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稻香鱼肥 见农耕之美
享稻香鱼肥 见农耕之美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 青田县委宣传部供图
流水潺潺,绿意盎然,水稻摇曳着稻秆,水田间不时传出啪嗒啪嗒的响声,那是鱼儿正在吞咽掉落在水面上的稻花。早在1300年前,稻花香里田鱼肥的美景,就已在浙江青田县出现。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祖辈相传的“以鱼肥田、以稻养鱼、鱼粮共存”的农耕智慧走向了国际舞台。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倡议;2005年6月,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成为中国首个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7月17日至19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在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举行,主题为“保护共同农业遗产,促进全面乡村振兴”,这是20年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所在国组织召开的规模最大、层级最高、影响最大的会议。
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17年来,青田县在探索“保护、传承、转化”中走出了新路径,为中国乃至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树立了标杆。
集生态、生产和生活于一体的农业生产体系
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华农耕文明的“活化石”,既是有形的物质载体,也蕴含着传统农耕文化的精髓,具有跨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和独特魅力。
在水田里种稻,在稻谷下养鱼,稻田养鱼实践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且分布区域广泛。为何青田的稻鱼共生系统会成为中国首个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青田“稻鱼共生系统”遗产地保护区和博物馆里,记者找到了答案。
盛夏时节,行走于青田乡村,处处可见田鱼戏水、白鹭低飞。在青田县方山乡石前村,梯田青葱、层层叠叠。当季水稻已进入拔节孕穗期,当地农民戴着遮阳的斗笠,在稻丛里弯腰忙碌。
“青田瘠壤,民风近古,而岁入鲜少。”据考究,青田县的稻田养鱼最早可追溯到唐朝。面对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困难,当地农民希望田间能有更多产出,故利用山间水源充足的有利条件修渠、引水、种稻、养鱼,在稻作生产过程中总结出稻田养鱼的生产方式。
在这里,鱼和田默契地形成“生物链”:水稻为鱼类遮阴,提供氧气和有机物质,鱼类为稻田除草增肥、吞食害虫,维持系统自身循环,保持生态平衡,增加系统生物多样性,称之“稻鱼共生系统”。这种生态循环系统大大减少了对化肥农药的依赖,增加了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保证了农田的生态平衡,实现了稻鱼双丰收。
悠久的田鱼养殖史还孕育了灿烂的田鱼文化,青田田鱼与青田民间艺术结合,派生出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青田鱼灯舞。每逢喜庆节令,青田的村民们都要进行鱼灯舞表演。
这种集生态、生产和生活于一体的农业生产体系,彰显了农耕文化的价值和魅力。2016年6月,时任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格拉齐亚诺先生到青田考察时评价:“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合理整合利用资源,协同增效,树立了全球典范。”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湖州桑基鱼塘系统这3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浙江还成功申报了11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位居全国首位。
“一方水土孕养一方智慧,这些农耕模式自古而来,时光见证了它们卓越的生命力。”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闵庆文说,农业文化遗产结构精细,是人类生产生活与自然环境在长期协同进化后,达到的和谐与平衡,它们虽源自过去,但生态绿色的发展理念却直通未来。
形成保护利用与乡村产业共同发展的可持续之路
保护并不等于圈养,如何擦亮农业文化遗产的“金字招牌”?“发挥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生态优势,深化产业链转型升级,用技术带动百姓产业增收,形成保护利用与乡村产业共同发展,与区域发展点面共融才是可持续之道。”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宗明说。
5年前,青田县成立稻鱼产业农合联,县政府出资2000万元组建一家农业发展公司负责运营,建立稻鱼共生示范基地,为农民所种的稻鱼米提供“统一规划基地、统一种养品种、统一种植标准、统一收购加工、统一品牌营销”的“五统一”产销支撑。
的确,只有真正在保护和传承中受益,才能激发遗产地农民的文化自信,自觉自发地参与实践。其中,离不开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形成共建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同时也需要当地政府推动,将农业文化遗产的资源优势切实转化为产业优势,助力富民增收。
在大山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农民伍丽珍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生活会在2005年实现大转变。那年,她代表方山乡种田大户,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专家研讨会上发言,讲述祖祖辈辈留下来的“稻鱼共生”养殖模式。回村以后,经过培训扶持,她种水稻、养田鱼、做鱼干,还办起农家乐。几年后,她的家庭年收入超过100万元。
“我们一直沿用的古法稻田养鱼,这可是千年宝贝!”在法国打拼多年的华侨金岳品回到家乡,一头钻进稻田。2011年,金岳品与几位农户合伙成立一家生态农业公司,建立田鱼育苗基地和稻田养鱼基地,办起了稻米育种烘干和田鱼加工点,推出“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周边80余户农民增收。2014年,他作为中国农民的唯一获奖代表,获得了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模范农民奖。
截至目前,青田稻田养鱼产业面积已达8万亩,标准化稻田养鱼基地3.5万亩,年综合产值超5亿元,成为青田东部地区农民主要收入来源。因为有政府出面打品牌、搞营销,这两年,稻鱼米身价陡增,从原来的每斤两三元钱,一路抬升至每斤十多元,仅此一项就可为农民亩均增产2000元。青田作为华侨之乡,稻鱼米、田鱼干更被视作乡愁味,无须跑大市场,已是海外餐桌的宠爱。
保护规划一以贯之,资金扶持一贯到底。青田积极探索农业文化遗产地生态与文化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现了亩产“百斤鱼、千斤粮、万元钱”目标。当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文化遗产的内在生命力也就足了。
农业文化遗产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诞生于前人智慧,也必将在后人智慧中持续发展。浙江大学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团队通过深入研究“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动植物互作机理,改进了“种稻为主、养鱼为辅”的传统模式,创新打造“种养并重”的数字标准化“稻鱼共生2.0”,将稻田养鱼的亩均效益提高了数倍。如今,全新的“稻鱼共生2.0”已从浙江青田“飞”入云贵大山,带动遵义市湄潭县两路口村的农民人均年收入提高了近千元。
发掘乡土乡情中的文化记忆
“活态的、综合性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两大显著特征。”闵庆文认为,“一方面,农业文化遗产是活着的历史,承载着先人智慧沿用千年,至今仍福泽一方,是当地居民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与经济来源;另一方面,它融合了自然遗产、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方面特征,兼具发展经济、保护生态和传承文化等多重功能。”
青田县通过深度挖掘青田鱼灯舞的文化艺术价值,筹建青田鱼灯主题展示馆,在保留传统鱼灯精华的基础上,对鱼灯道具造型、服饰搭配等改良创新。2008年,青田鱼灯舞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从青田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先后参加了国庆50周年天安门广场演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意大利米兰世博会等开场演出。
此外,青田县通过打造青田稻鱼区域公用品牌,先后注册“青田田鱼”“青田稻鱼米”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统一设计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标识,提升市场辨识度。持续开展承载稻鱼文化的标志性活动,常态举办开镰节、丰收节、尝新饭等节庆活动,青田“稻鱼之恋”文化节入选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100个乡村文化活动。
在挖掘农遗记忆的同时,青田县也不忘讲好农耕故事。稻鱼共生系统博物馆以最新科技、沉浸式体验等方式,全面展示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历史起源、发展脉络和文化精髓。同时,博物馆联合中科院编纂的《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读本和《小田鱼的好朋友》儿童绘本,把稻鱼共生知识纳入青田县志,打造稻鱼共生文化传承的各个层级阵地,让农耕文明代代相传。
“在青田,稻鱼共生不仅是一种单纯的农业种植养殖技术,而且是深深融入青田地方文化和百姓的乡土情怀。”县委书记林霞说,“我们在稻鱼共生系统的精彩实践中争当农耕文明传承的引领者,践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提供青田模式。”
一片稻田,一条田鱼,承载着无数人的乡愁。青田是著名的华侨之乡,有33万华侨遍布全球128个国家和地区。田鱼干,漂洋过海,承载着海外游子的念想,唤起弥久醇香的乡情。
(本报记者 陆健 本报通讯员 叶凯昱)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