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中华民族复兴

八山半水半分田 深山老峪换新颜

作者:记者 耿建扩 周官正 见习记者 陈元秋 发布时间:2017-11-19 09:53:41 来源:光明日报 字体:   |    |  

——河北省阜平县脱贫攻坚见闻 

晨光下的龙泉关镇顾家台新村。

顾宝庆给老伴儿唐荣斌戴上党徽,老党员唐荣斌党龄已经40余年了。

11月8日上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央宣讲团在阜平县骆驼湾村与干部群众进行互动交流。

顾成虎和老伴儿讲新的扶贫优惠政策。

阜平县食用菌产业核心园区。

龙泉关镇骆驼湾村新貌。

龙泉关镇顾家台村箱包加工厂,村民们在制作各式各样的箱包。

城南庄镇大岸底村胭脂河茶叶种植合作社的茶农们正在采摘茶叶。

保师附校龙泉关分校的孩子们在享用学校提供的免费午餐。

  编者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近日,本报记者来到“燕山-太行山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河北省阜平县,深入了解当地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重要讲话精神,因地制宜,通过扶贫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情况,见证贫困地区的巨大变化,感受乡亲们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的获得感和对新时代发展的饱满信心。

  地处太行山东麓的河北省阜平县,是一片红色热土。这个当年的晋察冀边区政府所在地,也是国家级重点贫困县。

  “八山半水半分田”,这是当地老百姓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全县土地总面积24960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4639公顷,仅占5.86%,山地面积占到了全县面积的八成以上,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2012年,阜平有近一半人深陷贫困,全县209个行政村中有164个贫困村,占78.5%,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3262元。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阜平县看望慰问困难群众,考察扶贫开发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革命老区和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看到老区一些乡亲尚未摆脱贫困、生活还比较困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帮助困难群众特别是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势利导,各项扶持政策要进一步向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倾斜,进一步坚定信心、找对路子,坚持苦干实干,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加快发展。

  龙泉关镇的骆驼湾村是一个特困村,土地贫瘠,道路崎岖,交通不便。当时村里608口人有428人为贫困人口,人均收入不足千元。

  唐荣斌家曾经是典型的贫困户,生活非常困难,70多岁的他患有脑血栓、心脏病,山区里能种庄稼的耕地少,家中几乎没有收入来源。

  2013年,骆驼湾村整体改造,唐荣斌老两口乐呵呵地搬进了漂亮的砖瓦房。土坯房变二层小楼,窗明几净,冰箱、彩电也都一应俱全。唐荣斌的老伴顾宝庆双手举着习近平总书记来看望他们时的照片,笑着说:“我们俩每年看病吃药的钱,政府100%给报销,每年光低保和养老金就有五六千元哩。现在的日子越过越好,生活越来越美。”

  走出唐荣斌家,在骆驼湾村口新建的戏台旁,包村干部曹建平介绍,在全县“美丽乡村”战略下,村里目前已经流转了700亩地种植高山苹果,村民在获得每年每亩地1000元流转费用的基础上,还可以在种植园内打工,拿到工资和年底的分红,有了地金、薪金和股金三份收入,成为新型的“三金农民”。

  在村南口的香菇产业园里,曹建平说,村里目前已经有75个香菇大棚,解决了25户贫困户脱贫就业问题,未来还会继续增加。曹建平指着不远处的马蹄山告诉记者,县里目前正在开发马蹄山和毗邻的辽道背自然风景区,基于山区特色发展乡村旅游和农家乐等项目,促进村民增收。

  骆驼湾村支书顾瑞利对记者说,过去村里有190多户贫困户,目前只有11户,很快也会脱贫,“十九大的胜利召开带给了我们骆驼湾村老百姓更大的信心”。

  距离骆驼湾不远有一个村落,地处山间台地,地势较高,因此得名顾家台村。昔日贫困的顾家台村,如今变了样,有新建的银行网点和一排排整齐的瓦房,村口的长廊成了观景平台,数十位村民正在长廊里唱戏、下棋。

  顾成虎家曾是顾家台村扶贫工作中的“老大难”。一家人住在低矮的土坯房里,一个大炕上睡着全家4口。没钱买煤,点不起炉子,冬天围着一个火盆取暖。挡风的格子窗上没有玻璃,糊了一层白纸。冬天一场大风过后,白纸破了好几个洞。家里种着4亩地,一年的收成只有两三千元,去除种地成本和基本开支,几乎剩不下钱。

  “现在的房子气派了!”顾成虎带着我们来到了新搬进的四室新房中,老伴正在厨房择菜,馒头的香味飘满厨房。“土地流转后,老顾在村里打打零工,每年能挣到一万多元。”顾成虎的老伴说道,“儿子和女儿目前都在县城工作,每年也都能挣到三四万元,一家人的日子很舒适。”

  在顾家台村引进的箱包加工厂里,厂长李艳红介绍,厂里目前有60多位工人,其中20多位是顾家台和周边各村的贫困户。李艳红说,箱包加工厂是阜平县政府引资进来的,厂房、土地都由县里免费提供。两个车间每天能生产500件箱包,工人们每月能拿到2000多元。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阜平地处深山之中,教育资源稀缺。近年来,阜平县投资3.56亿元在全县建成了13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并与北京、石家庄以及保定等地的优秀学校合作办学。位于龙泉关镇的保师附校龙泉关分校就是其中的一所。现代化的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映入眼帘,在群山之中十分显眼。学校的柴振中老师说,全校有一半的学生都来自贫困家庭。县里对小学、初中、高中的学生每年分别补贴1500元、2000元和6000元。在保师附校的优秀师资支持下,学校还开办了小记者、小主持人等社团,让孩子们有充实的课外生活。

  初二(四)班的赵建珍老师对于学校的变化感触颇深。“21年前,我刚到龙泉关学校工作的时候,学校里没有像样的操场和教室,在破瓦房里上课,漏风漏雨。”赵建珍介绍,后来学校又搬到了一个废旧停车场,操场就是硬硬的水泥地。两年前,在政府的投资下,学校迁到了如今的保师附校龙泉关分校。“我从砖瓦房、停车场来到了现在的学校,心里时常在激动。”赵建珍说,在这样的环境下,贫困孩子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

  “今年,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500元左右,比2012年翻了一番还多,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大半贫困人口已经摘下了‘穷帽子’。”阜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成利说。

  本版图片均为本报记者周官正摄

  (本报记者 耿建扩 周官正 本报见习记者 陈元秋)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