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国特色经济 究竟得的什么病?
要治好一个人、一个社会、一国经济的病。首先是确切的诊断;其次是精准的药方。
以笔者几十年的实践、经历、经验、教训,总结目前祖国:
人得的是“精神病”:被“金钱压倒一切”,弄得急功近利、浮躁狂热,甚至要钱不要命,成了金钱的奴隶。
社会得的是“信仰病”:姓钱不姓德,姓资不姓社。信权不信民,当官不为民。信财不信法,信己不信国。信关系不信组织。
经济得的是“心脏病”:不靠中华依赖“三外”;靠“在中国制造”不靠“中国制造”;靠“洋品牌”不靠“中国心”。
看病,关键是确诊。毛病看错了,药方肯定开错了。轻者是——不仅看不好病,而且造成其他毛病。重者是——不仅看不好病,而且会“治死人”的。
中国特色经济,究竟得的是什么病?——无疑是缺乏“中国心”病。
1、缺乏中华民族自己的工农实体经济企业。
2、缺乏中华民族自己的著名品牌。
3、缺乏中华民族自己的“核心技术”。
4、缺乏内需动力。
——归根结底,中国经济缺乏“中国心”。中国官员缺乏“为人民服务”心。
中国特色经济,根本不是什么“供给侧”的病。
供给是什么?说穿了就是生产出“有效供给”。
在中国制造,加上中国制造,难道缺乏“有效供给”吗?如果说缺乏有效供给,为啥还有大量的“产能过剩”和“库存产品”呢?
产能过剩和库存产品,只能证明:生产供给“过多”了。譬如:粗钢、水泥、山寨产品、中低档产品生产供给过“度”了。所以要“去产能、去库存”。
而真正“高科技含量”的、“中国心”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产品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了。人民群众被长期制度性安排“最低工资标准”,根本没有内需动力。
高科技含量产品——就是具有自己“核心技术”的产品。
中国产品——没有“中国心”,中国人喜欢吗?中国人“去瑞士买手表、去德国买机械、去美国德国法国日本买汽车、去法国买时装、去泰国买水果、去美国韩国买手机、去日本买马桶盖、等等”,就是最有力的“佐证”。
中国千年文明的“丝绸纺织品呢?中国的茶叶呢?中国的陶瓷呢?中国的自行车呢?中国的刺绣呢?中国的制造呢?中国的产品呢?中国的核心技术呢?中国心呢?中国的品牌呢?”
——究竟“哪儿去了”?
——多被37年的“特色改革开放”“出让贱卖、改公为私、化公为私”去掉了!多被中外私人资本家和权贵精英“暴利”去了!
中国产品,没有了中国制造;中国产品没有了“中国心”;中国经济没有了中国内需。中国经济还“发展”个屁啊!!!
老常态、新常态“发展经济”的“口号、名词”一箩又一筐。却37年中国特色经济“每况愈下”。
中国特色经济毛病看错了,药方开错了。能治好特色经济病吗?
——只能越治越糟糕。如果坚持“中国经济去中国心”不变,中国特色经济必死无疑!!!
——这,就是笔者(公有制企业工作者)“逆耳”的忠告!!!
(二) 服务业超过一二产业,是好的很还是糟的很?
据国家统计部门报: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服务业增加值272890亿元,同比增长7.6%,占GDP比重52.8%,比第二产业高出13.3个百分点;服务业增长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5%。
我国服务业GDP超过一二产业GDP总和,究竟是好的很还是糟的很?按理一定分歧特别大。可是,在当前我国却几乎一边倒的——好的很。不知道是中国特色“经济学家”装聋作哑呢,还是国家有意为之?这,恰恰就是最大的问题所在。
笔者只是一个最基层的微观经济工作者。对“如此不正常的‘经济态’,却被国家主流经济家们评判为‘经济转型升级’的伟大政绩,好的很”不敢苟同。主要理由如下:
1、当前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农业实体经济的总和却不如一个服务业。潜在的隐患和危机“四伏”。
大家知道,真正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是“工农业实体经济”。服务业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并不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一二产业总和不如三产服务业。这,简直不可想象。
这,只能表明:服务业一派兴旺、虚拟经济空前繁忙、收取服务费的争先恐后。
而实体经济——不堪重负、步履维艰、日益萎缩、甚至不少走向关门打烊。
2、服务业一枝独秀的市场,必定是投机炒卖、物价高涨、渐入通胀、一派虚假繁荣。
钱到钱的,投机买卖、炒呀炒买啊卖。“带血、带水、帯黑”的GDP上去了。民生的实际“含金量”下来了。如:电商的商品竟然37%多不合格。
3、竭力鼓吹“服务业超过一二产业”是转型升级的“辉煌”政绩,不是彻底外行、就是恶意破坏中国经济。
在一个“发展中国家”,大肆鼓吹此种论调,是三脱离的三门官员也许还可“救药”;若是恶意的家伙,故意为之,则应“千刀万剐”。
缺乏或者没有工农实体经济创造的物质财富商品,你服务业“服务”个屁啊。无非是大肆“金钱游戏”,作弄和坑害中国善良的老百姓。“房天价、药你死、蒜你狠、葁你军、豆你玩、米你钱、猪你口、棉你心、等等等”统统卷土重来。将中国城乡市场“搅”的人仰马翻。
正如“无数公有资产”被一夜“暴利”一样。中外私人商人、权贵精英“金钱游戏”,赚钱赚的盆满钵满;而最广大人民群众,最低工资缩水缩水再缩水,通胀后“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
4、“新业态”超过工农实体经济,比“硬投入”40000亿还要“狠”。将会弄的广大劳动人民失业或者吃饭也成问题。
没有中华民族农业工业的做大做强,劳动人民去哪儿就业?总不能13亿人,都在高楼深院里对着“电脑”都赚钱。服务啊服务、赚钱呀赚钱,究竟去赚“谁”的钱?工人农民一旦大批失业。——则不是什么经济问题了。
中国经济领导、中国经济学家们:发展中国家,究竟把什么产业摆在主要位子?——敬请考虑清楚!
农业工业的连年萎缩——凭什么去实现“全面小康”?
发展中国家服务业超过工农实体经济——只能让最广大百姓去“喝汤”和“西北风”。
(三)
高房价,压垮了工农实体经济
中国房地产业,现在实际进入了不死不活期。若按照客观经济规律降房价,则次贷危机;如任其房价继续攀升,即压抑得工农实体企业经济步履维艰不进则退。
笔者简析如下:
1、 高房价,与百姓实际收入严重背离。全面压抑了社会消费,直接阻碍了中国经济的正常发展。
2、 高房价,全面推高了工农实体企业经济的运行成本。直接造成了工农实体经济徘徊不前甚至每况愈下。
3、 高房价,营造了发展中中国第三产业超越了一二产业的总和,导致全社会投机炒卖经济愈演愈烈。严重破坏了三业平衡发展。
4、 高房价,导致银行的流动性多偏向了房地产业。造成房价一旦下跌,引发银行巨大风险。甚至直接引发全社会金融危机。
5、 高房价,如果一旦跌价,购房者多会起来所谓个人“维权”,直接就是社会不稳定的定导火索。
正是主要由于上述5方面直接原因。迫使决策者左右为难——
按客观经济规律降房价吧,银行、房地产商和购房者三不答应要维权。
若任其高房价继续攀升吧,工农实体企业经济压力山大每况愈下。
所以,各地政府——络绎不绝的出台——前后矛盾的、奇葩更奇葩的调控政策。
一会儿发放“购房补贴”,刺激购房。一会儿限购,控制购房。一会儿迫使群众“排队离婚”;一会儿制造紧张气氛“摇号购房”。
综上所述,中国房地产——上下不适、左右为难,全面陷入“僵尸”期。
笔者建议:
1、是病总得治。小病不治酿大病。泡沫不破,实业不兴。该破的尽快破;该立的必须立。不破不立。僵在哪儿,永无出路。
2、各级人民政府,必须确保刚需的住房。确保一户一套。凡是改善型和投机性质的购房,必须果断的不贷款,并且立即实行“八级累进房产税”。即一户购买第8套房,房产税是房价的100%。断然刹住炒房风。
3、房地产发展必须遵循“供需相对平衡”的原则。并且作为考核各级政府官员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供地、建房失衡的,必须严格问责追责。
4、中国房地产已经成为威胁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定时炸弹。如果久拖不决,必然会在莺歌燕舞中爆发。故意掩盖包装问题,就是对祖国和人民的犯罪。绝不是危言耸听。
5、笔者坚持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必须实行基本住房和商品房分类区别的房地产政策。基本住房找“市长”;商品房找“市场”。基本住房房价贷款双优惠;商品房由市场定价原则不贷款。
说不说是笔者的良心。采不采是上级的权力。
(四) “夜间经济”,哗众取宠2019-10-11 09:04:35来源:红歌会网 作者:钱伟品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本该是踏踏实实、真真切切的发展工农业实体经济为主体。
但是,中国特色“特色”多。发展经济“摸”错了路。不去实实在在的发展工农实体经济制造业,而是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发展所谓的新业态。
目前我国工农业生产的经常态产品质量2-8成不合格,新业态的服务业一定也好不到哪儿去。譬如:
所谓的共享单车——全国大中小城市的共享自行车,横七竖八的到处扔,大煞风景。特色金融理财新产品——结果坑害了万万千善良的老百姓。投机炒卖房地产——压跨了民族工农实体经济企业千千万?! 、、、、、、
今天《人民网》头版通栏标题——中国为什么要发展夜间经济
意在扩大内需,增加消费——促进经济。
笔者(厂长出身)不仅要诘问:发展经济为啥不把重点摆在——中华民族工农业实体经济上?而是要放在夜间经济上?!
“夜间经济”明摆着的弊端是——
吃喝——不利于中国人民的健康。健康的饮食是,早吃好中吃饱夜吃少。你夜里大吃大喝不是故意破坏人民群众的健康吗?
玩乐——夜间市场过度过晚,必定直接影响到市民休息和明天上班。
夜市——过度,必将耗费大量的电能。违背“绿色发展”原则。
夜生活——容易洞开“黄赌毒黑嫖”五毒俱全的方便之门。
国家各级监管官员,上班期间多监管不到位。对夜间经济的监管则可想而知。没有监管的市场经济,必将是失控的——乱象。
因此笔者明确建议:
1、全国大中小城市,夜市所谓的夜间经济——必须适可而止(适度)。
2、各地各级领导,重点必须把中华民族的农业工业实体经济真正搞上去。
3、敬请“三脱离教育”出来的“三门官员”,发展经济、建设社会绝不能“本末倒置”——务实!务实!!再务实!!!
只要实体经济发达了,服务业不兴旺也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