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良: 人民日报不应该越来越站在反人民立场上
——对人民日报刊文反对建立现代福利保障制度的点评
人民日报这篇反对建立福利保障制度的文章让人感到十分震惊!当今中国是全世界唯一废除医疗、教育、养老等现代福利保障制度的国家,更何谈什么高福利国家!废除现代福利保障制度,这本来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反动事件,人民日报不仅不替人民呼吁恢复社会主义福利保障制度,反而反对建立现代福利保障制度,不能不让人感到十分震惊!
苏联东欧推翻社会主义,都没有取消免费医疗、免费教育等社会主义福利保障制度,非洲脱离社会主义道路,同样没有废除免费医疗、免费教育等社会主义福利保障制度;非洲那么贫穷落后,在脱离社会主义道路后,都没有废除免费医疗、免费教育等社会主义福利保障制度;甚至连资本主义国家,都在越来越多地引进免费医疗免、费教育等社会主义福利保障因素。只有中国逆历史潮流而动,全面废除了免费住房、免费教育、免费医疗和免费养老等社会主义保障制度。还美其名曰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改革成就。
社会主义福利保障制度的废除,再加上社会主义就业保障制度的废除,把中国老百姓完全变成了创造财富的现代奴隶,变成了创造GDP的活的工具。
在废除了社会主义福利保障制度的条件下,老百姓只能盲目地拼命存钱,以此来实现个人的福利保障,这就是中国成为全世界储蓄率最高国家的原因,而不是像周小川所说的那样,是因为中国老百姓天生爱存钱。当老百姓把工资乖乖交给银行之后,政府又通过通货膨胀造成储蓄急剧贬值,以此来把老百姓越来越多的存款,变成国家和富人的收入。人民币发行量从毛泽东时代的700亿到现在的130万亿,就可以看出人民币贬值的恐怖程度。储蓄急剧贬值迫使老百姓只能把存入银行的活命钱转而投向股市,以减轻通货膨胀的储蓄损失。于是,更大规模的劫杀开始了。就在上两个月仅仅三周的时间内,就掠夺了老百姓20万亿现金资产(相当于一个德国总产值),每个账户被掠夺超过40万人民币。
中国老百姓完全陷入了无路可走的绝望状态。无论怎么选择都是死路一条。只要取消了现代福利保障制度,老百姓就不敢花钱,无论挣多少钱,最终都要乖乖地全部交给富人和政府。这就是废除现代福利制度的奥秘所在。
许多善良的人或许不明白,恢复老百姓的福利保障制度,并不影响人民日报那些高官和精英的福利保障,他们为什么要反对?道理很简单。一旦恢复中国老百姓的福利保障制度,就会减少向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财富输送,危害美国的根本利益。美国前国务卿鲍尔森在中美战略对话中就曾经严厉指出,中国改革一旦停滞或倒退,就会损害美国的根本利益,美国绝不会坐视不管。而恢复中国老百姓的福利保障制度,在他们看来就是改革最大的停滞和倒退。所以他们在华的利益代言人就要站出来加以反对。这就是人民日报反对恢复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背景和原因。
此前我们在许多文章中曾经反复指出,建立在殖民规则基础上的世界一体化,给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最大灾难,就是造成了本国精英集团与发达国家精英集团的率先一体化。发展中国家的精英集团不再与本民族利益相一致,而是与发达国家相一致,他们唯一的任务和目的,就是通过损害本民族的利益,来满足发达国家的利益。这是21世纪世界一体化的根本特点,是发展中国家最大的不幸。而中国则成为所有不幸的发展中国家中最不幸的国家。所谓最不幸是指,我们不仅财富被掠夺,国家还要被解体,而替西方国家掠夺我们财富和解体我们国家的主要力量,又是我们国家自己培养起来的庞大精英集团。
人民日报就属于这样的精英集团。它越来越站到了与中国人民对立的立场上,任何有利于中国人民的事情它都反对。甚至人民日报专门发明了一个词“消费贫困”,谁为穷人说话,他就指责谁在“消费贫困”,只有把穷人踩在脚下,在他们看来才是“新常态”,否则就通通属于应该彻底铲除的另类异类。人民日报对人民的咬牙切齿该结束了,他们这样做同时也是在巧妙煽动老百姓的仇恨。
张宏良微信文章,微信号:zhanghongliang101
关联阅读:
“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为何会引发危机
过高福利是经济发展的陷阱(热点辨析)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李义平
高福利国家“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一度吸引了世人艳羡的目光。但上世纪80年代以来,高福利国家经济的徘徊不前,逐渐使人们改变了看法。经合组织专门就高福利带来的危机作过研讨,其议题为“危机中的福利国家”。近日发生在希腊的银行挤兑潮,再次引发人们对高福利制度的诟病。那么,高福利何以成了经济发展的陷阱,非但没能促进反而拖累了经济社会发展呢?
高福利直接影响积累,影响创新和经济结构升级。一个社会要提高消费水平、实行高福利,前提是必须提高生产水平。这里所讲的生产,不是简单再生产,而是扩大再生产;也不是单纯扩大生产规模,而是经过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提升的扩大再生产。这样的扩大再生产是没有边界的,从而能够提供源源不断的消费资料。而这样的扩大再生产必然要求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须有足够的积累。高福利阻碍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没有正确处理消费与积累的关系。
高福利的资金来源往往是高税收或高负债,不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瑞典的高福利靠的是高税收、高财政赤字,希腊的高福利是靠高负债支撑的。以高税收支撑高福利,必然减少企业发展资金,制约企业发展,无异于杀鸡取卵。拉弗曲线揭示,税率超过一定限度时,企业收入下降,反而导致税收减少,导致高福利难以为继。靠负债支撑福利是寅吃卯粮。由于社会福利水平上调容易下调难,公众很难接受紧缩政策,因而只能借新债还旧债,以致窟窿越来越大,最终酿成债务危机。
高福利容易产生道德祸因,造成社会资源浪费和国民惰性。由国家提供的高福利是一种公共品,如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锅饭,不吃白不吃,因而会埋下道德祸因。具体表现为:高福利下的社会保障资源利用率不高,如公费医疗中药品和其他医疗资源的浪费;一些人本来可以就业而不积极就业,过度享受由社会保障、失业保险带来的闲暇,以及选择提前退休;过分依赖国家,自我积累、自我保障的积极性和能力弱化;等等。这些现象一旦具有普遍性,社会资源遭到严重浪费,国民精神不再积极向上,就会影响经济发展。
高福利是一种社会资源再分配,运用过度会挫伤生产积极性。高福利是通过税收进行的社会资源再分配。这种再分配在现代社会是必要的,但运用过度则会产生明显弊端:一是产生寻租机会,容易导致权力寻租;二是扭曲市场信号。市场分配机制和再分配机制不同,市场机制强调机会均等,而再分配更注重结果平均。平均分配会给人们不好的信号:努力与否是一样的。这就会挫伤生产积极性。也就是说,貌似注重公平的再分配,其实际效果可能恰恰相反。
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如果实行脱离发展水平的高福利政策,更容易阻滞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当前,我国在积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应汲取高福利国家的教训,谋求实实在在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一是始终咬紧经济发展不放松。只有不断创新、提升产业结构的高质量发展,才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问题的根本途径,才能使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创新、扩大再生产必须有资本积累。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处理眼前和长远、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地提高福利水平,以稳健的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的福利提升。二是强调社会保障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一些西方政客为了选举的需要,超出实际可能去附和选民的诉求,结果民众的诉求越来越高,经济发展能力和后劲被严重削弱,最终损害的还是民众的利益。我们应向广大人民群众说明社会保障水平是受生产力制约的,只有通过积累、通过发展才能有更高水平的社会福利。三是发挥我国家庭自我保障的传统优势,把自我保障与社会保障结合起来,完善适合国情和发展实际的福利制度和保障体系。
(李义平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来源:人民日报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