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友杂谈 > 正文

从社会到军营,信任正在发生什么

作者:汤文元  更新时间:2018-02-06 10:07:54  来源: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石头

  最近,网络上流行的一些调侃语,均指向一个话题——信任危机。但与此同时,一些关于信任的温情故事,也同时在我们身边上演着,感动着你我。

  前不久,全国各大城市流行过这样一个实验——

  有人把500枚一元硬币装在盒子里,放在地铁口、公交站旁,盒上写着:如有需要请自取,但不要超过5枚。一连几天的跟拍结果令人意外,藏在角落的摄像机中没有出现疯抢的场景,取用时没人超过限额,甚至有人拿纸币换硬币……人们惊讶,陌生人之间的信任也可以如此简单纯洁。

  目光转向军营,信任不仅是一个热门话题,还是一道现实命题。

  随着95后逐渐成为军营主体、00后开始进入军营,官兵的社会阅历、自我意识、入伍动机等,都在发生深层次的时代之变。一项来自基层部队的调查显示,“有问题不找干部找百度,有心事不找战友找网友,有困难不找组织找论坛……”正考验着许多基层带兵人。除了主观带兵方法的问题,他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客观事实:战士信任的“三围”——基点、燃点和断点都变低了,信任正在变得更加谨慎、更加理性,同时也更加脆弱。

  “基点”变低意味着战士从社会进入军营,对骨干和战友的信任基础薄弱了。调查显示,81.3%的战士入伍时有过担心班长、战友会欺骗自己的想法;66%的官兵入伍前认为军营和社会同样复杂,需要处处戒备。

  年年承担带新兵任务的某部新训骨干刘青松发现,近年来新兵戒备心理和自尊心一茬比一茬强,班长骨干越来越难取得他们的信任,“稍加严厉就觉得是刻意针对他,很少有人一开始就把批评当作是对自己成长进步有利的事”。事实上,“基点”低并非军营因素所致——68.7%的官兵表示因入伍前有过记忆深刻的上当受骗经历,到部队后不敢轻易相信别人。

  “基点”低导致“燃点”低。一位具有多年带兵经验的营长表示:“现在的战士,从小生活条件好,带兵骨干单纯的关心关爱已经不足以令其信服。”这一观点得到数据支撑:65%的官兵认为,关心关爱、军事素质、人格魅力是最能影响带兵骨干信任度的因素,但表示仅凭其中单一元素就能获得官兵信任的不到10%。

  换言之,如今想取信官兵,当“爹”当“妈”还不够,还得会当“炫酷偶像”“人生导师”。此外,“燃点”低还意味着骨干需要持续不断地累积信任因素,才能真正获取官兵信任。46.2%的士兵表示,不会因为一两件事被打动就与带兵骨干建立起牢固信任。

  信任如同镜子,一旦碎了,便无法复原,缝隙将永远存在。不容忽视的是,不少士兵对带兵人的信任正遭遇刚过“燃点”就到“断点”的尴尬局面。比如,仅仅因为一两件允诺的事没做到,结果花了很大功夫才建立起的信任链条,没两天就断裂了。一些士兵承认,很可能因为骨干某一件事的食言而丧失对其的信任……

  挑战无疑是空前的,但值得欣慰的是,大多数基层带兵人决心并正在用行动,直面这些挑战。

  一位带兵人说得好:陌生人分享硬币尚且可以“不问深浅”,军人起居生活在一起,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带兵人找到开启士兵心房的钥匙,信任危机将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