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东方文化复兴

夏鸿雁:自然文明之“中”华“礼乐”文化

作者:夏鸿雁 发布时间:2024-07-10 08:46:32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从契合自然道理的角度阐释甲骨文,感悟其蕴藏的集体大智慧
 

  提要:甲骨文是自然孕育的祖先为表达自己理解的自然世界而刻画传承、迭代创造的抽象线条,其表必象自然之道形,其里必冥然契合于自然之道理:由形尚象,载道入理,文以明之。合理阐释甲骨文可传承先人集体大智慧,引领社会文化发展,迭代提升融合自然的文明程度。自然与文明相得益彰,共生共长,欣欣向荣。“中”

           lè
      华“礼乐”文化是契合自然道理的文明,详:

  一、符合自然辩证法的世界观“中”:

  《“中”:国人信仰图腾与智慧结晶_高效动态平衡结构》

  二、与世界观“中”同源同理的价值观“礼”和人生观“乐”:

  《甲骨文明理人性,“礼乐幸”福泽古今》

  根深方叶茂,源远自流长,自然育文明,文明荣自然。绿水映 自然,青山证文明,相互得益彰,和谐共绵长!兴诗一首以和:

  自然文明

文根自然明道理,化而育人显其能。
惊天动地泣鬼神,熔古铸今渐混尘。
析力通理疏源水,涤净甲金寻真情。
中礼乐幸遗珠归,自然文明共偕行。

  青山绿水自然人2024年7月8 日

  “中”:国人信仰图腾与智慧结晶--高效动态平衡结构

  【摘要】古语云:道法自然[1]。马克思指出:自然科学是一切知识的基础。甲骨文是自然孕育的祖先为表达自己理解的自然世界(含人类社会)而创造的抽象线条,其文线结构必象自然之表形;同时,自然表形之存在,必有其自然之道理;自然而然,甲骨文线结构其表必象自然之道形,其里必冥然契合于自然之道理:由形尚象,载道入理,文以明之。自然之形象和道理以文明之(三者关系如图1所示),即谓:文以载道[2],文以明道[3],文明自然。道者,文之根本[4]。阐释甲 骨文只能建立在正确理解自然世界规律的基础上,知其道、循其理才能从根本上识其文: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唯此,释读的甲骨文源意必是对自然及其规律的本真反映,对物性和人性的深刻揭示,也定会对社会发展起文化引领作用。如是,传承先人的集体智慧,迭代提升融合自然的文明程度可期。

图1自然、道和文之间关系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延续时间最长且未曾中断的文明。中国的称呼有很多,其中“中”出现的频次最高。本文立足甲骨文“中”的文线结构,试图追本溯源,寻根觅珠,发掘其道简理正、放之自然皆准的高效动态平衡本真源意,将泽被古今的先人信仰图腾与智慧结晶合浦还珠,以事天人合一[5]的中庸[6]盛世!

  【关键词】自然;甲骨文;世界观;中;玄;天;正;君;事;中庸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延续时间最长且未曾中断的文明。最早起源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后来又吸收了丰富多彩的其他文明而成就今天的中华文明。中国的称呼有很多,如华夏、中华、诸华、诸夏、中夏、中土、中原、神州、中州、九州、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等等。其中“中”出现的频次最高。“中”到底蕴藏着什么魅力,

  让几千年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宅兹中国”,并以“中国人”自诩呢?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体系文字,是今人使用简体中文的源头。本文立足甲骨文“中”的文线结构,试图追本溯源,寻根觅珠,发掘其道简理正、放之自然皆准的高效动态平衡本真源意,将泽被古今的先人信仰图腾与智慧结晶合浦还珠,以事天人合一[5]的中庸[6]盛世!

  该如何理解甲骨文“中”的本真源意呢?先看“中”的演变(图2,本文类似样图来自网络):

  图 2 “中”的演变

  现今关于“中”有以下多种解读:一、内也。从口从 丨(shù、gǔn),上下通[7]。二、“中”像竖立的旗杆上下飘旌旗,一个“口”或“〇”置于杆件适中的部位。本义是个指事符号,表示中间、一定范围内部适中位置。三、距离四方或两端相等的部位,引申为内、里面,与外相对;半、中途、半中腰;居中的方位;宫禁之内;内心;中介等等。凡此种 种说法,均认为“中”是中间、居中、适中等意。基于此意便有关于“中国”的多种理解:

  一、地理上的“中国”:天下四方的中心即谓“中”,“中国”是中央之城邦,是世界的中心。“宅兹中国”即住在天下的中央地区,顺应古人居中而治的理念。

  二、心理上的“中国”: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日四夷。四夷外也,中国内也[8]。此意之“中国”具有类比天地的强大属性和内外有别的排他属性。

  以上种种说法,莫名体现出以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的国族主义、大民族主义,正统而强大的中心之国等等思维意识跃然文上。对于这种意识定位,国人还是有所质疑的。有人尝试从新的角度阐释“中国”文化,洗刷莫须有的、以我为中心的名头,然收获寥寥。这种莫名其妙、有口难辩的感觉如魅影随行,挥之不去,问题出在哪?该如何正确理解“中”?

  将“中”释为上下通[7],实在不知所云。“中”为竖立的旗杆挂飘旗帜,此说太过滑稽荒诞:旗杆顶部飘旗很常见,但谁见过旗杆底部也飘旗?此解释无中生有,不值一驳,却众口一词,积非成是。此说与“以我为中心论”如出一辙,误人误己。“中”为不偏不倚、正好等,不及“中”之根本;“中”为中间、居中、适中、中正说坠入“以中释中”的循环论证逻辑陷阱,坐井观天而视野窄化。

  当我仔细揣摩甲骨文“中”时,发觉“中”蕴含着契合自然的科学道理,而现今“中”的解读只识其浅层表意而失其根本源意。兹事体大,我觉得有必要写出来,让每个中国人

  更好地理解“中”,以“中”为荣,为“中”而做(后文分析:“手”为“中”而做即“事”)!

  为了直观形象阐释说明,另绘一个彩色甲骨文“中”,详图3(甲骨文中“点”往往是需要“重点”关注的信息):

图 3 甲骨文“中”结构释解

  甲骨文“中”示意竖立杆“ 丨”两端各挂着轻至可随风飘动的物件;内置红点“●”示意杆件两边平衡的支撑点;画出两个小绿点众星捧月般包围着红点,是强调平衡红点的重要性;由于杆件两边衡量物轻至可随风飘动,则要求这个平衡结构高效精准,还需动态调整而适衡;圆点“●”或圆圈“〇”或方口“口”亦是表示平衡点的大致分布范围。综上,甲骨文“中”的本真源意为“高效动态平衡结构”:“丨”表示平衡的事物;“●”、“〇”或“口”示意平衡点所在范围;后演变简化消失的挂飘物“≈”是影响事物平衡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因素。

  甲骨文“中”的文线结构既象平衡杠杆之表形,又合杠杆平衡之道理。下面以自然之扁担挑水、水平甲骨文线“中”和杠杆平衡之道理类比图4加深理解“高效动态平衡结构”:

  图 4 自然之扁担挑水、水平甲骨文线“中”和杠杆平衡之道理类比

  甲骨文时期的先人虽不识杠杆平衡之原理,但对于勤劳的先人而言,这样的生活经验还是容易感受到的:挑扁担时两边重量可能不等,但总能适时调整找到省力的平衡支撑位置。今悉:两端分别承担竖向作用力F1和F2 的杠杆,只有当F1×l1=F2×l2时才能达到以“〇”点平衡而立。可见:平衡的本质是力产生的特定效应相等“=”;“〇”点是各力产生特定效应平衡的“中”点;高效动态平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达到事物更省力的合理存在。

  但扁担挑水和平衡杠杆一般均为水平衡状而存在,为什么“中”和其他甲骨文均以竖向刻画并以竖向方式排布呢?有多种说法。其一:早期文线刻画在甲骨上,顺着甲骨纹理上下刻画,更加省力;其二:后期文字或刻画或书写在条状编排的竹简上,竖向更为方便。

  这些说法自有其道理,但个人认为还有更加质朴深刻的原因:正常情况下运动的或有生命的物体均表现为竖立状态。比如:植物盈盈竖立生长;动物直立腿或行或爬;无腿的爬行动物也是肚皮贴地而背朝上;鱼在水里立而游;水滴竖向落下;器皿平放而开口朝上等等。竖立生长的树一旦拔根倾覆则不能正常生长,还占用更多空间。人不用劲只能躺平,用劲则可立行。可见竖立状结构更节省空间、更有序且更有生命力。竖立状态在先人眼里是一种随处可见且高效的平衡态。后人更是总结:万物并作,吾以观复[1];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6],立而有序。由此,每个甲骨文以竖立方向刻画,并以竖向方式排布更符合先人认知理念:自然有序且有生命力。

  先人刻画一个竖立状的、表达高效动态平衡结构的文线“中”有什么特别之处,让亘古亘今的国人对此图腾情有独“中”,并以此自诩呢?

  植物扎根于土地而自立,微风致飘荡,大风必摇晃,风止则树定。小树扎根浅,越长大扎根越深,树茎也越长越粗。人不用劲则躺平,用劲则可立,再用劲则可行。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1]。先人基于此直观感受,认为天地万物均以“平衡,再到下一个平衡”这种“动态平衡”而存在。于是创造刻画象其表形、合其道理的文线“中”,示意天地万物均以动态平衡而高效有序运行,并视为最重要的存在、运行规则而信仰之!所谓:道者,文之根本[4]。由于“中”是对自然动态平衡现象的抽象直观反映,命“中”注定契合于力的动态平衡自然科学原理,文以载道[2]。如此,后人分析文线之构形,则可理解、阐明自然之道理,此谓文以明道[3]。

       今人知悉,万物均动态平衡而有序运行,内在原因是动态平衡的作用力效应。物体停止或者匀速运动,合力效应为零而平衡,曰静;合力效应若不为零,则不平衡而加(减)速运动,此为动态调整的过程,曰反(“反”之源意为“手出力致【变速】运动的过程”);合力效应又为零,物体归于停止或者匀速运动,即动态至平衡,归静。匀速圆周运动是理想的周期性动态平衡存在形式。比如:带几个正电荷的原子核周边就有几个电子,虽动却平衡;由原子组成的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以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平衡;由分子组成的水杯搁置到桌上,平衡;桌子放在楼板上,平衡;楼板通过梁柱框架结构支撑,平衡;框架结构通过基础搁置在地球上,平衡。声波向四周传递能量,衰减致平衡。每时每刻,地球、月亮和太阳均处于动态平衡而循环有序运行中(椭圆):地球自转(加公转)的动态平衡周期以天计;月亮绕地球旋转的动态平衡周期以月计;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动态平衡周期以年计。

  先人认为做任何事情满足高效动态平衡是符合天地之道的第一要务,此基因便深深扎根于“中”华文化深处:夫道,“中”而已矣[9]。“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6],万物和谐之正道也。“中”道之高效体现在“为学日益,为道日损”[1]:学习技艺精进,为的是用更少的物质能量减损达到平衡态;“中”道之动态体现为“反者道之动”[1]:“反”为不平衡时状态转换的运动过程(把“反”狭隘理解为“物极必反、往返”误人深矣);“中”道之平衡体现为“弱者道之用”[1]:“弱”为玄妙精微、势不禁风的平衡态。此高效动态平衡理念涵盖万物,贯穿古今。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1]。归静是能量传递、动态达到平衡稳定的过程,即万物命“中”常静(以悬挂物摆动为例说明,详图5)。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10]。如:水虽为无机物但几于道[1],是常静之“中”道的高效忠实践行者。上善若水[1]即蕴含人们对“中”的信仰。久而久之,崇尚“中”的人们称呼生存的地方为中土、中夏、中原、中州、中华、中国,并自诩中国人。

图5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因“弱”为平衡处而归“静”终“止”

  “中”是对自然高效动态平衡现象的刻画,既形象又抽象,是先人底层信仰图腾,也是国人集体智慧结晶。该信仰和智慧来自于对自然世界的本真感悟,必冥然契合于自然规律。今人总结的能量最低原理揭示:一个系统总是调整自己,使系统的总能量达到最低,使自己处于稳定的平衡状态。该原理表明维持一个高效平衡系统运行所需要的能量是最少的,由此亦可见高效动态平衡对于能量守恒(热力学第一定律)的世界多么重要!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封闭系统中热量只能自发地从较热的物体传递到较冷的物体,系统趋于平衡状态。这些自然规律表明:自然界任何系统皆自发的往稳定的平衡态方向发展,唯外力可打破平衡态但趋向另一个平衡态,即高效动态平衡。由此可见寓意高效动态平衡的“中” 与自然运行规律完美契合,均是对自然现象的高度抽象总结,既体现了东西方文明的和谐互补统一,又体现了文以载道[2]、文以明道[3]、文明自然、自然文明!

  能量最低原理和热力学第二定律(两者等价)发现于十九世纪;而中华先人几千年前就将世界万物高效动态平衡理念植入创造的甲骨文线“中”。膜拜先人的集体本真智慧!

  都说热力学第二定律导致令人绝望的热寂。热寂是一种了“无”生机的平衡态,是封闭、孤立系统的必然。而“有”生命力的生物则是开放自己,从外界交换吸收能量,改变低效“无”的平衡态,以营造生机盎然的高效“无”的生态平衡(附“无、有”对比图6,请揣摩“有无”之源意)。“无”示意人双手对称持物、不能再用手对外做功的平衡态;“有”示意人有手可以对外做功的状态。只有“有”作用于“无”才能改变“无”而致新“无”,即“有为”致“无”曰“为无”或“无为”:“有无”相生,生生不息[1],高效动态平衡而致“中”。此高效动态平衡的过程即“天下万物生于有”[1]的做功做“事”过程。“有”生命力的人的价值体现也就在此。

图6 无(对称平衡的無是中的特例)、有对比

  万物均存在,万物均因满足能量最低原理的动态平衡机制而存在: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1],动态致平衡。自然界因为有适者生存的优胜劣汰机制,所以能繁衍生存下来的生物均是动态平衡做得好。自然界因物竞天择而显著呈现高效动态平衡特征。人类能生存下来并进化成万物之灵,亦是因为动态平衡做得越来越好:人之道,损不足而益有余[1],高效有为。天道与人道合二为一即致力于高效动态平衡!

  人类动态平衡做得更高效的第一表现就是从爬行到直(竖)立行走。相较爬行,直立行走可以减少能量消耗(损不足),增强人类生存能力(益有余),所以先人对竖立状态情有独“中”。第二且最重要的表现是文字的创造和运用,前人垂古而后人承古[7]。先人高效做事做功,达到好的平衡态,再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后人传承迭代进化出更省力的做功方式,呈现更高效率的平衡态,即是人类文化的进化、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提升。

  附甲骨文“天、正、尹、君”(图7),粗浅阐释契合自然辩证法的高效动态平衡理念“中”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图 7 甲骨文“天、正、尹、君”

  中国人崇信天。“天”示意平衡跨立的“大人”将高效动态平衡“中”道之“口”或“●”或“=”膜拜于头顶,衍意为眼前万物高效动态平衡的自然世界。“天”是“中”的合集,即由高效动态平衡结构组成的高效动态平衡系统。有物混成,先“天”地生[1]。由千万个契合“中”道之事物混然而成“天”,谓之浑然“天”成、周行而不殆[1]的自然世界。“中”为“天”下母[1]。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11],皆为“中”而。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已何与焉[11]?唯“中”而。自然而然,“中”道既成“天”之自然又循“天”之自然,即“中”道法“天”之自然[1]。“天”的本质是“中”:“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6]。夫“天”下之理,“中”而已矣[12]。古今万物同理,大道至简如斯!日用不知,咫尺不识,寂兮寥兮[1]!信且行“中”,顺“天”者昌[13]。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10]:执“中”道则“天”下太平无事。对生存很重要的高效动态平衡存在先人均以“天”计之:自然亦谓“天”然;自然世界即“天”地万物;黑夜与白昼的交替循环为一“天”;生存的环境曰“天”空、“天”气;生存的国土为“天”下;国土的主要平衡管理践行者为“天”子;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14];重要的事曰“天”经地义;应担的职责为“天”命、“天”职;家里的顶梁柱出问题谓之“天”塌了等等。由于对“中”的释读未及根本,导致对“天”的释读茫无端绪(如: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从大[7]),甚至以此为根源滋生天神等蒙昧、迷信思想。“天”者,百神之大君也[15],唯高效动态平衡之“中”而。昔日“天”子须允执厥“中”[16],护佑子民平衡和谐才能长治百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5],此中道理皆唯高效动态平衡之“中”而。

  人做事均追求正道。“正”示意脚趾“止”走向平衡“中”道之“口”或“●”或“=”,衍意为达到高效动态平衡。清静为“天”下“正”[1]。“中”者,“天”下之“正”道[6]。不了解“正”衍自“中”,亦或不理解“中”的源意,就不可能从本质上理解“正”,追求“正”道岂不难乎?如:政者,“正”也[6]。只有允执厥“中”[16],致力于高效动态平衡,才能践行“正”以施政。“反”与“正”意相反。只有正确理解“正”,才能正确理解“反”为受力不平衡时的变速运动过程。见微知著,不利平衡的事即时发现“反”应,冷静处理,尽量避免物极必反的强“反”(如开车):弱“反”才接近“正”道,即谓弱为道之用[1]。

  高效动态平衡做得好,在中国文化里体现为君子人格。“君”示意交“口”称赞用“手”把杆件平衡竖立“ 丨”的“尹”。“君”即贯彻“中”道之“尹”人。大“君”之宜,行“中”之谓也[17]。“君”者,舟也[3]:把握高效动态平衡是行船第一要务,否则可能导致剧烈摇晃甚或倾覆的低效平衡态。若不识“中”,则不知(“天”)命,无以为“君”子也[6]。

  此外还有:夫子之道,“忠”(图8来自汉典)恕而已矣[6]。“忠”源意为一“心”只为“中”。是否满足高效动态平衡之“中”是检验“忠”的标准。君子以为忠[18]而非尽心于人曰忠[19]:君子“忠”于“中”道而非某人也。若不满足高效动态平衡,没有找到真正的矛盾平衡点,这件事就存在隐“患”(图9来自汉典)。平衡竖立物“ 丨”上有两个“口”状平衡区域,即未能找到事物唯一的高效平衡区间,或心有二用为“患”。所谓:心止于一中者谓之忠,持二中者谓之患,患,人之忠不一者也[15]。

  图 8 “忠”的演变                                                         图 9 “患”的演变

  高效动态平衡之“中”道,谓之“玄之又玄,众妙之门”[1]。今人理解“玄”有深奥、神妙、奇特、通达和很靠谱之意,但还有不真实、不可见、不可知和不靠谱等意。一个文字居然有完全相反的释意!“玄”的源意到底是什么?“玄”的演变详图10:

图10 “玄”的演变

  从“玄”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玄”很形象的表示极限平衡的叠石堆(如图11)。此叠石堆也称为神堆,大概率是人用心而为之,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寓意吉祥。若稍有偏差扰动,此“弱”叠石堆便可能失去平衡而坍塌,形成另一种平衡状态。从“玄”释读出靠谱和不靠谱两种完全相反的意思,是因为“玄”处于高效的极限平衡状态(将“玄”释为“悬”的古字,谬也:悬挂物是精微且具备自适应能力的平衡结构。玄压悬拉)。“玄”若存在,必是高效的极限平衡稳定状态;为了维持“玄”的状态,还须动态调整而适衡。故:高效动态平衡之“中”道是“玄之又玄”的难中显易、易中显难的众妙之事。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16]:“危微精一”皆因“中”之“玄”。从以上分析亦体会:完成“玄”石的堆叠,践行“中”道是既“玄”且妙(玅)的有趣之事。

 图11 极限平衡的叠石堆

  科学合理阐释“中”、理解“中”蕴含的自然高效动态平衡之道至关重要。西方用“=”表示相等平衡始现于十六世纪;几千年前的先人将“=”应用于造文,寓意自然而然的高效平衡。该如何赞叹先人的本真智慧!文以载道[2],还有居多甲骨文循平衡之理而造,如图

  12所示“壴、礼、喜、乐、幸、立、真、善、美”等等对称平衡文字:

  图 12 甲骨文“壴、礼、喜、乐、幸、立、真、善、美”

  “中”是国人的底层世界观,符合高效动态平衡的自然理念。同源同理,基于平衡的理念衍化出适合人类社会的价值观“礼(禮)”和人生观“乐、幸”。“中正”无邪(斜),“礼”之质也[20]。“礼”源意为利用衡器“壴”公平等价易物:壴礼致乐而喜。平衡价值对等易物的“礼”是分工协作社会和谐有序运行的基本规则(详《甲骨文明理人性,“礼乐幸”福泽古今》)。

  高效动态平衡的“中”是契合自然辩证法的、科学的世界观。“中国”不仅是地理概念、民族概念、政治概念,本质上更是契合自然之道的文化概念。中华文明作为一种永恒的自然现象在历史上出现[21]。中国不仅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更是一个高效动态平衡的自 然文明综合体。中国历史是这片土地上各种力量博弈、维持动态平衡的运行史。境内地理、气候环境复杂多变的动态平衡,黄河、长江上中下游的动态平衡,多民族融合的动态平衡,与周边国家、世界各国和平共处的动态平衡,兼收并蓄东西方文明的动态平衡等等均是中国人考虑的因素。崇尚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中国人,更是崇尚建立人与人平等的和谐社会(“人=”之“仁”即寓意人人平等)。人与人不平等的奴隶制在中国存在时间很短,甚至还有专家提出《我国民族历史没有奴隶社会的探讨》;中国有藩属国而无官方殖民地等等均是中国人崇尚人人平等的明证。

  社会发展进步,即是从一个平衡态往另一高效平衡态运行。人们要做的必是:更高效利用各种资源,将人类生存环境往更舒适的平衡态方向做功。人做功需用心力,关键因素在于提高心力做功的效率。由于每个生命个体均不停地与外界交换能量,从而改变力量对比,所以没有绝对的、不变的平衡态。社会的高效动态平衡发展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

  崇尚万物高效动态平衡的中国人以及中国社会呈现以下中华文明的特性:

  一、原创性:万物高效动态平衡的理念是中华先人原创的,此后人们一直传承并践行之,虽然兼收并蓄其他文明理念,但情有独“中”,亘古不变!

  二、天人合一[5]的中庸[6]自然性:自然界万事万物高效动态平衡,中国人做事崇尚契合于自然之道,并一以贯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1]:自然事物趋于动态平衡,此谓“中”;人之道,损不足而益有余[1]:以较少的能量资源减损达到个体更好的平衡效果,此谓高效做功而成“庸”(有“用”的田里收获自然天成的“庚庚”果实)果;孰能有余以奉天下?

  其唯有道者[1]:循动态平衡“中”道做成高效“庸”果以合天道,就是有道之人。天道为“中”,人道须“庸”,两者同源同理又对立统一,天人合一[5]而成中庸[6]自然态。中庸之道,顺其自然而已[6]。君子中庸,中庸[6]与把握高效动态平衡之道做事的君子同在,而非“民鲜能久矣”[6]。以结构设计为例具体化说明(附某构件计算工具局部截图13):工程师根据每个结构构件承受外力大小,采用科学公式(公式因等号“=”两边平衡而存在,即符合“中”的表达式)设计合理截面及配筋,抗力效应≥外力效应,结构呈现既安全又经济的高效动态平衡,即天人合一[5]的中庸[6]自然态。

图13计算因平衡而存在的结构构件模块

  三、科学性:几千年前的“中”华先人根据本真觉知原创的“万物高效动态平衡”理念契合自然之“天”道。甲骨文的自然性决定了中国文化的合理性、中华文明的科学性。 “中”文承载的中华文明因此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延续时间最长、唯一没断档的“中”华文明与自然同在、与“天”地同寿!

  四、二元论与一体论的辩证统一性:“中”的文线结构淋漓尽致地体现二元对立因素构成一个平衡稳定的个体,二元对立论和一体中心论的哲辨思维深入“中”的骨髓。比如:阴与阳、矛与盾、理性与感性、工作与生活、危险与机遇、经济性与安全性、整体与多元等等的对立统一。略举几例:

  l阴与阳的对立统一:阴阳平衡就是阴阳双方的消长转化保持协调平衡。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万物负阴而抱阳[1]。比如黑夜与白昼的平衡:若只有黑夜,生物没有根本能量来源,地球只能趋向热寂;若只有白昼,地面温度只升不降,生物将无法生存;地球生物之所以能够生存繁衍,得益于日光的照射和地球的运转,黑夜与白昼往复循环,阴阳平衡而有生有长。再比如:构成化学物质的最小单位原子因带负电荷的电子围绕带同等数量正电荷的原子核旋转而动态平衡存在。

  l矛与盾的对立统一:甲骨文“中”上下挂飘物即是影响事物动态平衡的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因素。甲骨文“事(图14)”从“中”从“手”,即“手”执“中”而平衡矛盾。“事”源意为手出力致高效动态平衡。“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 盾就没有世界。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未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22]矛盾不平衡即有问题,问题得到好的解决即事物达到高效的矛盾平衡态,即“手”执“中”实践而成“事”致“无事”: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1]。

  图14“事”的演变

  l理性与感性的统一:万物动态平衡是基于对自然的理性思考。国人崇尚自然规律,既是无神论但又神服于自然规律。在理性科学“中”的文化指引下,国人均为营造人与自然平衡和谐的世界而努力,极富人文感性色彩。所以中华文明兼具理性与感性,展现了科学与人文的和谐交融。

  l多元思维和整体思维的融合统一:“中”仅示意出两端力量的平衡,但一个事物实际受多种力量的影响和作用。参与平衡的各方力量既对立又统一。若一方减弱或者一方增强,则失序不稳,此时须适时调整以达新的平衡态。考虑多元因素作用以达到事物的整体平衡发展,体现多元思维与整体思维的融合统一。

  五、开放性: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其他力量的参与叠加,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中”点位置以维持平衡。即以动态、开放、发展的眼光看待万物。

  六、适应性:万物动态平衡,既强也弱;遇强则强,遇弱则弱。强在平衡态的运动转换能力上,弱在维持微小差别的平衡态上。中华文明自然具有自适应的传播力、同化力和再生力。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17]维持平衡态,是国人崇尚的自我适衡信条。

  七、创新性:万物动态平衡意味着须创新变化。中国人勇于兼收并蓄,敢于打破低效平衡态而进入高效平衡态。

  八、平等性:万物动态平衡而并行,符合自然规律。讲究平衡、公平、平等的中国人既讲理又有礼,所以中国素有礼义之邦的美誉。

  九、和平性:万物动态平衡,并行而有序。相对稳定的环境里寻求“中”的稳定,而不轻易打破平衡,所以维护和平是中华文明显著特征。

  “中”蕴含的智慧博大精深,书难尽言!本文仅抛砖引玉,中华文化的复兴需每位中国人深层感悟、努力书写。

  甲骨文是中国文化之根本,蕴藏着中华文明底层逻辑。中国文化思维底蕴为:整体关联、动态平衡和自然合理,其实都蕴含在“中”里。“中”契合自然高效动态平衡之道,是科学理性的世界观,是建立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根基。平衡求稳、对称为美也是来自自然又契合自然的中文构形第一原则。所以,正确理解自然、建立和谐社会、甚或合理阐释中文都要建立在正确理解“中”的基础上:高效动态平衡结构。

  契合自然辩证思维的“中”来自先人自然理性的质朴思考,但今人尽识“中”之形但浅探“中”之理,把“中”解读为中点、其中、中心、中央、适中、中正等。以“中”释“中”,既犯自我循环论证逻辑推理之大忌,又不求甚解、食古不化,导致文化底层出现偏差。此释义缺失“中”对自然世界的理性思考精髓,导致今人深层次理性科学思维相对欠缺。久而久之,国人潜意识里或多或少有我在世界中心、万邦来朝的妄自尊大成分;即

  使无此意识,还有可能被人误解而有口难辩。

  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图腾是龙。龙是由许多不同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23],体现了国 人的感性平衡创造思维。文线图案“中”才是国人底层信仰图腾与集体智慧结晶,只可惜日用而不知!切莫:不识“中”文真面目,只缘身在中文中;唯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4]。文者,贯道之器也;不深于斯道,有至焉者,不也[25]。只有深谙领悟自然科学之 道,知其道、循其理才能正确阐释“中”文的本真源意,领悟其道简理正的先人集体智慧,提升文化自觉和自信,充分汲取文化沃土养料而高效致“中”成“事”。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26]。诸位国人须正本清源、知根达地理解寓意高效动态平衡之“中”(图15来自汉典)是契合自然辩证法的科学世界观,再循此“中正”之道努力做“事”,悟道明道循道,就能建立天人合一[5]的中庸[6]盛世,创造更加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世界文明增光添彩!

  图15 “中”:契合自然、质朴理性、辩证科学的世界观

  文化育人而事半功倍,文化认同则社会和谐,自然文明必浑然共进。惟愿:根深方叶茂,源远自流长,自然育文明,文明荣自然。绿水映自然,青山证文明,相互得益彰,和谐共绵长!

  参考文献:

  [1]老子李耳《道德经》;[2]周敦颐《通书·文辞》;[3]荀况《荀子》;[4]朱熹《朱子语类》;[5]庄周《庄子》;[6]孔子孔丘《论语》;[7]许慎《说文解字》;[8]石介《中国论》;[9]张三丰《玄谭全集》;[10]黄帝《阴符经》;[11]程颢《程氏遗书》;[12]蔡元定《强弱篇》;[13]佚名《黄帝四经·姓争》;[14]《汉书·郦食其传》;[15]董仲舒《春秋繁路》;[16]佚名《尚书·大禹谟》;[17]姬昌《周易》;[18]司马光《训俭示康》;[19]司马光《四言铭系述》;[20]戴圣《礼记》;[21]亨利·基辛格《论中国》;[22]毛泽东《矛盾论》;[23]闻一多《伏羲考》;[24]王之涣《登鹳雀楼》;[25]李汉《昌黎先生集》;[26]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lè
      甲骨文明理人性,“礼乐幸”福泽古今

  【摘要】古语云:道法自然[1]。马克思指出:自然科学是一切知识的基础。甲骨文是自然孕育的祖先为表达自己理解的自然世界(含人类社会)而创造的抽象线条,其文线结构必象自然之表形;同时,自然表形之存在,必有其自然之道理;自然而然,甲骨文线结构其表必象自然之道形,其里必冥然契合于自然之道理:由形尚象,载道入理,文以明之。自然之形象和道理以文明之(三者关系如图1所示),即谓:文以载道[2],文以明道[3],文明自然。道者,文之根本[4]。阐释甲 骨文只能建立在正确理解自然世界规律的基础上,知其道、循其理才能从根本上识其文: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唯此,释读的甲骨文源意必是对自然及其规律的本真反映,对物性和人性的深刻揭示,也定会对社会发展起文化引领作用。如是,传承先人的集体智慧,迭代提升融合自然的文明程度可期。 图1自然、道和文之间关系本文试图拂尘觅真,粗浅阐释“壴(zhù)、礼、乐、幸”等甲骨文线结构蕴含的源意,唤醒中华民族沉睡记忆,感受福泽古今的甲骨文形之表象、意之传神、理之自然,了解道简理正的“壴礼致乐”文化内涵,感悟先人契合自然平衡之道、符合人性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指引我们走上“幸”福大道。

图1自然、道和文之间关系

  【关键词】自然;甲骨文;价值观;人生观;壴;礼;乐;幸;我;成

  引言:甲骨文“化”指引我感受其哲思魅力并踽踽探索之

  人的一个重要属性是能用文字符号进行沟通交流。甲骨文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体系文字。来自自然的先人用抽象的线条表达自己“所看所思所做”而创造甲骨文,传承演变至今而成简体中文。

  与甲骨文结缘起于“化”。当我发现甲骨文之“化”(图2)通过“两个相似但倒背的人”形象传神地表达“既有传承不变又有创新改变”之哲意后,茅塞顿开地理解了“变化、消化、化学、进化、文化”等词的含意。经此一瞥而惊鸿:甲骨文富含先人“对事物形象的细腻感知以及对这种感知清晰表象与精确传达”[5]的信息,深藏先人质朴哲思和智慧!由此便踽踽走上揣摩甲骨文本真源意、感悟先人集体智慧之旅。

  图 2甲骨文之“化”

  初探甲骨文的世界,一方面折服于先人的原始本真智慧,另一方面叹息于今人的误解误导。都说甲骨文很神秘,但文字必备自然而然的通识属性,唯此才能顺利达到人与人高效沟通、传承信息的目的。当我们正确理解了甲骨文,会发现甲骨文并不近神,而是形象自然且传神!领略了先人智慧,不敢自珍独享,不问非誉巧拙,把感悟通过文字表达出来,以文补文,只愿对社会有点滴贡献。

  本文试图拂尘觅真,粗浅阐释“壴、礼、乐、幸”等甲骨文线结构蕴含的源意,唤醒中华民族沉睡记忆,感受福泽古今的甲骨文形之表象、意之传神、理之自然,了解道简理正的“壴礼致乐”文化内涵,感悟先人契合自然平衡之道、符合人性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指引我们走上“幸”福大道。

  一、利用“壴”实现公平等价易物为“禮”,即“礼”中华素来有礼义之邦的美誉。“礼”即“禮”,履也。从示从豊,字根“壴”[6]。“壴”和“礼”的演变如图3(本文类似样图来自网络):

  图 3 “壴”和“礼”的演变

  “壴”从屮(chè)从豆;豆为平器;竖屮呈上见之状。陈乐立而上见也[6]。该作何解呢?苦思冥想中发现今人设计的天平(合公理之衡器)与甲骨文“壴”的文线结构神似,如图4:

  图 4 甲骨文“壴”的文线结构神似天平

  “壴”下部豆座与天平的底座异曲同工,均要求水平搁置;上部屮左右各有一个度量承托器,分别对应天平的两个托盘;屮正中间竖立线分隔度量物,兼示意左右对等而平衡,与天平指针的作用类似;屮通过一个支点搁置于下部豆座上,与天平刀口构造趋同;屮的支点越窄,度量精确度越高,就越公允。可见“壴”源意为称量平衡之器。

  以“壴”为根的“礼”组文过程如图5所示:在“壴”上屮左右承托器内各搁置一串“丰”(“丰”有“物好又多”之意)物,以正心“━”公平权衡两串“丰”物价值对等而屮立。

  图 5 甲骨文“礼”的组文过程:利用“壴”衡量“丰”物等价交换

  礼,履也[6]。履什么?如何履?该组文过程表明:“礼”与履行物质的等价交换密切相 关。《资本论》揭示:商品生产以交换价值为目的。人类社会有序协作运行的首要规则是公平等价易物。衡器是公平易物的度器之一,其发展顺序是先有天平,后有杆秤。天平是先人想象构思的衡器,契合简单直观的等臂杠杆力学原理,后以文线“壴”映象记录传播之:制 器尚象[7],载道入理,文以明之。人们思考创作并以实体(如实物、文线等)映象记录传播之的全过程即谓人文!“礼”源意为人们公心“━”利用上衡下平的“壴”器实现公平(公心与天平)等价易物,“礼”达而分定[8]。《史记》:民以食为天。故夫“礼”之初,始诸(壴?)饮食[8]。附影片《大舜》截图6,以了解先人利用权衡“壴”器行“礼”的情形:

  图 6 影片《大舜》截图

  “壴”是行“礼”的衡器天平,“礼”表示人们利用“壴”器公平等价易物,此谓藏“礼”于“壴”器[8]。礼也者,合于天时,设于地财,顺于鬼神,合于人心,理万物者也[8]。礼者,所以正身也[3]:只有正才能立。“礼”蕴含力的平衡,寓意价值对等,即谓文以载道[2],妙啊!“力、理、礼、立、利”同音,有其渊源并深含寓意:符合“力”道的等价交换合乎天“理”,则互“利”而“礼立”,皆大欢喜而乐成!由此豁然理解“壴”之陈乐立而上见[6]:左右两 边陈列度量物,通过上屮易见的竖立线示意平衡而实现公平交易,双方互利,礼立而乐成。

  “壴”加公心“━”是顺利完成等价易物、实现好“礼”的前提条件。这一点可以从“喜”的演变得到佐证(图7):

  图 7 “喜”的演变

  “喜”(图8)从口从壴;下部“口”有值得称道之意;上部是“壴”器加公心“━”。“壴”器有助于两人公平等价易物,履行以桃换李[9]的好“礼”;两人都觉得物有所值而高兴,共赢同乐而“喜”。由此印证“壴”为等价易物行好“礼”的“喜乐”之器:壴礼致乐(后讹传为周礼作乐[yuè]?)而喜!

图 8 篆文“喜”

  如果易物过程是无公心“━”的不等价交换,“壴”上屮因为左右两边价值不对等而失衡歪斜,则“壴”变“豈(qí)”(同“岂”,详图9),即致“不知礼,无以立也”[10]。

  图 9 “岂”的演变

  “豈”同“岂”,与“壴”相比(图10),区别在示意平衡的上屮部分:“壴”上屮中正;而“豈”上屮歪斜。“豈”上“山”脱胎于歪斜的屮,左右不严格对称平衡。可见“豈”源意是歪斜、不对等、不合理之意,如:豈有此理、豈敢、豈能、豈可等。“豈”与“壴”文线相近,均与对等平衡相关,但通过 上屮部分是否平衡中正表达完全相反的源意。错误理解“壴”与“豈”,导致居多误解误用,比如将“王在在镐,豈乐饮酒”[9]中的“豈乐”释为犹喜乐,顿失诗人讽幽王贪图享乐之意。失之毫厘,谬以千里[8]:“壴乐”为互利而众喜乐;“豈乐”为自利而独享乐。豈礼致豈乐;达于豈乐而不达于壴礼,谓之偏[8];礼乐偏行,则天下乱矣[11]。今人为避免误用,将“豈”下部替换为偏自“己”的“岂”,从此无虞。比如由“岂”衍生的“凯”旋,意味着己方胜利而对方失利,但唯:维护和平(和谐平等)的正义之师才能取得真正的“凯”旋胜利。

图10 篆文“壴”与“豈”对比

  有更多以衡器“壴”为根组合创造的文字,比如“鼓、嘉、樹(树)”等,见图11:

  图11“鼓、嘉、树”的演变

  “鼓”源意为“指导利用壴以达平衡”,有宣扬、发动之意,后延用到声音浑厚响亮的皮鼓上;“嘉”源意为“交口称赞手利用壴做事”,有赞许、吉美之意;“樹”源意为“手将木苗扶正”,有竖立之意。以“壴”为根组合创造的文字均有平衡竖立、公平公正而符合 自然规律、社会共识之意,比如“鼓”励大家、“嘉”乐君子[9]、“樹”立三观等等。

  中国“壴”文化起源极早,是中华文明之底层魂魄,其历史渊源和流变非常值得考据。 中国史前最早第一城澧(lǐ) 县位于长江中游澧水流域澧阳平原,有距今近万年的彭头山遗址,有澧州大鼓和花鼓灯等民间艺术,还有嘉山风景区、嘉山禅寺和彭山景区等。其中“澧、彭、鼓、嘉”均含字根“壴”,估计与文明之初“壴”文化萌芽息息相关。

  等臂衡器“壴”虽精准合理但使用较为不便,后逐渐被不等臂杆秤替代,其天平的本质 也渐蛛网尘封。都说人心如秤,源头实为天平“壴”但鲜为人知。不管今人理解与否,“壴”矢志不渝,铭刻在居多以其为根的文字里,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秉承本性默默荫泽国人!拜服感恩于先人朴素自然的本真智慧!“壴”,但行好事,不问前程,沧海遗珠。亟待拂尘还真 “壴”,使“天平”重现光明!

  文以载道[2]。道者,文之根本[4]。符合自然平衡之道的天平是“壴”之根本源意;“壴”既为“礼”字根,也为“礼”理根意根。“礼”以顺天,天之道也[12];“礼”上达天道,下通人情[8]:皆因“壴”根天平。“壴”意天平,“礼”之根也;中正无邪,“礼”之质也[8]。

  今人说“礼”为盛玉祀神祈福诸事[6];“喜”上部为鼓陈列于鼓架上,敲鼓制乐(yuè)而喜。文线结构相同的字根“壴”,在“礼”里释为“盛玉的祭器”,在“喜”里释为“鼓陈列于鼓架”,两种解释迥然不同,相悖而互谬。未能领悟“壴”之“天平”源意,贻害大矣:把务实入理“公平等价易物”的“礼”神化幻化为“盛玉祀神祈福”,深刻误导人们对礼乐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思想伤根而畸果!“礼”源意为通过“壴”器衡量物与物的等价交换而营造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壴礼致乐而喜(图12),但现今均把“礼”释为人与神、人的关系(如图13)而弃其“壴”物之根本。此缪端导致中国文化忽视甚或批判壴物与诸人更本质的价值纽带关系,而更注重人与神、人的关系,并由此滋生不合理的糟粕思想。略举几例:

  图 12 礼:通过事物价值对等互换营造人人和谐关系

图 13 今人理解的礼仪

  比如:人之初,性本善[13];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3]。人性善恶争论了几千年仍没有结 果,如果理解公平等价易物的“礼”是社会和谐运行的基本规则,则争论可以休矣:每个人 只有用心做好事,才能通过“礼”换取别人的好物。利我须先利他;利他也即利我。

  再如:国之大事,在祀与戎[12]。重视“礼”但误解“礼”为祀神而特别注重“祀”。分 析“戎”与“義(义)”的演变对比图14,两者意相近但内涵不同:“我”为对称平衡之“美”而“戎”则“義”。“戎”示意“人”一只手拿利器进攻,表现出较强的主动攻击性,而“義”是“我”为“美”而起的自卫抗争行为。应该:国之大事,在礼与義。故中华乃礼义之邦也。

  图 14 “戎”和“義(义)”的演变

  又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13]。舍“壴”物之本而逐治人之末,忙于治人也受困于治人,人人冲突摩擦导致社会运行内耗大、效率低。再如: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1]。殊不知:高效“丰”物之道、正心“━”公平之德在合乎力道的“壴”加持下才能成“礼”。“礼”是社会平衡有序、和谐运行的基本规则,是至高道与德的综合体现:夫(礼)是之谓 道德之极[3]。夫礼者,自卑而尊人[8]:等价易物时宁可自己吃点亏而确保他人利益是有礼之人。

  礼者,人道之极也[3],亦人道之基也。“礼”源意为利用“壴”履行公平等价易物。“礼”上屮左右两串等价“丰”物仅是明喻,暗喻为贵贱性质不同但总价对等的事物:礼主别异[3]。后“礼”演变为大家认可的价值交换秩序。比如: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8];投我以桃报之以李[9]是好礼。“礼节”表示对等的仪式,如婚礼是男方迎娶女方的隆重仪式,同时更意味着在今后生活中男女双方须遵循婚约,履行各自该承担的责任和义 务。大家公认好的“礼”以制度、法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可以减少利益冲突而建立和谐有序 的社会。随着社会进步发展,生产效率的提升,事物所蕴含的价值会随市场而变化,“礼”度也需与时俱进,但其“中正无邪(斜)”的对等价值交换本质不变。

  因对等而平衡有序运行是自然界天地万物最重要的运行规则。今悉:大到宇宙星球,小 到原子核与电子,皆循此道理有序运行。平等易物的“礼”是人类社会和谐稳定运行的基本 规则,立而有序。礼(理)者,天地之序也[8]。夫礼,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12]。另外 “真善美”三个字左右对称,均蕴含着因对等平衡而和谐有序之意。先人关于万物之平衡、社会之和谐的质朴思考智慧成果,蕴含在创造的文字之中,需要我们用抱朴含真的心去发掘!

  礼义之邦的中国素来秉承着对等互换的朴素价值观:立于礼,成于乐[10]。“礼立乐成”是公平的以好物换好物、体现自我价值的同时收获快乐之意!建立“礼立乐成”的价值观和 人生观,践行“壴礼致乐”文化,既能收获自己的快乐人生,又能为创建和谐有序的社会增 礼添喜!

  二、“采”到更多“果”时心感于物而动[14]为“樂(lè)”,即“乐”

  了解“乐”的源意,才知道怎么获得乐!为了更好地理解“乐”,有必要与“果、采”一起对比分析(图15):

  图15“果、采、乐”的演变

  甲骨文“采”表示一只手采摘树枝上的“果”实,但每个树枝上只有一个果实。“乐”

  表示每个树枝上有两个果实。对于远古的先人而言,解决生存问题是第一要务。当发现树枝上有更多果实、或者通过自己辛勤劳动使作物茂盛丰收时,自 然是满心喜悦,收获快乐!由此可见,通过自己努力收获更多的成“果”时心感于物而动[14]为“乐”:功成致(作)乐[14]。附一张自驾经过澧县时随手拍 的墙体宣传画(图16):“勤耕耘,乐收获”。澧县之中华壴乐文化根深蒂固、历久弥新啊!

  图 16 澧县墙体宣传画:“勤耕耘,乐收获”

                                lè       yuè

  甲骨文“乐”源意是乐而非乐,是指精神层面的感受:心感于物而动[14]。这与今人发现“大脑分泌多巴胺而感快乐lè”相吻合。人之乐lè感皆同,故乐lè主同和[3]。“乐lè”是会意字而非象形字。今人对其误解比比皆是:“乐”上像鼓,下像鼓架;下面是木头架,上面是两束丝线,是古琴的形象;五声八音总名;像鼓鞞[6];本义是弹奏的乐器,由此引申为音乐。凡此说法,让人汗颜!音乐是指一种人们听着就想随着节奏活动的声音。乐器是制造音乐的器具,而乐器是行礼的器具。乐乐两者有天壤之别:人通过听乐可被动得乐,但须用心做事才可主 动得乐lè。礼乐lè不可斯须去身[14]:人可以无y乐uè,但不能无乐lè[3]。乐lè乐yuè不分贻害无穷,直接影响有:以为乐lè就是乐yuè,有乐yuè就有乐lè,要乐lè须有乐yuè;间接影响有:把行礼致乐lè的衡器“壴”理解为祭器、乐yuè器,导致人们片面理解了“礼”,进而不能正确理解“礼”与“乐”的本源含意和内在联系,不知何为成人之礼,找人生之乐lè也易入歧途。

  古人曾慨叹:礼崩乐yuè坏[10],其根本原因是把“礼”和“乐”的本真源意弄错了。把“礼”理解为盛玉祀神祈福诸事[6],把“乐”理解为乐器,此种释读既不符合文线构形表达之本意,又不符合自然人性之道理。不合理的东西自然不会长久成立,故:礼不能立,只能崩;乐不能成,只能坏。由于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教化作用,以理解源意错误的文字构建的糟粕文化把人的行为往不合理的方向引导,导致社会冲突曲行。正文意可正化人,错文意则误化人,其益与害天壤之别。博学于文[10]而文不正,约之以礼[10]而礼不立,和之以y乐uè而乐lè不成,国与家岂有宁日?此时慨叹“礼崩乐yuè坏”[10]无益于解决问题,须把“礼”和“乐”的错误理解纠偏扶正,势不容缓。不能掩过饰非,而要将误解的文字源意及其衍生的糟粕文化及早摈弃。正本清源,知错能改,善莫大焉[12]。

     如何正确理解“礼”与“乐”,古人也曾发出质疑之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10]?文本明自然,只可惜,未能深层挖掘“礼”与“乐”的符合自然之道的lè本真源意而陷入混沌迷茫!幸亏:一方面,符合自然人性之道的礼与乐一直与自然同在,秉 承本心做事的人们均自然而然践行礼与乐;另一方面,今人可潜心揣摩映象且明理自然的甲骨文,拨开迷雾正本清源,“礼”与“乐”源意回归,自然礼立乐成。

  甲骨文“乐”为我们指明了找乐的途径:人乘物以游心[11]、心感于物而动[14]为乐。乐者,互利悉力通理立礼者也!互利者真,悉力通理者善,礼立则美。既真且善为美而做,可得乐也。

  礼与乐lè同源,均源于事物的价值。“礼”与人做事体现公允价值相关;“乐lè”与人做事体现公允价值后获得精神愉悦相关:壴礼致乐lè,礼立乐lè成,皆大欢喜。礼乐lè文化是外在物质文化和内在精神文化的合称。礼以别异,乐以同和[3]。礼至则不争,乐至则无怨[8]。止戈兴礼乐lè[15]。礼立则外中正,乐lè成则内平和。(礼乐lè) 致中和,则天地位焉,万物育焉[8]。

  三、“辛”、“立”相伴而相生壴乐、生生不息的壴乐而成“幸”人“立”于天地之间,都追求“幸”福生活。如何理解“幸”呢?先看“立”、“辛”和“幸”的演变(图17):

  图17“立、辛、幸”的演变

  甲骨文“立”表示基于平衡基础上站着四体通透的正直挺拔人。“辛”下部表示不舒适的倒立人,意指人苦勤劳作而有“一”点收获,后衍意指刺激性的事物。如:辛苦、辛劳、 辛酸、辛辣、含辛茹苦等。

  “幸”一般释为“吉而免凶也”[6];或释为一副手枷,将双手腕锁定,就会有幸福。但:如何做才能趋吉避凶?人被手枷锁定如何获得幸福?

  “幸”为上下、左右对称平衡结构,下为倒立“辛”人,上为正“立”人,其源意为:人通过“辛”勤劳作付出而收获四体通透的自“立”存在。“辛(付出后收获)立(自在生存态)”对等平衡而“幸”。付出多而收获少曰“不幸”;付出少而收获多曰“侥幸”,均非平衡态。反观“幸”为“吉而免凶”或“锁定的手枷”说,实在是谬种流传,殄民误国!

  “幸”(图18)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先人悟透人性而充满哲思的造文理念:人通过“辛”勤劳作而收获“立”于天地之间的自在生存态;付出与收获相伴相生、对等平衡致壴乐,生生不息的壴乐成就“幸”福人生。明白了“幸”之理,并循理行道,就能走上劳动创造“幸”福之路。甲骨文形之表象、意之传神、理之自然,妙啊!一文一世界!想想看:图19示意“人追求幸”是什么文字?(答案详见后文)

图18甲骨文“幸”                                                                  图19“人追求幸”

  四、执着努力的“我”们致事“成”

  “我”们执着努力把事做“成”,收获自己的快乐和幸福。“我”和“成”的演变如下图20:

  图 20“我”和“成”的演变

  “我”(图21)很形象地示意一个人双手拿利器做抵抗状以维护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仅表示一把锋利的武器,否则无法解释第一人称代词“我”。“我”源意为“施身自卫”[6];“成”表示在“我”的努力下有“一点”收获。只能是,也必须是先有“我”,“执”(图19:人追求幸)着努力而后有“成”,收获自己的快乐和幸 。现今关于“我”和“成”的不合理解读俯拾皆是,读者可自行查阅辨析,正本清源。


图 21 甲骨文“我”对比分析福
 

  结语:甲骨文凝结先人认识自然的本真智慧,亟待正本清源,自然与文明相得益彰

  甲骨文是中国文化之根,蕴含中华文明的底层逻辑。先人为了准确表达自己“所看所思所做”而创造了甲骨文,铭刻着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关系的哲思,凝结了无数先人的原 始本真智慧:文以载道[2]。后人分析文线之构形,则可阐明自然之道理:文以明道[3]。以含自然之道的甲骨文“化而育人”事半功倍,文化认同而自然和谐!

  但现今甲骨文存在居多道理含混不清导致积非成是的误解误用,本文尝试揭示的问题仅是冰山一角。这些问题致使国人未能达地知根领略先人智慧,不能正确理解传承中华礼立乐 成文化而伤根畸果,思想紊流滋生,社会冲突曲行,文化育人岂不事倍功半!甲骨文是中华 文化之根,也是“某种机制动行的必然结果”[5],可根据“甲骨文之果”进一步找寻“机制动行之根”。但传统文字学“理论从来没有找到,甚或从来都无意于为自身寻找坚实的历史、文化根基”[5],忘本逐末,弃根遗珠,实在令人心痛!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16]。深感为甲骨文寻根觅珠、正本清源是燃眉之急的大事,是国人的职责所在,吾愿为之勉励而行!甲骨文来自于先人对自然本真认识,其文线结构必象自然之表形,又合自然之道理, 所以甲骨文的根基就在自然规律:道者,文之根本[4]。文者,贯道之器也; 不深于斯道,有至焉者,不也[17]。在此提出值得诸位中国人考据揣摩的问题:本文多次提及平衡机制的重要性,而博大精深、放之自然皆准的“高效动态平衡致有序运行”的道理早就扎根于“中”(图22)华文化深处,请问在何处?(详《“中”:国人信仰图腾与智慧结晶_高效动态平衡结构》)

图 22 “中”

  行动起来吧!让我们一起扫除笼罩在甲骨文上莫须有的神性,回归自然之物性和人性,才能正确理解甲骨文,感知先人道简理正的集体智慧,承古传今,做更好地迭代进化,收获自己的“幸”福人生,同时促进社会“礼乐”和谐发展,创造更加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世界文明增光添彩!

  根深方叶茂,源远自流长,自然育文明,文明荣自然。绿水映自然,青山证文明,相互得益彰,和谐共绵长!附甲骨文“礼立乐成而幸”(图23),与诸君共勉!

  图 23 甲骨文“礼立乐成而幸”

  参考文献:

  [1]老子李耳《道德经》;[2]周敦颐《通书·文辞》;[3]荀况《荀子》;[4]朱熹《朱子语类》;[5]专著:黄德宽,常森《汉字阐释与文化传统》[M];[6]许慎《说文解字》;[7]姬昌《周易》;[8]戴圣《礼记》;[9]佚名《诗经》;[10]孔子孔丘《论语》;[11]庄周《庄子》;[12]左丘明《左传》;[13]孟轲《孟子》;[14]戴圣《乐记》;[15]庾信《预麟趾殿校书和刘仪同诗》;[16]魏征《谏太宗十思疏》;[17]李汉《昌黎先生集》
 

  【后记】

  本人深感甲骨文蕴含中华文明之契合自然道理的大智慧,但被误解曲解太深,深感痛心!吾愿为其正本清源、早日还先人智慧大白于天下而踽踽前行。若读者有意,可自行转发此文,以谢先人,以利中华!有你有我,为创建更加和谐宜居的人文天下共同努力!

  (作者简介:夏鸿雁,男,1971年1月出生,汉族,高级工程师,河海大学工程力学学士学位,工作方向:绘制线条表达符合力道的平衡结构,因缘巧合喜欢揣摩甲骨文,联系电话、微信:15572727526,就职单位: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勘测设计有限公司,邮编:430000,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东路28号葛洲坝光谷大厦,邮箱:443952506@qq.com)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