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友杂谈 > 正文

做“生意”的前提,是尊重一切生命

作者:叶匡政  更新时间:2015-05-25 13:24:15  来源:新华思客  责任编辑:石头

  最美好的生活方式就是一种天人合一、物我共生的境界,像朱熹说的“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要始终记得,做“生意”的前提,就是要尊重一切生命。  

 

  有两份报告值得关注,分别是《地球生命力报告》和《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0》。报告称,人类的生态耗竭已超过50%,专家解读,如果以这种超出地球资源极限的方式发展,到2030年,人类“将需要相当于两个地球来满足每年的需求”。而中国生态足迹总量已居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生态足迹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新词。简单地说,生态足迹就是指满足人类的资源消耗和吸纳废物所需要的土地和水域数量。比如吃的粮食可换算为所需的耕地面积,排出的二氧化碳也能转换为吸收它们所需的森林面积等。从一个人、一座城市或一个国家的生态足迹,我们能直观地看出它们所“消耗的地球资源”。

  即便没有这样的报告,人们从身边的环境和新闻中,也能感受到当下经济方式给自然资源和环境带来的压力。如果把地球比作一艘在海上航行的超级巨轮,它早已严重超载,人类正耗尽这艘巨轮上储存的自然资源。报告显示,在情况最严重的热带,地球生命力指数在40年内降低了60%,热带淡水物种减少近70%。人类追求的现代生活方式,正在让这艘巨轮带着人类驶向一条无法预知前景的不归路。

  虽然如今人们都在倡导低碳的经济方式,降低每个组织和个人的生态足迹,但由于这些生活理念没有相应的文化和价值背景,在现实中很难得到民众的普遍认同。只靠科学数据说话,是极难让人们自愿选择一种新生活方式的。要想建立新的生态伦理,必须从文化上去重新理解人类与地球的关系,只有当这种认知有足够的力量形成新的文化共识和一种文化潮流时,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生活方式的选择。

  在传统文化中,有大量的文化和哲学资源,能为创立今天生态伦理的思想源泉。无论是儒家的“天人合一”,还是道家的“道法自然”,处理的都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说,中国文化最具超越性的智慧,就体现在人对自然和万物生命的尊重上。热爱生命与敬畏自然,一直是中国人修养和天性的一部分。《易》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因天地万物对人有养育的恩德,人会发自内心地对天地万物怀有感恩之心。儒家文化也是一种生命文化,对“生”的珍视体现在每一个层面,不仅尊重人的生命,也同样尊重天地万物甚至日用之物的生命。

  古人将人与人之间的买卖或往来称为“生意”,它原本的含义,就是在提醒人们在做一切事情时,都要关爱与尊重“生”的含义,体现“生”的价值。程颐曾说“心譬如谷种,生之性便是仁也”,在儒家看来“仁”的最重要的内涵就是“生”。所以人的一切生意,也就是一切活动,是要以不损害人或世间万物的生命为前提的。所谓仁行,主要也体现在对生命的尊重上。有“生”,才有“生意”,维护一切事物的生命力,是古代各行业人的一个基本操守。孟子说“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认为天下万物只有一个本源,你珍惜了天地和世间万物,就等于保护自己的生命本源。

  到《中庸》更是明确提出,只有平等看待人与物,两者的关系才能趋于和谐。《中庸》甚至把“尽物之性”放在“尽人之性”之上,“尽”的意思就是实现。人想实现自己的本性,就要让万物实现自己的本性。如何“尽性”,也就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意思是:万物同时发育而不相互妨害,各种规律同时运行而不相违背。人与物的价值平等观,是儒家世界观的一个重要基础。人与物只有实现了共存而不相害,也就是一方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另一方为代价,才是人类生存的一种理想境界。

  荀子说的更为直接:“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而王阳明认为,人不仅要对鸟兽之死、草木摧折要有不忍之心,对于瓦石毁弃,也要有顾惜之情。这种对生命的尊重,已超越了通常的生命。在传统中国人的观念中,最美好的生活方式就是一种天人合一、物我共生的境界,像朱熹说的“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

  用今天眼光看,这些观念无疑蕴含着非常前沿的生态伦理与生态良知。儒家把人格平等观,推而广之,扩展到所有生命乃至一切事物。这种思想不仅为传统中国人的敬畏生命提供了深厚的哲学基础,所以传统中国人极少把自然看作可供掠夺的资源。在生活中,持强凌弱或贵己贱物,也会被看作是缺乏修养的表现。这些传统观念,无论是对控制人类的生态足迹,还是重建一种新的生态伦理,都是一种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

  大量生态危机的出现,归根结底是人类在看待自然和生命的观念上出了问题。只有首先解决人在观念和价值上认知,才可能形成相应的文化共识,倡导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或经济发展方式才有可能。要始终记得,做“生意”的前提,就是要尊重一切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