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东方文化复兴

蒙世清 :毛泽东与实事求是

作者:蒙世清 发布时间:2023-09-15 09:40:15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作者单位: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委教育工委办

  摘要: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和思想作风的重要内容。考察“实事求是”提出的历史过程,可以看到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贡献,百年大党铸就辉煌的法宝,用好“实事求是”奋进新时代,实现二十大宏伟目标。

  关键词:毛泽东 实事求是 原则 法宝奋进新时代

  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它的精髓则是“实事求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过去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靠实事求是。今天,我们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还是要靠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既是中国共产党铸就辉煌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再铸辉煌的重要法宝。

  一、毛泽东“实事求是”的概念

  实事求是”,不是现代词语,它是一个古代成语。此语出自东汉史学家班固所著《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文中赞扬刘德求实的治学态度,称其为“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意思是说,刘德做学问注重事实根据,故而能得出准确的结论。一个古代成语“实事求是”,为什么毛泽东能引发出哲学思考?在我党早期领导人中,不乏有学识渊博的才俊,更有一批出国深造学成归来的饱学之士,为什么唯独毛泽东能借用实事求是这个成语,来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认识论,并升华为党的思想路线?他的过人之处在哪里?

  从毛泽东著作中寻找“实事求是”一词,最早见于1938年10月14日,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又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只有远见卓识,才能不失前进的方向。”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自以为是’和‘好为人师’那样狂妄的态度是决不能解决问题的。”1941年5月19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时,第一次解答了什么是“实事求是”。

  毛泽东历经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洗礼之后,其世界观发生转变,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开始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中国社会实际,深刻地看到“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毛泽东在实践中更注重对国情民意的调查研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大革命时期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论述了中国社会的性质、中国革命的任务和对象、革命的领导阶级和主要依靠力量,以及可以团结和争取的中间力量等,对中国革命作出了科学分析和预见。

  1930年1月和5月,他先后写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两篇文章,系统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对八七会议以来党内一直存在“左”倾教条主义以及悲观主义和形式(本本)主义进行了深刻批判。毛泽东还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的情况”等著名论断。从这些文章内容看,实事求是的思想已经跃然纸上。

  随后,毛泽东又撰写了《辩证法唯物论提纲》《实践论》《矛盾论》,不仅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还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在此基础上,毛泽东明确提出:“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又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并指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

  二、毛泽东“实事求是”内涵

  1938年10月14日,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提出:“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1941年5月19日,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时,毛泽东第一次详细阐述了“实事求是”的内涵。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它的提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在与主观主义、经验主义斗争的过程中,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作的高度概括。

  毛泽东在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时这样详细阐述 “实事求是”的内涵:“‘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此后,在党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实事求是”思想不断继承和发展,成为党长期坚持的思想路线。

  习近平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和灵魂,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灵魂,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和灵魂。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来研究和解决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来制定和形成指导实践发展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理解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和精神实质,始终按实事求是的要求办事。

  三、毛泽东“做事”先“求是”

  毛泽东同志有个著名的命题,即“实事求是”。在延安整风中,他解释道:“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同时他还讲:“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这里的“合”,指的就是对事物客观规律的准确把握。

  但在现实中,以“多干事”、“多做事”为名,不顾基层实际,不顾客观规律的现象并不鲜见。有的主观臆断,今天一个“新思路”,明天一个“大手笔”,急功近利,寅吃卯粮,以致留下“一任政绩几任包袱”的后遗症。有的决策武断,抓工作“强人所难”,抓建设“纸上谈兵”,搞得基层超负荷运转、苦不堪言,结果是“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大腿后悔”。

  事实上,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抓工作也不例外,有的工作宛如“行云流水”、“细雨润物”,快不得,快了就会“拔苗助长”;有的工作必须“雷厉风行”、“趁热打铁”,慢不得,慢了就会“错失良机”。古人讲:“会道者,一线藕丝牵大象;盲修者,千钧铁棒打苍蝇”,强调的就是这个道理。

  领导干部想干事、多做事,本身无可厚非,原本也应如此。但实事能否办好,好事能否办好,关键在于能否“求是”。“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舜亡”。世界上有这么一种“东西”,你看不见,摸不着,却时刻受制于它。遵循它,就顺利成功;违背它,就挫折失败。它,就是“是”,就是规律。毛泽东同志曾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法国思想家狄德罗说过:“知道事物应该是什么样,说明你是一个聪明的人;知道事物实际上是什么样,说明你是一个有经验的人;知道怎么使事物变得更好,说明你是一个有才能的人。”实践证明,在部队全面建设的历程中,事物是多样的,成因是复杂的,联系是广泛的。我们要想真正地认识它,照“本本”去“按图索骥”不行;凭“经验”去“顺藤摸瓜”也不行;靠“想象”去“盲人摸象”更是不行。只有搞清事物的表层是什么,里层是什么,深层是什么,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窥清事物的本质,得出精髓,才能“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找出根本性、规律性的东西来,把一般情况和现实问题思想化、深刻化。

  四、毛泽东论“实事求是”

  (一)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毛泽东:《实践论》(1937年7月),《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96-297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同样地列宁和斯大林,他们对于应用辩证法到客观现象的研究的时候,总是指导人们不要带上任何的主观随意性,而必须从客观的实际运动所包含的具体的条件,去看出这些现象中的具体的矛盾、矛盾各方面的具体的地位以及矛盾的具体的相互关系。

  毛泽东:《矛盾论》(1937年8月),《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319页

  (二)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一定要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如果不结合,那就不行。这就是说,理论与实践要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按照辩证唯物论,思想必须反映客观实际,并且在客观实践中得到检验,证明是真理,这才算是真理,不然就不算。

  毛泽东:《增强党的团结,继承党的传统》(1956年8月30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90页

  我国的革命和建设的胜利,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胜利。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密切地联系起来,这是我们党的一贯的思想原则。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1956年9月15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116页

  (三)解放思想,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理论。

  全世界自古以来,没有任何学问、任何东西是完全的,是再不向前发展的。地球是在发展的,太阳是在发展的,这就是世界。停止了发展就不是世界。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方针》(1945年4月21日),《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299页

  事物总是有始有终的,只有两个无限,时间和空间无限。无限是由有限构成的,各种东西都是逐步发展、逐步变动的。

  讲这些,是为了解放思想,把思想活泼一下。脑子一固定,就很危险。要教育干部,中央、省、地、县四级干部很重要,包括各个系统,有几十万人。要多想,不要死背经典著作,而要开动脑筋,使思想活泼起来。

  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的讲话》(1958年3月),《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375页

  (四)反对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

  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5月),《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11-112页

  许多同志的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似乎并不是为了革命实践的需要,而是为了单纯的学习。所以虽然读了,但是消化不了。只会片面地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个别词句,而不会运用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具体地研究中国的现状和中国的历史,具体地分析中国革命问题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这种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是非常有害的,特别是对于中级以上的干部,害处更大。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1941年5月19日),《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797页

  (五)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实际工作者须随时去了解变化着的情况,这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也不能依靠别人预备的。所以,一切实际工作者必须向下作调查。对于只懂得理论不懂得实际情况的人,这种调查工作尤有必要,否则他们就不能将理论和实际相联系。

  毛泽东:《〈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1941年3月、4月),《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791页

  下决心长期下去蹲点,就能听到群众的呼声,就能从实践中逐步地认识客观真理,变为主观真理,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看是不是行得通。如果行不通,则必须重新向群众的实践请教。这样就可以解决框框问题,即教条主义问题了,就可以不信迷信了。

  毛泽东:《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1963年-1965年),《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324页

  五、毛泽东“实事求是”的贡献

  毛泽东以实事求是为思想武器,破除了当时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解决了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把实事求是作为一种党性要求提出:“没有科学的态度,即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就叫做没有党性,或叫做党性不完全。”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明确指出:“必须使各级党的领导骨干都懂得,理论和实践这样密切地结合,是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

  从实事求是的提出到经典论述,再到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可以看出,只对中国文化熟悉不行,只对马克思主义熟悉也不行,关键是毛泽东提出的“相结合”。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根,离开了它就不是中国共产党,同样,马克思主义是源,没有它就不能开花结果。

  “相结合”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这个过程是动态的、发展的、永无止境的。在这个过程中,一要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在5000多年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是因为她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密切联系实际,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六、实事求是为什么如此重要

  实事求是是贯穿我们党的全部实践、全部理论的一条基本线索。一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实事求是地认识中国、改造中国、建设中国、发展中国的历史。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方法论的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责任担当,把实事求是贯穿到治国理政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在实践中积累了新的宝贵经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贯彻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加强理论武装和制度保障。要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从战略高度抓好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的工作。

  七、奋进新时代要用好实事求是思想财富

  毛泽东倡导的调查研究,在中国共产党内发挥了重要的表率作用,极大地影响了一代人,特别是高层领导人。比如,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通过调查研究写出来的,周恩来在统一战线工作中取得突出贡献与调查研究密切相关,陈云也是通过开展调查研究才在党的建设工作和边区财经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邓小平同志讲过,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及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灵魂,实事求是既是中国共产党进行决策的思想路线,也是决策的组织路线;既是决策的核心价值观,也是决策的第一原则。

  胡锦涛同志在总结中国决策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时指出,在历史上的一些时期,我们曾经犯过错误甚至遇到严重挫折,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的指导思想脱离了中国实际。我们党能够依靠自己和人民的力量纠正错误,在挫折中奋起,继续胜利前进,根本原因就在于重新恢复和坚持贯彻了实事求是。这清楚地表明,什么时候能够实事求是,决策成功的可能性就大;什么时候违背实事求是,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就大。“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决策哲学,是中国的决策成功之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用于中国实际的历史,就是从民族大义出发,勇于坚持真理、彻底纠正错误的历史,就是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他强调,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深入实际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就要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就要坚持为了人民利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就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这些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们要联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联系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年来的历史进程,联系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进程,联系党和国家正在做的事情,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提高贯彻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自觉性。

  当前,“两个百年”历史交汇,“两个大局”交织交融,机遇挑战前所未有。越是在关键时刻,我们越要坚持实事求是,在复杂多变中把握好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安全之间的关系,更加有力化解各种风险挑战,积极解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重大问题。

  在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实事求是,要始终将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贯穿于党的全部工作之中。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实事求是,是由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目的、根本立场决定的,又是实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要求、根本途径。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86次提及“人民”一词,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贯穿全篇。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同时,要通过实践中的扎实肯干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关键还在求“实”上:做到办实事,从点滴入手、从具体事做起,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力戒空谈;做到求实效,不好大喜功、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花架子。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坚持实事求是,要始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给真理画上句号,而是不断开辟着通往真理的通途。毋庸讳言,很多新情况、新变化、新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当时无法预料到的,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并未因此消逝,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也从未停止。因而,马克思主义才能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历史进程中绽放永久生命力。实事求是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深入实际了解事物,还需要有相应的方法论支撑。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与实事求是价值观相应的重要方法就是调查研究。在新时代,除把握党和国家所处的历史方位外,还必须弄清楚搞明白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现实条件和环境,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急难愁盼,及时掌握和回应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和利益期待。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坚持实事求是,要始终抓住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并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作出决定、推动实践的历史方位和基本前提。与此同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整体性存在的生产力不够发达的“实事”是一种客观存在,人们不能主观上超越它,而只能通过不断发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来尽快跨越这个阶段。牢牢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在新征程中开创新局面的一个重要前提。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进一步发展,才能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统筹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才能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历史经验表明,什么时候坚持实事求是,党就能够形成符合客观实际、体现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意愿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党和人民事业就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反之,离开了实事求是,党和人民事业就会受到损失甚至严重挫折。这是一条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真理。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1-6卷;

  2.《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3.《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4. 《二十大重要文献选编》;

  5.《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

  6.《胡锦涛文选》;

  7.列宁,1974年:《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

  8.《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009年,人民出版社;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年,人民出版社;

  10. 《群众·大众学堂》2019年第3期);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