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长江大桥建设实况美照流出,美呆了!
南京长江大桥建设实况美照流出,美呆了!
离2016年10月28日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全面封闭大修已近1年,我们的大桥大修进展到了什么节点?9月12日,大桥正桥桥面拆卸工程全面完工;9月18日,大桥桥面露出了里面的“铮铮铁骨”;9月28日,开始吊装全部由南钢提供的新一代桥梁钢制作的新桥面板。
赶紧看实拍
历史回顾:
南京长江大桥建设经过
近日
大家都在关注南京长江大桥的维修施工进程
但南京长江大桥到底是怎么建起来的
现在的人,知道的恐怕不是太多了
好吧,那小浦现在就一一的给你介绍一下吧
南京长江大桥介绍
南京长江大桥是公路铁路两用桥。铁路桥长6772米,公路桥长4588 米,其中江中正桥部分1576米,公路分岔落地部分316米。铁路为双线,最大坡度为4‰,最小弯道半径为1200米。公路为四车道,公路面净宽为15 米,两侧人行道净宽2.25米。公路最大坡度为3.17%,最小弯道半径为250米。全桥共有261孔,其中正桥(公铁上下分层)10孔;引桥251孔(公铁上下分层桥孔,南京岸和浦口岸各5孔 ;单独铁路引桥,浦口岸104孔,南京岸45孔;单独公路引桥,浦口岸有11孔)。
全桥用钢材约10万吨、木材15万立方米、混凝土约40万立方米,建成决算费用约2.88亿元。整个大桥建设得既宏伟、壮观,又有民族特色,若乘船从江面远眺,似彩虹飞落人间。
一、工程筹建
大桥桥址,曾经有下三山、煤炭港和宝塔桥三个桥址方案,最终选择了宝塔桥桥址。
亭楼桥头堡 设计图
1958年9月,经铁道部报请国务院批准,成立“南京长江大桥建设委员会”开始筹建工作。彭冲同志任主任,南京工学院派教授任技术顾问,市城建局负责建桥的准备工作,由铁道部大桥工程局负责承建。大桥主要设计人员有瞿懋宁、王序森、刘曾达、曹桢等同志。 大桥的勘探设计工作由大桥局勘测设计处负责;施工由大桥局二桥处和四桥处分担,二桥处负责南京岸引桥和半座正桥,四桥处负责浦口岸引桥和半座正桥。 大桥工程局彭敏任局长,杜景云任政委,总工程师先后由梅旸春、刘曾达、陈昌言担任。
早在1956年铁道部令大桥工程局选择南京长江大桥桥址,大桥局选取了下三山、煤炭港和宝塔桥三个桥址方案。1957年8月大桥工程局提出设计意见书报铁道部审定,建议使用宝塔桥方案。
大桥工程局据此进行初步设计。同年10月和12月,铁道部邀请全国有关专家、学者、技术人员、老工人在武汉召开大桥技术协作会议。根据勘测资料和初步设计方案进行研究讨论,议定正桥钢梁、基础及岸上引桥长跨结构形式。迨至1959年12月,由大桥工程局重编初步设计方案报铁道部后经国务院审批。
钟训正桥头堡
南京长江大桥桥址的自然地理条件非常复杂。此处江面开阔,比武汉大桥桥址处还要宽400米;勘测时最大水深是60米;流速每秒约3米;地质复杂,不仅岩层有破碎地带,而且强度相差很悬殊,如何确保九座高七八十米,每座面积比篮球场还要大的江中桥墩能稳如磐石?大桥工程局虽有建造武汉长江大桥和重庆白沙沱长江大桥的经验,但建造南京长江大桥仍然很有顾虑,于是决定由该局彭敏局长去铁道部汇报延聘苏联专家来做顾问。彭敏到铁道部后最后向邓小平副总理汇报。邓副总理问:“苏联有这样大的江河吗?”大家都说:“没有。苏联只有伏尔加河,比长江小。”邓副总理又问:“苏联专家造过这样大的桥吗?”大家说:“没有。”
邓副总理接着说:“你们没有造过这样大的桥,是外行。苏联也没有造过这样大的桥,同样是外行。外行对外行,何必一定要请他们来呢?我们有毛泽东思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实践摸出经验来!”
于是彭局长带着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满怀信心赶回武汉,立即召开扩大会议。党中央的精神和信任激励着每一个参加会议的人,因此,“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始终贯穿着南京长江大桥建设的全过程。
钟训正桥头堡手稿
在筹建工作中,为了彻底摸清江底岩层的地质情况,在工程地质学家谷德振的指导下,全面展开了地质勘探工作,摸清了岩层构造情况,解决了重要难题,为下一步施工打下了可靠的基础。
二、正式施工
大桥设有两座桥台(即南、北两岸的大堡)和九座桥墩,上面架有十孔钢梁。
1960年1月18日,南京长江大桥正式施工。跨越江面的桥梁部分称为正桥,是全桥的关键部位。设有两座桥台(即南、北两岸的大堡)和九座桥墩。上面架有十孔钢梁,其中浦口岸第一钢梁跨度为128米,其余九孔钢梁每三孔组成一联连续梁,每孔跨度为160米。钢梁桁宽14米;跨中高度16 米,桥墩处高度为30米。
施工现场
武汉大桥的钢梁桁架跨度是128米,桁宽10米,是苏联专家决定的。现在南京长江大桥的钢梁桁架跨度是160米,那么应该采用多大的桁度呢?年轻的工程师马冕南接受了这个重任,他在有关院校教授的指导下,从高等数学入手,搜集资料分析归纳,推导出桁宽计算公式。他又带着钢梁模型到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去做模拟试验,通过电子计算机测算,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南京长江大桥施工现场潜水员
仅钢梁部分所用钢材近3.3万吨。其中2万吨原拟向苏联订购高强度合金钢,因合同撕毁,于是改用我国自己试制成功的鞍钢16锰桥梁钢。这是我国桥梁工程首次使用高强度低合金钢。
南京长江大桥钢梁首次使用无缝线路,全长的焊接钢轨长达467米。也是我国第一座使用高强度螺栓代替铆钉的大桥。全桥使用高强度螺栓就有8.2万只。
南京长江大桥钢梁即将合龙
大桥的公路行车道板,首次采用粉煤灰陶粒轻质混凝土。它比普通混凝土约轻20 %,减轻了自重,从而减少了钢梁的用钢量。
三、九座桥墩
大桥在江中九座桥墩的基础类型共分四种,在我国桥梁史上都是创新的。
桥墩清晰可见
最高的桥墩,从基础底到墩顶高度约为85米。
一号墩为重型混凝土沉井基础。其高度和体积是世界同类基础之中佼佼者。沉井基础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赋予它的重型混凝土和采用射水破坏井壁土壤摩阻力的施工方法则是创新的。
二、三号墩为钢质沉井加管柱基础,是钢沉井与管柱基础两种类型的结合。基底与岩层钻孔锚固。
桥墩
四、五、六、七号墩为浮式钢筋混凝土沉井基础。采用20只巨型钢气筒使之浮于水面。这种施工方法和拼装式结构型在国内也是首创。
八、九号墩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柱基础,由10根3.6米管柱组成。
桥墩
由于部分岩层承受压力很低,能否支承得了庞大桥墩的巨大压力?有位全国人民代表对此表示忧虑,并把这一问题向周恩来总理作了汇报。根据周总理的指示,梅旸春总工程师创造性地采用拼装式钢筋混凝土沉井基础,尽量减轻自重。但恐在施工中万一不慎涌入江水,压毁沉井内壁招致失败,于是进一步对内壁钢筋混凝土板在岸上进行抗压试验,以确保安全。每座桥墩使用单独的配电间供电,配电间就建在桥墩下游的管柱基础上,桥墩建成恒管柱仍留着。现在外面谣传是苏联专家修的桥墩,没修成就走了。其实建南京长江大桥没有一个外国人参加,全凭中国人自己的力量。
四、引桥和桥头堡
引桥有铁路桥引桥和公路桥引桥。
大桥的铁路引桥桥墩为双柱式框架结构,采用跨度31.7米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考虑到以后通过电气机车,因此在部分桥墩上伸有悬臂,供设置电杆用。
跨度31.7米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在国内首创,是花了近五年时间试制成功的。
基础采用直径55厘米旋制钢筋混凝土管柱,最大入土深度为35米。
公路引桥采用梁式桥和双曲拱桥两种不同结构型式。梁式桥与铁路引桥相类似,双曲拱桥结构合理,外观壮丽。1968年将公路引桥在浦口岸延长4孔,南京岸延长18孔,均以双曲拱代替原设计的高填土方案。另外,从南京岸公路45号墩出岔,向桥头堡方向落地,增设落地桥(即回龙桥),共11 个孔双曲拱桥。
画报上可见铁路引桥
公路引桥
大桥的正桥与引桥接合处采用复堡型式的桥头建筑过渡。由大堡和小堡组成,长97.6米。
大堡由两座塔楼和大厅等组成。塔楼高约70米,每座长17米,宽11 米,共10层,底层与大厅相连。设有电梯与楼梯通向铁路桥、公路桥和嘹望平台。
大厅宽19.5米,深13.3米,高11.05米。中间的毛主席塑像总高7.5 米。像座用汉白玉和大理石镶砌。塑像背后是鲜红色的荧光有机玻璃墙面,配以洁白的汉白玉边框。墙面和地坪均为水磨石板铺砌。两侧墙上是“全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和“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巨幅标语。
接待室内,座位对面是一座南京长江大桥模型,在玻璃罩内,形象逼真,一目了然,与右侧墙上于希宁的梅树国画相映生辉。
塔楼各层间,布置有名画家的书画和各种工艺刺绣。其中有巨幅苏绣毛主席《长征》诗一首,绣法纤细,引人人胜。
小堡顶端的众像雕塑,每座由五像组成,像高4.5~5米,巍然屹立。
五、正式通车
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通车
南京长江大桥是在1960年1月18日正式开工,于1968年12月29日竣工。当南京长江大桥胜利通车的消息一传出,南北两岸人民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从四面八方汇集大桥,此景此情真是无法形容。许多群众都竖起大拇指骄傲地说:“这是共产党带来的幸福啊!”做一个中国人真是值得骄傲!这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伟大成果!”
大桥通车三十多年来,一直保持安全畅通无阻,它为祖国的“四化”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看到伟大的长江大桥历程
内心充满了激动和期待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