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竟如此定义人民!
1949年的10月1日,一位从韶山冲走出、身高超过1.8米的石伢子,怀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宏伟抱负,在经历了无数既艰又险的“浪遏飞舟”后,终于健步迈上了“风景这边独好”的天安门城楼。
此时的他,
既有那“谁与共平生,江天水一泓”、“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象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的深情,
也有那“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情,
还有那“六亿神州尽舜尧”、“遍地英雄下夕烟”的深情,
更有那“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的激情,
以“虎距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的惊人气势,发出了“人民万岁”这一时代最强音。
“人民万岁”,虽然已逾时60多年,却仍如雷鸣般响彻在天安门的上空,大潮般激荡在人民的心中……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有谁喊过“人民万岁”?
没有,唯有毛主席!
毛主席是喊出“人民万岁”的第一人!
在毛主席的大量著作中,我们随处都能体味到他“人民万岁”的浓烈情怀。
如:“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又如:“一切干部,不论职务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人民是主人”;
再如:“共产党获得政权,一草一木归人民”;
还如:“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等等,等等。
在毛主席的光辉历史中,我们无时都可领悟到他“人民万岁”的殷殷情结。党史上记载的著名的“延安窑洞对”、西柏坡的“两个务必”、赶考路上的“我们不做李自成”、三年困难时期的与民同艰共苦、登上最高政治舞台的几位“草根总理”,令人震撼的千孔百疮的睡衣、拖鞋、中山装,以及“我把你的巢搞烂了,你要不要叫几声”的诘问,等等、等等。
更能让人感受毛主席蕴含着“人民万岁”哲理的,是他对人民群众的四个经典比喻:
一、上帝
1945年6月11日,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闭幕词《愚公移山》中说“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
二、眼晴
1943年7月2日,毛主席在《中共中央为抗战六周年纪念宣言》中说,“共产党员应该紧紧地和民众在一起,保卫人民,犹如保卫你们自己的眼睛一样,依靠人民,犹如依靠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一样。”
三、土地
1945年10月17日,毛主席从重庆回到延安以后,在《关于重庆谈判》的报告中说,“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我们的同志不论到什么地方,都要把和群众的关系搞好,要关心群众,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团结广大人民,团结得越多越好。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们党的领导下,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
四、水
在谈到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时,毛主席说:“我们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只能是鱼水关系,正如鱼不能离开水一样,我们的党一刻也不能离开人民群众”,“水里可以没有鱼,但鱼儿却永远离不开水。”
“为人民服务”是适应时代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道德思想。这句话原本是毛泽东在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会上的演讲。张思德生前是中央警备团战士。1933年参加革命,任劳任怨;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山中烧炭,炭窑崩塌,因奋力将队友推出窑外,自己被埋而牺牲。
毛泽东在演讲中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是完全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
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他再一次强调:“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宗旨。”
“为人民服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还被中国共产党各级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作为座右铭和行动口号加以使用。
上述四个经典比喻,既是毛主席“人民万岁”理念的形象阐释,更是毛主席浓烈的人民情怀的生动写照,充分体现了他敬畏人民、立足人民、依靠人民、相信人民、爱护人民、关心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观。
因为人民万岁,而喊出“人民万岁”的人又与人民连在一起,所以他必然万岁;一个把“人民”大写于天地之间的人,一个喊出时代强音“人民万岁”的人,他有形的生命虽然已经终止,但他那无形的精神将与日月同辉,他那伟大的思想将与天地齐寿!所以我说,由毛主席“人民万岁”这四个字所折射出的魅力,天下推之而不倦,誉之而不厌,久远而不忘,天长地久,万古长青!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