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说话,八十年代的“繁荣”有多大代价?
某个风云人物的家属去世,一群文人大发感慨,再次礼赞“黄金80年代”,这里我来摆摆数据。
中国历年铁路里程(公里):
——金砖国家历年铁路营业里程(1838~2010)
由此可以算出每个10年的铁路里程增长率和绝对增长量:
然后再看历年发电量(亿千瓦):
中国历年全国发电量 - 中国电力年鉴
(中国历年装机容量.发电量统计)
不难计算每个10年的增长比例:
可以看到,在发展工业的基础条件方面,50年代提高最快——这是因为苏联援助在一个农业国注入了强劲的启动本钱,之后才是比较正常的自行积累。所以50年代是一个异常数据,应该剔除。
对其他五个数据做对比分析,可以看到总的的规律是80年代最低,90年代相对低。(比前后都低,而不仅仅是比70年代难看) 再看最经常被拿出来说事的粮食数据:
人均粮食产量
以十年为期计算的话,80年代的粮食增产并不比70年代更显著,也必须承认82-84年的确有一个产量快速增长阶段。但快速增长并不能全归结为承包制的成就,因为这几年国家也大幅调高了粮食收购价,同时竭力让化肥等物资的价格保持稳定。更何况80年代的计划生育比70年代严厉的多,人均粮食必然增长快。
而且粮食增产,很大程度上以中学教育为代价,数据请参照国家统计局数据年鉴:
注意中学招生数量
最后,水利数据已经不用再和其他年代对比了,请看最左边三排数据……
惨不忍睹
上面这些数据低谷是怎么来的呢?
因为新领导人为了巩固自身的合法性,舍弃了一部分长期发展的积累,允许各个企业滥发奖金,鼓励各单位职工子弟世袭职位,甚至用外汇进口大量消费品,一时间所有阶层的收入都增长,大多数社会集团都称颂新政策好。文化是经济的外皮,当然也随之繁荣、热闹、自由。1984年的国庆阅兵是这个狂欢节的高潮。
把修铁路的资源拿去生产日用品,把进口电厂关键部件的外汇用来买小轿车和日本电视,把大批农村中学生赶去种地,短期内肯定会带来消费品增长,而且貌似什么也没耽误。毕竟就算那些铁路和电厂修出来,在它们基础上建设新工厂,也要七八年后才能正常运转呢。然而,归根结底,一切好生活的基础是生产。80年代前期,全民对消费的需求猛涨,生产潜力却在悄悄压缩,甚至企业的折旧款都被拿去发奖金,最后必然是名义财富增长超过了实物增长——1988年的超级通胀。
上世纪涨价记忆:1988年价格闯关
1988年7月,统计局公布的物价上涨幅度为19.3%,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纪录,一下子催生了一场席卷全国的抢购风潮。在普通老百姓参与抢购之前,商人们已经开始了囤积居奇,那时候流行的囤积物品包括钢材水泥等基建物资和彩电冰箱之类的家用电器。囤家电在今天看来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一件亏本生意,而在1988年,一些开始有钱的中产者把存款从银行提出来,走后门去换成若干彩电冰箱,给每个子女先囤积一台以备将来婚嫁用。
对于那些没有这么多钱的普通家庭来说,抢购的第一商品就是开门7件:柴米油盐酱醋茶。有些人一下子抢购了数十包火柴——每包10盒。许多商店在一天之内被全部买空。
所以,“黄金年代”的回忆,从来不会延伸到80年代后期——谁都知道大通胀之后是什么。而90年代之所以显得比80年代惨的多,一方面是因为80年代全民的超前消费,另一方面是因为要为90年代补课,在已经受限的生产中挤出资源,追回基础设施和基干工业的增长率,并为当年无条件招聘职工子弟,加大城乡壁垒付出代价。(铁路和电厂不足,本身就限制进一步扩大这些生产资源)到了2005年左右,80年代狂欢带来的经济大坑才勉强算填完。最近委内瑞拉的大崩溃,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中国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翻版。(高油价时代赚到的外汇并未用于建设更多的油井或提高石化工厂效率)
当然,前面的所有论述都是基于纵向数据比较而言的。如果横向和其他国家比,即便是80年代前期,中国基础设施和工业投资的增长率也很不错,所以中国能承受很大的经济波动,甚至能连续爬过台海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两个大坎,最终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如果说要对“黄金80年代”做什么总结,只能说再强的国家也经不起狂欢节式的“繁荣”。 未来的中国可能还需要在长期发展和短期消费之间取平衡,我不反对政策向其中任何一方倾斜,但无论如何决策要基于数据和理性,不能靠“黄金年代”的憧憬和感性。如果八十年代的经验总结不够认真,没准哪天我们还会在狂欢之后步入类似的陷阱。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