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东方文化复兴

江之诚:论毛泽东战略分析框架

作者:江之诚 发布时间:2015-11-11 10:37:19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学问论之二

  学问,高于学术,涵理论和实践。

  学问实为主体的整体性实践创造能力,通过“创建-把控-运作”实践体系极力达成主体实践目标。

  如前所言,实践体系包涵身心修炼实践体系、理论创生实践体系和具体社会实践体系三大方面。

  中华学问体系之全真毛泽东思想的核心是毛泽东战略框架体系,是指导“创建-掌控-运作”实践体系的方法论体系。

  毋庸讳言,毛泽东战略思想方法论体系主要是总结提升毛泽东具体社会实践体系尤其是其军事政治实践体系的实践智慧的产物。但是基本适用一般性的实践体系之“创建-掌控-运作”,也即毛泽东战略思想方法论体系在身心实践体系和理论实践体系具体运用中需要保留必要的弹性空间。

  精确地讲,毛泽东战略思想方法论体系适用于一般的战略性实践。所谓战略性实践,即指针对具体客观对象和实践体系的整体长远根本目标,进行“各方面-各阶段-各层次”整体掌控和战略操盘。这个客观对象可以是“身心修炼-理论创生-社会实践”的战略性实践。进一步,也包括具体社会实践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的各层级战略性实践。

  毛泽东战略思想方法论体系主要指导战略性实践,也即全局性实践指导规律和方法论,但同时也指导统摄非战略性实践。总之,毛泽东战略思想方法论体系对实践体系全覆盖,涵战略性实践和非战略性实践。战略性实践决定实践的成败,故毛泽东说“全局决胜”也即“战略致胜”而非局部致胜战役战术致胜。

  毛泽东说:“说(全局)重要,说有决定意义,不能按照一般的或抽象的情况去规定,必须按照具体的情况去规定。”此要义在于理论实践体系的“范畴-概念”不能无条件地简单地移用到具体社会实践体系中直接运用。在一定的时空条件和具体形势中,“全局-局部”的关系处于层级动态转化中。

  毛泽东战略思想方法论体系是创建实践体系的内在逻辑基础和根本实践规律。

  毛泽东战略思想方法论体系之战略分析方法有:战略哲学分析法(涵矛盾分析法)、战略四观分析框架、阶级分析法、三分法、信息分析法等;

  战略哲学分析法是毛泽东矛盾分析法的升华补充。矛盾分析法主要适用两个战略主体对抗的战略博弈的实践范畴。战略哲学分析法把两者对抗延伸至多方战略博弈和自主发展战略实践等实践领域。由此毛泽东战略框架体系就适用一般战略性实践领域,比如现在中国的宇观全球战略博弈领域,比如国家宏观治理实践领域,比如微观经济经营领域等。毛泽东在《矛盾论》文本写作的后续的战略性实践中,业已超越了“文本矛盾论”范畴,延展到了战略哲学分析法范畴。只不过毛泽东后来没有形成系统性的战略哲学分析的“文本”罢了,此又一“文本毛泽东”的局限性例证。但是,毛泽东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和平战略的战略性实践中业已对此运用纯熟达到“量化精确操作”的程度,且在某些本文中也零散显现。

  战略性实践包括战略对抗、多方战略博弈和自主发展战略三种基本方式。

  在战略对抗战略性实践中,战略哲学分析框架主要涵盖确定战略对抗双方其“战略决胜-战略致胜”的哲学层面之战略哲学要素、战略哲学要素实力对比分析、战略哲学要素历史实践性消长趋势分析等。

  毛泽东在土地革命阶段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和抗日战略中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中都有经典的战略哲学分析范例。在解放战争和建设后宇观战略多方博弈中,由于精力牵制且主要由于党内军内的“毛泽东化文革”业已完成,故没有形成专门的系统文本,但是毛泽东在战略实践中业已达到“运用之妙 存乎一心”的内在境界,业已达到量化精确操控和挥洒自如的实践境地。

  毛泽东在建国后的战略性实践,历次获胜的边界战争可视为原有军事领域的两方战略对抗模式,但是在宇观全球战略多方博弈战略性实践和宏观国内治理战略性实践中,业已涵盖了多方战略博弈模式和自主发展战略模式,达到了战略性实践全面覆盖。针对毛泽东思想的发展阶段,笔者提出了毛泽东思想1.0,毛泽东思想2.0和毛泽东思想3.0的理论架构。毛泽东思想1.0即指毛泽东“宏观武化大革命”阶段之战略思想体系和战略实践体系。毛泽东思想2.0即指毛泽东“宏观‘文’化大革命-宇观文武大革命”阶段之战略思想体系和战略实践体系。毛泽东思想3.0即指毛泽东“宇观文武大革命”阶段之战略思想体系和战略实践体系。毛泽东本人完成了毛泽东思想1.0的系统理论和战略实践,完成了毛泽东思想2.0的战略实践体系和部分理论创建。毛泽东思想3.0有待未来的中华儿女去创造践行。

  故那种以为毛泽东战略框架体系抑或毛泽东战略思想方法论体系只适用于狭隘的战略对抗模式甚或军事战略对抗模式的“文本毛泽东者”和战略门外汉们,除了证明此类人无知偏见外竟然以此荒诞的理由悬置虚化毛泽东思想的战略指导地位,着实犯了极大的历史错误且严重误导了后毛泽东时代的中国的宇观宏观的战略性实践。

  敌方对毛泽东的对应评价和态度往往更深刻真实。倒是西方世界充分意识到毛泽东思想尤其是毛泽东战略思想的现实威力和潜在价值,一方面在精神战争意识形态舆论宣传层面对毛泽东思想进行全面持久的有计划的妖魔化,但是另一方面在学术和实践领域充分吸收毛泽东思想尤其是毛泽东战略思想的精华,进行西式包装转化后为己所用甚至招摇回中国大肆忽悠。比如所谓SWOT分析框架既是毛泽东“矛盾分析法”的西式翻版,比如所谓的“学习型组织”即是毛泽东“持续性文革”的战略思想的翻版,比如美利坚的转基因和高科技武器垄断战略既是毛泽东的“以粮为纲-以钢为纲”的阶段性战略思想的翻版。美利坚对中国的核心文化战略资源基本采取同类的操作手法,比如对中医、对围棋等中国核心文化战略资源都如此,此不复赘述。

  战略四观即宇观、宏观、中观和微观。不同于毛泽东的战略哲学分析框架,尤其不等同于毛泽东思想1.0的战略哲学分析框架,但是属于毛泽东思想2.0的战略哲学分析框架。毛泽东在宇观战略实践的“全球三个世界”学说既是毛泽东思想2.0的战略哲学分析框架之具体理论成果。但是毛泽东思想2.0的战略实践体系框架和战略四观框架等同,只不过毛泽东当时没有形成新的系统战略理论罢了。

  故“战略四观”文相简练但内涵深刻,实质上既是战略哲学的分析框架,也是战略实践的实践运作体系的基本框架。即战略四观实质上是毛泽东思想2.0学问框架,抑或说战略四观是毛泽东思想2.0的战略哲学分析框架和战略实践体系的内在逻辑骨架,是两者在实践体系和战略时空中的辩证统一。

  战略四观之微观宏观大家都理解,不复赘述。此主要就中观和宇观尤其是宇观做进一步说明。中观相对好理解,比如经济学里面的中观即指宏观产业政策和区域产业集群;比如军事学里面的战役层面、战略方面、战区;比如文化领域的某一学派如儒教道教佛教等。微观属于“点”,中观属于“线”,宏观属于“面”,宇观属于“立体”。这里的“点-线-面-立体”都不是理论体系的“思辨概念”,而是实践体系的内涵时空的“立体概念”。中观可称为局部宏观和微观集群,但是在同一实践领域有没有达到宏观战略的层面。中观既是宏观和微观的链接中介,故称为中观。毛泽东《矛盾论》中“主要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本质上属于中观范畴,毛泽东《矛盾论》中强调矛盾“特殊性”及“具体的分析具体情况”是为突破西式马克思辩证理论框架迈向中式学问实践空间的理论实践自觉。“文本毛泽东”者仅局限于毛泽东的文本并据此认为毛泽东思想的所谓的局限性,实质恰恰说明自己没有能够真正理解全真毛泽东及全真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无疑深刻知道理论实践体系和社会实践体系之间的鸿沟所在,并深刻明白因此导致的“整体性教条-个体性教条”存在的巨大隐患和实践风险。故毛泽东一方面在理论实践中尽量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区别“文本马克思”,另一方面在实践体系的具体战略操盘中事实上纠正避免了教条主义的危害。毛泽东用心良苦啊。谁解?

  宇观相对复杂些。

  其一,宇观意指空间范畴的“宏观外”视域,也即宏观以外空间都属于宇观。由于毛泽东在建国后没有留存下全球战略实践的系统性理论文本以及中国战略实践主体的“综合历史性惯性问题”,导致了中国在宇观战略层面的主体性缺失。说白了,中国实质上曾经在宇观战略实践体系空转了N多年。起先邓自以为其形式上学得的部分毛泽东思想1.0框架,实质上是所谓中国传统谋略框架和经验思维的小聪明应对宇观战略博弈。后来虽然提出了“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但是主要局限于理论实践层面在宇观战略实践层面几无改观。

  其二,宇观意指深远的历史时空中对“战略实践-战略主体”的整体性的“预测-预见-谋划”和“各方面-各阶段-各层级”的战略实践的“全面性胜利”。毛泽东战略框架体系创造的“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境地属于宇观。准确到位的预见、整体深远的谋划和全面性持续性胜利之三位一体的战略实践正是毛泽东战略框架体系的宇观境地的见证。反之,没有宇观境界,毛泽东战略框架体系就沦为现在一般的西式战略思想理论层级。如此,整体实力不足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中国的战略实践的能力水平在“西式战略学术体系”框架内,中国焉有高效致胜之理?在毛泽东战略框架体系视域,中国只不过是一个“点-项目”而已,地球也不过是一个“点-项目”而已。试问在后毛泽东时代中国到底有几人能把“中国-地球”当做一个“点”来操控?如其不能,必然无法在整体性把控宇观战略实践故只能“龟缩乱摸”了。

  其三,宇观意指通达“心道”合一的理论实践及战略实践境地。老子曰“逝曰反”即此。盖因“自然科学实践”外的人类实践之主体客体都和人类的主体自身关联,即根本与人类主体的心性相联。另本质上毛泽东战略框架体系本质上是“道本”体系,故与中华易道相通。宇观=心道。毛泽东战略框架体系的博大精深的“内圣外王-天人合一”的境界即指毛泽东战略思想方法论体系和毛泽东战略框架体系的宇观层面。与西式建立在思维层面的所谓战略思想相比,毛泽东战略框架体系至少要高2~3个层级。这一方面可以解释毛泽东在中国实力处于劣势被动的境地仍然能够领导中国在全球战略实践中取得全面辉煌胜利和业绩。这在西式思维层面观察确实有点不可思议匪夷所思。没有心道的高深修为,是完全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心道高于哲学,遑论没有哲学?另一方面可以解释中国战略文化和战略学术西化后的战略实践主体之战略实践水平能力的整体性退化。由此可知,没有战略宇观,必然没有战略预见,没有整体高深悠远的战略谋划,尤其在全球战略实践领域更为如此。

  综上,战略四观是“战略学问-战略实践-战略主体”之三位一体的战略实践体系,是战略分析框架和战略实践体系的二合一。

  马克思的阶级分析法,主要是宏观领域的战略分析框架和部分宇观战略实践框架。历史实践证明,其既非完全的宏观战略实践框架,也非有效的宇观战略实践“分析-实践”框架。这里面仍然借用毛泽东的老话“不能按照一般的或抽象的情况去规定,必须按照具体的情况去规定。”对马克思阶级分析法框架,不是在西式学术体系框架内判断抉择,而是在中式学问体系及具体实践体系框架下来判断和抉择。此理甚简要故暂不展开了。

  至于很多人提到的毛泽东的三分法,尤其是秋石客提到的毛泽东的战略分析法之“纵横三分法”也即所谓“三分九段论”,在毛泽东战略框架体系中只处于局部重要方面的一般方法论层次,非指整体性方法论体系层次。否则,就无法证明毛泽东战略框架体系“全面持久”胜利局面,且和历史上其他的战略设计操盘者加以区别,比如李世民、朱元璋等。此在后文还将继续说明。

  信息分析法作为一般性战略分析方法。具体论述可参考鄙人《真力结构》和《个人信息分析路径及信息结构简论》两篇文章,此暂略。

  毛泽东战略哲学分析框架之阴阳矛盾分析法和战略四观,属于战略观层次,抑或“战略哲学”层次。阶级分析法、三分法和信息分析法属于一般方法论层次。

  毛泽东战略分析框架之阴阳矛盾分析法不完全等同于马克思的所谓辩证法。阴阳矛盾分析法和战略四观分析框架,是毛泽东思想不完全是且超越马克思辩证法框架的内在依据。

  战略实践体系和战略分析框架是对应的关系,基本上属于超越一般物质形态处于“心道-哲学”等非物质无形形态。故没有“心道-哲学”修为的主体一般不能成为合格的战略实践主体,勉力侥幸为之必然给国家民族带来极大的战略风险。这样的例证在古今中外历史上俯拾皆是不可胜数。根本在于事务性技术性实践主体不具备基本的战略实践能力,因没有战略哲学分析之工具中介切入运作教育战略实践体系,其所谓的“战略实践”实质处于经验思维层次运行,毫无预见随波逐流混吃等死贻害无穷。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