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社会主义复兴

领导干部要厚植人民情怀

作者:郭谦贵 发布时间:2018-03-26 13:23:26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人民情怀是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地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价值观。

  人民情怀,它超越了亲情、友情、爱情。像阳光播撒大地,像雨露滋润万物。人民得以深深地感之、念之。

  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人民情怀,掷地有声。彰显责任,书写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84次提到人民,又一次浓情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一心为民”的人民情怀。由衷赞美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并且在讲话开篇就着重强调:要“忠于人民,做人民的勤务员,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人民的信任和重托!”言为心声,言行表率,作为党的最高领袖,习近平总书记用自己的执政理念,执政方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执政历程中,时刻提醒广大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贯穿的就是“人民至上”核心理念。告诫各级领导干部,要执政为民,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要厚植大公无私的人民情怀。

  一、感念人民,厚植人民清怀

  感念人民,要不忘初心。不忘为民初心,体现的是习近平总书记,这位新时代领路人对人民一腔赤诚热爱、对历史勇于担当的真实写照。

  感念人民,要心系百姓。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保持高压的反腐态势,形成对干部的严格管理。针对贪腐积癖,高扬法治利剑,从严治党,刮起廉政风暴,断腕铲除腐败毒瘤,从快从重查办违纪违法大案要案,有效遏住贪腐渎职势头,逐渐修复党群干群鱼水关系。

  感念人民,要为民造福。把全面从严治党变为新常态,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能够时时深入基层、深入百姓,实地调研,使党的干部时时为人民着想、事事为人民谋利,让党和政府回归本色,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涵养人民至上的人民情怀。

  二、造福人民,厚植人民情怀

  造福人民,要落实为民举措。面对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养老、居住、环境等方面的事情,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为民造福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各级党委、政府和干部,应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当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涵养天下为公的人民情怀。

  造福人民,要践行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身上保持着平民本色,给各级领导干部起到了良好示范:无论身在何处,无论地位有多高,都不要与群众有距离。

  造福人民,要努力改善民生。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和政府的神圣职责和终极目标。要通过加快提升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等支撑能力,扩大内需,拉动转型升级,以民生改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三、回报人民,厚植人民情怀

  回报人民,就需心系人民。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在当年校园读书时、在当年村子插队时、在当年县城工作时、在考察调研时,甚至走出国门时,心里不仅装着梁家河的父老,也始终惦念着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广袤大地上的乡亲。人民情怀始终牢记在心,念念不忘。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等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每个人的工作时间是有限的,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回报人民,就是需坚持党性。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坚持党性原则,厚植了人民情怀,党性原则就会坚持得越坚定、到位,党性与人民性的相统一就会体现得越清晰、到位。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党的成员来自于人民,没有人民感情的领导干部,就不能树立人民立场,就不能保持人民情怀,就不能维护人民利益。

  回报人民,就需为民谋利。解决好百姓的烦心事、操心事,紧紧把人民放在心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牢固树立民本理念,始终保持强烈的忧民、爱民、为民、惠民之心,察民情、接地气,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诉求,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湖南桂东县委党校)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