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宋庆龄故居馆藏文物中,有着这样一份手稿——《追念毛主席》。
手稿全文如下:
伟大的马列主义导师毛泽东同志自从推翻了奴役性的教条主义以后就当选为中国共产党主席。国共谈判时期,我在重庆初次和他会见,就感到他不但是一党的领袖,并且是全国人民的导师,他思想敏锐,识见远大,令人钦佩。
那年我访问印度尼西亚回国后,毛主席邀我聚餐,我们谈话,这次谈得更为亲切,那时他就谈起了睦邻反霸的意见。
我在上海时毛主席亦曾访谈。和毛主席的几次见面和谈话,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回忆起来,他是一位目光远大、举世无双的领袖和导师。他是伟大事业的引路人,而朱总司令和周总理是伟大事业的得力助手。
宋庆龄 1977年12月
细心的网友一定会纳闷:宋庆龄先生的这份手稿成于1977年12月,此时离毛主席逝世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为什么她在此时才写下这篇文章呢?
且看宋庆龄先生与朋友的书信:
1976年11月3日,她在致爱泼斯坦的信中说到:“我迟迟没有动笔,是因为我有很长一段时间心情很不好,听到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因毛主席的逝世又无力回天——光是这件事情已足以使人难以承受。我们的主席的一生,在实质上是这一伟大时代革命斗争的历史长卷。正如他自己所说,‘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实际上是他的墓志铭。”
1977年2月19日,她致函汉斯•米勒的女儿米密写道:“在遭遇一年内失去三个最好的朋友的极度悲痛经历后,我的健康情况急剧恶化。”
1977年2月21日,她致信汉斯•米勒说:“我们都知道人不能永生,但在一年中失去我的三个好朋友,真使我受不了!”
1977年3月12日,她致函美籍友人杨孟东谈到:“一年之内失去三个极好的朋友是巨大的悲痛,毛主席、周恩来、朱德他们就像我的兄弟。”
从宋庆龄先生对朋友的反复诉说不难看出,从1976年底到1977年初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她都沉浸在失去毛主席、周恩来、朱德三位革命挚友的极度悲痛中难以释怀,而且,这一悲痛已经影响到了她的健康状况。
这应该就是先生在毛主席逝世一年多后才执笔写这篇文章的原因。
而从先生这篇短文及致爱泼斯坦书信的内容看,先生跟毛主席之间的情谊尤为深厚,并对毛主席始终满怀崇敬之情。
正如先生所言,毛主席是一位目光远大、举世无双的领袖和导师。
人们常说,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失去亲人。
但随着时间的久远,痛苦往往会渐渐淡化。
一个人离世近半个世纪,仍让恨他的宵小寝食难安、胆战心惊,足可称伟人。
一个人离世近半个世纪,仍让爱他的人民追思追想、无限怀念,足可称圣人。
一个人离世近半个世纪,他的音容在人民心中越来越清晰,他的思想在世界传播越来越广远,足可称神人。
纵观古今中外,这样的伟人、圣人、神人只有一人,那就是人民领袖毛主席。
麦子熟了几千年,人民万岁第一次。开天辟地以来,除了人民领袖毛主席,还有谁喊过"人民万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