争不光是飞机坦克的战争,还是信息战技术战,俄罗斯很显然在信息战技术战方面已在世界范围内没有优势了。第七,芬兰是小国,而乌克兰是中型国家。乌克兰是除俄罗斯之外欧洲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芬兰领土面积在欧洲不算小,但因处于高纬度寒冷地区人口只有552万,而乌克兰却有4158万人。倒退八十年比较,基本情况也差不多。说白了芬兰只是个小国,而乌克兰放世界都是一个中型国家。第八,现在俄罗斯有核武器,而当年的俄国没有。这也许是普京最大的后手,但核武器是谁想用就能用的吗?
展望俄乌战争,乌克兰最终恐怕还得付出战争胜利基础上的割地代价,或是一场有力的反击会出现,然后双方达成最终妥协,为这次战争画下句号。基于俄罗斯拥核地位,以及美国的战略判断上,俄罗斯已立于不败之地。请注意,这是是战略层面的不败,而不败不等于自己的必胜,尤其是在军事层面,目前的最佳可能也不过是持平。但战胜并不意味着能获得战后更好的和平,战胜不等于战略胜利,这方面最好的例子就是项羽、拿破仑,包括德国。他们都面临了最后一战的战败,但单打独斗方面,他们并没有呈现真正的失败,他们败于战略层面的联盟战争,越胜利,别人越恐惧,敌人越多,最终陷入被围殴的泥沼。难道俄罗斯目前没有被围攻?直到今天,与俄罗斯直接冲突的依旧是乌克兰,欧盟北约美国依然是基于间接参与。这场战争无论结果如何,有一个事实我们不得不承认,那就是美国在外交层面截止目前依旧是世界霸主。美国的综合国力确实在相对衰落,但并不是呈现绝对属性。且不说其是否可能迈入霸权2.0时代,其霸权的衰落周期将很有可能延续整个21世纪。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想要加速美国霸权瓦解,各大中等强国都需要一个类似当年的瑞典对抗哈布斯堡,德国颠覆大英帝国一样,有个新的古斯塔夫、新的威廉二世、新的希特勒,去与霸主两败俱伤,替其他中等强国崛起扫平阻碍。这些中等强国不仅仅是中、印、俄等国,还包括美国阵营内部的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在美国依旧强势的今天,对各大中等强国最大的考验就是如何搞好对美关系,让其他强国吸引美国炮火,自己躲到边缘乃至美国的阵营内部,坐收渔翁之利。去掉已在美国阵营内部的中等强国,中俄印就面临一场战略竞争,印度是有较强独立性的美国合作伙伴,俄罗斯则在特朗普执政期间就已有合作的可能,而俄乌战争的持续让俄罗斯至少看起来很虚弱,这反而提供一种外交上的机遇,那就是在中俄印竞争当美国次要对手的博弈中占据了先机。包括这场战争中印度的所作所为引发了美国的忌惮。乌克兰并非美国的核心利益,而且正如布热津斯基《大棋局》所说的,没了乌克兰在第一线,美国还有个备胎波兰。美国很有可能集中精力于印太,专注于中国、印度、日本、澳大利亚诸国。这也埋下了俄罗斯与德国的战略自由度的伏笔。如果俄乌最终达成妥协,俄罗斯也不再是美国的首要目标,如果俄罗斯大败,面临新一轮内政瓦解的危机,一个真正衰落的俄罗斯也是最有利于俄罗斯周边国家,例如波兰、日本、中国等,美国也获取不了最大的利益。如果回看历史,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俄罗斯顺势吞并大量中国北部领土,获得太平洋出海口及半个黑龙江谷地后大英帝国就意识到中国不能继续乱,乃至政治崩溃,否则俄罗斯将覆盖黄河以北,乘机南下。由此对中国外交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包括支持清政府而不是太平天国。所谓洋务运动,各种资金,技术等的获取,如果没有大英帝国的帮助与默许,怎么可能开启?包括北洋水师的关键人物郎威里是基于其对英俄大博弈的担忧而毛遂自荐,而英国皇家海军军校对中国留学生敞开了大门,同时期的东乡平八郎在何处留学?英国一家不出名的海事学校,厚此薄彼若此。美国希望出现一个瓦解的俄罗斯吗?恐怕不会。由此外交层面俄罗斯有了一张强大的王牌,那就是扫开美俄因为乌克兰问题发生摩擦的表面现象,美俄有新一轮握手的极大可能。俄罗斯每次遇到挫折后都会有强力人物的改革与探索,尤其是俄瑞战争后彼得一世的改革、一战崩溃后的苏俄在列宁敢于签署布列斯特和约后辈斯大林手上浴火重生;克里米亚战败后在亚历山大二世及维特伯爵的努力下,俄罗斯构建了新的一套大战略,利用第二次鸦片战争控制中国大量远东领土,废除农奴制,鼓励向远东移民,发展西伯利亚大铁路,向英国边长莫及的太平洋扩张(美国西进,俄国东进,会师太平洋);苏联解体后,在普京的带领下,利用小布什反恐,俄罗斯得到美国默许击败车臣,并顺势肢解格鲁吉亚,控制克里米亚,出兵叙利亚。俄乌战争陷入胶着后俄罗斯的弱势表现势必削弱自小布什以来对俄关系新一轮反俄思潮,等于给了俄罗斯未来卷土重来的新的机遇。美国的精力必然更加集中于印太,而欧盟内部的德国未必不会有新的想法,德俄关系有必要进一步探讨。乌克兰与波罗的海国家、波兰的报团取暖是否会导致德俄新一轮的秘密接近,值得注意。关键是中国将何去何从?如果俄罗斯今年底发动新一轮攻势,我们将如何反应,我们是否需要推迟美俄的战略接近?过快的结束俄乌战争对我们是否有利?我们可否在德俄之间埋下某种伏笔?如何构建新的中美关系?俄罗斯会否利用本国弱势时期的恐惧感,依托其认知文化战推动我们的过激民族情绪以进一步绷紧中美关系?如果俄罗斯出现大的失败而引发内部问题,我们如何基于中俄友谊帮助维护俄罗斯远东和平?我们能否避免日本当年出兵西伯利亚的错误?无论会否有新的华盛顿体系来约束我们?我们能否依托经济文化移民来强化对俄罗斯远东的影响力?下一轮的敌友需要认真思辨,即便俄罗斯战败也依然会继续对大国博弈的棋局产生巨大影响力,针对俄美新一轮外交的可能性我们要有预案!正如当年日俄战争后俄日两国签署四次密约,互相承认势力范围,阻碍英美资本进入东北,日俄战争之后英俄两国也达成和解而为一战埋下了致命的伏笔。
拜登针对普京的终极目标是进一步肢解俄罗斯,但苏东剧变后亲西方的戈尔巴乔夫还能去西方国家养老,未来的乌克兰若想像当年的阿富汗拖垮苏联那样则极有可能不得不承担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战导火索的狠角色。普京未必会主动挑起核大战,但基于其对俄罗斯政局的控制力及其败于乌克兰的养老之忧,指望扩大战场拉其他大国下水而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战导火索以扭转战局却很正常。中国要有被拖下水的全面准备,无论被拖入的程度与两次世界大战相比是深是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