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中华民族复兴

忠诚之魂鲜亮如初

作者:记者 发布时间:2017-07-19 14:26:26 来源:解放军报 字体:   |    |  

——军委联合参谋部某团长话站一中队做党永远忠诚可靠的传令兵见闻

  【连队名片】 军委联合参谋部某通信团长话站一中队成立于1960年,担负党中央、中央军委对全军实施战略指挥的电话接转任务,1996年1月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通信站”荣誉称号。几十年来,这个由清一色女兵组成的群体,日夜值守在军委“一号台”,创造了处理话务数百万次无差错的骄人业绩,获评“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巾帼建功先进单位”“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先进基层团组织”,5次荣立集体二等功。

  军委“一号台”,听到这个称谓,你会想到什么?

  走进位于京西的一个小小院落,记者得以结识这些平素里“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女兵,一直萦绕于心的那份神秘渐渐清晰起来。别看她们的工作好像就是接接电话、找找人,单调枯燥,但个中乾坤和分量绝非常人所想。

  铃声响了。接听来电,轻声应答,敲击键盘……云淡风轻间,就完成了呼转。“千万不能小觑一次简单的话务,其背后可能是党中央的一项重大决策、中央军委的一道战斗命令。”指导员庞学勤语带郑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到绝对忠诚可靠。”

  做党永远忠诚可靠的“传令兵”,是军委“一号台”57年历久弥新的政治本色和生命底色。庞学勤介绍说,从组建之日起,中队就把全力保障党中央、中央军委实施顺畅的战略指挥作为立站之本。一路走来,无论工作任务如何拓展、官兵成分如何变化、技术装备如何换代,一茬茬年轻女兵创造了处理话务数百万次无差错的骄人业绩,始终保持着失泄密和违反政治纪律“零纪录”。绝对忠诚可靠,已植根于每一名官兵的血脉灵魂。

  中队荣誉室讲解员康乐,是一名2012年底入伍的大学生士兵。“下连第一课,就是在荣誉室里上的。”康乐回忆说,“当时感觉这里的前辈很不同,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成为那样的人。”如今的她,已在重大业务比武中夺得三金两银一铜,由“听故事的人”变身“讲故事的人”,成为“故事里的人”。

  能打胜仗,是军人对党和人民的最大忠诚。自2009年以来,中队连续8年参加全军话务考核,均以全员满分的战绩折桂,军委“一号台”都是话务“女一号”。

  汶川大地震,“一号台”成为军委领导的“全时秘书”。面对骤增十几倍的话务量、每天上千次的拨打呼叫,女兵们的手指僵了、嗓子哑了,但没有一人叫苦叫累,始终保证“指挥中枢”的畅通。

  某次全军重大演习,中队工程师毕永红带领两名话务员,携带设备远赴雪域高原。她们主动切断与亲戚朋友的一切联系,每天值守在野战机台前,圆满完成战略指挥通信保障任务。

  某新装备列装,她们发现断话故障概率将近万分之一。“备战打仗,绝不能有‘万一’。”中队抽出业务骨干成立攻关小组,深入全军50多个单位采集数据,核实100余页数据记录,组织4000多次仿真验证、7000多项高强度测试,最终查出6类“病因”,并“对症下药”,一举破解了这个全军性难题。

  机台虽小,号令千军万马;岗位平凡,事关战略全局。一墙之外是繁华的都市诱惑,一墙之内是24小时战备值勤……“一号台”女兵正值花季,拥有同龄人一样的青春梦想,但她们的梦想一经融入强军梦,越发精彩飞扬。

  新一轮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我军建立起新的领导指挥体制,“一号台”的保障用户陡然增多。她们主动到新调整组建的军委机关对接需求,与新成立的各大单位业务部门建立联系,制订个性化保障档案;连续两个月铆在机房,修改录入两万多条保障信息,确保“接哪哪通,叫谁谁到”。

  军委、战区两级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常态运行,全军指挥关系进行重组,“一号台”的保障标准稳中有升。女兵们第一时间了解掌握作战行动信息,研究制定电话接转细则、应急响应和信息共享机制,筹划展开设备换装和机房布局调整,加班加点完成637项新设备功能测试,保证了党中央、中央军委对全军部队的高效指挥。

  深夜,首都北京渐渐进入梦乡,军委“一号台”机房依旧灯火通明。刚下夜班的康乐,没有回到休息室,而是坐到电脑桌前,将当天发生的两例特殊业务处理过程、方法和心得输入《特殊情况处理案例库》,并在1653号案例上认真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准确、快速、热情、保密。这8个大字就悬挂在机房的墙壁上,在灯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

 

  解放军报记者 梁蓬飞 特约记者 张能华 通讯员 王文杰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