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中华民族复兴

张宏良:中国自杀式外交何时方了?

作者:张宏良 发布时间:2016-03-11 19:42:03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bfea623edfdfd31338246e6b1a6d0327.jpg

  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鲁宾逊宣布,美国正在澳大利亚部署B1和B52战略轰炸机,专门用来对付中国。这两款战略轰炸机的特点就是可以进行核打击,B1轰炸机可以携带装有核弹头的巡航导弹,B52轰炸机可以直接携带核弹。

  与此同时中国在干什么呢?中国正在与美国研究如何落实历史上最严格的制裁朝鲜措施。而朝鲜在干什么呢?金正恩宣布,如果朝鲜受到战争威胁,将率先对美国及其盟国进行核打击。中美朝三方的明确态度,形成了一个让中国人蒙羞千古的怪圈——美国威胁要对中国进行核打击,中国在跟随美国制裁朝鲜,朝鲜宣布一旦受到战争威胁要对美国进行核打击。

  而不惧怕美国的朝鲜人口只有2500万人,不到中国的2%;GDP只有174亿美元,只相当于中国的0.2%,军事力量与中国相比也就是一个游击队水平。就是这样一个在各方面都不足中国一个领头的国家,敢于捍卫国家领土和主权,绝不向美日韩等侵略者妥协退让,更是没有丝毫屈服。

  特别感人的是,这么小一个国家竟然对中国这样一个世界第一大国担当起了感天动地的道义责任,虽然遭受到中美日韩的制裁,但是却对中国没有丝毫怨言,理解大哥的软弱,理解大哥的胆怯,甚至理解大哥的背叛。或许有人会说,朝鲜是惧怕中国而不敢抱怨。如果真是如此,朝鲜就更加没有勇气宣布一旦遭到战争威胁,就率先对美国进行核打击了。朝鲜绝非是惧怕中国,而是要用这种忍辱负重的精神唤醒大哥。对敌人狠,对亲人忍,就是目前朝鲜的道义精神,而这种道义精神又恰恰是来自于昨天的中国——毛泽东时代的中国。

  中国自称与美国是夫妻关系,表示愿意遵守美国制定的规则,可是大家看看,美国何曾把中国当做妻子来看待过美国宣布,如果中国与日本在钓鱼岛发生冲突,美国将对中国进行核打击;如果在南海与菲律宾发生冲突,美国将对中国进行核打击;即使是中国不与任何人发生冲突,只是要统一自己的台湾,美国同样将对中国进行核打击;就算是中国突破底线再退一步,统一台湾也不提了,只要中国不割让自己的南海为国际水域,美国仍然要对中国进行核打击。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事事顺从美,甘愿牺牲一切来伺候美国的中国,总是遭到美国的军事威胁和军事包围,而处处与美国作对的俄罗斯,却从来没有遭受到美国的军事威胁,比如这次中美联合对朝鲜实行制裁的方案,就因遭到俄罗斯的坚决抵制而不得不放弃了一些制裁条款,这究竟是为什么?为什么美国总是对不惜付出一切伺候他、百般顺从他的的中国,不断进行军事威胁,而对根本不尿他的俄罗斯却是百般克制、彬彬有礼?

  问题的答案与美国无关,而在中国身上狼吃羊而不吃虎,不是有狼决定的,而是由羊决定的。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近代以来中国所有的外敌入侵,无一不是中国妥协退让的绥靖政策造成的,八国联军入侵是如此,英法联军入侵是如此,日本两次入侵同样是如此。许多人总是从什么国力差别上来为中国的妥协退让找原因,其实这种说法是最站不住脚的。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中日甲午海战,期间中国的GDP世界第一,中日甲午海战前夕还是日本的5倍,结果是差点儿亡国灭种。而1950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与最发达的40个西方国家作战(其中18个作战国22个支援国),那种差距可真是天差地别,可是我们不仅没有妥协退让,反倒是主动出国作战,结果是打出了中国人的威风,打出了中国人的地位,打出了中国60多年的和平环境。

  难道我们今天与美国的差距比1950年与美国的差距还要大?那时我们都能够主动出国与美国作战,现在怎么连美国欺负到头上来了,除了外交部几个白面书生和漂亮娘子进行口头抗议之外——还不敢点名抗议——对入侵我国领土领空领海的来犯之敌就没有过任何打击?虽然中国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战争,追求和平,但是面对美国那样的帝国主义国家,越是是畏惧战争,追求和平,战争就越是会降临到头上。萨达姆就是追求和平被吊死的,卡扎菲也是因为追求和平被乱枪打死街头的,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把战争躲避过去的,中国也同样不会躲避过去的。历史上是如此,今天更是如此。

  要想避免战争的唯一方法,就是不怕战争,敢于迎接战争。历史证明,只有敢战的民族才会享有和平,只有不怕战争的国家才能避免战争。这句话我们讲了多年,希望以后不需要再讲了,以后再讲的则是让中国人扬眉吐气的话。

  张宏良微信公众号:zhanghongliang010

 

bfea623edfdfd31338246e6b1a6d0327.jpg

张宏良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