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中华民族复兴

习近平:“养活中国要靠自己”

作者:学习小组 发布时间:2022-03-08 08:03:11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3月6日,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汪洋参加看望和讨论。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学习小组按】

  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今天,《人民日报》刊登“微镜头”。“谁来养活中国?中国要靠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总书记语气铿锵。更多现场细节,一起来看!

“养活中国要靠自己”

  “你这个群主是怎么当上的?”习近平总书记笑着问坐在他对面的王静委员。

  王静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研究员,也是全国政协委员“乡村振兴读书群”的群主。

  “群众推荐的,因为是积极分子。”她朗声答道。

  群里常聊的话题是“粮”。这一次她的发言题目也和“粮”有关:《筑牢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边听边记。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总书记这些年时常叮嘱、时常告诫:“对粮食安全不能有丝毫松懈。”

  一组数据:经过艰苦努力,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从当年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亿多人吃得好,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

  “谁来养活中国?中国要靠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总书记语气铿锵。

  于安思危,于治忧乱。粮食安全,关系国家经济的大账本、国家安全的大战略。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民以食为天。”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我反复强调,粮食多一点少一点是战术问题;粮食安全则是战略问题。我国之所以能够实现社会稳定、人心安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放眼广袤粮田,却有一些现象令人心痛。总书记记挂在心上。这一次,一条条梳理,他神色凝重。

  “该有的责任还必须扛起来。”这句话,意有所指:“别光顾着挣钱,把菜篮子、米袋子的责任完全推到市场上。”总书记明确告诫,决不能把工业化变成无粮化!

  “必须保持自主性,保证一个可控的自给量、自给率。”有人说,国际上货源充足,种不如买。“说得很轻巧。土地现在不种大豆,不种玉米,不种棉花,到时候国际市场不好了咱们再种过来,谈何容易啊!没有三五年能转过来吗?”

  响鼓重锤,振聋发聩!

  “一些地方在耕地占补平衡上弄虚作假,搞‘狸猫换太子’”;有的地方自认为有搞绿化的“尚方宝剑”,没有湖非要占用良田挖个湖;有的认为不用18亿亩那么多,只要提高科技水平就行了。“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啊!一点预留都没有怎么能行?一定要有非常大的安全系数才行。这是‘国之大者’!”“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

  18亿亩耕地,是红线,是战略底线,是关系国家命脉的安全线。

  说到耕地保护,习近平总书记加重了语气:“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东折腾一下、西折腾一下,18亿亩耕地红线怎么保得住呢,14亿多人的饭碗怎么端得牢呢?”“农田就是农田,农田必须是良田。决不允许任何人在耕地保护上搞变通、做手脚,‘崽卖爷田心不疼’。”

  从陕北高原的农村走出来,更深知今天来之不易。总书记忆苦思甜,动情回忆以往勒紧裤腰带的苦日子。“像我们这样的大国绝对要靠自己。不是我们困难的时候才搞‘双循环’,就是平时,‘双循环’也是最稳定、最可靠的经济布局。我们一定要有底线思维,安不忘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杜尚泽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