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改、农业合作化、破旧立新——毛泽东改造中国的大手笔
——纪念毛主席诞辰125周年
二十世纪初,几千年沒有进步的中国,面临着灭亡还是革命的选择。众多知识分子追求革命。理论是革命的先声。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守旧没有革命。自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中国的问题就成了世界问题。中国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各自向国际上的自已寻求精神和物质武器。俄国十月革命让中国的知识界加剧了分裂,走俄国人的路还是走西方的路,形成两大阵营。时代需要伟人,民族需要英雄,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毛泽东立志改造中国改造世界,在所有的路都走不通的情况下,选择了走俄国人的路,为大多数人造福的路。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毛泽东看到只有把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大众组织起来才能救中国,才能改变中国"东亚病夫"的卑贱国际地位,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何改造中国?毛泽东制定了
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革命两步走的策略。这就是第一步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实行社会主义革命。这是毛泽东思想的本质,它的精髓,经典概括。不了解这一点,就不了解毛泽东。而只知"新民主主义”这一名词,却不知这个"新"字新在哪里,也不可能真正了解毛泽东。消灭封建制度,这是资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孙中山只是推翻了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即帝制,却无能力消灭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即土地所有制。这个任务是由中共领导的广大农民完成的。中国农民完成的是使中国从封建的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变的关键一招。革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有了土改,完成了土地革命,中国才有可能从传统的农业国,农业民族向现代的工业国,工业民族转变。才能顺应历史的潮流,走向世界,走向未來。
土改后的中国是一个小生产的汪洋大海,生产力低下落后,穷!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沒有文化,愚昧!实现现代化谈何容易?面对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个体农民如何发展,这既是一个争论到今天仍没有结论的理论问题,又是当前一个狗咬刺猬——无法下嘴的实践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认识与实践,形成了两条道路之争,形成了毛泽东时代与邓小平时代的区别,形成了文革与改革的对峙,形成了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制度子邓小平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分界线。
对于 毛泽东的路线,中共党内存在分岐,一次是合作化时期,一次是六二年刮单干风,一次是文革时期。前两次分岐没有公开,最后一次毛泽东将中共分岐公诸于世。改革开放后,总设计师将毛泽东的路线进行了改革,将毛泽东批判的东西付诸于实践,这就是现在的特色路线。这两条路线产生了各自的结果,世人多有评说,恕不赘言。本文的目的是就改革开放与文革的争论焦点作一个理论分析。时至今日,官方媒体、特色学者对毛泽东思想的态度多的是歪曲,鲜有的是研究。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就必须弄凊楚毛泽东的思路,看看毛泽东的实践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改革是从否定"一大二公"的公有制开始的。特色理论家们否定农村集体所有制的理由大体有三类。一类是批判毛泽东的政策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超越了“初级阶段”的需要;一类是借用马克思的"两个决不会"、恩格斯的"不能"的论述,对毛泽东的"公有制"进行否定;另一类是直接宣布毛泽东"消灭个体经济"是错误的,要"补课"。这三类观点是特色理论在改革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理论表现。庆祝4O年期间前两类观点頻频再现。这些观点充斥整个改开过程而不被验证,不被修正,更谈不上遭到批判而大行其道,不是证明这些观点的真理性,而暴露出的问题是这些学者既不懂马克思,更不懂毛泽东。一贯攻击毛泽东忽视发展生产力的"高明"的学者们,至今也沒有搞清到底是把个体农民组织起来是提高生产力,
还是把组织起来的农民重返单干路是提高生产力。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一下两个时期的农业发展状况,孰优孰劣,孰是孰非岂不是一目了然?倒是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话否定毛泽东的“三大改造"政策的理论值得分析批判一番。有些人引用马克思在巜〈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关于"两个决不能"的论述否定毛泽东;更有一位叫卫兴华的经济学界的泰斗,引用巜共产主义原理》中恩格斯的一段回答"能不能一下子就把私有制废除”的问题时明确指出:'不,不能,正像不能一下子就把现有的生产力扩大到为实行财产公有所必要的程度一样"。引用马恩的话,用以否定毛泽东,这是特色学者们常用的手法,颇具迷惑性。试问,仅凭这些论据就能否定毛泽东的农业合作化吗?显然特色理论家们高估了自己的学识。对马克思主义一知半解的一群人竟充起了行家,干起了歪曲毛泽东的勾当。为什么说是歪曲呢?第一,一九五六年毛泽东并没有提出立即"消灭”“废除”私有制,即资本主义所有制度的任务,而只是提出避免走西方资本主义的老路,而选择没有资本家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新路。这条路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的必然选择。因此引用马克思恩格斯的上述论述来否毛泽东纯属驴唇不对马嘴。特色理论与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是一脉相承的,都认为私人资本家领导的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不可或缺的,极力强调要发挥资本家的历史作用。特色理论无数次批评毛泽东晚年错误,这个错误就是否定资产阶级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的领导地位,极力防止资产阶级在中国的复辟。现在的问题是,首先搞凊毛泽东为什么搞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反对"党内资产阶级",而要搞清这两个问题,必须了解毛泽东是怎样评价中国的资产阶级的。关于这个问题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中作了祥细的论述,在此我不做过多的重复叙述。需要指出的是毛泽东由于特殊的经历,对中国资产阶级了如指掌,他比较了中国的资产阶级与西欧资产阶级的差别,着重指出了中国资产阶级缺乏西欧资产阶级反封建的革命精神与历史作用,着重指出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从胎里带来的与帝国主义官僚资产阶级,地主阶级的千絲万缕的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又想革命又不敢革命,甚至在一定条件下会和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势力站在一起反对人民革命的两面性,着重指出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无能,总而言之,中国的资产阶级不能担负起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明白了这一点,就理解了有的人为什么把毛泽东思想歪曲为事实求是,为什么对毛泽东恨入骨髄。)因此毛泽东领导的中共在旧中国要完成资产阶级的民族民主革命,在新中国要完成民族资产阶级完不成的独立自主的发展自己的民族工业的任务。历史聚焦在一九五六年的三大社会主义改造上。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成为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主义国家。怎样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封建社会消灭以后只能进步到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在发展中必然要消灭个体生产,必然要造成两极分化,资本主义社会只存在只有劳动力可以出卖的无产阶级和掌握生产资料的资本家,在竞争中,经济危机中,大资本吞噬小资本,资本不断积累积聚,大多数无产者同人数越来i越少的资本家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资本主义的丧钟就要敲响了。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常识,如果说当今世界资本主义发展还没达到马克思预言的那种程度,还沒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条件,这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是错误的。那么,据此而断定毛泽东的三大社会主义改造“搞早了""搞错了"的结论是否就是正确的呢?显然,这是不正确的。为什么?虽然马克思强调封建社会的否定形态是资本主义,但却没有把西欧的道路上升为一般的规律,而是指出各个落后的民族国家只能根据自己的特殊的历史条件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简言之,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改造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有充足的根据。
毛泽东把亿万刚刚从封建制度中解放出来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走合作化的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以此来发展经济,满足自己民族生存的需要和发展的需要。这是一条艰难的路,是几千年来从未有过的路,是一条为多数人谋利益的路,是一条具有历史主动性的工农劳苦大众创造历史的伟大的实践活动。它持续了二十年的时间。取得了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重重障碍,为中国步入现代化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成就的取得我们把它归功于社会主义道路。然而,我们所走的社会主义道路却是一条与马克思恩格斯所论述的社会主义相距甚远的"社会主义",虽然在本质上属于同质的社会主义。这种“社会主义”只能产生于特殊条件下的俄国和中国。俄中两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中的薄弱环节,都有一个无能的资产阶级及其政府。这就使得无产阶级政党夺取国家政权相对于发达国家要容易得多。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俄国和中国,都不能立即消灭旧的社会分工即阶级差别,不能消灭商品经济。马克思恩格斯告诫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虽然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历史任务、最高纲领,但消灭资产阶级私有制仅靠无产阶级的意志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具备其他的各种条件,这就是马克思的"两个决不会"和恩格斯的"不能一下子消灭私有制"的论述。既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不能越过也不能用法律取消的自然的历史发展阶段,那么夺取了政权的无产阶级就不能不执行起资本家的全部职能。共产党要最终消灭商品经济就不能不发展商品经济。不是社会主义还存在商品经济,而是商品经济的存在事实只是表明了这种"社会主义"还没有摆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局限。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运动的“社会主义",只是在极有限的范围内起作用,它只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共产主义"因素。这种因素表现为各个企业、生产单位中的生产资料的公有制。这种公有制还不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论述的那种单一的公有制。这种公有制表现为无数个集体所有制,表现为一定数量的国家经营的企业内部的关系。这种公有制并沒有消灭集体企业之间互为商品所有者即私有者之间的对立,没有消灭集体企业与国营企业之间的利益对立。这种公有制并没有摆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规律和弊病,只能减轻发展过程中的痛苦。中国是一个后进的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至少有一个世纪的差距。这就给中国提供了一个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教训的机会,有可能后来者居上,赶上超过发达国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马克思在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中建立了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为后进的国家提供了经验教训以资借鉴。毛泽东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在研究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历史经验教训中,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这就是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变私有制为公有制。这种公有制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经济范畴,对这种真实的经济关系的理论表现如宪法,党章的表述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是真实的,理论与实践是统一的。这是我们谈论社会主义,谈论公有制时必须注意的。否则公有制,社会主义就被曲解为纯粹的意志关系。
为什么要对农业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为什么要搞公有制?道理很简单,就是要对资本进行限制。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是消灭资本,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是"节制资本","限制资本"。不同的社会阶段有不同的历史任务。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的经济发展首先是以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而不是从少数人一群一党的私利出发,这就避免了马克思揭露的资产阶级统治下诸多的社会矛盾,避免了少数人为了一己之私利不惜毀坏民族的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出卖全民族的自然资源。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使一盘散沙的民众因共同的利益而凝聚成巨大的生产力而改变自己落后的生产条件;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使一盘散沙的民众拧成一股绳,众志成城,一改一百多年来逢洋必败,被西方列强讥讽为"东亚病夫"的屈辱地位,争得民族的尊严与国际地位;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能够独立自主地处理中国和国际事务,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完成了西方资产阶级几百年才完成的任务,大大地缩小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成为相当一个统一的欧洲一般的庞大的市场,清除了前进路上众多障碍的市场,一个蓄势待发的有巨大潜力的经济体。任何一个研究中国历史与现状的人,只要不是出于偏见,就不会歪曲否认这段资产阶级干不出来的辉煌。这是毛泽东的辉煌,这是工农兵革命的知识分子的辉煌,这是社会主义道路的辉煌。这个辉煌已被中国人民铭刻在心中,被铭刻在世界历史的丰碑上。
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建立,中共从一个几十人的非法的小党逐渐发展壮大起来,不仅成为一个强大的合法的政党,而且成为一个拥有千百万党员的执政党。地位的变化,党也发生了变化。特权观念,封建意识,官僚主义,贪图享乐的风气,,资产阶级的腐朽生活方式,不同程度地腐蚀着无产阶级先锋队。在毛泽东看来,党不那么好了。党需要整风。但收效甚微,或者不起作用。中国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建立引起了国内外一切反革命势力的仇视,推翻社会主义制度,颠覆无产阶级政权的活动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同时,受社会上资产阶级的影响,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党内的修正主义思想泛滥,否认三大改造运动后中国还存在阶级,还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活动,否认资产阶级同工人阶级的斗争。中共党内一线领导人同居于二线的毛泽东的分岐加剧,尤其是一九六二年的单干风,让毛泽东看到党内分裂的征兆,看到党内真懂马列主义的不多;一九六四年,毛泽东预感到中国可能要走一段资本主义。毛泽东不甘心工农劳苦大众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胜利落在企图开历史倒车的资产阶级手里,不甘心中国的革命只是为资产阶级的发财致富扫清障碍。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国家的前途,毛泽东书写了自己改造中国改造世界的最后一笔,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文革是干什么的?文革就是改造共产党,改造国家机器,朝着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行的种种布局。有什么样的党,就有什么样的纲领,就有什么样的道路。怎么改造党?首先从组织上,从制度上改变了一线二线的分工,承认党内有派,有两个司令部,有两条路线的斗争;明确了分岐点,指出分岐的社会和国际根源。中国的问题是个世界性问题,中共党内分岐公诸于世,必将引起世界的动荡。中国走什么道路,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眼前的或长远的利益。毛泽东号召人们关心国家大事,关心自己的利益,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毛泽东号召普及马克思主义,提倡学习马列著作,搞清理论问题,强调意识形态领域阶级斗争的重要意义。毛泽东批判右倾翻案风同邓小平的“整顿"划清了界限,毛泽东指出"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走资派还在走",他们上台“很容易"。毛泽东精准地预言了他身后中国的变化,并给追求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工农大众及革命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斗争的思想武器。十年文革,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创造了工业农业国防工业的众多奇迹。要认识改革,就要客观地了解文革,要谈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就不能虚无掉毛泽东改造中国的丰功伟绩。
毛泽东带领人民奋进的路是社会主义之路,是迈向共产主义社会的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是把马克思主义从德国,从欧洲向世界传播的重要环节,是无产阶级争取解放自己所取得的最为宝贵的实践经验。这是中国工农大众应代代相传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