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劳动教育的新天地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教育透视】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而现实中,长期处于应试压力下的中小学,要实现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还有很多题要破,不少困境待突围。
劳动教育,作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毋庸置疑。而现实中,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的现象普遍存在,如何消除这种现象,学校怎样进一步推动劳动教育?首先需要我们理清中小学进一步推进劳动教育的现实困境,继而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践突围,为中小学劳动教育打开一片新天地。
劳动教育面临四个困境
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现实困境,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是劳动教育的“窄化”。没有明确“劳动教育”与“劳动技术教育”的边界,往往把劳动技术教育、通用技术教育等同于劳动教育,对劳动教育的内涵与内容丰富性(包括劳动生活教育、劳动创造教育等)认识还十分不够;有时把劳动教育等同于“劳动技术课”,不清楚劳动教育的“全貌”。
第二是劳动教育的“弱化”。劳动教育有时被沦为智育的附庸,既难做到“五育并举”,更能看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具体举措。劳动教育的课时很难保证,在“升学指挥棒”以及“考试战斗机”文化的影响下,往往被挪作他用,劳动教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第三是劳动教育的“异化”。把学校内外开展的“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视为劳动教育,认为智育课程学习本身就是一种“脑力劳动”教育,参加一些动手操作、社会实践或学校卫生清扫等“体力劳动”就算是劳动教育,没有专门进行劳动教育的时间、空间与资源的统筹安排。
第四是劳动教育的“物化”困境。在学校劳动教育中,往往过于强调通过劳动去获取“物化”的东西,如种植农作物的收成、班级劳动卫生评比分数、参加体力劳动与动手操作活动竞赛的等第与物质奖励等,缺乏对劳动成果珍惜、劳动价值体悟等精神层面的分享、引领乃至内化。
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四个困境,直接导致当前学校推进劳动教育诸多难题的存在与劳动教育实践的“迷失”。如劳动教育“窄化”导致学校劳动教育内容不明晰、师资培养跟不上、教育统筹力度缺乏;劳动教育“弱化”影响学校劳动教育的时间不足、劳动教育课程、活动系统、经费投入有限;劳动教育“异化”直接影响专门的场地改造、资源配置配套、运行机制的建设;劳动教育“物化”影响学生对劳动的正确认识,未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学校评价系统的形成。
建构劳动教育的实践体系
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四个困境以及由此导致的劳动教育难题,需要在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中加以认识解决。推动中小学劳动教育走出现实困境,需要回归“劳动教育”的本源进行思考,把握新时代立德树人对劳动教育的实质要求,进行劳动教育的实践体系建构。
厘清劳动教育实践的内容边界——避免“窄化”
中小学不能将劳动教育等同于劳动技术教育或通用技术教育,应从“劳动教育”的本源以及新时代对劳动教育的要求中,厘清劳动教育实践的内容边界。《辞海》将“劳动教育”解释为“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通过日常生活培养劳动习惯和技能的教育活动。”从这个解释以及《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中,既可以明晰劳动教育的专门性质所在,又可以理清劳动教育内容涵盖劳动兴趣、劳动意识、劳动认知、劳动价值、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技能、劳动精神、劳动创造等方面的劳动素养教育。
学校劳动教育实践,需要有如德育大纲等方面的内容指引,形成基础教育各阶段、年级相互衔接与层递推进的教育内容体系,小学注重劳动兴趣、劳动意识、劳动态度等方面的教育;初中注重劳动认知、劳动价值、劳动习惯、劳动技能方面的教育;高中注重劳动创造、劳动精神以及劳动与自身职业发展规划、升学专业取向选择、未来幸福生活之间联系等方面的教育。
创设劳动教育实践的丰富载体——消除“弱化”
明晰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内容后,努力拓展或创设劳动教育实践的丰富载体是消除劳动教育“弱化”、提升劳动教育地位的关键。除了将常规的中小学劳动技术课、通用技术课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落到实处外,需根据各地中小学的实际与学校的特点,努力创设丰富的劳动教育实践载体。
首先,加强劳动教育的学科渗透是重要一环——在语文、历史等人文学科教学渗透劳动观念、劳动意识、劳动价值等方面的教育;在物理、化学、生物、科技等实验学科教学中注重劳动技能、劳动创造与劳动精神等方面教育;在体育、艺术等学科教学中注重劳动创造美以及劳动意志品质方面的教育。其次,创设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校内建设园艺栽培基地、温室种植基地以及在校外建立学农、学工、学商等劳动实践或工作实习基地。针对初小阶段学生强调感兴趣领域的职业体验,针对高中阶段学生强调与志趣聚焦、专业引领、生涯规划有关的劳动实习。再次,创设劳动教育实践的特色活动,包括从生存训练中体验劳动成果的价值。如上海中学从1994年开始至今坚持的学生校外生存训练,从24小时体验发展到48小时体验,背包行军、安营扎寨、生火做饭等都由学生自己完成,当学生住在自己搭的帐篷里,吃着自己做的饭菜时,那种对劳动价值的思考与劳动成果的珍惜就铭记于心。
拓展劳动教育实践的多样空间——摈弃“异化”
劳动教育应当有自己的场地与空间,包括专门的劳动教育专用教室,劳动教育校内基地,以此强化劳动技能教育,优化劳动品质教育。在建设劳动教育实践专门空间的同时,也需要将其他符合劳动教育目标与内容的教育资源“为我所用”,不断拓展劳动教育实践的多样空间。包括利用当前学校教育空间,创立引导学生运用现代技术、工具、手段进行创新、创意、创造活动,明晰劳动创造与现代科技运用、发展之间的联系;要借助许多初中、高中建立的整合数字技术的创新实验室,运用实验室配置的先进技术,开展基于感兴趣领域的科技、工程领域的探究,引导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劳动毅力、劳动精神与劳动价值的魅力。
普通中小学还要善于利用中职校、高职院校乃至高新企业建立的职业技术、工程技术等方面丰富的学生劳动技能培养设施与设备,开展学生的劳动体验与职业体验,提升学生对劳动创造生活的领悟力以及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尊重,获得对自身生涯发展的初步认知。在开展劳动教育资源与拓展的过程中,首先要明晰这些资源与空间能够达成哪些劳动教育的目标,实现哪些劳动内容的教育,避免被其他教育内容或形式所“异化”。
注重对劳动教育实践的评价引导——克服“物化”
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的学校评价导引,应立足于符合“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要求与“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期许这两个基本点,将“劳”作为“五育”并举的基本组成部分与“更高水平人才”的衡量标准。为此,学校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实践评价,就需要克服仅从物质奖励或激励的视角来考虑劳动教育的价值,注重对学生劳动品质、劳动韧性、劳动精神方面的追求引领,促使学校在日常教学中将劳动教育贯彻于教育的方方面面,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品德养成教育结合,幸福生活教育、职业生涯教育等结合起来进行衡量,促进学生能够从自身综合素养提升的视角,“常态化”地开展体验性劳动与创造性劳动。学校在建立专门的学生劳动评价制度时,需引领学生乃至家庭重视劳动教育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转化,关注学生认识劳动教育在促进物质与精神财富创造方面的功能,注重学生在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等方面材料的整理与记录,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关注学生劳动体验中的诚信教育,力求在引导学生的辛勤劳动、诚信劳动与创造性劳动上形成学校各具特色的评价系统。
中小学劳动教育真正要走出困境并且在内容、载体、空间、评价方面实践突围,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需要统筹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力量,真正围绕中小学劳动教育自身的目标与价值追求,进行新时代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的探索。
(作者:刘茂祥,系上海市上海中学高级教师)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