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对维系青藏高原及我国西部大环境的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近日,记者跟随生态环境部采访团来到青海湖畔,在保护地开展一线调研,见证了当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景象。
6月3日,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的泉吉河,上演了一幕“半河清水半河鱼”的奇特景象。随着气温升高,青海湖湟鱼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洄游季,它们聚集在青海湖周边各大淡水河的河口处,成群结队逆流而上,向着世代相传的产卵地进发。
但这样的景象来之不易。
“过去,人们出于农业灌溉的需求拦河建坝,造成大量亲鱼无法上溯产卵而聚集在坝下,最终搁浅缺氧死亡。”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推广研究员祁洪芳介绍,湟鱼的性腺发育需要水流的刺激,洄游长度一旦缩短就会直接降低湟鱼“传宗接代”的成功率。
为了保护湟鱼洄游,2010年开始,青海省先后拆除了沙柳河、泉吉河和哈尔盖河的拦河大坝,修建、改建了7座洄游通道。祁洪芳介绍,总长100米的鱼道呈阶梯式,每1.6米间隔设置一个高30厘米的台阶和一个小水池,供鱼儿们休息缓冲,“能够保证绝大部分的鱼类顺利上溯”。
此时正进入洄游高峰期,泉吉河中数以万计的湟鱼前赴后继地越过台阶,为迎接新的生命而奋力拼搏。河道上空,盘旋着许多棕头鸥和普通燕鸥,它们不时俯冲向河面,抓起一条条湟鱼扬长而去。“湟鱼是青海湖‘水—鱼—鸟—草地’生态系统中最基础的部分,起到了重要的生物链支撑作用,对区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至关重要。”刚察县农牧科技局副局长才旦介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2020年12月监测数据显示,青海湖湟鱼资源蕴藏量已达10.04万吨,是保护初期的38倍,为原始蕴藏量的3成以上,保护成效日益显著。
以鱼类为食的鸟类也从中受益。2015年至2019年5年来青海湖水鸟的总体种群数量在25万至37万之间,鸟类种类不断刷新,生物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明显提升,青海湖成为中国境内候鸟繁殖数量最多、种群最为集中的繁殖地之一。
在距泉吉河不远的哈尔盖镇,采访团在国道315旁发现了一群正在草场里觅食的普氏原羚。正在巡护普氏原羚的哈尔盖派出所民警马福德告诉记者,为了保护普氏原羚,牧民们主动将围栏高度从原来的1.5米降低至1.2米,方便普氏原羚的栖息和迁徙。
据介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普氏原羚是仅存于青海湖周边的濒危物种。因为栖息地丧失、破碎化和过度捕杀等原因,普氏原羚一度面临灭绝危机。普查显示,2007年普氏原羚种群数量约300余只,比大熊猫数量还少。
为了挽救普氏原羚,青海省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投入资金用于种群保护。为有效解决普氏原羚冬季饮水和迁徙问题,海晏县、刚察县、共和县、天峻县和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均在普氏原羚聚居区域兴建了饮水池,2009年至今累计拆除网围栏刺丝50万米以上。
青海省生态环境厅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任勇介绍,青海严格按照生态环境部等7部(局)有关持续推进“绿盾”专项行动和强化监督工作部署要求,组织各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开展遥感点位核查、自查排查,加强省级督查检查,建立了问题清单、整改台账、信息平台和整改销号制度,有效保障了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生态安全。
今年4月,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管理局公布了2021年度普氏原羚种群监测结果,共监测到普氏原羚2560余只,种群数量14年间增长约9倍。
“真羡慕你们啊,20年多年前我拍摄普氏原羚的时候,要在广袤的无人区上风餐露宿,寻找几天几夜。现在生态环境改善了,普氏原羚的数量越来越多,已经可以和人类比邻而居,和谐共处了。”青海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葛玉修感叹。
为了深入开展生态环境治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青海省启动了“青海湖国家公园三年行动”。三年行动目标为:2020年编制完成《青海湖国家公园总体规划》,2021年开展青海湖国家公园申报工作,2022年正式设立青海湖国家公园。据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介绍,青海省将以青海湖水生态安全为核心,以生态保护、国家公园建设和绿色发展为重点,推进青海湖流域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打造全国生态体验和自然教育平台。
(本报记者周梦爽)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