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 张伊丨英烈故事:《毛家六烈士—毛泽民》连载之三十
恢复、发展中国第一口老油井,解决陕甘宁边区的燃油供应(中央机关夜晚照明用上了油矿自制的“洋蜡烛”)(毛泽东主席用上了油矿自制的“洋蜡烛”)
工农红军既要在动荡的形势中求巩固求发展,进行东征抗日。同时还要用更大的精力去面对根据地经济极度脆弱的险恶局面与生存危机。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缔造新中国的脚步一路走来,靠的不光是枪杆子,还有支撑枪杆子的物质基础。毛泽民在中共党史上的特殊地位,就在于他始终默默无闻地坚守在经济战线上。
就在1935年毛泽民全力以赴解决中央红军冬衣的同时,国民经济部的各项工作也已经开展起来。
国民经济部成立时,毛泽民就提出要从地方紧急抽调一批同志到国民经济部工作。外贸、农牧、合作总社等几个部门的领导人,都是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在选择工矿科长时,毛泽民认为,一定要选一位熟悉当地情况的比较成熟的同志负责工矿科的工作。这时,一个叫高登榜的年轻人奉调走进了毛泽民的窑洞中。
高登榜,陕西延川人。去国民经济部报到前,是西北工作委员会技术处党支部副书记。
毛泽民一见到高登榜,立即热情地招呼高登榜走进他的窑洞,递上一碗开水,详细询问了高登榜的情况,以及瓦窑堡四周土特产。毛泽民简练而干脆的谈话让高登榜留下了深刻印象,不由得对毛泽民肃然起敬。
毛泽民立即安排高登榜到工矿科工作。当时,工矿科主要负责造纸和挖煤两方面的任务。毛泽民对他说:“你的工作是管煤窑,把煤挖上来,运到这里,让家家户户都能烧上饭。”
如今,很少有人知道,中国大陆的第一口油井究竟开在何处?在延川县水坪镇东边,有一个叫石油沟的小山沟,就是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的诞生地。
陕北延安一带有石油的记载,可以上溯到两千年前的汉代。东汉史学家班固在他所著《汉书·地理志》中就写下:“上郡高奴有洧水,可燃。” 1904年,陕西巡抚曹鸿勋奏请朝廷试办油矿。3年后终于在延长县延河岸边一个叫七里村的地方,打出了第一口油井,并在这里办起第一个油厂,叫延长石油官厂。在红军到达陕北之前,国民党资源委员会认定陕北石油蕴藏量有限,已决定放弃。
毛泽民到达陕北后,很快就了解到延长油矿的情况。他认为,延长油矿若能恢复生产,就能大大改善根据地的燃料需求。
1935年冬天,毛泽民通知高登榜,立即到延长油矿作调查。高登榜了解到,延长油矿的生产基本上是停顿的,有20多名国民政府矿产资源委员会的技术人员被红军关押着。毛泽民意识到,这是油矿恢复生产的骨干力量,于是当即给中华苏维埃西北办事处主席博古写信,要求释放他们。在毛泽民和当地苏维埃政府的关怀下,获释的技术人员不仅洗澡,理发,换上了干净衣服,还分配了窑洞,解决了吃饭的问题。
毛泽民还把原勘探处事务所所长严爽请到国民经济部,同他一起研究恢复和发展石油生产的问题,并委任严爽为石油厂厂长。严爽深受感动。回到延长后,他即着手组织技术人员和工人清理现场,整修设备,在最快的时间恢复了生产。
油矿开工后,毛泽民专程从瓦窑堡来到矿上,同全体技术人员见面。所有技术人员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毛泽民请大家吃了一顿稍加改善的午饭,以表心意。
吃饭的时候,他给大家斟上酒,自己端起小酒碗,语重心长地给大家敬酒说:“你们都是技术人员,为国民党工作已经是过去的事情。我们现在的工作就是多出油,支援红军打胜仗!”他端起酒碗,逐个给大家敬酒。这充满信任的甘醇,就像一股清泉,滋润着油矿技术人员的心田。
在工矿科的直接领导下,油矿职工自力更生,土法上马。没有吊车,他们就用手摇辘轳吊油;没有储油罐,就砌石板池。工人们不但修理好旧机器,还自己制造了锅炉、蒸馏釜和油管,发明了空中套井和钢丝打结法。一个历经北洋军阀、国民党反动派摧残的奄奄一息的油矿,居然很快恢复了生产,将一桶桶原油抽上地面。
把原油炼制成汽油和煤油,困难也很多。矿上的炼油设备十分陈旧,一台老式锅炉,每周只能炼制一两炉成品油,还经常受到敌机的袭扰。毛泽民十分关心矿上的生产,几度来到油矿,看望工人和技术人员,嘘寒问暖,鼓励他们大胆进行设备和技术的更新改造。
当石油工人们赶着披红挂彩的毛驴,驮着汽油、煤油和油墨、石蜡、凡士林等石油产品到瓦窑堡向党中央报捷时,根据地的人们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毛主席异常兴奋,连声称赞。
红军初到陕北时,中央机关夜晚照明点灯用的是蓖麻油,如今用上了油矿自制的“洋蜡烛”。据说那时,毛泽东主席通宵工作,总要到第二天凌晨4点钟以后才睡。凡士林药膏对红军战士更是稀罕物,愈合干裂的手脚效果特别好。
仅从1936年1月至3月,就生产了7万斤原油,不仅满足了红军部队跟机关的需要,还提供了出口。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发的第一个油矿。
1936年4月,毛泽民怀着喜悦的心情在他的工作报告《陕甘苏维埃区域的经济建设》一文中写道:“自从去年12月整理延长石油工厂以来,我们的石油生产超过了国民党任何时代的平均生产额,并附属生产了大批油墨、石蜡、凡士林。除充分供给了红军与机关需用外,最近还大批运输出口。同时,在这一时期,打完了永坪第三井,现正着手打第四井。3个月共有盈余2000余元,这是全中国仅有的石油矿。”
毛泽东率军东征途经延长县时,亲自到油矿视察。对延长油矿“埋头苦干”的精神以及对革命事业的突出贡献,曾给予高度的评价。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艰苦岁月中,延长油矿一直担负着陕甘宁边区的燃油供应。那里的人们永远不会忘记油田的拓荒者——毛泽民,当年带领老一辈石油技术人员和工人让老矿井旧貌换新颜的英雄壮举。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