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中国式教学”对比实验的中国启示
培养学生独立人格、自由思想,远比知识灌输更重要。或者说,基于独立人格、自由思想的知识学习才有意义。
BBC (英国广播公司)今年曾邀请5名中国中学老师到英国汉普郡一所顶级中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中国式教学”,结果是英国中学生无法适应中国式的“高强度教学”,中国老师也对英国学生的举动十分“抓狂”。在此过程中,甚至有英国中学生被“训哭”。
这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对于中国教师的教学模式,人们态度不一,有人赞成觉得有效率,也有人反对称麻木、无趣,不尊重学生。而对于英国学生的表现,也同样,中国老师觉得学生纪律意识差,不思上进,而英国学校校长则不以为然。
笔者不想讨论谁是谁非,而对BBC的这次对比实验感兴趣。据报道,BBC此前启动了“中国化的英国学校”项目,在英国顶尖的公立学校博航特中学开设“中国实验班”,不仅全天作息安排和中国学校相同,所有课程也都由5名中国老师来上,全程跟拍。5名中国老师需要教导50位年龄在13~14岁的英国学生,而博航特中学的其他学生则跟往常一样,由校内英国老师教导——一个月后,两组学生分别进行数学、自然科学的考试,来看看哪种教学方法更有效。
这是很有价值的对比实验。众所周知,由于中国中学生在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中数学、科学表现优异,欧美一些发达国家表现出对中国基础教育的浓厚兴趣,英国教育大臣更是率团到中国考察,准备引进中国教学模式改造英国中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但是,对于是否要引进“中国学校模式”,国外舆论意见并不一致,政府积极推进,可学校老师、家长并不怎么感冒。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对比实验就显得很重要——中国老师究竟怎么教学,学生的感受如何,中国教学模式能否在英国推广,通过对比实验,更加直观也更有说服力。
其实,对比实验中的中国老师和英国学生,都表现出了“本身”的状态。在中国内地,这些中国教师就是这样管教学生的,要求学生听话,遵守纪律,努力学习;而英国这些学生,面临的升学制度不同,教育管理体系也不一样,他们从小并没有被管教得这么严,也没有被要求必须听话,不准随便说话。中国教师的教学,是适合中国的升学评价制度的,学生只有听话的学习,才能提高成绩,但学生有何想法、个性、兴趣、身心是否健康,却不是老师们关注的重点。这种教学模式是否适合英国,相信通过这次对比实验,英国公众会得到更加明确的答案。
英国的传统基础教育关注学生的个性、兴趣,对知识学习并不采取中国教师的管教方式,也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论学生是否上进。他们会以牺牲学生的个性、自由思考和兴趣来进行枯燥的学习,目的仅仅是提高学习成绩吗?所有的家长、学生会关心自己的学业成绩高低吗?通过对比实验,学校、老师和家长,会深入了解中国教师的教学以及本国教育的问题,从而更清楚知道该给学生怎样的教育,因为引进什么样的教学模式,这不是由政府部门说了算的,学生、老师、家长都有发言权。
不管最终的结果如何,这种对比实验的做法,是值得我国借鉴的。教育实验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而不是拍脑袋决策。近年来,我国在推进教育改革,各地不断出台新的教育政策,可是,不少政策经不起推敲,有的甚至朝令夕改。比如,某省2014年取消英语高考听力,理由是这对农村学校学生不公平(农村学校英语听力薄弱),而一年之后,该省又恢复英语听力,理由是英语教学还是要重视听说读写,这样的调整,对学生来说,就是折腾,那么,为何不在改革、调整时广泛听取意见呢?为何不选择部分地区做对比实验呢?
我国基础教育人士希望国外也学习我国,来“论证”我国基础教育具有优势。这会影响我们对问题的判断,从而影响对问题的解决——国外学习我国,不会是领导一句话大家就响应,欧美发达国家教育实行民主管理,教师委员会、家长委员会有参与管理、决策的权力,而且,就是学习,也不可让学生像我国学生那样全年无休只为学习。他们用在学习上的时间不足中国学生的三分之一,有可能在目前基础上增加,但学生的自由成长时间不可能被挤占。培养学生独立人格、自由思想,远比知识灌输更重要。或者说,基于独立人格、自由思想的知识学习才有意义。
客观分析我国的教育问题,在解决教育问题时采取科学、理性的态度,进行科学、民主决策,才能让教育改革起到积极作用,让我国教育有更好的发展。发达国家的教育之所以领先,正是因为他们采取这种教育管理模式。这或许是这次“中国式教学”实验对我国最有价值的启示。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