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熟嚼 方始味出
漫步扬州古城小巷,不经意间看到青砖墙上张贴的许氏家训:“千好万好第一等好事便是读书”。站在这幅家训下,我沉思良久,感慨颇多。
这句寥寥十几字的家训,不知道是这个家族几代人的成功经验还是失败后的深刻体会。但仅凭这十几个字,我们也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为什么要读书?我也上过学,也认认真真读过十几年书,且现在电子信息发达,我也一直未停止过各种阅读,但从内心来讲,并未感觉读书是千好万好中的“第一等好事”。
关于读书的意义,我非常认同扬州晚清第一名园何园主人何氏家族的观点。他们认为,“真正的读书以百遍为度,务要反复熟嚼,方始味出。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融会贯通,然后为得。如未精熟,再加百遍可也。”真正的读书,要熟嚼、精熟,一百遍不够,再加一百遍,要达到人书合一的境界,才有益于智能的提升,才称得上读有所得,才有益于做学问。而何氏家族中也的确出了翰林、院士、博士、画家等人才,足以证明读书的意义所在。
反观自己,因工作繁忙,已经忘记有多久没有完完整整、仔仔细细、反反复复地读过书了,也忘记自己如饥似渴从书中汲取营养,发现一句顶一万句的哲理的感觉了。这个时代节奏越来越快。我们心心念念如何创造财富,如何规划未来,如何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我们为了众人眼中的成功标准一路奔跑,一路追逐,升学、升职、升薪,却浑然不知自己到底想利用百年时间跑向何方,也未认真思考仅凭我一己之力的短暂人生到底能跑到何种程度。
我们习惯快餐式阅读,各种微信帖子看时感触良多,看后马上就忘,政治、经济、娱乐、体育、健康,各种信息交错纷杂,我们来不及细品,来不及消化,就被新一轮信息覆盖,渐行渐远中早已忘记我们的灵魂到底需要什么。我们仿佛知道得更多,却忘记人生百年光阴,精力、能力有限,执念广度就会缺乏深度。
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发明青蒿素就是因为精心研读古书籍而大受启发。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写道,“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服”。屠呦呦读此反复琢磨,发觉青蒿使用的古法并不是通过水煎加热而是直接“绞汁”,从而大胆假设水煎可能破坏药效,于是组织反复试验,改进了提取方法,最终采用乙醚冷浸法低温提取而获得成功。
像屠呦呦这样读书,从“绞汁”两字中精嚼推演古人的治疗方法,思考古人的成功经验,在文字中传承,让古人的智慧为我所用,从而挽救无数人的性命。这才不愧是认真读书的最好典范。当然也只有将读书的效果深深根植于事业,根植于人类科学和文明的进步,才能像水滴汇入大海一样永不干涸。
读书,不是为读书而读,也不是读了就算读书。“反复熟嚼,方始出味”,熟读才能感受到读一篇顶一万篇的感觉。多读才能感受无数哲人、先人、前辈的智慧,才能找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感觉。也许只有到那时我们才能真正领略“千好万好第一等好事便是读书”的真正内涵。就像只有登顶泰山才能体会一览众山小的壮阔一样,我们只有行动起来,认真读书,书读百遍才能真正体会到“千好万好读书最好”的真正滋味。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