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社会主义复兴

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

作者:蒋文玲 发布时间:2020-07-29 09:35:44 来源:解放军报 字体:   |    |  

  ●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坚持关口前移、源头预防,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

  “枫桥经验”是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诸暨枫桥干部群众创造的“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社会治理经验,并根据形势变化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2013年,习主席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今年4月,习主席在陕西考察时又指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习主席的重要指示,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安定有序,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有机衔接、深度融合。“枫桥经验”之所以经久不衰、永葆活力,最根本的就在于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正确解决了社会治理“谁来抓”的问题。坚持党建引领,是“枫桥经验”的政治灵魂,更是其不断创新发展的根本保证。立足社会治理、聚焦公共服务,基层党建就有了抓手;把基层党组织作为“领头雁”,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就有了主心骨。正是依靠基层党组织的坚强领导,社会治理力量和服务重心在基层末端才得到有效落实。新时代,只要我们继续创新完善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途径和载体,让党组织服务管理触角延伸到社会治理每个末梢,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就能转化为社会治理的强大效能。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创新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机制。相信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是“枫桥经验”始终不变的根基和本色。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就要最大限度地尊重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让人民群众成为最广参与者、最大受益者、最终评判者。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有利条件。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就要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手段,畅通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言路渠道,练好互联网时代开展群众工作的“绣花功夫”。

  坚持关口前移、源头预防,构建防范化解风险的前沿防线。“枫桥经验”的本义就是依靠群众把矛盾化解于基层。把基层这个防范化解风险的前沿防线稳固好,对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至关重要。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充分运用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把矛盾和风险化解在源头,防微杜渐、防患未然,避免小风险演化为大风险、局部风险演化为区域性或系统性风险、经济风险演化为社会政治风险。要着眼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立足基层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前置防线、前瞻治理、前端控制、前期处置,努力将群众的矛盾纷争解决在萌芽状态。

  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是“枫桥经验”的时代特征,也是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发展的方向。夯实自治这个基础。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也是基层治理的一大法宝。要善于结合新的时代特点,探索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实现途径,搭建便捷议事平台,做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强化法治保障作用。定纷止争不仅需要“有事好商量”,也需要刚性约束的法治。要强化法治信仰和法治思维,把司法服务的半径向基层延伸,通过配备法律顾问、制订村规民约等方式将法治全面融入基层治理实践中,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发挥德治引领作用。要充分发挥道德建设的教化作用,坚持以文化人、以文养德,用文化的力量滋润群众心田,把文化的魅力变为基层治理的精神力量,这是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不可或缺的“内功”。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只有加强“三治融合”体系建设,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扬正气,才能有力推动社会治理向更高水平发展,为平安中国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